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胡华元 黄顺伟 +2 位作者 朱志德 熊锋 刘文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评价免疫刺激剂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单核细胞HLA—DR、CD14^+、CD4、CD8、血清降钙素原(PCT)、C-... 目的评价免疫刺激剂胸腺肽α1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加胸腺肽α1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经典ICU治疗,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点患者单核细胞HLA—DR、CD14^+、CD4、CD8、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第7天CD14^+、CD4水平高于对照组,HLA—DR水平则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第3、7天PCT、CRP、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水平于第7天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ICU死亡率、28d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治愈率、好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3、7天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第7天白细胞计数(WBC)、APACHEⅡ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腺肽α1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水平,避免病情进一步进展,降低脓毒症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胸腺肽Α1 单核细胞HLA—DR 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20ctn和Her-2在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邹三鹏 林珊 +4 位作者 陈涛 胡刚 周金梅 黄浩 熊柳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2401-240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环蛋白p120(p120ctn)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组织及其中41例癌旁乳腺组织和33... 目的:探讨连环蛋白p120(p120ctn)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7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阴性乳腺癌组织及其中41例癌旁乳腺组织和33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Her-2及p120ctn的表达情况。结果:87例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p120ctn蛋白在细胞膜异常表达率为63.2%(55/87),Her-2阳性表达为60.9%(53/87)。41例癌旁乳腺组织中p120ctn蛋白在细胞膜异常表达率为7.3%(3/41),Her-2无阳性表达;33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p120ctn异常表达率为9.1%(3/33),Her-2亦无阳性表达。p120ctn异常表达、Her-2阳性表达在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与癌旁乳腺组织、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差异显著(P=0.000)。p120ctn的异常表达和Her-2的阳性表达与癌组织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月经、年龄、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p120ctn的异常表达和Her-2的阳性表达在ER、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52,P=0.000)。结论:p120ctn的异常表达和Her-2阳性表达在ER、PR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评估预后以及为基因靶向治疗提供初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连环蛋白p120ctn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胺培南不同输注时间治疗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志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4期2599-2600,共2页
为有效对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探究不同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疾病治疗效果的差异。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96例ICU患者经诊断为严重病原菌感染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亚胺... 为有效对ICU严重病原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探究不同亚胺培南输注时间疾病治疗效果的差异。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2月期间96例ICU患者经诊断为严重病原菌感染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组行亚胺培南延长输注,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感染治疗效果,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观察组病菌治疗效果为91.7%,对照组为79.2%,观察组较对照组病菌控制效果好(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对照组为16.7%,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临床在对ICU严重病菌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亚胺培南延长输注不仅能达到理想抗菌效果,患者恢复好且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性 ICU 感染 疗效 亚胺培南 不同输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侧卧角度对压疮高危人群风险防范的循证护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春婷 王思轩 胡佩媚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15期1949-195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以采取不同侧卧角度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干预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44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时段方法分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3月)与干预组(2018年4月—2... 目的探讨分析以采取不同侧卧角度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干预在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前景。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244例压疮高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分时段方法分为对照组(2017年4月—2018年3月)与干预组(2018年4月—2019年3月)两组,每组各1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使用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压疮发生、受压部位体压和体温及两组护理人员护理模式接受程度等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3.9%,干预组为4.1%,循证护理干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94,P<0.05)。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肩胛、骶尾部的体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受压部位的体温测量值亦低于对照组,但只有骶尾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模式的接受程度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及患者需求而制定的以不同侧卧角度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压疮高危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改善受压部位的挤压状况,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适宜临床推广应用于压疮高危患者的风险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侧卧角度 循证护理干预 压疮高危患者 临床价值 接受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效果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朱志德 江永嘉 黄志伟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探讨对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0.... 目的:探讨对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利奈唑胺静脉滴注,0.6 g/次,每次间隔12小时,连续用药1周;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静脉滴注,1 g/次,每次间隔12小时,连续用药1周。观察两组患者的致病菌及感染部位,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肠球菌和金黄葡萄球菌感染为感染率较高的两种致病菌,观察组肠球菌感染的概率为32.00%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率为62.00%,对照组肠球菌感染的概率为32.00%,金黄葡萄球菌感染的概率为60.00%;肺部感染与腹腔感染为患者最易感染的部位,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46.00%,腹部感染率为28.00%,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50.00%,腹部感染率为32.00%。观察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6.00%,对照组的总临床治疗有效率为52.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显著提高(χ2=16.00,P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2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84,P =0.007)。结论利奈唑胺对 ICU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ICU 利奈唑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