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性B细胞体外扩增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莉芳 廖焕金 +7 位作者 蔡珺 何一鸣 彭艳霞 李光民 谢彤 吴平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47,共4页
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s)是成熟的初始B细胞被抗原激活分化为具有记忆功能并持续存在于宿主的一类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该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再... 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s)是成熟的初始B细胞被抗原激活分化为具有记忆功能并持续存在于宿主的一类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该细胞可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高亲和力的抗原特异性抗体,介导体液免疫应答,从而保护机体免受再次入侵的抗原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忆性 细胞分化 抗原特异性抗体 体液免疫应答 体外扩增 影响因素 多克隆刺激剂 原时 肿瘤免疫治疗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兰巧芬 廖焕金 +7 位作者 陈秋华 蔡珺 张莉芳 彭艳霞 何一鸣 吴平 谢彤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流式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标记物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负选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以anti-Ig...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及其机制。方法:流式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RA患者组外周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标记物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IgE水平;负选正常人嗜碱性粒细胞,以anti-IgE刺激为阳性对照,置含或不含IgE的微环境中,流式检测CD203c的表达及IL-4阳性的比例。结果:较正常人对照组,RA患者嗜碱性粒细胞高表达CD203c和IL-4(均P<0.05);RA患者血清Ig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5);RA患者血清和其血清中纯化的IgE可使负选的正常人来源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上调CD203c表达及IL-4阳性比例。结论:RA患者嗜碱性粒活化与发病相关,且主要由IgE介导,靶向嗜碱性粒细胞及其活化通路有望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嗜碱性粒细胞 活化 IGE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组织屏障发育及功能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强 张晶晶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23-528,共6页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动物,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相似,斑马鱼同样具有不同的组织屏障系统。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者利用斑马鱼对血脑屏障等组织屏障的研究... 斑马鱼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动物,以其独特的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与人类及其他高等脊椎动物相似,斑马鱼同样具有不同的组织屏障系统。近年来,此领域的研究者利用斑马鱼对血脑屏障等组织屏障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对揭示诸多生理屏障相关的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探讨通过调控组织屏障通透性来达到药物有效投递的可行性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斑马鱼作为模式动物在血脑屏障、血-视网膜屏障、皮肤表皮屏障、肠黏膜上皮屏障等组织屏障发育和功能研究中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组织屏障 血脑屏障 发育 疾病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动物斑马鱼在肝脏发育、肝癌及肝再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悠然 杨振国 张晶晶 《交通医学》 2014年第4期337-339,341,共4页
斑马鱼和人类的肝脏在发育过程与生理病理改变中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分子机制。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及组织胚胎学上的特性,决定它可作为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的理想模式动物。同时,随着斑马鱼肝组织特异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它将成... 斑马鱼和人类的肝脏在发育过程与生理病理改变中都有着非常类似的分子机制。斑马鱼在发育遗传学及组织胚胎学上的特性,决定它可作为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的理想模式动物。同时,随着斑马鱼肝组织特异性疾病模型的建立,它将成为抗肝癌类药物高通量筛选的工具之一。近年来由于众多原因使肝功能疾病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肝脏发育、肝癌形成及肝再生分子机制,成为现在肝脏生理医学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脏再生 斑马鱼 模式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麦振华 姚华国 +3 位作者 张媛莉 何惠娟 邓烈华 邵义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标本。ELISA法测定血浆Ang-1、Ang-2浓度并计算Ang-2/Ang-1比值,测定血浆、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浓度并计算肺通透指数(LPI),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明显升高(P〈0.05)。LPS组和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Ns组均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LPS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Ang-2/Ang-1比值与小鼠肺湿干比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LPS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NS组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且肺组织病理渗出水肿较LPS组明显好转。结论外源性Ang-1通过调节脓毒症小鼠Ang-2/Ang-1失平衡而发挥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及改善肺水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Ang-1) 血管生成素-2(Ang-2)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 肺通透指数(LPI) 肺组织湿干比(W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D8055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和促细胞凋亡 被引量:5
6
作者 李鹏 王亚红 +3 位作者 杨拉维 杨腾 何香红 黄海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AZD8055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肝癌细胞系huh7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和加药组(AZD8055),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 目的探讨AZD8055对肝癌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肝癌细胞系huh7随机分为对照组(DMSO)和加药组(AZD8055),MTT法检测huh7细胞增殖,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Anexin V/FITC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印迹法检测AMPK蛋白表达和磷酸化水平。结果 AZD8055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P<0.05)。AZD8055处理导致肝癌细胞克隆数目减少以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P<0.05)。AZD8055处理引起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上升,但对总蛋白表达水平影响不大。AMPK蛋白抑制剂Dorsomorphin通过抑制AMPK蛋白磷酸化水平而降低AZD8055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 AZD8055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并且主要通过调节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实现其对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D8055 肝癌 AMPK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嗜碱性粒细胞与疾病活动度和Th1应答失衡的关系 被引量:4
7
作者 唐培 陈秋华 +8 位作者 路杰 兰巧芬 廖焕金 陈燕文 李尚妹 吴平 刘华锋 谢彤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02-706,共5页
目的:探讨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和活化机制,以及与疾病活动度和Th1/Th2应答失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目的:探讨RA患者外周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情况和活化机制,以及与疾病活动度和Th1/Th2应答失衡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Th1/Th2细胞的比值和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及活化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血清中循环的Ig E型免疫复合物(Ig E-CIC)的水平。结果:Th1/Th2细胞比值与DAS28评分呈低度线性正相关关系;RA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和疾病活动度相关,但IL-4的水平则无差异;RA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高度活化(高表达CD203c和CD62L);RA患者外周血存在高水平的Ig E-CIC,而对照组则无。结论:RA患者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高度活化、数量显著减少,可能会迁徙至次级淋巴组织和炎症部位,对抗外周Th1应答失衡,有望为RA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嗜碱性粒细胞 TH1细胞 IFN-γ IL-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对A549细胞IL-1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拉维 王亚红 +3 位作者 杨腾 陈婷 何惠娟 刘刚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5年第6期493-497,共5页
目的研究6个不同城市大气污染颗粒PM_(2.5)对肺癌A549细胞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探讨PM_(2.5)成分和炎症因子IL-1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湛江、广州、武汉、上海、北京和成都6个城市PM_(2.5),测定不同城市PM_(2.5)中金属元素及多环芳烃(... 目的研究6个不同城市大气污染颗粒PM_(2.5)对肺癌A549细胞炎症因子IL-1β的影响,探讨PM_(2.5)成分和炎症因子IL-1β之间的关系。方法采集湛江、广州、武汉、上海、北京和成都6个城市PM_(2.5),测定不同城市PM_(2.5)中金属元素及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将不同城市PM_(2.5)以100μg/m L染毒A549细胞24 h,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城市PM_(2.5)染毒细胞后细胞内炎症因子IL-1β基因表达水平。通过线性回归和相关性分析研究PM_(2.5)成分和细胞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 6个城市PM_(2.5)中均含有高浓度的PAHs,其中广州、武汉、上海3个城市PM_(2.5)中PAHs浓度高达900 pg/μg,高于其他3个城市。6个城市PM_(2.5)金属成分中,过渡金属元素Fe、Cu、Ni含量较高。6个城市PM_(2.5)均能够引起A549细胞内IL-1β基因表达水平上调,PM_(2.5)中PAHs和Ni元素含量与细胞内IL-1β表达水平呈显著相关。结论不同城市的PM_(2.5)能上调细胞IL-1β的表达,PM_(2.5)上调细胞内IL-1β的作用与PAHs和Ni元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多环芳烃 过渡金属 炎症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诺如病毒GⅠ/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检测效能测评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琛 廖焕金 +5 位作者 兰巧芬 盛慧英 叶玲 李亚宁 王刚 潘庆军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577-580,共4页
目的评估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以培养的轮状病毒等其他肠道病原体和245例具有胃肠道感染症状患者的粪便为检测标本,分别用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和诺如病毒... 目的评估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以培养的轮状病毒等其他肠道病原体和245例具有胃肠道感染症状患者的粪便为检测标本,分别用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和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二合一彩色微球法检测试纸条检测。结果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的灵敏度显著高于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二合一彩色微球法检测试纸条;对常见的轮状病毒(Wa株)、肠道腺病毒(40型)、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埃可病毒(30型)和肠道病毒(EV71)无交差反应。结论诺如病毒GⅠ和GⅡ抗原的荧光纳米颗粒快速联检试纸条灵敏度显著高于彩色微球法快速检测试纸条,特异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GⅠ和GⅡ抗原 荧光纳米颗粒 彩色微球 灵敏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5b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金凤 鲁耀邦 +4 位作者 胡文铧 王永存 王思捷 杨腾 吴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mi R-135b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鼻咽患者活检组织92例,其中NPC组织67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CIONM)组织25例。通过q PCR方法检测mi R-135b在NPC组织和CIONM组织中的相对差异表达,利用SPSS... 目的探讨mi R-135b在鼻咽癌(NPC)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鼻咽患者活检组织92例,其中NPC组织67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CIONM)组织25例。通过q PCR方法检测mi R-135b在NPC组织和CIONM组织中的相对差异表达,利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mi R-135b与NPC临床病例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1)mi R-135b在NPC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CIONM组织(P<0.01);(2)mi R-135b在不同性别中亦存在明显差异,92例鼻咽患者和67例NPC患者中均存在男性的表达明显高于女性(P<0.01);(3)mi R-135b的表达与年龄有相关性(r=0.213,P<0.05);(4)mi R-135b在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在淋巴结转移患者中mi R-135b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患者(P<0.05)。结论在NPC患者中mi R-135b在年龄分组、性别分组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分组中均存在表达差异。mi R-135b是NPC的危险因素,为后续探索NPC早期诊断的分子标记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miR-135b 淋巴结转移 分子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 shRNA表达质粒对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转染条件优化
11
作者 罗丽卿 吴平 +3 位作者 刘艳艳 何惠娟 王思捷 吴伟全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9-50,68,共3页
目的用CTGF shRNA表达质粒转染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筛选质粒与脂质体的最佳比例,确定最佳转染方案。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经细胞免疫组化法(SP法)鉴定,取2~3代细胞,将CTGF shRNA表达质粒与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 目的用CTGF shRNA表达质粒转染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筛选质粒与脂质体的最佳比例,确定最佳转染方案。方法组织块法培养人眼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经细胞免疫组化法(SP法)鉴定,取2~3代细胞,将CTGF shRNA表达质粒与脂质体转染试剂Lipofectamin 2000以不同的比例进行转染,24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测定各组的转染效率,筛选出质粒与脂质体的最适比例。结果质粒与脂质体的转染比例为1∶2.5时,转染效率最高,达(56.7±1.5)%。结论本实验为有效地进行体外胬肉成纤维细胞转染及进一步研究重组质粒CTGFshRNA对翼状胬肉干扰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成纤维细胞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短发夹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肽段与Claudin4特异性结合对哺乳动物表皮屏障通透性的调控
12
作者 张晶晶 冯瑜菲 +2 位作者 廖壮槟 黎世杰 杨振国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487-490,484,共4页
目的 :探讨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肽段(Clostridium perfringens enterotoxin,c CPE194-319)对哺乳动物表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SWISS-MODEL软件模拟分析了c CPE194-319与Claudin4(Cldn4)结合的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 目的 :探讨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肽段(Clostridium perfringens enterotoxin,c CPE194-319)对哺乳动物表皮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SWISS-MODEL软件模拟分析了c CPE194-319与Claudin4(Cldn4)结合的结构模型,然后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和跨内皮细胞电阻法(trans-epithelial electrical resistance,TEER)检测c CPE194-319对人源永生化表皮细胞Ha Ca T膜蛋白Cldn4表达定位的影响和细胞层紧密性的影响,最后在小鼠中利用葡聚糖-罗丹明荧光素扩散法观察经c CPE194-319处理后的小鼠表皮的荧光素渗透变化情况。结果:c CPE194-319可与Ha Ca T细胞中Cldn4蛋白特异性结合,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c CPE194-319结合Cldn4蛋白后形成复合体从Ha Ca T细胞膜上向细胞质中转移,TEER值降低;当洗脱c CPE194-319后,新合成的Cldn4蛋白可重新定位到细胞膜上,TEER值升高。小鼠体内实验表明,c CPE194-319处理后的小鼠表皮渗透性增强。结论:c CPE194-319能够通过与Cldn4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从而调控哺乳动物表皮屏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 Claudin4 表皮屏障 紧密连接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双面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兰巧芬 陈秋华 +3 位作者 谢彤 吴平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30-1433,1437,共5页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0.3%~1%[1]。其特征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易反复发作最终出现关节畸形甚至不同程度的残疾[2,3],目前仍无较好的根治方法。既往发...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发病率约0.3%~1%[1]。其特征以慢性关节炎症为主,易反复发作最终出现关节畸形甚至不同程度的残疾[2,3],目前仍无较好的根治方法。既往发现RA与免疫异常、遗传背景、环境差异、细胞凋亡、病毒感染和酶代谢异常等因素相关,但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解析[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发病率 IGG4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双面 酶代谢异常 世界范围 关节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创伤后内皮细胞合成血管生成素2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汤建勇 张海晖 +2 位作者 李天生 何惠娟 张媛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560-565,共6页
【目的】观察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e HSP70)模拟创伤刺激内皮细胞后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变化,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e HSP70刺激0、2、4、8、16、32 ... 【目的】观察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e HSP70)模拟创伤刺激内皮细胞后血管生成素2(Ang-2)及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的变化,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检测e HSP70刺激0、2、4、8、16、32 h后细胞Ang-2、VE-cadher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找出最佳刺激时间,然后设空白对照组、e HSP70组(终浓度为0.1μg/m L)、血必净组(终浓度为50 mg/m L)、血必净+e HSP70组共4个实验组,检测最佳时间点各组上述指标改变。【结果】e HSP70刺激后Ang-2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增加并于4 h达到高峰,而VE-cadher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量经e HSP70刺激后降低,并于4 h达到最低值。各实验组干预4 h后,e HSP70组与血必净+e HSP70组细胞Ang-2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而血必净+e HSP70组的表达量较e HSP70组显著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e HSP70组VE-cadherin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而血必净+e HSP70组及血必净组上述指标表达量均显著上升(P<0.05),其中尤以血必净组的表达增高最为显著(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调控e HSP70对Ang-2与VE-cadherin的表达影响,对创伤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注射液 细胞外热休克蛋白70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钙黏蛋白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微粒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一种新的潜在治疗靶标
15
作者 廖焕金 兰巧芬 +4 位作者 陈秋华 谢彤 吴平 刘华锋 潘庆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57-1560,共4页
细胞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一类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况下,从血管内皮细胞或循环血细胞出芽脱落的富含磷脂的直径约为0.1-1.0μm的颗粒,具有生物活性可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Immune diseases)的发病[1]。微粒被认为是多功能的亚细... 细胞微粒(Microparticles,MPs)是一类在某些生理或病理状况下,从血管内皮细胞或循环血细胞出芽脱落的富含磷脂的直径约为0.1-1.0μm的颗粒,具有生物活性可参与多种免疫性疾病(Immune diseases)的发病[1]。微粒被认为是多功能的亚细胞结构,通过释放生物活性分子和表面抗原与靶细胞的受体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细胞 治疗靶标 微粒 发病 生物活性分子 血管内皮细胞 亚细胞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GG1的功能及其在线粒体DNA损伤中的作用
16
作者 李鹏 刘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915-2917,共3页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在能量产生、氨基酸代谢、脂质合成、Fez+/Ca:+平衡以及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体近90%的能量是由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ETC)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的。线粒体是产生活性氧(ROS)最主要的...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内重要的细胞器,在能量产生、氨基酸代谢、脂质合成、Fez+/Ca:+平衡以及细胞凋亡中起着关键作用。人体近90%的能量是由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ETC)的氧化磷酸化作用产生的。线粒体是产生活性氧(ROS)最主要的场所.约有1%。5%的氧在线粒体ETC中转变成ROS。哺乳动物线粒体中含有共价闭环线粒体DNA(mtDNA),包含37个基因,编码13种蛋白质,22个tRNA和2个rR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损伤 氨基酸代谢 磷酸化作用 电子传递链 细胞凋亡 哺乳动物 RRNA T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片段HRM方法的改进及其对RAGE基因SNP位点分型检测
17
作者 周玉兰 曾骏成 +1 位作者 吴艳霞 王家丰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改进小片段HRM方法并应用于人类RAGE基因SNP位点检测。方法将原来一步式闭管操作的小片段HRM方法改成两步式开管操作;改进温度内标使用方法以增加该方法的经济性。利用改进的小片段HRM方法对89例人类RAGE基因内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 目的改进小片段HRM方法并应用于人类RAGE基因SNP位点检测。方法将原来一步式闭管操作的小片段HRM方法改成两步式开管操作;改进温度内标使用方法以增加该方法的经济性。利用改进的小片段HRM方法对89例人类RAGE基因内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利用Sanger测序方法检测评价改进后HRM小片段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将小片段HRM方法改进为两步式,扩大应用范围的同时大大降低运行成本;成功对人类RAGE基因的3个SNP位点进行分型检测;Sanger验证改进后的小片段HRM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结论改进后的小片段HRM方法可经济、准确地检测SNP位点,是一种适合中、高通量SNP位点检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潜力。获得能够准确区分RAGE基因3个SNPs标记的HRM引物,可用于进一步研究RAGE在验证相关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末端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炎症性肠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碱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发病早期中的作用
18
作者 陈秋华 唐培 +7 位作者 兰巧芬 廖焕金 陈燕文 李尚妹 吴平 刘华锋 谢彤 潘庆军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共5页
用鸡Ⅱ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用MAR-1抗体清除嗜碱粒细胞,以同型抗体为对照。记录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 用鸡Ⅱ型胶原免疫C57BL/6小鼠,制备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模型。用MAR-1抗体清除嗜碱粒细胞,以同型抗体为对照。记录各组小鼠关节炎指数(arthritis index,AI)的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抗Ⅱ型胶原抗体、IL-4、IL-6和IFN-γ水平。小鼠关节标本用HE染色进行病理分析。探讨嗜碱粒细胞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发病早期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成功建立CIA小鼠模型。清除嗜碱粒细胞组、模型对照组和MAR-1抗体同型对照组相比,清除嗜碱粒细胞可显著抑制关节炎指数的升高,显著降低抗Ⅱ型胶原的抗体水平以及血清IL-4的水平,但对IL-6和IFN-γ的水平无影响。同时,清除嗜碱粒细胞可显著改善CIA模型小鼠的关节外观和关节病理改变。研究表明,靶向清除嗜碱粒细胞可减轻CIA模型小鼠的早期发病症状,可能与其介导IL-4生成和自身抗体产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碱粒细胞 胶原诱导性关节炎 抗Ⅱ型胶原抗体 IL-4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