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学学生临床实习带教方法的实施与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果明 陈晓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89-89,91,共2页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学 学生 临床实习 带教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柚皮苷的心血管药理作用 被引量:24
2
作者 游琼 吴铿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006-3008,共3页
关键词 心血管药理作用 柚皮苷 黄酮类化合物 现代生物技术 天然色素 柑橘属 橙皮甙 芸香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梁晨景 黎观梅 杨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9期2386-2387,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嘱其放松精神,并据病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对干预组实施以下3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访视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健康...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神经症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嘱其放松精神,并据病情给予适当药物治疗;对干预组实施以下3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访视以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结果干预组的治愈率和显效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1),干预组的无效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心血管神经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 心血管神经症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卡波糖对心血管疾病防治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黄瑞娜 吴铿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74-77,共4页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变的等危症,而单纯严格控制血糖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具备预防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降低IGT人群主要心血...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和2型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变的等危症,而单纯严格控制血糖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α-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具备预防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降低IGT人群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病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除了控制血糖外,也可能归因于控制了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2型 糖耐量异常 阿卡波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26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国达 刘衍宇 方凌燕 《心脏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24-726,733,共4页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可通过降解信使RNA并抑制其翻译在转录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增殖等多个生命过程。MicroRNAs-126(miR-126)是一种内皮特异性miRNA,...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是一类内源性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可通过降解信使RNA并抑制其翻译在转录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发育、分化和增殖等多个生命过程。MicroRNAs-126(miR-126)是一种内皮特异性miRNA,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近期研究表明,miR-126能显著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疾病的预后。本文就miR-126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126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洁清 黎观梅 +2 位作者 梁高燕 李水轩 梁晨景 《现代护理》 2006年第30期2845-2846,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均嘱其精神放松,并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系统的心理护理对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心血管神经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均嘱其精神放松,并适当给予药物治疗;对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可以提高心血管神经症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心血管神经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指导在心血管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晓芳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22-323,330,共3页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98例心内科出院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比较使用出院指导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进行指导和普通出院指导方法进行出院指导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正确用药率、饮食率、休息率及戒... 目的探讨出院指导卡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198例心内科出院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比较使用出院指导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进行指导和普通出院指导方法进行出院指导对患者的影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正确用药率、饮食率、休息率及戒除不良嗜好率、复诊率、1年再住院率和对出院指导的满意率。结果用出院指导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结合出院指导卡对实验组进行指导,患者院后正确用药率、饮食率、休息率及戒除不良嗜好率、复诊率、1年再住院率和对出院指导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贯穿于整个住院过程的出院指导结合出院指导卡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使患者在家疗养期间,学会自我调理,并提高生活质量,培养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出院 心血管疾病 护理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发育迟缓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文江 陈灿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1期256-257,共2页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各种疾病首位死亡原因,以往多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方式所导致,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儿的宫内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就宫内发育迟缓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关系探讨其... 心血管疾病现已成为各种疾病首位死亡原因,以往多认为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生活方式所导致,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胎儿的宫内发育迟缓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本文主要就宫内发育迟缓和心血管疾病发生关系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发育迟缓 低出生体重 心血管疾病 胎源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心血管疾病
9
作者 王丹丹 梁伟钧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复合体,通过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误认为是DNA双链的断裂而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与细胞以及器官的衰老有关。端粒酶是一种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复合体... 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线性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蛋白质复合体,通过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误认为是DNA双链的断裂而维持基因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并与细胞以及器官的衰老有关。端粒酶是一种位于染色体末端的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复合体,通过逆转录维持端粒的稳定。两者构成端粒-端粒酶系统。已经有证据表明端粒-端粒酶系统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此文就端粒-端粒酶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 端粒酶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内皮新生因子及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铿 何松坚 +2 位作者 叶少强 李腾 莫海亮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1年第9期696-702,共7页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猪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揭示其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时效关系及机制。方法建造AMI模型猪,共23头,随机分为IABP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2头,对照组11头,体重25.5... 目的观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猪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揭示其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的时效关系及机制。方法建造AMI模型猪,共23头,随机分为IABP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治疗组12头,对照组11头,体重25.5~33.5kg,雌雄不限,两组之间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成功制作小型猪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第0、1、7、14天免疫荧光法(West-blot)、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BNP、cTnI、CK-MB、VEGF因子;第0、7、14天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第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血管新生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阕子(VEGF)含量;病理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技术评估血管新生。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及对照组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功能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泵功能及反映泵功能的血清学指标(BNP)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②两组心肌梗死模型不同时段VEGF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对照组的血清VEGF表达从术后第1天起至第7天持续快速上升,至第7天到达峰值,第14天的VEGF表达仍高于第1天。治疗组各时间点的血清VEGF表达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且第7天和第14天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VEGF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冠状动脉侧支形成,第7天和第14天治疗组冠状动脉侧支形成明显多于对照组(P〈O.05)。结论IABP能够促进血管新生,改善侧支循环形成及心功能。其作用可能与通过升高VEGF达到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的作用:一项5交叉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游琼 吴铿 +3 位作者 李腾 叶少强 莫海亮 黄瑞娜 《中国医药》 2013年第5期583-585,共3页
目的评价和比较服用标准剂量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后的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改变。方法随机入选2006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收治的、进入意向治疗及安全性分析的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具有心绞... 目的评价和比较服用标准剂量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后的冠心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改变。方法随机入选2006年3月6日至2007年3月6日收治的、进入意向治疗及安全性分析的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具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45例,完成研究者32例。采用随机、开放、交叉的对照研究,患者被随机指定到5个药物治疗序列中的任何一个。研究药物20mg1次/d睡前服用,每种药物各服用6个月。每个治疗药物周期间隔至少10d的洗脱期。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对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患者罪犯血管内斑块负荷减少百分比明显高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0.84±0.05)%比(0.44±0.22)%、(0.52±0.03)%、(0.39±0.07)%、(0.56±0.05)%,P〈0.01],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基线时减少的次数明显多于氟伐他汀、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治疗后[(13.4±1.1)次/周比(10.7±1.1)、(10.4±1.1)、(9.1±0.3)、(10.0±1.2)次/周,P〈0.01]。结论对于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每日20mg标准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比标准剂量的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洛伐他汀和氟伐他汀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罪犯血管内斑块控制在稳态,从而有效减少心绞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心病 普伐他汀 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洛伐他汀 氟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润民 刘畅 +6 位作者 吴斌 李兴岳 姜佳美 游琼 胡洁芬 朱强 吴铿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 目的探讨内质网应激是否介导了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钙化。方法体外高糖(35μmol/L D-葡萄糖)处理VSMC模拟糖尿病环境,观察高糖是否引起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和凋亡,探索高糖是否引起VSMC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察内质网应激诱导剂和抑制剂对VSMC钙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通过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测定。结果应用35μmol/L D-葡萄糖分别处理VSMC不同时间,可以上调VSMC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表达、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然而,4-PBA预处理抑制VSMC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同时,也能阻断高糖引起的VSMC钙化,表现为ALP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下降。结论高糖可以激活VSMC的内质网应激和凋亡,进而促VSMC钙化的发生,提示可能内质网应激介导了此激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内质网应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梁政 李波 +3 位作者 王怀龙 黄石安 陈建英 姚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82-138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检测4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及TGF-β1的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 0级侧支循环的患者冠状静脉窦内T...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方法检测47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及TGF-β1的浓度,分析其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结果 0级侧支循环的患者冠状静脉窦内TGF-β1浓度(pg/dL)明显比1级(107.9±27.1 vs 203.9±120.9,P=0.049)及3级(107.9±27.1 vs 359.3±159.5,P=0.018)患者低。3级侧支循环的患者冠状静脉窦内VEGF浓度(pg/dL)比1级侧支循环患者高(31.0±2.8 vs 34.4±10.4,P=0.018)。结论冠状静脉窦内VEGF与TGF-β1浓度与侧支循环的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高糖所致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畅 吴斌 +5 位作者 李兴岳 吴子君 姜佳美 游琼 吴铿 郭润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在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钙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35mmol/L D-葡萄糖(高糖)处理VSMCs,模拟糖尿病状态,观察高糖能否引起VSMCs的ER应激和VSMCs... 目的探讨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应激在高糖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钙化中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35mmol/L D-葡萄糖(高糖)处理VSMCs,模拟糖尿病状态,观察高糖能否引起VSMCs的ER应激和VSMCs表型转化(收缩型转变为成骨样细胞),观察ER应激的抑制剂对VSMCs钙化的效应,采用比色法、o-cresolphthalein法和western blot观察碱性磷酸酶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转录因子(Runx2)等指标。结果应用35mmol/L D-葡萄糖分别处理VSMCs 3d或7d,可引起VSMCs的ER应激蛋白表达上调、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增多;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预处理在抑制VSMCs的ER应激的同时,能阻断高糖所致VSMCs钙化(表现为碱性磷酸酶活性、钙沉积和骨分化标志蛋白下降)。结论高糖能激活VSMCs的ER应激,继而引起VSMCs凋亡和钙化,提示ER应激在高糖引起的VSMCs钙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糖 内质网应激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高血压血管重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宇 陈灿 黄石安 《医学综述》 2008年第13期1941-1943,共3页
血管重构是近年高血压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引起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病理基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组成。现就RAS中各成分对高血... 血管重构是近年高血压病的研究热点之一,是引起高血压等血管疾病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病理基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在高血压血管重构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等组成。现就RAS中各成分对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影响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重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与高血压血管重构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政 陈灿 黄石安 《医学综述》 2008年第6期803-805,共3页
高血压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均可引起血管的重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主要介导细胞的发生、分化、增殖、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高... 高血压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外基质的改变、内皮细胞损伤等因素均可引起血管的重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主要介导细胞的发生、分化、增殖、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与高血压血管重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心脏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松坚 吴铿 《河北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988-991,共4页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促血管新生因子,也具有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生长因子、炎症因子[1]、缺氧等可刺激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分泌VEGF,目前认为VEGF在缺血、炎症、肿瘤的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一种促血管新生因子,也具有促使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生长因子、炎症因子[1]、缺氧等可刺激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巨噬细胞分泌VEGF,目前认为VEGF在缺血、炎症、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具有生理和病理作用,其可促进血管新生及侧枝循环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糖尿病心肌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建光 吴铿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377-380,共4页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核转录调节因子,通过其下游基因的调控,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微血管的生成起关键作用。糖尿病心肌病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微血管病变。HIF-1α可通过调控下游多...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核转录调节因子,通过其下游基因的调控,参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对微血管的生成起关键作用。糖尿病心肌病作为一种独立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基础包括心肌微血管病变。HIF-1α可通过调控下游多种促血管新生因子,改善糖尿病心肌微血管病变、促进微血管生成,对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生与发展起重要作用。HIF-1α对糖尿病心肌病的防治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心肌病 微血管 血管新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晓明 邱芝青 +1 位作者 谢丽明 雷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4期3-4,10,共3页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EC 3.4.15.1)是人类血压控制系统的关键酶,其抑制剂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压和心力衰竭治疗一线药物。方法本文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AC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 目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EC 3.4.15.1)是人类血压控制系统的关键酶,其抑制剂也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降压和心力衰竭治疗一线药物。方法本文采用Protparam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工具对ACE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序列特征、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等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全长2473 bp,包括3'-UTR、ORF和5'-UTR序列,其蛋白分子式C3752H5724N1020O1086S26,含732个氨基酸残基,以Leu含量最高,定位于分泌途径,含跨膜结构域,是一种含有21个碱基的质体转运肽和Glu Zincin功能域的疏水性不稳定蛋白质。其二级结构和三维模型解析完成,结果显示以随机卷曲和α-螺旋为主。结论本研究可为深入开展人ACE蛋白的酶学特性和血流动力学调节机制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生物信息学 核酸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金智 卫月 郭润民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205-2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 6)在妊娠高血压(PIH)患者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妊娠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和血压,ELISA方法检测血浆Angptl 6的表达。结果 PIH孕妇妊娠第1-3个月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舒...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Angptl 6)在妊娠高血压(PIH)患者的表达和意义。方法收集妊娠高血压患者和对照组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和血压,ELISA方法检测血浆Angptl 6的表达。结果 PIH孕妇妊娠第1-3个月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舒张压从妊娠第2-3个月明显高于对照组;妊娠24周、32周,PIH患者血浆Angptl 6的水平明显增加(P<0.05);妊娠24周空腹血Angptl 6和收缩压与PIH的发生有相关关系。结论妊娠24周血Angptl 6和收缩压升高是PIH发生的危险因素,Angptl 6可能参与了PIH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鞘氨醇激酶-1 1-磷酸鞘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