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功能医学的角度探讨低强度激光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英华 刘承宜 陈晓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9-61,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由于血液、血管或心脏的功能偏离了其功能内稳态,低强度激光通过调整血液、血管或心脏的功能,使其恢复功能内稳态。本文将从功能医学的角度探讨低强度激光血管外照射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机制。
关键词 激光血管外照射 功能医学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护患关系信任度与整体护理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邱梅 《河北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心内科进行整体护理实践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进行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患信任度的对比分析。结果:建立护患信任的根本在于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士要充分发挥... 目的:探讨心内科进行整体护理实践对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进行模式病房与普通病房护患信任度的对比分析。结果:建立护患信任的根本在于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士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构成护患信任的五要素上努力。结论:模式病房的实践,对护患间信任度有促进作用,全面开展整体护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患关系 信任度 整体护理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科病房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的体会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文彩虹 王一桂 叶屏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病房建立和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心内科病房启用防跌倒干预模式前后各960例有跌倒危险因素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防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目的:探讨在心内科病房建立和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心内科病房启用防跌倒干预模式前后各960例有跌倒危险因素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防跌倒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相关防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跌倒发生例数。结果:在心内科病房中实施防跌倒干预模式后,跌倒发生率由0.94%下降至0.21%。结论:在住院患者中应用防跌倒干预模式可以减少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住院安全,最大限度地规避跌倒所致的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干预模式 跌倒 护理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的临床评价
4
作者 刘左玲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9期4009-4010,共2页
本文主要结合临床实践,对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就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进行了阐述。以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卡维地洛,为更好地在心血管内科应用卡维地洛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卡维地洛 心血管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5
作者 李果明 陈建英 +1 位作者 黄石安 田丽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 3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5 1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 3例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 ,常规治疗组 5 1例 ,接受硝酸酯类、钙离子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曲美他嗪组 5 2例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两组治疗时间均为 (2 8± 2 )天。观察两组症状、心率、血压、动态心电图的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 ,曲美他嗪组的疗效更好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曲美他嗪对心率、血压和率压乘积无影响 ;曲美他嗪组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总缺血时间的减少更为明显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 <0 .0 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能更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 ,明显减少缺血发作次数、ST段最大下降幅度和总缺血时间。对血流动力学无影响。不良反应轻。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的质量与活性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6
6
作者 曹传勇 李红波 +1 位作者 郑健彬 回皓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的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与酶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36例AMI患者、38例心绞痛患者(angina pectoris,AP)及30例正常对照组CK-M... 目的探讨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质量与活性的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与酶免疫抑制法分别测定36例AMI患者、38例心绞痛患者(angina pectoris,AP)及30例正常对照组CK-MB的质量与活性。结果 AMI组患者CK-MB质量与活性达到峰值的时间完全相同,但CK-MB质量的升高倍数(18倍)明显高于CK-MB活性(7倍);AMI组患者CK-MB的质量与活性均明显高于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组的CK-MB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P组CK-MB质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K-MB的质量与活性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都较敏感,但CK-MB质量的测定在对抗干扰因素方面明显好于CK-MB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K-MB质量 CK-MB活性 免疫抑制法 电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氢通过调控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与细胞毒性 被引量:16
7
作者 徐文明 郭润民 +4 位作者 陈景福 陈刚 郭瑞鲜 冯鉴强 廖新学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61-1566,共6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 目的:探讨硫化氢(H2S)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抑制阿霉素(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NF-κB p65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分泌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法检测凋亡细胞的形态学及数量的变化。结果:应用5μmol/L DOX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上调磷酸化NF-κB p65(p-p65)表达水平,并引起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表现为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增多及细胞存活率降低。400μmol/L NaHS(H2S供体)预处理30 min能显著抑制DOX对心肌细胞p-p65表达的上调作用,并减轻DOX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细胞损伤,使IL-1β、IL-6、TNF-α的分泌水平下降、凋亡细胞数量降低及细胞存活率升高。与NaHS的作用相似,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100μmol/L)预处理也能阻断DOX引起的心肌炎症反应和细胞毒性。IL-1受体拮抗剂(IL-1Ra,20μg/L)与DOX共处理能拮抗DOX对心肌细胞NF-κB p65的激活作用及细胞毒性作用。结论:在DOX引起的心肌细胞炎症中,NF-κB通路与IL-1β之间存在正的相互作用;H2S可通过抑制NF-κB通路保护心肌细胞对抗DOX引起的炎症反应与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NF-ΚB 阿霉素 心肌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吴铿 游海旭 +1 位作者 回浩声 苏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22-323,共2页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UAP6 0例随机分组为低分子肝素 (32例 )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 (2 8例 )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疗程均为 10天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 ET的变化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血浆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 :UAP6 0例随机分组为低分子肝素 (32例 )和生理盐水对照治疗组 (2 8例 )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疗程均为 10天 ,观察治疗前后血浆 ET的变化 ,并与健康人比较。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治疗组血浆 ET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1) ,前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后和治疗前对比 ,两组血浆 ET均显著下降 ,低分子肝素组 P<0 .0 0 5 ,对照治疗组 P<0 .0 1;两组治疗后比较 ,低分子肝素组血浆 ET水平比对照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 (P<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低分子肝素 血浆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后心率变异性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黄石安 许金成 +1 位作者 夏小明 刘先哲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4期57-58,共2页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系统异常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 31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 2 4h心电信息 ,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 :心房颤动发作前SDNN、HF明显升高 ,LF、LF/HF明显降低 ,SDNN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 目的 :探讨植物神经系统异常在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动态心电图记录 31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 2 4h心电信息 ,分析其心率变异性变化。结果 :心房颤动发作前SDNN、HF明显升高 ,LF、LF/HF明显降低 ,SDNN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呈正相关 (r =0 .4 35 ,P <0 .0 1) ,LF/HF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呈负相关 (r=- 0 .4 5 1,P <0 .0 1;r=- 0 .4 6 8,P <0 .0 1)。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前交感 -迷走神经平衡向着迷走神经张力增高 ,交感神经张力消退的方向偏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率变异性 植物神经系统 动态心电图 AF HR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抗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作用与抑制STAT3通路有关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付贞 潘德茂 +4 位作者 陈景福 郭润民 闫海 田丽红 吴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柚皮苷是否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35 mmol/L的高浓度葡萄糖(高糖,HG)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建立HG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目的探讨柚皮苷是否通过抑制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35 mmol/L的高浓度葡萄糖(高糖,HG)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建立HG损伤心肌细胞模型;细胞计数试剂盒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细胞凋亡;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测定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Western blot法测定STAT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G处理H9c2心肌细胞24 h能引起明显的损伤,使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细胞数量和胞内ROS生成增多,MMP丢失;HG能增加STAT3磷酸化水平;柚皮苷预处理能明显抑制HG上调STAT3磷酸化水平这一作用;柚皮苷和STAT3通路抑制剂AG490能阻断HG对心肌细胞的上述损伤作用,包括细胞毒性、凋亡、ROS生成增多及MMP丢失等。结论柚皮苷可通过抑制STAT3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高血糖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心肌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p38MAPK通路介导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7
11
作者 徐文明 陈景福 +5 位作者 田丽红 郭润民 冯鉴强 陈培熹 郭瑞鲜 吴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瘦素-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高糖损伤H9c2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35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以建立高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胞内活性氧水... 目的探讨瘦素-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通路在高糖损伤H9c2心肌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应用35 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以建立高糖损伤细胞模型。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双氯荧光素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胞内活性氧水平;Hoechst 33258核染色检测凋亡细胞形态与数量的改变;罗丹明123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35mmol/L葡萄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明显促进瘦素的表达。在高糖处理H9c2心肌细胞前,应用50μg/L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 h明显抑制高糖对磷酸化p38MAPK表达的上调作用。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 h或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预处理60 min均能抑制高糖对H9c2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使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细胞数量减少,活性氧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丢失减小。结论瘦素-p38MAPK通路参与高糖对心肌细胞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高糖 细胞凋亡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非风湿性心房颤动脑缺血发生与脂蛋白(a)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灿 麦航 +3 位作者 吴小玲 李沛 夏小明 黄石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3-414,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非风湿性心房颤动 (房颤 )脑缺血发生 (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脑栓塞或脑梗塞 )与血清脂蛋白 (a) [LP(a) ]的关系。方法 :无脑缺血发生的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 (无脑缺血发生组 ) 42例及近期 (3周至 2个月内 )曾发生短暂... 目的 :探讨老年非风湿性心房颤动 (房颤 )脑缺血发生 (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及脑栓塞或脑梗塞 )与血清脂蛋白 (a) [LP(a) ]的关系。方法 :无脑缺血发生的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 (无脑缺血发生组 ) 42例及近期 (3周至 2个月内 )曾发生短暂脑缺血患者 (脑缺血发生组 ) 38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血清LP(a)水平 ,另选 40例同期住院的器质性心脑血管病变且无房颤患者作对照 (对照组 )。结果 :脑缺血发生组血清LP(a)浓度显著高于无脑缺血发生组及对照组 (P均 <0 0 1) ,而无脑缺血发生组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LP(a)浓度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老年非风湿性慢性房颤患者血清LP(a)浓度升高可能是导致脑缺血发生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 脑缺血 老年人 脂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术后泵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回皓升 柯伟良 +1 位作者 李上海 何松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08-1610,共3页
目的观察短期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泵衰竭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rhBNP,观察组在同... 目的观察短期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泵衰竭患者83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rhBNP,观察组在同一基础上用国产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两组均连用72 h,测定两组治疗前和停止用药8 h后血浆脑利钠肽(BNP)、有创动脉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内径、左房内径、肺动脉压、血肌酐、血钠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在有创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内径、左房内径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肺动脉压、血浆BNP、血钾、血钠和心率差异无显著性(P>0.01);无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致泵衰竭短期使用rhBNP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治疗是有效、安全和经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泵衰竭 人脑利钠肽 多巴酚丁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金成 王淑斐 +2 位作者 刘华锋 袁岩 洪玉芬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42-443,共2页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 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 8例CHF患者血浆IL - 18水平 ,以 30例健康者做比较 ,分析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 - 18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心功能的CHF患者血...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8(IL - 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 4 8例CHF患者血浆IL - 18水平 ,以 30例健康者做比较 ,分析C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浆IL - 18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心功能的CHF患者血浆IL - 18水平的变化。结果 CHF患者血浆IL - 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t =4 .4 5 0 ,P <0 .0 1) ,治疗后显效者血浆IL - 18水平显著下降 (t =9.384 ,P <0 .0 0 1) ,不同心功能的CHF患者血浆IL - 18水平差异显著 (F =2 5 0 .75 9,P <0 .0 1) ,随心功能恶化而升高 (P <0 .0 2~ 0 .0 0 1)。结论 IL - 18可能参与CHF的发生及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 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院前及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立军 陈锐均 +3 位作者 张文武 胡雪松 张绪洪 崔连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院前→急诊室→导管室→监护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STEMI患者(GroupⅠ,n=16)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再随机选取以往未采用本模式救治者23例(GroupⅡ),对比其进门至球囊扩张(door to b...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院前→急诊室→导管室→监护室一体化救治模式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STEMI患者(GroupⅠ,n=16)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再随机选取以往未采用本模式救治者23例(GroupⅡ),对比其进门至球囊扩张(door to balloon,D2B)时间。结果与以往相比,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D2B时间中位数由120min缩短至67min,MACE发生率由26.09%降至6.25%(P<0.001)。结论采用一体化模式救治STEMI可显著缩短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紧急救治 一体化模式 进门至球囊扩张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23
16
作者 莫伟 刘义明 +2 位作者 陈晓 廖志勤 钟毓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4期1882-1883,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急诊中82例心肌梗死和7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变化,来研究和探讨此酶类物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8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心肌酶谱CK升高80例,不升高2例,CK的检...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和必要性。方法通过对急诊中82例心肌梗死和7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的心肌酶谱的变化,来研究和探讨此酶类物质与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82例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心肌酶谱CK升高80例,不升高2例,CK的检出敏感度为97.6%;7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心肌酶谱CK全部升高,敏感度100%,依窒息的轻重程度,其值变化范围为794.5~4 082.3(U/L),且轻、中、重度患儿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存在检验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酶谱 急诊 心肌梗死 窒息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17
作者 陈小卫 田丽红 黄志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阿司匹林、氢氯噻嗪或呋塞...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30例,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阿司匹林、氢氯噻嗪或呋塞米等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分别观察用药前及用药6月后两组患者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并测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LVEF以及6min步行距离。结果用药6月后曲美他嗪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LVEDD、LVESD及LVEF均显著改善,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通过改善缺血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心功能分级和心脏收缩功能,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通过抑制瘦素通路对抗高糖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付贞 陈景福 +4 位作者 潘德茂 田丽红 郭润民 游琼 吴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目的:探讨柚皮苷能否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凋亡... 目的:探讨柚皮苷能否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高糖HG引起的损伤。方法:应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瘦素及瘦素受体(LEPR)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盒(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核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测定凋亡细胞的形态及数量的变化;双氯荧光素(DCFH-DA)染色荧光显微镜照相法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罗丹明123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MMP)。结果:应用35mmol/L葡萄糖(HG)处理H9c2心肌细胞6~24h能上调瘦素表达,其中9h时表达最多;HG处理心肌细胞1-24h也能促进LEPR表达,其中12h时表达最多;在HG处理心肌细胞前,80μmol/L柚皮苷预处理2h能明显抑制HG对瘦素及LEPR表达的上调作用;柚皮苷预处理2h、瘦素拮抗剂预处理24h或瘦素受体拮抗剂预处理2h均能抑制HG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使细胞存活率增多,凋亡细胞数量和胞内ROS生成减少,MMP回升。结论:柚皮苷可通过抑制瘦素通路保护H9c2心肌细胞,对抗HG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苷 瘦素 受体 瘦素 高血糖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9
作者 梁伟钧 符益冰 陈建英 《心脏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6 7例冠心病患者和 2 8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 ET和 TNF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浆 ET,TNF含量显著升高 (P<0 .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 6 7例冠心病患者和 2 8例健康体检者 (正常对照组 )血浆 ET和 TNF含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浆 ET,TNF含量显著升高 (P<0 .0 1)。且病情越严重 ,血浆 ET和 TNF水平越高。结论 :血浆 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血浆 TNF ET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PCI前后CD40配体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新霞 段雯 +3 位作者 魏文斌 张允奇 许香广 胡雪松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CD40配体(CD40L)和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接受规范的抗心绞痛治疗,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d,行PCI术前...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膜CD40配体(CD40L)和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在冠脉内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接受规范的抗心绞痛治疗,术前给予氯吡格雷75mg/d,行PCI术前及术后6h,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患者活化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的含量。结果:30例冠心病患者PCI术前血小板CD40L的表达率水平为(3.73±2.15)%,术后6h为(2.46±0.90)%,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PCI术前血清sCD40L的含量为(11.72±4.25)ng/ml,术后6h为(9.98±3.32)ng/ml,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氯吡格雷降可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早期血清和血小板膜CD40L的含量和表达,预防血栓栓塞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CD40配体 氯吡格雷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