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东莞地区上消化道疾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10580例胃镜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拥宁 李迎彤 +1 位作者 罗琳玲 骆训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6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及性别比例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0580例胃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胃炎7556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7286例,男3710例,女3576例,男女之... 目的为了解本地区各种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年龄分布、季节分布及性别比例情况。方法对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的10580例胃镜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胃炎7556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7286例,男3710例,女3576例,男女之比1.04:1;慢性萎缩性胃炎(CAG)370例,男317例,女53例,男女之比5.98:1;消化性溃疡(PU)2736例,其中十二指肠溃疡(DU)2349例,男1824例,女525例,男女之比3.47:1,胃溃疡(GU)295例,男236例,女59例,男女之比4:1,复合性溃疡(CU)92例,男71例,女21例,男女之比3.38:1,DU与GU之比7.96:1;发病年龄≤20岁:DU占3.58%,GU占2.03%,CSG占4.17%;21~30岁:DU占36.02%,GU占12.2%,CSG占50.41%;31~40岁:DU占34.7%,GU占21.02%,CSG占34.89%;41~50岁:DU占21.2%,GU占24.75%,CSG占8.25%;51~60岁:DU占3.24%,GU占30.51%,CSG占1.54%;≥60岁:DU占1.28%,GU占9.49%,CSG占0.74%;DU好发部位球前壁(55.05%),大弯(22.01%),小弯(12.98%),后壁(8%),球后(1.96%);GU胃角(40.68%),幽门管(28.81%),胃窦(13.56%),胃体(10.85%),胃底贲门(6.1%);PU1、2、3、11、12月份检出率分别为31.36%、33.04%、30.96%、31.04%、32.56%。结论①上消化道疾病中以慢性胃炎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溃疡病;DU及CSG好发青壮年,比GU发病平均年龄早十年以上。②DU发病明显高于GU,男性发病明显多于女性,工作压力及烟酒是其高发原因;DU好发部位的顺序为球前壁、大弯、小弯、后壁、球后,GU为胃角、幽门管、胃窦、胃体、胃底贲门。③PU好发于冬春气温易变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上消化道疾病 胃镜术 消化性溃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叶世华 魏振华 +7 位作者 黄洁莲 杨继俊 陈怡 梁宇 刘志伟 王琼儿 单文 刘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8期71-72,共2页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死运用溶栓治疗,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静脉溶栓禁忌证,治疗组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治疗。结果经... 目的通过急性心肌梗死运用溶栓治疗,分析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12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均没有出现静脉溶栓禁忌证,治疗组选择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治疗。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成功再通22例,再通率64.71%;对照组成功再通5例,再通率14.71%,两组患者静脉溶栓后,治疗组血清CK-MB峰值和出现时间分为为(366±58)U/L和(16.12±2.71)h,随用药ST段回降18(52.94%)例;对照组血清CK-MB峰值和出现时间分为为(378±30)U/L和(21.42±2.31)h,随用药ST段回降3(8.82%)例。5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好转出院33(97.06%)例,死亡1(2.94%)例,死亡率2.94%;对照组好转出院26(76.49%)例,死亡8(23.53%)例,死亡率23.53%,治疗组出现静脉穿刺部位淤斑3例,不排除由于按压不当导致,2例牙龈出血,减量或是停药后2周后均消失,未出现严重消化道或是脑出血倾向。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只要时掌握窗口期积极治疗,具有再通率高,症状恢复快、死亡率低、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胶囊对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3
作者 叶世华 魏振华 +7 位作者 黄洁莲 杨继俊 陈怡 梁宇 刘志伟 王琼儿 单文 刘建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6期141-142,共2页
目的对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进行... 目的对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74例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37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常规方法基础上采用步长脑心通胶囊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用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停药一段时间后病情出现反复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中,均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症状。结论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对患有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胶囊 冠心病 高血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早期肺创伤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宇 李健 +2 位作者 苏华丰 黄植强 苏清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灌洗治疗早期肺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1例早期肺创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29)和灌洗治疗组(B组,n=32)。灌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第2、3天用制备灌洗液(沐舒坦60mg... 目的评价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肺灌洗治疗早期肺创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61例早期肺创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n=29)和灌洗治疗组(B组,n=32)。灌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第2、3天用制备灌洗液(沐舒坦60mg、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0.9%氯化钠250mL)进行灌洗治疗。两组分别于入院时和治疗后第5天行动脉血气分析、胸部X线、肺通气功能检查,并进行临床综合评定。结果灌洗组患者的肺活量(VC)、1s量(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均较入院时明显改善(P<0.05),灌洗组较常规组显著改善(P<0.01)。与治疗前相比,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65%,灌洗组总有效率8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早期肺创伤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灌洗液配制简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灌洗 早期 肺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其对死亡率的影响 被引量:36
5
作者 谢克亮 《当代医学》 2010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类型、住院时间、年龄及与死亡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经率的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肺...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的易患因素及其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对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类型、住院时间、年龄及与死亡率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经率的卡方检验进行比较。结果缺血性脑卒中与出血性脑卒中的肺部感染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住院时间的长短、年龄组之间的比较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的机会明显增加,住院时间的延长、年龄的增加将明显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肺部感染率,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可以增加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感染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立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第6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60例同期住院患者分为胃镜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手术组行溃疡单纯切除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结果内镜治疗组治愈24例(80%),半年内再次出血4例,失败1例,22例(73.3%)临床消化道症状缓解;... 目的探讨胃镜下止血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60例同期住院患者分为胃镜治疗组与外科手术组,手术组行溃疡单纯切除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结果内镜治疗组治愈24例(80%),半年内再次出血4例,失败1例,22例(73.3%)临床消化道症状缓解;手术组治愈26例(86.7%),再次出血与死亡各1例,手术后并发症7例(23.3%),17例(56.7%)长期有消化道症状。结论急诊胃镜治疗对于缓解上消化道溃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下止血 消化道溃疡出血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7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立群 《当代医学》 2012年第18期48-49,共2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防治。方法 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单纯血糖控制处理,观察治疗前后血糖与甘油三酯水平变化情况,及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血糖控制前,血糖及甘油三酯与控制...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防治。方法 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予单纯血糖控制处理,观察治疗前后血糖与甘油三酯水平变化情况,及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血糖控制前,血糖及甘油三酯与控制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控制血糖后优于控制血糖前(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宜首先控制血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脂血症 控制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老年病房轮科护士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洁莲 王琼儿 袁智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老年病房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老年病房轮科的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轮科的第1周采用情景导入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在轮科的第1周... 目的:探讨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老年病房轮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老年病房轮科的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轮科的第1周采用情景导入模式进行培训,对照组在轮科的第1周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3个月后,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培训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景导入模式培训在老年病房轮科护士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轮科护士的各方面能力以及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导入模式 轮科护士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多脏器超声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脱机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刘志伟 曾金华 +3 位作者 刘琳 卢敏 刁秀平 高坤华 《中外医药研究》 2022年第18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床旁多脏器超声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脱机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支持且达到临床撤机标准的重症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机结果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 目的:分析床旁多脏器超声在重症患者机械通气脱机风险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内科收治的实施机械通气支持且达到临床撤机标准的重症患者5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脱机结果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40例与脱机失败组12例。撤机前均实施床旁多脏器超声(包括心脏、肺部、膈肌)检查。根据脱机结果将患者分为脱机成功组(n=40)与脱机失败组(n=12)。比较两组患者床旁多脏器组织超声指标。结果:脱机成功组肺部超声评分、肺动脉收缩压、血流流速比值低于脱机失败组,左室射血分数、膈肌活动度、膈肌厚度高于脱机失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的脱机风险评估中实施床旁多脏器超声评估,可预测患者的撤机成功情况,指导机械通气患者撤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多脏器超声 机械通气 脱机风险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COX-2及NF-κB的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1
10
作者 蔡跃芳 张明亮 +3 位作者 严悦卿 陈韬 吴浪庭 骆训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30-1833,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的表达规律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中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appaB,NF-κB)的表达规律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和40例GC组织中COX-2、NF-κBp65表达情况。结果GC中COX-2、NF-κBp65的阳性表达分别为67.5%、62.5%,NGM组则为13.3%、6.70%,GC组和NGM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COX-2、NF-κBp65在低分化GC中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型,且后者还与GC病期有关(P<0.05)。COX-2、NF-κBp65与GC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5)。结论COX-2、NF-κB的表达水平对评价GC的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病理特征 胃癌 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 NF-kB cancer factor Kappa SABC法 淋巴结转移 p65 环氧合酶 表达规律 dUTP 表达情况 阳性表达 高分化型 血管浸润 恶性程度 参考价值 GC 核因子 胃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形成中Hp感染与其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蔡跃芳 张明亮 +2 位作者 严悦卿 黄维军 陈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792-1794,1797,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形成中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规律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Hp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 目的研究胃癌(gastriccancer,GC)形成中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规律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Hp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ABC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metaplasia,IM)、30例异型增生(Dysplasia,Dys)和40例GC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用Warthin-Starry染色方法、快速尿素酶试纸检测组织中Hp感染率。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Hp感染随着GC形成中病变恶性程度的加重而明显上升,Hp感染率在IM(66.7%)、Dys(83.3%)、GC(60.0%)中显著高于NGM(20.0%)。IM组Hp阳性者AI、PI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1),其余3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可能参与胃癌癌前病变乃至胃癌的发生,Hp感染促进胃黏膜细胞凋亡、增殖作用主要发生在胃癌癌前病变早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附98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拥宁 李迎彤 +1 位作者 覃英姿 骆训武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下对98例可疑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分别在染色前后进行内镜诊断比较,并与活检或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食管黏膜染色36例,不着色区取材6例,病理报告鳞癌5例,腺... 目的探讨色素内镜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内镜下对98例可疑病变进行黏膜染色,分别在染色前后进行内镜诊断比较,并与活检或手术切除灶的病理结果分析对比。结果食管黏膜染色36例,不着色区取材6例,病理报告鳞癌5例,腺癌1例,浅着色区取材30例,病理报告食管炎症12例,轻度不典型增生7例,中度不典型增生6例,重度不典型增生3例,鳞癌2例,浅着色区不典型增生诊断率为53.3%,染色前后食管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0%和75%,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25%。胃黏膜染色62例,病理诊断胃溃疡26例,伴异型增生10例,胃黏膜内癌18例,胃黏膜下癌15例,染色前后早期癌诊断分别为75.8%和87.9%,比较病理诊断,染色后诊断符合率提高12.1%。结论色素内镜可提高病变活检准确率及上消化道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方法简便安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内镜 上消化道早期癌 癌前病变 诊断 黏膜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得舒特 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新爱 潘勇 容胜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得舒特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3月门诊根据罗马Ⅱ标准确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23例,随机分为得舒特组、黛力新组、得舒特联合黛力新组三组,分别或联用得舒特和黛力新治疗IBS,... 目的探讨得舒特联合黛力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3月-2007年3月门诊根据罗马Ⅱ标准确诊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223例,随机分为得舒特组、黛力新组、得舒特联合黛力新组三组,分别或联用得舒特和黛力新治疗IBS,疗程均12周。结果得舒特组、黛力新组、得舒特联合黛力三组在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4.4%、61.5%、92.5%。结论得舒特联合黛力新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1,是治疗IBS的有效药物,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得舒特 黛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宁联合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蔡跃芳 黄维军 +2 位作者 骆训武 蔡艳 张明亮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5年第2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善宁 垂体后叶素 硝酸甘油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EVH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其对内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伟柱 庞敏宜 庞家亮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90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应用克罗米芬(对照组)或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观察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对内分泌的影响。方法90例PCOS合并不孕症患者随机应用克罗米芬(对照组)或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观察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黄体生成素(LH)、空腹血糖(FPG)、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早孕流产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FSH、T、LH、FPG水平及早孕流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子宫内膜厚度、妊娠率、排卵率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克罗米芬治疗PCOS合并不孕症的疗效优于单用克罗米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克罗米芬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形成中COX-2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7
16
作者 蔡跃芳 张明亮 +3 位作者 严悦卿 陈韬 吴浪廷 骆训武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GC)形成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COX-2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目的研究胃癌(GC)形成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与其细胞凋亡、增殖的关系,探讨COX-2在GC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5例正常胃黏膜(normalgastricmucosa,NGM)、30例胃粘膜肠上皮化生(IM)、30例异型增生(Dys)和40例GC组织中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在NGM→IM→Dys→GC的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其阳性表达中GC组(67.5%)和NGM组(13.3%)及GC组和IM组(33.3%)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细胞凋亡指数(AI)在GC时最低(2.8±0.6),GC组AI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细胞增殖指数(PI)则呈递增趋势,GC组与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不同程度癌前病变中COX-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在低分化GC中表达显著高于高分化型。COX-2、PI与GC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均密切相关(P<0.05)。从NGM→IM,COX-2与AI呈正相关(r=0.55,P<0.05);从Dys→GC,二者与AI负相关(r=-0.56,P<0.05)。在GC形成整个过程中,COX-2与PI呈正相关(r=0.61,P<0.05)。结论在GC形成过程中,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COX-2的表达上调可能是GC形成的早期事件,且其表达水平和PI对评价GC的恶性程度、有无转移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COX-2在GC形成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胃癌 表达及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 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原位末端标记法 细胞凋亡指数 细胞增殖指数 阳性表达 形成过程 淋巴结转移 显著性 环氧合酶 作用机制 免疫组化 异型增生 表达差异 癌前病变
原文传递
内镜靛胭脂-美蓝双重染色法诊断早期胃癌的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蔡跃芳 黄维军 +1 位作者 曾小英 黄润全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682-683,共2页
目的 探讨内镜靛胭脂-美蓝(IC-MB)双重染色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内镜检查时对病变部位喷洒0.4%IC30-40ml及0.5%美蓝MB20ml,可疑病灶处活检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54例患者行IC-MB双重染色后,发现早期胃癌12例,不典型... 目的 探讨内镜靛胭脂-美蓝(IC-MB)双重染色法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内镜检查时对病变部位喷洒0.4%IC30-40ml及0.5%美蓝MB20ml,可疑病灶处活检4-6块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 54例患者行IC-MB双重染色后,发现早期胃癌12例,不典型增生19例,慢性炎症17例,胃十二指肠溃疡6全然不顾。3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出现分界区27你,其余23例出现分界区3全然不顾,染色分界区的早期胃癌,不典型增生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分界区(P〈0.05)。结论 IC-MB双重染色法可清晰地勾画出病变胃黏膜皱壁的轮廓,显示微小病壮,提高了早期胃癌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检查 胃肠道 方法 染色与标记 胃肿瘤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