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佟琳 姚华国 +2 位作者 张媛莉 邓烈华 张标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5期1013-1015,共3页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程中的应用经验。TBL教学模式是一种促进学生自学和协作能力提升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临床见习带教中,可以引导学生将重症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 探讨TBL(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在重症医学临床见习课程中的应用经验。TBL教学模式是一种促进学生自学和协作能力提升的新型教学模式,将其应用于临床见习带教中,可以引导学生将重症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临床思维、较强协作沟通能力的重症医学人才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 教学法 重症医学 临床见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重症医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几点体会 被引量:5
2
作者 佟琳 张标 +2 位作者 姚华国 张媛莉 孙小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36期151-153,共3页
目前重症医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明显滞后于该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临床中危重患者病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相应的医学教育要求更高。因此,积极探索如何结合重症医学的学科特色,使理论课程授课的对象、教材和内容架构更为合理,使众多医学生... 目前重症医学理论教学的现状,明显滞后于该学科的快速发展,而临床中危重患者病情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相应的医学教育要求更高。因此,积极探索如何结合重症医学的学科特色,使理论课程授课的对象、教材和内容架构更为合理,使众多医学生能够更好掌握重症医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在实际临床工作中灵活运用的目标,成为了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 理论课程 医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病人皮肤不同清洁方法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小彭 陆少锋 +1 位作者 古辉 何中华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7期813-814,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不同的皮肤清洁方法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重症病人皮肤清洁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床上温水擦浴清洁组(对照组)和中药温水擦洗清洁组(实验组)。清洁后选腋下皮肤做细菌学培养,比对常规床上温水擦浴清洁组与中... 目的探讨重症病人不同的皮肤清洁方法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根据重症病人皮肤清洁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常规床上温水擦浴清洁组(对照组)和中药温水擦洗清洁组(实验组)。清洁后选腋下皮肤做细菌学培养,比对常规床上温水擦浴清洁组与中药温水擦洗清洁组的细菌种类、菌落数、医院感染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结果中药温水擦洗清洁组的细菌种类、菌落数、医院感染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常规床上温水擦浴清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症病人皮肤清洁度与医院感染存在相关性,重症病人皮肤采取中药温水擦洗清洁方法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人 皮肤清洁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浩 周承惇 +2 位作者 陶珍 王婴云 黄晨达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气、氧合指数、血压... 目的探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通气模式在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45例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BIPAP模式支持通气,观察组采用PRVC模式支持通气,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测定血气、氧合指数、血压、心率等,并记录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结论 PRVC是治疗重症肺炎的一种较好的有创通气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肖水明 吴京兰 +6 位作者 张海钢 杨新民 周俊领 袁运生 庄瑞强 洪全球 阮红兵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 目的探讨脉搏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PICCO)监测在重症感染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60例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床旁血流动力学监测,并根据监测指标指导患者液体复苏,记录患者HR、MAP、CVP、CI、SVV、ELWI、ITBI、GEDI液体复苏前后的变化。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6 h及24 h后中心静脉血气分析、乳酸及碱剩余值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结果应用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发现MAP、CVP、CI、ITBI、GEDI均增高(P<0.05);SVV下降(P<0.05);而ELWI无明显增加(P>0.05)。复苏24 h乳酸清除率、ScvO_2、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较复苏前有明显差异(P<0.01)。存活组EGDT达标比率远远高于死亡组。结论 PICCO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在重症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血流动力学监测 重症感染 感染性休克 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与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陶飞 吴翔 +2 位作者 胡桂芳 邓烈华 姚华国 《疑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与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一2015年5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根据28d预后分为生存组(n=23)和死亡组(n=9),动态监测...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与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2月一2015年5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2例,根据28d预后分为生存组(n=23)和死亡组(n=9),动态监测患者入ICU第1、3、5天EV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的变化及血浆sTREM-1水平,分析EVLWI、PVPI与血浆sTREM-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组与死亡组在入ICU第1天EVLWI、PVPI、sTREM-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生存组患者血浆EVLWI、PVPI、sTREM-1水平在入ICU第1、3、5天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P<0.05),而死亡组无明显波动(P>0.05);第3、5天死亡组EVLWI、sTREM-1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第5天PVPI水平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EVLWI、PVPI与sTREM-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57、0.412,P<0.05)。结论 EVLWI、PVPI可以间接反映重症肺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水平,有助于评估重症肺炎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血管外肺水指数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敏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844-184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PA)合并腹内高压(IAH)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级27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7例。通过对患者...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PA)合并腹内高压(IAH)患者的治疗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Ⅰ级27例,Ⅱ级16例,Ⅲ级10例,Ⅳ级7例。通过对患者治疗及护理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腹内压Ⅰ级、Ⅱ级、Ⅲ级共53例患者没有形成胰周脓肿;Ⅳ级7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继发胰周感染,4例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愈,另外1例患者通过多次穿刺引流治愈。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通过抗休克治疗,严密的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并对患者的肠胃减压,疏通肠道,正确使用抑制胰液分泌的药物,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并有效的对患者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加强患者的治疗后康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腹内高压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NGAL的表达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30
8
作者 范银强 邵义明 +3 位作者 李佳 刘丽珍 谢玉柳 尹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94-49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RRT疗效评价方法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ICU确诊脓毒症AKI患者38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n=1... 目的通过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RRT疗效评价方法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ICU确诊脓毒症AKI患者38例,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A组,n=17)和CRRT组(B组,n=21)。两组患者均在确诊脓毒症AKI后立即予以规范的抗脓毒症治疗(按2008SSC标准),B组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同步行CRRT24h。两组均监测治疗0h、12h、24h及48h血肌酐(sCr)、血NGAL(sNGAL)、尿NGAL(uNGAL)水平,同时监测B组CRRT废液中NGAL的表达水平。记录28d病死率。选取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c组,n=20)。结果A组sNGAL水平在治疗后12h、24h、48h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B组治疗前后改变不明显(P〉0.05);A组治疗前后uNGAL水平改变不明显(P〉0.05),B组在CRRT治疗后uNGAL水平24h、48h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B组sNGAL、uNGAL水平在治疗后12h、24h、48h均显著低于A组同期水平(P均〈0.05);B组超滤液中未检测到NGAI。表达;A组28d病死率显著高于B组(P〈0.05);A、B两组sNGAL、uNGAL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CRRT能降低uNGAL的表达,改善AKI预后,但并非通过直接清除血浆NGAL途径。uNGAL水平可作为CRRT疗效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肾损伤分子-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永锋 邵义明 +3 位作者 姚华国 张媛莉 邓文龙 王俊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简便、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65例人住ICU的脓毒症患者,根据肾损伤程度,按AKIN诊断和分期标准,...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表达水平的相关关系,为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简便、可靠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65例人住ICU的脓毒症患者,根据肾损伤程度,按AKIN诊断和分期标准,分为非AKI组(A组,n=36),轻度AKI组(B组,n=13),中重度AKI组(C组,n=16)。另外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D组,n=20)。采集患者静脉I衄和尿液,用ELISA法检测尿Kim-1表达水平,酶法测定血肌酐(Scr)水平,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分析Kim-1表达水平与肾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Kim-1对脓毒症AKI的诊断价值。结果与A组及D组比较,B、C两组尿Kim-1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均〈0.05);其中C组较B组升高更明显(P〈0.01);各组Kim—1的表达水平与Ccr水平呈负相关(r=-0.792);Kim-1的AUC为0.814(P〈0.01)。结论脓毒症AKI患者尿液Kim-1的表达水平较正常人或脓毒症非AKI患者显著增加,其增加幅度与AKI的严重程度呈显著正相关,Kim-1可以作为检测脓毒症AKI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肾损伤分子-1(Kim-1) 肌酐清除率(C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和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0
作者 邓文龙 邵义明 +1 位作者 王俊 范银强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057-3061,共5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等指标对诊断脓毒症及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为临床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70例入住ICU时疑似脓毒症的患者,按200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 目的探讨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sCD163)等指标对诊断脓毒症及评估脓毒症严重程度的价值,为临床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70例入住ICU时疑似脓毒症的患者,按200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症组(A组,n=51)和非脓毒症组(B组,n=19)。脓毒症组(A组)再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一般脓毒症组(A1组,n=19)、严重脓毒症组(A2组,n=19)和脓毒症休克组(A3组,n=13)3个亚组。另收集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C组)。A组患者分别于入住ICU第1、3、7天(B组仅在第1天,C组在体检时)采集外周血,ELISA方法检测sTREM-1和sCD163表达水平,并送检验科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 A组患者第1天sTREM-1、sCD163、PCT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P<0.01),但两组间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亚组相同时间点比较,A2组第1、3天sTREM-1和第1、3、7天sCD163水平均显著高于A1组(P<0.05);A3组第1、3、7天sTREM-1、sCD163、PCT水平均显著高于A1组(P<0.05);A2组第1、3、7天PCT水平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REM-1与sCD163呈显著正相关(r=0.632)。sTREM-1、sCD163s、sTREM-1+sCD163(串联)诊断脓毒症的AUC分别为0.911、0.913、0.934,均显著高于PCT、CRP和WBC。结论 sTREM-1、sCD163、PCT等指标均能敏感反映机体脓毒症状态,sTREM-1和sCD163显著优于PCT、CRP、WBC等指标,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sTREM-1+sCD163(串联)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诊断 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可溶性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麦振华 姚华国 +3 位作者 张媛莉 何惠娟 邓烈华 邵义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9-403,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 目的探讨外源性血管生成素-1(Ang-1)对脓毒症小鼠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作脓毒症小鼠模型。6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Ns组、Ang-1组、LPS组和LPS+Ang-1组(n=16)。各组经处理12h后,分别收集血浆、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标本。ELISA法测定血浆Ang-1、Ang-2浓度并计算Ang-2/Ang-1比值,测定血浆、肺泡灌洗液的总蛋白浓度并计算肺通透指数(LPI),测定肺组织湿干比及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明显升高(P〈0.05)。LPS组和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Ns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Ns组均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血浆Ang-1浓度较LPS组明显升高(P〈0.01)。且血浆Ang-2浓度及Ang-2/Ang-1比值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Ang-2/Ang-1比值与小鼠肺湿干比呈明显正相关(r=0.76,P〈0.01)。LPS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NS组明显升高(P〈0.01),LPS+Ang-1组肺湿干比、肺通透指数较LPS组明显降低(P〈0.01),且肺组织病理渗出水肿较LPS组明显好转。结论外源性Ang-1通过调节脓毒症小鼠Ang-2/Ang-1失平衡而发挥降低肺血管通透性及改善肺水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Ang-1) 血管生成素-2(Ang-2)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 ARDS) 肺通透指数(LPI) 肺组织湿干比(W 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邵义明 范银强 +1 位作者 尹路 张文武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85-489,共5页
目的 通过监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uKim-1)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CRRT疗效评价的可靠指标及其机制.方法 ICU确诊为脓毒症AKI患者38例,分为标准抗脓毒症治疗组(A组,n=17... 目的 通过监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尿肾损伤分子-1(uKim-1)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CRRT疗效评价的可靠指标及其机制.方法 ICU确诊为脓毒症AKI患者38例,分为标准抗脓毒症治疗组(A组,n=17)和CRRT组(B组,n=21).所有脓毒症AKI患者均予以标准规范的药物抗脓毒症治疗(2008 SSC标准),B组在标准抗脓毒症治疗的基础上予以CRRT 24 h.监测两组患者治疗0、12、24、48 h时间点血肌酐(sCr)、血Kim-1(sKim-1)、uKim-1水平,同时监测B组CRRT废液Kim-1的表达水平,记录28 d患者病死率.从本院体检人群中选取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组,n=20).结果 A组uKim-1水平在12、24h较0h显著下降(P<0.05),48 h与0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uKim-1在CRRT后12、24、48 h较0h显著下降(P<0.05),但A、B两组uKim-1同期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超滤液中未检测到Kim-1表达;B组28 d病死率显著低于A组(22.7% vs 61.2%,P<0.05);A、B两组sKim-1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sKim-1水平在治疗后12、24、48 h显著低于A组同期水平(P<0.05).结论 CRRT能降低uKim-1的表达水平,但对sKim-1水平影响不显著;CRRT废液中未能检测出Kim-1的表达,uKim-1能更好地反映CRRT对肾功能影响,可作为CRRT疗效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AKI) 肾损伤分子-1(Kim-1)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钟贤 卢月珍 +3 位作者 邓文思 蔡朋株 曾佩 许萌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0例,其中2010年1月至9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10月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的价值。方法选择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70例,其中2010年1月至9月3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3年1月至10月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ICU综合征发生率、患者的焦虑值和谵妄值、ICU入住时间、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焦虑值和谵妄值、ICU入住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ICU综合征发生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症状、促进康复、缩短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综合征 体外循环 心脏疾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胡华元 黄顺伟 +2 位作者 朱志德 熊锋 刘文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评价免疫刺激剂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单核细胞HLA—DR、CD14^+、CD4、CD8、血清降钙素原(PCT)、C-... 目的评价免疫刺激剂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单核细胞HLA—DR、CD14^+、CD4、CD8、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第7天CD14^+、CD4水平高于对照组,HLA—DR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第3、7天PCT、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水平于第7天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ICU死亡率、28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治愈率、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7天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APACHEⅡ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水平,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腺肽Α1 单核细胞HLA—DR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心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陶飞 邓烈华 姚华国 《医学综述》 2012年第4期538-541,共4页
脓毒症患者易并发心功能障碍,其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及脓毒症时机体过度产生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的破坏... 脓毒症患者易并发心功能障碍,其确切机制仍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研究表明,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以及脓毒症时机体过度产生的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内皮素-1)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此外,一氧化氮的调节,氧自由基的破坏,Toll样受体,细胞凋亡等可能参与心功能障碍的发病过程。现就上述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14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徐小彭 黄永鹏 +1 位作者 利素文 陆少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14期28-30,共3页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方法采用SIMV或CPAP模式+PSV、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146例,治疗组73例,规范治疗+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防治。方法采用SIMV或CPAP模式+PSV、PEEP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146例,治疗组73例,规范治疗+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对照组73例,规范治疗。结果治疗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受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和生存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积极规范治疗原发病同时,及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积极防治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配合防御性人工气道措施+通便、胃肠调理与早期肠道营养治疗,可以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衰竭患者VAP,提高抢救成功率并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衰竭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survivin表达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佟琳 张标 +2 位作者 姚华国 孙小聪 麦振华 《四川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1859-1861,共3页
目的探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肺损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建立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是否存在survivin阳性表达,且在注... 目的探讨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surv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肺损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建立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应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组化及RT-PCR方法,观察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是否存在survivin阳性表达,且在注射内毒素后不同时间点上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该变化与肺损伤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存在survivin阳性表达(P<0.05)。注射内毒素2h时,survivn在肺组织中出现表达,6h表达水平达顶峰,之后逐渐下降趋势,各时间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时,survivin在肺组织中存在阳性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肺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提示survivin可能参与了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SURVIVIN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血浆血管生成素-1、2水平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麦振华 佟琳 +3 位作者 钟秀明 邓烈华 姚华国 张媛莉 《四川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57-760,共4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血浆血管生成素-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96例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按AKIN急性肾损伤标准分为脓毒症非AKI组(NAKI,n=46),AKIⅠ组(n=23),AKIⅡ组(n=11),AKIⅢ组(n=16),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与血浆血管生成素-1、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96例入住ICU的脓毒症患者,按AKIN急性肾损伤标准分为脓毒症非AKI组(NAKI,n=46),AKIⅠ组(n=23),AKIⅡ组(n=11),AKIⅢ组(n=16),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CON,n=30)。登记一般情况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采血检测血浆Ang-1、Ang-2、血肌酐(Scr),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统计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与CON组比较,NAKI、AKIⅠ、AKIⅡ、AKIⅢ组血浆Ang-1水平明显降低(P<0.01),四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g-2水平明显升高(P<0.01),且随AKI分级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②各组血浆Ang-1水平与Ccr值无相关(P>0.05),各组血浆Ang-2水平与Ccr值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Ccr值呈显著独立相关(P<0.01)。③血浆Ang-1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无相关(P>0.05),血浆Ang-2水平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ng-2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呈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血浆Ang-2水平是影响脓毒症患者肾损伤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3在脓毒症大鼠肺组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小聪 佟琳 +2 位作者 张媛莉 陈韵名 刘丽珍 《四川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740-742,共3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AQP1、3表达的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 2h组、LPS 6h组... 目的研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AQPs)AQP1、3表达的变化,探讨水通道蛋白1、3表达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LPS 2h组、LPS 6h组、LPS 12h组(LPS5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ml)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ml),每组10只(给药途径均通过鼠尾静脉)。分别在用药后2h、6h、12h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AQPsmRNA表达。结果 LPS2h组AQP-1蛋白量表达开始下降,LPS6h组AQP-1蛋白量表达最低,LPS12h组接近正常水平。AQP-3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AQP-1参与ALI液体的异常转运,可能与肺水肿的发病机制有关。AQP-3可能不参与ALI肺水肿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水通道蛋白 脂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双频指数用于脑干出血患者昏迷程度评估及预后判定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浩 周承惇 +2 位作者 陶珍 王婴云 黄晨达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3期56-57,共2页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评估脑干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脑干出血昏迷患者45例,在入院24h内予以BIS监测,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观察患者在6个月以后的...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指数(BIS)用于评估脑干出血患者的昏迷程度以及预后判定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6月本院ICU病房收治的脑干出血昏迷患者45例,在入院24h内予以BIS监测,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观察患者在6个月以后的预后情况,分析BIS值与GCS评分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BIS和GCS之间呈正相关(r=0.821,P<0.05),BIS值随着GCS评分值的增加而增加,而死亡率逐渐降低;死亡率、植物状态率以及意识恢复率均与BIS呈正相关(P<0.05),预后越差,其BIS值越低(P<0.05)。结论 BIS是脑干出血患者昏迷程度的评估以及预后判定的重要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昏迷 脑电双频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