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建立中药材自动识别的人工智能模型及应用程序
1
作者 王甘红 张子豪 +3 位作者 奚美娟 夏开建 周燕婷 陈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128-1136,共9页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 背景传统中药材检测手段依赖主观经验,难以满足中药材在准确分类与鉴别方面的需求。目的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开发一款能够自动识别163种中药材的人工智能模型及电脑端应用程序。方法2020年1月—2024年6月,采集了两个中药材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验证和测试,共包含163种中药材。通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精确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F1分数等指标来衡量CNN模型的性能。在模型训练完成后,基于PyQt5技术开发了一款应用程序,供临床便携使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了276767张图像,开发了EfficientNetB0、ResNet50、MobileNetV3、VGG19和ResNet185种模型,通过性能比较,EfficientNet_B0模型在验证集上取得了最高的准确率(99.0%)和AUC(0.9942),被选为最佳模型。在测试集上,最佳模型对所有中药类别识别的准确率为99.0%、灵敏度为99.0%、特异度为100.0%、AUC为1.0,展现出良好的性能。结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开发的深度学习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识别163种中药材,借助其高灵敏度的识别能力,为医师对中药材的鉴别提供有力辅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模式识别 自动 中药药材学 应用程序 人工智能 PyQt5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镜肠道准备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及Web应用程序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王甘红 陈健 +3 位作者 夏开建 汤洪 奚美娟 周燕婷 《中国数字医学》 2025年第3期11-20,共10页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预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失败风险的模型及应用程序。方法:回顾性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数据,纳入21个潜在预测变量,构建和内部验证传统的逻辑回归(LR)模型、机器学习(ML)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一款预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失败风险的模型及应用程序。方法:回顾性收集拟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数据,纳入21个潜在预测变量,构建和内部验证传统的逻辑回归(LR)模型、机器学习(ML)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等指标评估模型性能,并通过特征重要性图、LIME图、力图等进行可视化解释。然后,利用Python环境中的Dash库和性能最佳的模型构建Web应用程序,并在前瞻性收集的外部测试集上进行验证。结果:共纳入429例患者,其中141例(32.87%)存在肠道准备失败(BBPS评分≤5分)。基于XGBoost算法的ML模型,敏感度为0.864、特异度为0.930、准确率为0.911;在验证集中AUC值达0.910,在测试集中为0.820,性能优于传统Lasso回归模型。ML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共同识别的肠道准备失败变量包括便秘病史、服完泻药至检查间隔时间、术前积极运动、家属陪同、钙通道阻滞剂服用史、糖尿病、抗抑郁药服用史、年龄。结论:基于XGBoost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的Web应用程序,在早期预测结肠镜肠道准备失败风险方面具有明显的临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结肠镜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应用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8网络构建小肠多病变自动检测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3
作者 丁雨 孙斌 +3 位作者 王甘红 夏开建 徐晓丹 陈健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20-25,40,共7页
目的基于单阶段检测框架的YOLOv8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方法本研究采用来自3种不同品牌CE设备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该数据集包含13683张... 目的基于单阶段检测框架的YOLOv8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y,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方法本研究采用来自3种不同品牌CE设备的图像数据集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与测试,该数据集包含13683张图像和24416个注释标签。评估模型性能的指标包括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假阳性率以及检测速度。结果在对包含2729张CE图像(共4801个注释标签)的测试集进行评估时,YOLOv8m版本在确保高精度的同时,也展现了较快的推理速度,与其他YOLO版本相比展示了更加优异的性能。YOLOv8m在所有类别上的整体准确度为0.9597、敏感度为0.8176。在11个分类中,“出血”类别的敏感度最高,达到0.9342,而“红斑”类别的敏感度最低,为0.6832。就处理速度而言,YOLOv8m处理2729张图像的总耗时为16.37 s。结论基于YOLOv8m网络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精确地检测与分类多种小肠病变,在辅助内镜医师提升CE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展现出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病变 人工智能 胶囊内镜 目标检测 YOLO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构建小肠多病变自动检测的人工智能辅助系统
4
作者 陈健 王甘红 +3 位作者 张子豪 夏开建 戴建军 徐晓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9期23-29,共7页
目的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小肠胶囊内镜(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收集来自3个不同医学中心,使用3种不同品牌设备拍摄的CE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用于不同卷积... 目的基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开发人工智能辅助系统,用于自动检测小肠胶囊内镜(CE)拍摄的11类小肠病变图像,提高诊断的效率、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收集来自3个不同医学中心,使用3种不同品牌设备拍摄的CE图像,构建图像数据集,用于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和测试,共含13683张图像和15117个注释标签。模型性能评估指标包括平均精度、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检测速度。结果构建了2种YOLO模型和2种RTMDet模型,在包含2729张CE图像(4801注释标签)的测试集上,RTMDet_m模型取得了最佳的mAP50(82.58%),但也展现出最慢的延迟时间(47.28帧/s)。模型达到了82.76%的整体敏感性和95.91%整体准确率;在具体类别的推理中,敏感性最高的类别是“出血”,而最低的类别是“黏膜下肿瘤”。结论使用混合品牌CE图像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与分类11种小肠病变,在帮助医师提升CE诊断效率和准确性方面展现出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病变 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 胶囊内镜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分割
5
作者 陈健 王甘红 +3 位作者 夏开建 汤洪 徐晓丹 刘罗杰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5期599-604,共6页
目的基于YOLOv8神经网络开发针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的语义分割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结直肠息肉内镜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视频。所有样本均经过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两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了... 目的基于YOLOv8神经网络开发针对结直肠息肉内镜图像的语义分割模型。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24年2月期间的结直肠息肉内镜数据,包括静态图像和视频。所有样本均经过病理学验证,分为锯齿状病变和腺瘤性息肉两类。使用LabelMe工具进行了图像的多边形标注,并转换为YOLO模型兼容的格式。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了不同规模的YOLO神经网络模型的迁移学习和微调训练。模型的性能在验证集和测试集上进行了评估,包括精确率(Precision)、检测速度、准确率(ACC)、平均交并比(mIoU)等指标。结果本研究开发了5种不同版本大小的YOLOv8语义分割模型,包括v8n、v8s、v8m、v8l、v8x。其中YOLOv8l在速度(107.5帧/s)和精确率(94.50%)达到了最佳平衡,在内部验证集中YOLOv8l的准确率达0.924,mIoU达83.06%,Dice系数达0.941。在外部测试集中,准确率为0.902,mIoU为80.08%,Dice系数为0.923。结论基于YOLOv8l构建的结直肠息肉语义分割模型具有良好地预测性能,能够自动对息肉进行定位和分类,并精确描述息肉的像素级轮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YOLO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非放大内镜结直肠病变自动NICE分型:从构建到部署
6
作者 陈健 夏开建 +3 位作者 卢勇达 丁雨 刘罗杰 徐晓丹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2期18-31,共14页
目的近年,欧洲与中国的年轻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尽管窄带成像(NBI)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NICE)分型为此提供了策略,但年轻医师在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涵盖了从构建到部署的全流程,致力于构建基于NICE分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 目的近年,欧洲与中国的年轻人群中结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尽管窄带成像(NBI)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NICE)分型为此提供了策略,但年轻医师在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本研究涵盖了从构建到部署的全流程,致力于构建基于NICE分型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旨在提升结直肠病变鉴别的准确度并协助临床决策。方法基于3个数据集:数据集1(苏州大学附属常熟医院,n=2050)、数据集2(常熟市中医院,n=456)用于模型训练与测试,数据集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n=99)作为外部测试集。纳入研究的结肠镜图像包括正常肠道及NICE 3个分型。图像经过预处理和增强后,采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的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模型训练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使用Adam优化器,并实施学习率调度。模型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性、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等,并进行模型和内镜医师在不同阈值下的预测准确性对比。为提高模型透明度,进行深入地可解释性分析,包括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引导式梯度加权类激活映射和沙普利加和解释等技术。最后,模型被转换为ONNX格式并部署到多种设备终端,以实现结直肠病变的实时NICE分型。结果在2605张结肠内窥镜图像中,EfficientNet模型的表现超越了其他5种卷积神经网络和Transformer模型,测试准确率达91.03%。该模型精确率、召回率和F1得分达91.82%、91.40%和91.60%。在外部的99张测试图像上,其准确率、曲线下面积、精确度和召回率分别为91.92%、99.43%、92.96%和91.92%。虽然模型整体表现卓越,但仍存在误分型。通过可解释性分析可识别模型决策的关键区域以及导致误分型的原因。此外,模型已成功转换为ONNX格式,并在多个平台上实现了超过50帧/s的实时NICE分型。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EfficientNet模型,针对结直肠病变的NICE分型,准确率高达91.92%,在关键性能指标上优于内镜医师,可为早期诊断提供强大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窄带成像国际结直肠息肉内镜 结肠镜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Transformer模型 模型部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机器学习建立结肠镜肠道准备失败风险预测模型及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甘红 陈健 +2 位作者 沈支佳 奚美娟 周燕婷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5期36-47,共12页
目的 鉴于机器学习(ML)在医学模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出色的学习和泛化特性,该研究采用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结合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状况,早期评估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失败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该院接受结肠镜... 目的 鉴于机器学习(ML)在医学模型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其出色的学习和泛化特性,该研究采用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结合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状况,早期评估结肠镜前肠道准备的失败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该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BBPS)≤5分被定义为肠道准备失败,> 5分为合格。将患者按8∶2的比例随机划分了训练集(n=303)和验证集(n=76)。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逻辑回归(LR)模型进行特征选择,构建列线图评分系统,并使用基于5种算法的AutoML建立模型。模型性能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 curve)、校准曲线、基于LR (Lasso回归)的决策曲线分析(DCA)、SHAP图和力图进行评估。结果 在379例患者中,105例(27.7%)肠道准备失败(BBPS≤5分)。21个研究变量在经LASSO 5折交叉验证后,获得10个变量,并构建了一款列线图评分系统,通过校正曲线表明了LASSO模型的可靠性。使用H2O平台和5种算法[梯度提升机(GBM)、深度学习(DL)、广义线性模型(GLM)、堆叠集成(Stacked Ensemble)和分布式随机森林(DRF)]开发了67个模型。经比较,Stacked Ensemble表现最佳,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71,对数损失值(LogLoss)为0.403,均方根误差(RMSE)为0.354,优于其他模型和传统的LR模型。变量重要性贡献图显示,服完泻药至检查间隔时间、便秘、是否完整服完泻药、年龄和家属陪同等因素对肠道准备失败的预测有重要影响。最后,SHAP图和力图揭示了变量在二分类预测结果中的分布特征,以及各变量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论 基于Stacked Ensemble算法的AutoML模型,对肠道准备失败风险的早期预测有明显的临床实用性。同时,该研究构建了一款可供临床使用的列线图评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士顿肠道准备评分(BBPS) 结肠镜 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神经网络构建压力性损伤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
8
作者 王珍妮 须月萍 +2 位作者 夏开建 徐晓丹 顾丽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4582-4590,共9页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损伤(PI)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增加了医保支出。然而,PI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极大地依赖于专业培训。目的构建并测试一个用于PI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提高PI诊断的...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性损伤(PI)的发病率逐渐增加,这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增加了医保支出。然而,PI的早期发现和准确分期极大地依赖于专业培训。目的构建并测试一个用于PI自动检测和分期的人工智能模型,以提高PI诊断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客观性。方法选取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压疮电子化管理系统中2021年1月—2024年2月的693张PI图像,将图像随机划分为训练集(551张)和测试集(142张),并按照2019年美国压疮咨询委员会(NPUAP)制订的PI预防和治疗指南分为6期,包括:Ⅰ期154张、Ⅱ期188张、Ⅲ期160张、Ⅳ期82张、深部组织损伤期57张、不可分期52张。利用基于5种不同版本的YOLOv8[nano(n)、small(s)、medium(m)、large(l)和extra large(x)]神经网络和迁移学习,建立针对PI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模型评价指标包括精确度、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及检测速度等。最后,通过Ultralytics Hub平台将模型部署到手机应用程序(App)中,实现AI模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结果在对包含142张PI图像的测试集进行评估时,YOLOv8l版本在确保高精确度(0.827)的同时,也展现了较快的推理速度(68.49帧/s),与其他YOLO版本相比,在精确度与速度之间取得了最佳的平衡。具体而言,其在所有类别上的整体准确率为93.18%,灵敏度为76.52%,特异度为96.29%,假阳性率为3.72%。在6个PI分期中,模型预测Ⅰ期的准确率最高,达到95.97%;预测Ⅱ期、Ⅲ期、Ⅳ期、深部组织损伤期、不可分期分别取得了91.28%、91.28%、91.95%、95.30%和93.29%的准确率。就处理速度而言,YOLOv8l处理142张图像的总耗时为2.07 s,平均每秒可处理68.49张PI图像。结论基于YOLOv8l网络的AI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对PI进行检测和分期。将该模型部署到手机App中,能够在临床实践中便携使用,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YOLO 目标检测 神经网络模型 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联合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补救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响宇 戴建军 +3 位作者 平珣 钱建清 王卫军 徐晓丹 《胃肠病学》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背景: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呈下降趋势。近来研究显示嗜酸乳杆菌(LA)对Hp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目的:评价LA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Hp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58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随机分... 背景:随着抗菌药物广泛应用,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呈下降趋势。近来研究显示嗜酸乳杆菌(LA)对Hp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目的:评价LA联合四联疗法对根除Hp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584例经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失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前7d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复方铝酸铋1.3gtid+克拉霉素250mgbid+替硝唑1.0gbid+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tid,后3个月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1.0gtid。对照组前7d口服埃索美拉唑20mgbid+复方铝酸铋1.3gtid+克拉霉素250mgbid+替硝唑1.0gbid+维生素C片0.1gtid,后3个月口服维生素C片0.1gtid。治疗结束后4周以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估根除疗效,试验结果阴性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第3、6、9、12个月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实验组实际完成方案者259例,对照组实际完成方案者267例。实验组、对照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4.8%和61.4%,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90.3%和70.8%,实验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p累积阴性率为98.8%±0.8%,对照组Hp累积阴性率为96.7%±1.5%,实验组Hp累积阴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实验组Hp复发风险为0.007%±0.001%,对照组Hp复发风险为0.501%±0.013%,实验组Hp复发风险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LA联合四联疗法可作为安全有效的Hp根除失败的补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乳杆菌 螺杆菌 幽门 呼气试验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ld-Turcotte-Pugh评分差值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健 钱建清 +2 位作者 徐晓丹 王甘红 高福利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评估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近期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5个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28例肝硬化患者,计算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的CTP评分,以及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两次CTP评分的差值即△CTP评分。通过Kaplan... 目的评估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近期变化对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5个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28例肝硬化患者,计算患者入院时和入院1个月后的CTP评分,以及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两次CTP评分的差值即△CTP评分。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不同CTP、△CTP、MELD评分的患者的5个月生存率。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CTP、△CTP、MELD评分预测肝硬化患者5个月生存率的准确性。结果对CTP、△CTP、MELD评分各组之间进行生存分析对比,CTPA级组与B级组、MELD<10组与10≤MELD<20组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5个月生存曲线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CTP、△CTP、MELD评分的AUC分别为0.884、0.938、0.827,△CTP评分的AUC最大,提示其预测的准确性最高。结论△CTP评分是预测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的有效指标,其预测准确性高于CTP和MELD评分,可作为肝硬化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P评分 MELD评分 肝硬化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D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短期再出血的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建清 徐晓丹 戴建军 《胃肠病学》 2012年第9期558-561,共4页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行的常见并发症,预测EVB的危险性对合理选择药物或手术方式、改善疗效和判断预后极为重要。目的:评估MELD评分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首次EVB后短期内再出血的预测价... 背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行的常见并发症,预测EVB的危险性对合理选择药物或手术方式、改善疗效和判断预后极为重要。目的:评估MELD评分联合多项血清学指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首次EVB后短期内再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失代偿期肝硬化的EVB患者168例,其中随访3个月后再出血者51例。检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PLT)、白蛋白、胆红素、肌酐、ALT、AS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血清钠指标,计算MELD评分。应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回归方程并拟合ROC曲线,比较回归方程和单独MELD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D-二聚体(OR=1.2714)、MELD(OR=2.3340)、Na(OR=0.8136)、PLT(OR=0.9431)是引起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模型为Logistic P=0.1073+0.3013×D-二聚体+1.1 132×MELD-0.0688×Na-0.0396×PLT,其AUC明显高于单独MELD评分(0.873对0.738,P=0.0028),敏感性为66.7%,特异性96.1%。结论:MELD评分联合D-二聚体、血清钠、PLT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首次EVB后短期内再出血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 肝硬化 Logistic模型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德庆 祝建红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4期2436-2440,共5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54只sD大鼠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8只大鼠。对照组大鼠开...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急性重症胰腺炎动物模型,54只sD大鼠用数字随机法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各18只大鼠。对照组大鼠开腹翻动胰腺后随即关腹,不作其他处理,模型组和治疗组在建模成功后1h经尾静脉分别注射生理盐水或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5ml/kg)。成模24h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胰腺组织中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仪,白细胞介素(IL)-6及IL-18水平。反转录(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TNF-α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胰腺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对胰腺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组的胰腺病理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9.7±2.0比13.2±2.5,P〈0.05)。治疗组血清TNF-α、IL-6及IL-18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88±17)比(1171±18)pg/ml,(25.2±5.9)比(37.3±4.6)ng/L,(401±100)比(439±103)ng/L,均P〈0.05]。治疗组胰腺组织中丙二醛和MPO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8.2±2.8)比(14.7±2.7)nmol/mg,(0.040±0.叭1)比(0.170±0.071)U/g,均P〈0.05],而SOD及谷胱甘肽的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22.1±1.3)比(15.1±1.7)U/mg,(4.8±0.4)比(2.5±0.3)U/mg,均P〈0.05]。治疗组胰腺TNF—αmRNA及ICAM.1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0.33±0.17比0.94±0.31,2.0±0.4比2.8±0.8,均P〈0.05)。结论静脉注射含饱和氢气生理盐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显著抑制急性重症胰腺炎发展主寸稃中的氢化府瀚捅伤反席.减少费忡涕盾的释旃髓减榔彬一陆细群府府右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大鼠
原文传递
鼻胆管引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预防结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卫军 戴建军 +1 位作者 钱建清 徐连生 《中国临床医学》 2014年第5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ERCP后,未给予鼻胆管引流;试验组患者在ERCP后,给予鼻胆管引... 目的:探讨鼻胆管引流用于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拟行ERCP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ERCP后,未给予鼻胆管引流;试验组患者在ERCP后,给予鼻胆管引流。分别在术后3、12、24 h测定2组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2组患者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6.7%),P<0.01;试验组胰腺炎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1.67%),P<0.05。试验组术后3、12、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术后行鼻胆管引流可有效预防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胆管引流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健 钱建清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随着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类似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表现,给临床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带来了困扰。此文对GERD与冠心病之间... 随着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GERD)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逐年增加,两者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类似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表现,给临床上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带来了困扰。此文对GERD与冠心病之间联系的相关机制、造成疾病误诊的原因、相关危险因素等多个方面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冠心病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BD配合胃肠减压预防胆总管结石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莺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5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配合胃肠减压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行ERCP术86例患者,均应用ENBD进行预防干预,其中20例患者施加胃肠减压管引流... 目的研究分析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配合胃肠减压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行ERCP术86例患者,均应用ENBD进行预防干预,其中20例患者施加胃肠减压管引流,观察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86例患者中,并发急性胰腺炎者5例(5.81%),并发高淀粉酶血症者7例(8.14%)。结论 ENBD配合胃肠减压可有效降低胰液反流、引流胆汁和胃液,减轻腹胀,预防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减压 胆总管结石 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急性胰腺炎 高淀粉酶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90例患者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晓莺 《当代医学》 2013年第32期84-85,共2页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应用生长抑素3 mg溶于60 mL生理盐水,首推5 mL,而后微泵5 mL/h;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性治疗的90例急性胰腺炎... 目的分析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生长抑素应用生长抑素3 mg溶于60 mL生理盐水,首推5 mL,而后微泵5 mL/h;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常规性治疗的9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缓解及治愈时间上,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在重症者的不良反应中,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生长抑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在重症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生长抑素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重症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戴建军 王卫军 吴钢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32-,53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8例高血脂病人按胰腺炎轻重症不同,分析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21例轻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起病缓,症状轻,血脂恢复波动小;治疗上注重抗酶、降脂。7例重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体会。方法回顾28例高血脂病人按胰腺炎轻重症不同,分析临床症状和治疗。结果21例轻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起病缓,症状轻,血脂恢复波动小;治疗上注重抗酶、降脂。7例重症胰腺炎高血脂病人,起病骤,症状重,血脂及其他生化指标变化波动大,预后差,治疗上应注意急诊降脂,抗凝,保护其他脏器功能。结论血脂升高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兼有因果作用,其临床特征、治疗要点按病情不同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18
作者 高福利 钱建清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23期3575-3576,共2页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不涉及腹主动脉的内脏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2012年7月11日因"间断右中腹痛半月"入院。同年6月27日患者无明...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不涉及腹主动脉的内脏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主要对近期收治的1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例进行报道:1病例简介患者男,45岁,2012年7月11日因"间断右中腹痛半月"入院。同年6月27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阵发性右中腹(脐周偏上)腹痛不适,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腹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动脉瘤 夹层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刻度活检钳在内镜下判断肠道息肉大小中的应用价值
19
作者 冯云赋 杨燕婷 +1 位作者 刘罗杰 李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4期492-496,共5页
目的结直肠息肉的大小与息肉癌变风险呈正相关,故准确判断结直肠息肉的大小在内镜检查相当重要。本文利用刻度活检钳法与目测法、术后测量相比较,通过分析研究刻度活检钳测量息肉大小,评价刻度活检钳在内镜下判断肠道息肉大小中的应用... 目的结直肠息肉的大小与息肉癌变风险呈正相关,故准确判断结直肠息肉的大小在内镜检查相当重要。本文利用刻度活检钳法与目测法、术后测量相比较,通过分析研究刻度活检钳测量息肉大小,评价刻度活检钳在内镜下判断肠道息肉大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内镜下利用目测法和活检钳法分别对纳入的25枚息肉样病灶进行评估,将完整操作过程录制成视频。请40名内镜医师分别观看目测法和活检钳法两组视频,评估并记录息肉大小。评价不同职称、肠镜例数、操作能力的内镜医师在目测法与活检钳法中对肠道息肉大小判断的一致性、最长径及准确率。结果共计40名内镜医师参与调查。在活检钳法与目测法比较中,目测法组中ICC值为0.783(95%CI:0.684~0.875,P<0.001);活检钳法组中ICC值为0.838(95%CI:0.757~0.910,P<0.001)。在息肉最长径方面,活检钳法与金标准相比不具有明显差异(8.52±5.54 mm vs 8.80±6.71 mm,P=0.840);目测法与金标准相比具有明显差异(10.87±6.92 mm vs 8.80±6.71 mm,P<0.001)。活检钳法与目测法的息肉分组准确率分别是75.90%vs 54.10%(P<0.001)。在内镜医师比较中,根据职称分类,在目测法中专家与普通内镜医师准确率分别是62.50%vs 48.50%(P<0.001);在活检钳法中专家与普通内镜医师准确率分别是78.25%vs 74.33%(P=0.174)。根据操作能力分类,ESD专家内镜医师目测法与金标准比较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9.26±6.39 mm vs 8.80±6.71 mm,P=0.071),ESD专家内镜医师与普通内镜医师目测准确率是70.00%vs 51.29%(P<0.001)。结论刻度活检钳能明显提高内镜医师对肠道息肉大小判断的准确性。普通内镜医师利用刻度活检钳后在息肉大小判断的准确性上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大小 刻度活检钳 内镜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响宇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73-75,79,共4页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5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10 d时的血淀粉酶阴转率、体征缓解或消失率、症状缓解或消失率、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5、10 d时的血淀粉酶阴转率、体征缓解或消失率、症状缓解或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脑血管阻力(CV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对照组,心率(H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使用前列地尔联合泮托拉唑钠较单用泮托拉唑钠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体征、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血淀粉酶 急性胰腺炎 泮托拉唑钠 前列地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