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辟蹊径,语文课改"微创新"--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语文课改新探索
1
作者 梁惠权 易志军 《小学语文》 2014年第1期123-128,共6页
语文课程改革,到底要改什么、革什么?如果说在课改初期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必定会与课改前对照寻找问题。然而,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语文课改已全面步人深水区,课改的基本理念早已深人人心,认识... 语文课程改革,到底要改什么、革什么?如果说在课改初期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大家必定会与课改前对照寻找问题。然而,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语文课改已全面步人深水区,课改的基本理念早已深人人心,认识上的模糊与困惑、矛盾与冲突已基本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课改 中心小学 东莞市 创新 语文课程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如何以“十”为单位建构数的理解
2
作者 郭凤萍 谈晓莹 章勤琼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教学,本质是对数的含义与位值制的感悟、理解和运用。“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初次以“十”为单位计数,此阶段建立的十进制、位值制贯穿整个数概念学习的始终。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视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理解单元... 数的认识是数概念的教学,本质是对数的含义与位值制的感悟、理解和运用。“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初次以“十”为单位计数,此阶段建立的十进制、位值制贯穿整个数概念学习的始终。基于学习路径分析的视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理解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起点、分析学习路径和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四方面,优化“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的整体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以内数的认识 学习路径 单元整体教学 十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浸式阅读,让民间故事学习有情有味
3
作者 黄小颂 李庆 《小学语文》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民间故事蕴含着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民间故事课文时,应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课文魅力,在阅读中获得真善美的启迪;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民间故事蕴含着独特的文学魅力和教学价值。教师在教学民间故事课文时,应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让学生感受课文魅力,在阅读中获得真善美的启迪;通过创造性复述故事,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沉浸式阅读 创造性复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语文“随阅小作”教学模式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熊莺 文雪 《小学教学研究》 2010年第3期30-32,共3页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只阅不写”,二是“应景伪写”.三是“随兴杂写”.为优效地在课内确保“写”的密度和效度.让“写”成为阅读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通过“写”来促进“阅读”...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三种令人担忧的倾向:一是“只阅不写”,二是“应景伪写”.三是“随兴杂写”.为优效地在课内确保“写”的密度和效度.让“写”成为阅读课堂不可或缺的部分.并通过“写”来促进“阅读”的交流和展示.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我们尝试提出了小学语文“随阅小作”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模式 “写” 教学过程 语文阅读 阅读水平 “阅读” 阅读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韵 意境 情趣——小学古诗词教学的诵读追求 被引量:2
5
作者 彭才华 《福建教育》 2016年第36期30-32,共3页
诵读,一直是古诗词学习的绝佳路径。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清代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 诵读,一直是古诗词学习的绝佳路径。宋代朱熹说:"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清代姚鼐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生作外行也。"他的同乡人,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朱光潜先生无论读书作文,也都特别重视诵读。在他看来,"情感表现于文字意义的少,表现于语文腔调的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缓读 情感表现 宋代朱熹 文字意义 精思 自悟 朱光潜先生 诗中有画 范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二年级写话“三梯”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报告
6
作者 熊莺 《生活教育》 2015年第12期17-21,104,共6页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怕作文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二年级升三年级的转折期,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特别突出。原因有三:一是"教材编排激进跳跃"。二年级教材仅编排五次写话,次数少,要求低;三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安排一次习作,几乎包罗小... 一、问题的提出小学生怕作文是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二年级升三年级的转折期,学生畏惧作文的现象特别突出。原因有三:一是"教材编排激进跳跃"。二年级教材仅编排五次写话,次数少,要求低;三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安排一次习作,几乎包罗小学作文全部文体,而且开始讲究布局谋篇。二年级写话和三年级习作要求相差如此之大,时间仅隔一个暑假,学生难以适应。二是"年段教师各自为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话 小学作文 教材编排 布局谋篇 口语交际课 小学语文课程 书面语言 实验教科书 研究报告 转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班级读书会的操作策略谈
7
作者 杨丽佳 黄艳芬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第4期114-116,共3页
今天,课外阅读的作用已为人们普遍认同。无论是第一线的教师还是教育教学研究者都在强调孩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然而,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着学生阅读没有目的,缺少计划,效率不高的问题。而实践证明,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是... 今天,课外阅读的作用已为人们普遍认同。无论是第一线的教师还是教育教学研究者都在强调孩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然而,课外阅读普遍存在着学生阅读没有目的,缺少计划,效率不高的问题。而实践证明,开展班级读书会活动,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的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读书会 阅读素养 小学生 操作策略 课外阅读 教学研究者 学生阅读 普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写字“一格五诀”的教学策略及优势
8
作者 祁桂嫦 《生活教育》 2015年第10期22-25,共4页
练就一手漂亮的字常令人羡慕不已,但这不是朝夕之事。低年级写字是打基础的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阶段运用"一格五诀"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能有... 练就一手漂亮的字常令人羡慕不已,但这不是朝夕之事。低年级写字是打基础的阶段,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个阶段运用"一格五诀"教学策略指导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方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写字的欲望,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写字能力,为学生习字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级 写字教学 通用格 五诀 策略 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学情捕捉生成——“优化”小学音乐有效教学应把握的两个问题
9
作者 洪梅芳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11期92-93,共2页
笔者在参与教研活动中发现:备课中,教师很重视对教材的专研与分析,但在分析学生,关注学情方面有所忽视。笔者从学段特点、起点能力、班级学习风格等方面有效开展学情分析,课堂上适时捕捉、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真正使学生成为主体,使得课... 笔者在参与教研活动中发现:备课中,教师很重视对教材的专研与分析,但在分析学生,关注学情方面有所忽视。笔者从学段特点、起点能力、班级学习风格等方面有效开展学情分析,课堂上适时捕捉、解决课堂生成问题,真正使学生成为主体,使得课堂教学有效、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生成问题 实践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业“撬动”:破解学生评价密码——依托小学语文优化作业设计革新学生评价的实践与探究
10
作者 黄雅君 《小学语文教学》 2025年第6期52-55,共4页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推行,提出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2022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 2021年7月,“双减”政策全面推行,提出全面压减学生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2022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过程、审美情趣和价值立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实践与探究 语文课程评价 优化作业设计 作业负担 思维过程 学生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原文传递
关于作业改革的探索
11
作者 梁惠权 《现代教育论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2-63,59,共3页
学业负担过重是当前小学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过重的学业负担压制了学生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剥夺了学生的时间与空间,损害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践.
关键词 作业评价 主体性 作业点 作业改革 自主作业 弹性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书层层深入,让人物形象树立起来——《“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12
作者 梁思明 《小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3期8-10,共3页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以单元导读目标——“感受人物品质”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本文出发,经历感知、感悟、感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心生敬... 《“诺曼底号”遇难记》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在教学设计时,教师以单元导读目标——“感受人物品质”为主线,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本文出发,经历感知、感悟、感动,与作者产生共鸣、心生敬仰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哈尔威船长形象的认识渐渐丰满起来。这样的抽丝剥茧的读书,使学生在读中积累,感悟人物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教学评析 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班的作文:轮流写,多元评
13
作者 彭才华 《新教师》 2012年第6期36-36,39,共2页
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感慨:每次挖空心思布置一个作文题,费尽心思作了指导,收上来的学生习作却让人丧气——他们在敷衍了事。丧气归丧气,还得批改啊。于是,老师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字斟句酌,精批细改。可是,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多数学生... 常听到老师这样的感慨:每次挖空心思布置一个作文题,费尽心思作了指导,收上来的学生习作却让人丧气——他们在敷衍了事。丧气归丧气,还得批改啊。于是,老师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进行字斟句酌,精批细改。可是,对老师的辛勤付出,多数学生并不领情,他们往往只看看分数就把作文本塞入课桌。下一次习作,学生依然敷衍了事地应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习作 读者意识 中心小学 多元互动 互动形式 愉悦感 借鉴性 个人作品 可比性 良性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学生走出“背了忘,忘了背”的背诵怪圈——浅谈运用艾宾浩斯遗忘规律进行有效背诵复习
14
作者 张玮 《基础教育课程》 2014年第10期37-38,共2页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背”的解释是“凭记忆读出”,对“诵”的解释是“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背诵包含两方面的基本要义,一是记忆,二是诵读。诵读只是背诵的最终外在表现和成果展现,记忆才...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背”的解释是“凭记忆读出”,对“诵”的解释是“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背诵包含两方面的基本要义,一是记忆,二是诵读。诵读只是背诵的最终外在表现和成果展现,记忆才是背诵的基础和内在内容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诵 遗忘规律 《现代汉语词典》 学生 复习 怪圈 语文学习 外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卡》课堂实录
15
作者 彭才华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0年第3期17-20,共4页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契诃夫像)认识他吗? 生:这是契诃夫吧。 师:很好,他就是100多年前俄国的著名作家契诃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4年为“契诃夫年”,因为那一年是契诃夫逝世100周年。现在,几乎他的所有小说和剧本都...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契诃夫像)认识他吗? 生:这是契诃夫吧。 师:很好,他就是100多年前俄国的著名作家契诃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2004年为“契诃夫年”,因为那一年是契诃夫逝世100周年。现在,几乎他的所有小说和剧本都有了中文译本,大家可以多读读他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实录 《凡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契诃夫 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 中文译本 多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6
作者 易志军 《小学语文》 2010年第12期45-46,共2页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设计根据课文篇幅较长这一特点,力求通过“长文短教、提炼重点、抓主舍...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中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本设计根据课文篇幅较长这一特点,力求通过“长文短教、提炼重点、抓主舍次”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课时 语文课程标准 设计理念 第三学段 思想感情 表达方法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找准语文教学的平衡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成长记
17
作者 易志军 《小学语文》 2013年第1期90-92,共3页
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找准平衡点 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短短几百字,并不深奥,但是,面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我们该用来教些什么呢?他们自己能读懂很多,还有哪些需要教师来“教”呢?在备课初期,为了追求所谓的“... 一、在内容和形式上找准平衡点 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短短几百字,并不深奥,但是,面对五年级的孩子们,我们该用来教些什么呢?他们自己能读懂很多,还有哪些需要教师来“教”呢?在备课初期,为了追求所谓的“深度”,我独辟蹊径,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点 语文教学 “深度” 季羡林 五年级 “教” 孩子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情好景忆江南——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忆江南》教学实录与点评
18
作者 彭才华 王小毅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第4期15-18,共4页
(课前播放歌曲《忆江南》,板书课题)一、识词读词师:拿在我们手里的是一首———生:古诗。师:诗?有些像。你仔细看看,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诗,有区别吗?生:有些句子长,有些句子短。生:这是词!师:词?!怎么知道的?生:注释里有。... (课前播放歌曲《忆江南》,板书课题)一、识词读词师:拿在我们手里的是一首———生:古诗。师:诗?有些像。你仔细看看,和我们以往学过的诗,有区别吗?生:有些句子长,有些句子短。生:这是词!师:词?!怎么知道的?生:注释里有。师:真棒!这的确是一首词。学习古诗词,我们应该像他一样,多关注课本里的注释。刚才那位同学说了,这首"诗",有些句子长,有些句子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忆江南》 忆江南 首词 教学实录 古诗词教学 板书课题 学习过程 人教版 日出江花红胜火 文体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本文化:儿童“生长”的沃土
19
作者 梁惠权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 2012年第9期53-55,共3页
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博士在《儿童精神哲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他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都是描绘生命历史、... 南京师范大学刘晓东博士在《儿童精神哲学》中充满激情地写道:“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他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史诗,都是描绘生命历史、精神历史的诗篇。”儿童天性自由,钟情游戏。具有史诗一般的思想与行为。儿童正如一棵刚破-k的嫩芽,需要空间,需要滋养,需要呵护,更需要一片适合其生长的沃土。生长是成长,但却是别样的成长:首先是更顺应自然、符合规律的成长;其次是更注重主体,以生为本,减少过多大人意志的成长:再次是更关注内因,以激发本性、激发自身潜能为方法的成长。这种成长健康、阳光,因而更强更壮。儿童生长需要文化的滋养,而校本文化氤氲于儿童身边,不陌生,有亲切感,便于心理认同,容易产生共鸣,所以,挖掘并利用好校本文化,能够培植利于儿童生长的肥沃土壤。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校园原址曾是千年资福寺,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落脚寺中,并留下了他为东莞而做的三篇文稿——《罗汉阁记》、《舍利塔铭》、《再生柏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精神哲学》 校本文化 生长 诗意地栖居 南京师范大学 顺应自然 以生为本 自身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