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甲医院合作医疗病历互检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付会斌 李怡新 +1 位作者 马文贞 马圳枢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12期1351-1352,共2页
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为健全卫生事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主要面向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1]。广东省中山市某镇推行的合作医疗保障对象是所有本地户口的居民,受保的范围不仅限于农民群体... 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为健全卫生事业发展而产生的一种主要面向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发生[1]。广东省中山市某镇推行的合作医疗保障对象是所有本地户口的居民,受保的范围不仅限于农民群体,但医疗机构在政策实践中是事实上的供方驱动[1],会造成卫生机构无需降低药价、控制费用、改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就可从迅速升高的就诊率中得到经济利益[2],而受保群体由于有高比例的医疗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医院 农民群体 广东省中山市 政策实践 就诊率 医疗保障 供方 医院工作质量 卫生机构 医疗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北部地区脂肪性肝病和胃食管反流病两者关系研究
2
作者 谢宏民 杨新魁 刘水清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期92-93,96,共3页
目的评估中山北部地区脂肪性肝病(FLD)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1 000例患者,依据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作为初筛GERD的诊断标准,对参与者进行腹部超声波检查,分析FLD与GERD关系,将... 目的评估中山北部地区脂肪性肝病(FLD)和胃食管反流病GER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2月来该院就诊的1 000例患者,依据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 Q)作为初筛GERD的诊断标准,对参与者进行腹部超声波检查,分析FLD与GERD关系,将参与者分为脂肪肝组与对照组,观察脂肪肝人群发生GERD的患病率。结果 1 000例患者利用Gerd Q评估GERD诊断情况,有104例(10.4%)诊断为GERD,女42人(40.3%),男62人(59.6%);脂肪肝患者380例,患病率38.0%,在脂肪肝组中,男女性GERD症状的Gend Q阳性率分別为20.7%和17.3%,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人群发生GERD症状的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与GERD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香港卫生管理体系对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启示
3
作者 唐主宾 黄汉伟 +1 位作者 付会斌 黄镇洋 《实用医技杂志》 2015年第1期89-90,共2页
原卫生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一直被学界和公众责难,学界对以往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不理想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管办不分、政府过度干预、投入不足、官僚主义、药物加成等问题是公立医院改革失败的缩影,... 原卫生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过程中,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一直被学界和公众责难,学界对以往公立医院改革的效果不理想有比较一致的看法,管办不分、政府过度干预、投入不足、官僚主义、药物加成等问题是公立医院改革失败的缩影,迫使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公立医院的治理问题,也指引着我们改革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改革 公立医院 卫生管理体系 中国香港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卫生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黄汉伟 蔡雪 +1 位作者 严达尊 付会斌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3565-3567,共3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 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社区防治体系的构建及其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2月至2013年8月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等3个社区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共2 716人),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查出相关人群,对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为期12个月的社区干预。结果代谢综合征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干预前后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体质量指数、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胆固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和评估社区代谢综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防治体系,并对其进行干预,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有利于优化和合理使用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糖尿病 社区干预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朝林 刘日新 +3 位作者 袁国奇 刘海明 熊诗俊 梁辉清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患者的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的变化的MSCT与临床疗效的评价。方法经MSCT检查确认25例患者的病变椎体,术前在CT图像上模拟穿刺路径及选择PVP穿刺方式,术后一周内及术后半年进行伤椎复查,对影像数据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MSCT及临床角度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单侧椎弓穿刺成功率92%,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cobb's角及视觉评分比较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半年后随访椎体压缩率、cobb's角及视觉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SCT能为PVP中穿刺针的选择及穿刺路径提供准确的解剖学数据,能协助临床改善PVP效果,并能在术后随访提供重要的临床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推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多层螺旋CT 临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朝林 李清水 袁国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重建功能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非阑尾炎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统计CT对正常阑尾显示率和测量阑尾外直径。收集同期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病例36例,作为实验组,统计患者阑尾外直径和C...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及重建功能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非阑尾炎患者51例,作为对照组,统计CT对正常阑尾显示率和测量阑尾外直径。收集同期住院手术并经病理诊断急性阑尾炎病例36例,作为实验组,统计患者阑尾外直径和CT诊断阑尾炎的准确率,两组病例测量数值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总结急性阑尾炎CT影像特征。结果 64排螺旋CT对正常阑尾显示率为98.0%,对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为96.6%;正常阑尾外直径为(7.7±1.8)mm,急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外直径为(11.1±3.4)mm,两样本均数差别有高度显著性(T=3.67,P<0.01);在急性阑尾炎时,阑尾外直径明显增粗,阑尾本身结构模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增高,可形成渗出和包块;重建技术能够多方位显示阑尾,并能清晰显示阑尾与周围组织、器官的相关信息。结论 64排螺旋CT可快速准确显示急性阑尾炎及其并发症,对于一些危重的急腹症患者、尤其是怀疑急性阑尾炎患者应首选进行CT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女性甲亢患者碘-131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变化及生育情况随访 被引量:8
7
作者 严达尊 廖浪霞 +2 位作者 李锡福 王影 顾秀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5期2023-2025,共3页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甲亢患者碘-131治疗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生育情况。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育龄女性2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碘-131治疗组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3组患者于治疗前和后6个月测定甲状腺功能及性腺激素,并追... 目的探讨育龄女性甲亢患者碘-131治疗血清性激素变化及其生育情况。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5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育龄女性24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碘-131治疗组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3组患者于治疗前和后6个月测定甲状腺功能及性腺激素,并追踪患者受孕和胎儿情况。结果碘-131治疗组较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变化较为敏感;两组患者治疗前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泌乳素(PRL)、睾酮(T)、孕酮(P)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雌二醇(E2)较对照组降低;碘-131治疗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六项变化均有差异,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睾酮、孕酮变化不明显;对照组与碘-131治疗组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8,P=0.7>0.05),对照组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9,P=0.017<0.05),碘-131治疗组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组正常分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P=0.039<0.05)。结论碘-131治疗育龄期甲亢妇女未对性激素和生育能力有影响,也未增加遗传损害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性激素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栓塞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熊诗俊 袁国奇 李清水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PE住院病例资料37例,对CTPA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对临床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3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CTPA检...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CT肺动脉造影(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的应用价值及临床分析。方法收集我院PE住院病例资料37例,对CTPA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对临床病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3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经CTPA检查,均良好显示了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栓子形态和位置,重建图像可更清楚、直观显示肺动脉内栓子形态和累及范围,本组资料共发现肺动脉105处栓子。结论 CTPA无创、安全方便,可快速无创对PE做出准确诊断,对疑似肺栓塞患者及时做CTPA检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转归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黎罗明 邹达良 +3 位作者 冯欣 周映彤 李华文 陈小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7-1088,共2页
目的探讨病程中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转归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设立基本治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及健康对照组,n=43,其中前3组于入院后治疗前及入院后治疗第7天分别抽取... 目的探讨病程中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治疗转归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设立基本治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及健康对照组,n=43,其中前3组于入院后治疗前及入院后治疗第7天分别抽取肘静脉血检查血小板数量(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通过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入院后第7天TIA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明显降低(P<0.05),从低至高依次是治疗无效组、治疗有效组、基本治愈组;MPV明显增高(P<0.05),从低至高依次是基本治愈组、治疗有效组、治疗无效组。结论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有助于判断TIA的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转归有很好的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数量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春芳 吴家辉 邓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51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2DM慢性并发症分为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对照组(NC组),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AD)组、合并肾脏病变(DN)组、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51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T2DM慢性并发症分为无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对照组(NC组),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AD)组、合并肾脏病变(DN)组、合并视网膜病变(DR)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DPN)组,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CysC、血肌酐(Scr)、肾小球率过滤(GFR)等相关指标,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间所测指标的差异性,并分析CysC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PAD、DN、DR以及DPN组的血清Cys C水平均高于不合并糖尿病并发症的糖尿病对照组(NC组)(P<0.05)。结论:血清Cys C升高可作为提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周围周围神经病变危险性增加的参考指标,并可能是T2DM患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2型糖尿病 慢性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均昌 包陆君 +2 位作者 卢家璋 陈成贤 周国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9期43-44,共2页
目的探究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3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恢复状态良好,无感染情况发生... 目的探究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 3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恢复状态良好,无感染情况发生。其中治愈31例(88.57%),轻残3例(8.57%),重残1例(2.86%)。结论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腰大池置管 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稳定性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冯欣 黄晓飞 +3 位作者 邹达良 黎罗明 李华文 周映彤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3期124-125,共2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取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研究并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斑块的稳定性以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抽取的方式,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不稳定性斑块的数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观察组患者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肠溶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能够使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更加趋于稳定,抑制血小板活化。长时间药物治疗后,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肠溶阿司匹林 斑块稳定性 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ys C、β_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国祥 李志波 +3 位作者 李彦德 汤忠明 麦志伟 叶观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ys C、β_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成人综合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予以早期集束化治疗。于集束化治疗前、治疗后6h、入ICU1、2、3、4、5天分别检测血清Cys C、β_2-微球蛋白(β2-MG)... 目的探讨血清Cys C、β_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成人综合ICU感染性休克患者60例。予以早期集束化治疗。于集束化治疗前、治疗后6h、入ICU1、2、3、4、5天分别检测血清Cys C、β_2-微球蛋白(β2-MG)浓度并分别记录各时间点APACHEⅡ评分。根据患者28天转归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本组内各时间点相关指标与集束化治疗前进行比较。分别将两组内血清Cys C、β_2-MG浓度与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存活组APACHEⅡ评分血清Cys C、β_2-MG随着病情好转下降,死亡组则呈升高趋势。经Pearson相关分析,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ys C、β_2-MG浓度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ys C、β_2-MG浓度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评价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结合,能更准确地评估感染性休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 Β2-微球蛋白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感染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眼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建斌 黄任强 贾丽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1期2115-2117,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轻、中度眼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眼化学烧伤、热烧伤患者41例(5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组(APG组)和对照组,APG组19例(26眼),对照组22例(28眼)。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轻、中度眼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眼化学烧伤、热烧伤患者41例(5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组(APG组)和对照组,APG组19例(26眼),对照组22例(28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APG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用滴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创面的愈合时间、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6眼(21.4%)出现感染,APG组1眼(3.8%);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7±6.5)d,APG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1±3.5)d,APG组平均愈合时间、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后各有1眼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6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APG组未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病例,2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APG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PG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可缩短眼表修复时间,降低感染率和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不影响视力恢复,是轻、中度眼表烧伤治疗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 眼表烧伤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恒照 朱亚平 +5 位作者 毛延涛 王传玺 房奇 韩俊庆 丛林 李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49-651,656,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PLC患者分为TACE组(n=31)和碘[^(131)I]... 目的对比分析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PLC患者分为TACE组(n=31)和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n=32)。TACE组行TACE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经肝动脉途径灌注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对两组甲胎蛋白(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期进行比较,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至2015年8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AFP转阴率及肿瘤缩小率略高于TAC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截止到随访结束,TACE组生存率为19.4%(6/31),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为43.8%(14/32),碘[^(131)I]美妥昔单抗组生存率高于TACE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LC的治疗,碘[^(131)I]美妥昔单抗注射液在提高AFP转阴率、肿瘤缩小率及生存率方面优于T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31^I]美妥昔单抗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用药效果初评 被引量:5
16
作者 冯欣 黄晓飞 +3 位作者 邹达良 黎罗明 李华文 周映彤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3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TIA患者,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基...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6例TIA患者,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变化并对比两组临床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其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控制TIA复发和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低分子肝素钙 短暂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双操作孔对自发性血气胸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国祥 华平 +1 位作者 陈炬 谭锦灿 《医学研究杂志》 2014年第10期162-163,共2页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双操作孔对自发性血气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 2013年在笔者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腔镜双操作孔组38例及单操作孔组24例,对两组患者...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与双操作孔对自发性血气胸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 ~ 2013年在笔者医院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62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治疗方式分为腔镜双操作孔组38例及单操作孔组24例,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引流置管时间、胸腔引流量、VAS及住院时间4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治疗自发性血气胸创伤小、美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自发性血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在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付会斌 黄汉伟 +2 位作者 郭丽 廖浪霞 丁元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方式与适用性,并将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合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 目的探讨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方式与适用性,并将其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合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调查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广东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37例。采用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维度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构建的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理想:χ2=678.246,GFI=0.936,AGFI=0.903,NFI=0.900,CFI=0.901,PNFI=0.886;年龄、文化、婚姻、职业、病程、吸烟、饮酒、血糖监测、肉类、鱼类、牛奶、荤油、空腹血糖、生活事件及性别15个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维度的生存质量有影响,糖尿病患者不同维度的生存质量彼此间不但有直接作用还有间接作用。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CN-ADDQo L量表从社会关系、心理感受、躯体生理、物质生活四个维度反映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四个维度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暂时无法直接改善某一维度的生存质量,可通过改善其他维度的生存质量来间接加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生存质量 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朝顺 柯常江 +2 位作者 冯起校 邱海兵 覃善君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并探讨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模型组(M组),每组24只。M组采用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建立大鼠...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并探讨其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假手术组(S组)及模型组(M组),每组24只。M组采用不完全阻滞左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建立大鼠股静脉血栓模型。于建模后第2、6、10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8只,比较各组血栓形成情况,行病理学分析,并应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及内皮素(ET)的含量。结果建模后第2、6、10天,N组和S组均未见血栓形成,M组血栓形成率明显高于N组和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病理检查可见血栓不同时期的变化及血管再通现象,且该模型各时间点血浆TXB2、ET含量均较N、S组升高(P<0.05),而6-Keto-PGF1α含量较N、S组降低(P<0.05)。结论通过不完全阻滞股静脉血流+注入10%高渗盐水的方法,可以建立稳定的、更符合临床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大鼠模型,该模型静脉血栓形成可能与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比例升高及ET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模型 大鼠 血栓素B2 6-酮-前列腺素F1Α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剧烈上腹疼痛为表现的肝吸虫病误诊剖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桂堂 贺孝文 +2 位作者 张锐江 李广权 李均贤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12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对近期收治曾在外院多次误诊的肝吸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反复剧烈腹痛5年,近7 d再次发作并加重入我院。患者曾在多家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胰腺炎、胃炎、...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对近期收治曾在外院多次误诊的肝吸虫病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以反复剧烈腹痛5年,近7 d再次发作并加重入我院。患者曾在多家三甲医院就诊,诊断为胰腺炎、胃炎、胆囊炎、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并予相应治疗无明显效果,症状仍反复发作。后通过查肝吸虫抗体阳性、吡喹酮试验性治疗及腹腔镜探查确诊为肝吸虫病、慢性胆囊炎,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检查标本发现在胆囊颈管处有一肝吸虫死亡虫体,后腹痛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肝吸虫病临床表现多样,提高对肝吸虫病流行病学认识及全面细致分析病情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病 胆囊切除术 吡喹酮 误诊 胰腺炎 胃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