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理生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彬彬 顾帝水 +2 位作者 周艳芳 孔霞 郭向华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93-95,共3页
病理生理学被称为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影子学科"。文章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点,并就病理生理学在基础综合中的"强化作用"、临床综合中的"桥梁作用"及临床... 病理生理学被称为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影子学科"。文章回顾性分析了近年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的病理生理学知识点,并就病理生理学在基础综合中的"强化作用"、临床综合中的"桥梁作用"及临床思维培养中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深化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提供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课结合PBL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槐高 孔霞 +3 位作者 郭向华 顾帝水 李彬彬 周艳芳 《基础医学教育》 2018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以2个病例为例,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案实施,采取问卷调查和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班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出2.51分;得... 探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寻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以2个病例为例,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方案实施,采取问卷调查和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验班平均成绩比对照班高出2.51分;得分为75-80分数段,实验班比对照班高11.75%;而75分以下,对照班比实验班高出18.3%。在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教学中,采用微课结合PBL教学法的效果优于PBL教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病例讨论 微课 PB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病理生理学移动微课教学平台的建设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槐高 孔霞 +3 位作者 郭向华 顾帝水 李彬彬 周艳芳 《科技风》 2018年第23期36-36,39,共2页
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微课和移动学习进行了分析,针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与需求,研究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移动微课,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该平台的建设及学习模式的应用,是经典教... 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微课和移动学习进行了分析,针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与需求,研究设计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微课教学资源平台-移动微课,并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模式及具体实施方案。该平台的建设及学习模式的应用,是经典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可为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学习 微课 病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4
作者 李彬彬 周艳芳 +2 位作者 郭向华 顾帝水 孔霞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病理生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以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病理生理学教...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衡量高等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分析病理生理学在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地位以及病理生理学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从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病理生理学教学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融合,使其能真正服务于临床学习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教学改革
原文传递
NEIL3调控AKT/GSK3β/Cyclin D1信号通路诱导肺腺癌细胞增殖
5
作者 崔译文 赵燕 +2 位作者 李明勇 李蓉 胡莹莹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49-455,共7页
目的探讨NEIL3(Nei核酸内切酶VIII样蛋白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肺腺癌组织NEIL3的表达,分析NEIL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short hairpin RNA(shRNA)... 目的探讨NEIL3(Nei核酸内切酶VIII样蛋白3)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确其对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和分子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检测肺腺癌组织NEIL3的表达,分析NEIL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预后的关系。采用short hairpin RNA(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技术干扰肺腺癌细胞A549中NEIL3的表达后,平板克隆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实验和流式周期实验检测细胞增殖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分子Cyclin D1和信号通路AKT/GSK3β/β-catenin的改变。结果NEIL3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T分期及生存时间有关(P<0.05)。干扰NEIL3表达诱导A549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抑制细胞增殖(P<0.05)。机制上,抑制NEIL3可促进Cyclin D1蛋白酶体降解从而下调其蛋白水平;干扰NEIL3可抑制AKT/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P<0.05)。结论NEIL3诱导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与其调控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Cyclin D1蛋白酶体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NEIL3 细胞增殖 AKT/GSK3β/Cyclin D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诱导人鼻咽癌CNE2细胞发生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秋生 林春燕 +1 位作者 何康 李明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抗鼻咽癌(NPC)CNE2细胞的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在CNE2中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NE2细胞中凋亡标志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凋亡诱导... 目的探讨槲皮素抗鼻咽癌(NPC)CNE2细胞的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检测槲皮素在CNE2中的抗肿瘤活性;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CNE2细胞中凋亡标志蛋白、凋亡相关蛋白和凋亡诱导因子(AIF)以及细胞色素C(Cyt-C)的影响。结果槲皮素能抑制CNE2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槲皮素能下调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蛋白(Bcl-2)和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虽不能激活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但能通过切割DNA修复酶(PARP),促进AIF和Cyt-C从线粒体释放,从而诱导NPC细胞凋亡。结论槲皮素诱导鼻咽癌CNE2细胞发生了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鼻咽癌 非Caspase依赖性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乙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7
作者 杜少鹏 王佳栩 +4 位作者 蔡伟杰 许南松 蓝文琪 陈捷芸 李彬彬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乙素(IBC)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BC对CNE-2Z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CNE-2Z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骨脂乙素(IBC)对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BC对CNE-2Z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Ed 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对CNE-2Z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IBC作用后磷酸化核糖体S6激酶2(p-RSK2)、核糖体S6激酶2(RSK2)、c-Jun、B淋巴细胞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的改变。结果 IBC对CNE-2Z细胞生长、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20、40μmol/L IBC处理组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高;IBC可引起CNE-2Z细胞中p-RSK2、c-Jun和Bcl-2表达明显减少,而Bax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20、40μmol/L IBC处理组Bcl-2/Bax比值分别下调47.24%和69.50%。结论 IBC可明显抑制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SK2活性,进而调控c-Jun和Bcl-2/Bax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乙素 鼻咽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医学专业基础医学概论教学模式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彬彬 孔霞 +2 位作者 郭向华 王槐高 周艳芳 《基础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267-269,共3页
基础医学概论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进行了重组融合,是针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文章阐述了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内容多而学时有限、专业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和考核模式单... 基础医学概论对基础医学各学科知识进行了重组融合,是针对医学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文章阐述了基础医学概论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内容多而学时有限、专业针对性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和考核模式单一等。并针对这些问题,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加强课程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概论 教学模式 非医学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帕金森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林洁 袁建玲 鲍波 《医学综述》 2019年第8期1501-1505,共5页
肠道菌群在肠道与大脑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肠上皮屏障和肠道神经免疫系统,还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维持脑内稳态。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系统,也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前驱性非运动症状... 肠道菌群在肠道与大脑间的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不仅影响肠上皮屏障和肠道神经免疫系统,还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参与维持脑内稳态。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系统,也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等前驱性非运动症状。其病理标志物——α突触核蛋白可能以朊蛋白样的方式从肠道扩散到大脑,表明肠道参与PD的病理过程。PD患者的肠道菌群表现出显著的变化特征,说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影响PD的进展,但其中的作用机制还有待探索。目前,以肠道菌群为基础的粪便微生物移植疗法成为研究热点,其可能为PD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道菌群 脑内稳态 肠道菌群-肠-脑轴 粪便微生物移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透明化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小玉 罗连响 +1 位作者 潘韵琪 鲍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5-313,共9页
组织透明化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组织学技术,将大块组织、单个器官、啮齿动物全身以及人类大型标本,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处理,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同时快速实现高度光学透明,为高通量地获取生物组织三维结构信息提供了重... 组织透明化技术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兴组织学技术,将大块组织、单个器官、啮齿动物全身以及人类大型标本,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处理,在保持其完整性的同时快速实现高度光学透明,为高通量地获取生物组织三维结构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工具。结合现代光学成像技术和荧光标记技术,可显著提高成像深度和图像对比度,已成为经典组织学技术有前景的替代方案,并广泛应用于多个生命科学领域。本文对主要的脑组织透明化方法学原理及其优缺点、组织透明化技术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从整体水平观察神经元、轴突、髓鞘等精细结构的退行性改变以及异质性病理成分在全脑范围内细胞间的演变过程,为最终转向人类脑组织神经退行性病变研究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透明技术 透明脑 三维成像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抗肿瘤作用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槐高 孔霞 +3 位作者 郭向华 顾帝水 李彬彬 周艳芳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瘤效果。方法口虾蛄酸提碱沉,继以乙酸乙酯萃取;人胆囊收缩素(CCK-8)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口虾蛄总生物碱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其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抗瘤效果。方法口虾蛄酸提碱沉,继以乙酸乙酯萃取;人胆囊收缩素(CCK-8)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口虾蛄总生物碱对Hep 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其对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刺激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口虾蛄总生物碱作用于HepG2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746.72,47.58,26.32μg/m L;口虾蛄总生物碱(0,10,50,100μg/m L)作用2周后,各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56.1%,35.7%,14.1%,0;口虾蛄总生物碱作用48 h后,Hep G2细胞周期的S期比例由26.14%上升为40.80%。结论口虾蛄总生物碱能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这可能通过阻滞细胞周期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总生物碱 人肝癌HEPG2细胞 CCK-8法 平板克隆形成试验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洁媚 王槐高 +4 位作者 邓达师 卢芳 张琛琛 刘国增 周艳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5325-5331,共7页
背景:干细胞移植在脑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减少移植细胞的损伤成为治疗重点。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200μg/L)处理... 背景:干细胞移植在脑缺血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减少移植细胞的损伤成为治疗重点。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损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200μg/L)处理6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342染色观测细胞凋亡,Annexin-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Akt、p-Akt、Fox O1及p-FoxO 1蛋白表达改变。结果与结论:(1)相比对照组,高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处理6 h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上升;(2)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后,G_1期和G_2期细胞比例降低,S期细胞比例增高,氧化应激水平增高,p-Akt、p-FoxO 1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提示,高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可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周期阻滞,诱导凋亡,提高其氧化应激水平,其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Akt-FoxO 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骨髓 间质干细胞 细胞凋亡 组织工程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AKT FOXO1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相薇 蔡康荣 +1 位作者 林荣文 王槐高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探讨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酸提碱沉法结合乙酸乙酯萃取法取得口虾蛄总生物碱;用CCK-8法观察口虾蛄总生物碱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其对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酸提碱沉法结合乙酸乙酯萃取法取得口虾蛄总生物碱;用CCK-8法观察口虾蛄总生物碱对A549细胞生长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观察其对A549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刺激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口虾蛄总生物碱明显抑制A549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呈一定的时间-剂量效应关系。结论口虾蛄总生物碱对A549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总生物碱 A549细胞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抑制MSK1表达对人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14
作者 黎华辉 方欣 +2 位作者 郭向华 何志巍 李彬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8-354,共7页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 目的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MSK1)的异常活化在多种肿瘤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小干扰RNA(siRNA)抑制MSK1的表达,观察其对人鼻咽癌细胞CNE2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靶向MSK1的si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CNE2细胞并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的CNE2细胞;阴性对照组:稳定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CNE2细胞(si-mock);实验组:稳定转染MSK1 siRNA质粒的CNE2细胞(si-MSK1)。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MSK1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双萤光素酶报告系统和Western blot检测c-jun转录活性和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48、72和96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增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在24 h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其48、72和96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均明显增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降低(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降低,其克隆形成数目明显减少[(221.00±20.08)个/300个细胞vs(99.67±15.57)个/300个细胞,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周期发生明显改变,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P<0.0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能显著降低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P<0.01),而总组蛋白H3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jun蛋白表达量和转录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NE2细胞c-jun转录活性明显降低[(100.00±0.00)%vs(48.77±10.71)%,P<0.05]。结论采用siRNA干扰MSK1表达可有效抑制人鼻咽癌细胞的生长、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组蛋白H3 Ser10磷酸化,进而下调c-jun转录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1 组蛋白H3 C-JU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虾蛄总生物碱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周期与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齐相薇 林荣文 +1 位作者 蔡康荣 王槐高 《西部医学》 2022年第12期1743-1746,1752,共5页
目的提取口虾蛄总生物碱并观察其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酸提碱沉法处理口虾蛄,沉淀部分以乙酸乙酯萃取;不同浓度的口虾蛄总生物碱处理CNE-2Z细胞,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提取口虾蛄总生物碱并观察其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酸提碱沉法处理口虾蛄,沉淀部分以乙酸乙酯萃取;不同浓度的口虾蛄总生物碱处理CNE-2Z细胞,CCK-8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Caspase8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口虾蛄总生物碱能明显抑制CNE-2Z细胞的增殖,降低克隆形成能力,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Caspase8蛋白表达水平随着口虾蛄总生物碱浓度增高而降低,有一定的剂量依赖。结论口虾蛄总生物碱抗CNE-2Z细胞的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及细胞凋亡等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总生物碱 酸提碱沉法 人鼻咽癌CNE-2Z细胞 CASPASE-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莉莉 利慧华 +1 位作者 贾亚楠 鲍波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23-530,共8页
内质网是真核生物加工、修饰、分泌蛋白质和储存钙离子的重要细胞器。错误折叠/未折叠/突变蛋白在内质网中累积、氧化应激和钙离子平衡紊乱破坏了蛋白质的清除机制,引发内质网应激,因而激活了一种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的适应性应激反应。... 内质网是真核生物加工、修饰、分泌蛋白质和储存钙离子的重要细胞器。错误折叠/未折叠/突变蛋白在内质网中累积、氧化应激和钙离子平衡紊乱破坏了蛋白质的清除机制,引发内质网应激,因而激活了一种称为未折叠蛋白反应的适应性应激反应。未折叠蛋白反应信号由3种应激感受分子调节,它们诱导独立并汇聚的信号通路来维持内质网稳态,或者在长期应激状态下最终触发细胞死亡。内质网应激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进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本综述就内质网应激在帕金森病中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对帕金森病的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应激.未折叠蛋白反应 帕金森病
原文传递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抑制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琛琛 卢芳 +1 位作者 梁嘉强 周艳芳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9,共9页
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主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地位。HDAC6属于Ⅱ类HDACs,能够调节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和成熟,参与脑认... 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主导的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中具有重要地位。HDAC6属于Ⅱ类HDACs,能够调节神经细胞的存活、分化和成熟,参与脑认知和情绪调控,在神经系统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参与脑缺血损伤的多个病理环节。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述了HDAC6抑制剂通过降低细胞兴奋性毒性、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以及促进神经再生和血管新生等多种方式对缺血性脑卒中发挥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抑制剂 缺血性脑卒中
原文传递
口虾蛄总生物碱提取及其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增殖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槐高 孔霞 +2 位作者 顾帝水 郭向华 周艳芳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449-451,共3页
目的筛选口虾蛄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并研究口虾蛄总生物碱在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口虾蛄乙醇提取物及新鲜口虾蛄分别以酸提碱沉,继以乙酸乙酯萃取,取得上清提取物(简称L)和沉淀提取物(简称S);以薄层色谱法探讨各提... 目的筛选口虾蛄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并研究口虾蛄总生物碱在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口虾蛄乙醇提取物及新鲜口虾蛄分别以酸提碱沉,继以乙酸乙酯萃取,取得上清提取物(简称L)和沉淀提取物(简称S);以薄层色谱法探讨各提取物的分离条件及初步化学性质鉴定;继用CCK-8法观察各提取物体外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以新鲜口虾蛄酸提碱沉后萃取所得总生物碱较多;氯仿-环乙烷系统分离各提取物效果最佳;沉淀提取物(S)的显色反应及色谱显色结果显示其可能为生物碱类物质;口虾蛄总生物碱S1和S2均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上清提取物L1及L2则不明显;口虾蛄总生物碱S1和S2作用于人鼻咽癌CNE-2Z细胞48 h后,其IC_(50)分别为(71.18±0.56)μg/mL和(49.31±0.65)μg/mL。结论以新鲜口虾蛄酸提碱沉后萃取总生物碱的方法,简便、稳定、高效;口虾蛄总生物碱体外可明显抑制人鼻咽癌CNE-2Z细胞生长,显示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虾蛄 总生物碱 酸提碱沉法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上调Bim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方锋 陈丽漩 +7 位作者 黄鑫昱 刘锐佳 符松民 宋丽文 李莉莉 李蓉 巫鑫 朱晓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17-1823,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化疗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效应,现有的化疗药物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且有效的化疗药物一直是肝癌患者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从紫穗槐种...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化疗是临床上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效应,现有的化疗药物或多或少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且有效的化疗药物一直是肝癌患者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从紫穗槐种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天然产物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采用CCK-8法检测了其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其对肝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了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上调Bim蛋白表达进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可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活力,24 h、48 h和72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21.77μmol/L、5.65μmol/L、5.0μmol/L;同时可浓度依赖性地提高细胞凋亡率;可通过下调抑凋亡蛋白Survivin、Mcl-1、Bcl-XL、Bcl-2,上调促凋亡蛋白Bak、Bim、Bax、Bid的表达,进而促进PARP和caspase-3的活化,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进一步地研究发现: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通过延长Bim的半衰期而增加Bim的积累,且具有和MG132类似的生物学功能,能够阻断蛋白的降解途径来抑制Bim降解。上述研究表明,6aR,12aR,12a-羟基紫穗槐苷元可通过抑制蛋白降解从而上调细胞中Bim蛋白的水平,进而诱导肝癌细胞SMMC-7721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R 12aR 12a-羟基紫穗槐苷元 肝癌细胞 BIM 凋亡
原文传递
12a-羟基明杜西酮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人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巫鑫 李飞龙 +3 位作者 廖红波 仇双利 吴华 朱晓辉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81-1886,共6页
为了探讨化合物12a-羟基明杜西酮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和ROS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β-cateni... 为了探讨化合物12a-羟基明杜西酮对人肝癌细胞系Hep G2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周期分布、凋亡率和ROS水平;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化合物12a-羟基明杜西酮可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其抑制率与作用浓度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12.8±0.67)μmol/L、(8.8±0.43)μmol/L和(6.6±0.42)μmol/L;12a-羟基明杜西酮可剂量依赖性地(5μmol/L、10μmol/L和20μmol/L)使Hep G2细胞阻滞在G2/M期(p>0.05),同时可增加细胞凋亡率(p>0.05),提高细胞内ROS水平(p>0.05)。此外,12a-羟基明杜西酮对Hep G2细胞内总的、细胞质的和细胞核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均有降低作用,这说明Wnt/β-catenin通路可能受到了抑制。进一步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上述推测:12a-羟基明杜西酮可使Dvl-2、Dvl-3、GSK-3β(p-ser9)、c-myc、survivin的蛋白表达下降,而使GSK-3(p-tyr216)、Axin-2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对总的GSK-3β蛋白水平则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化合物12a-羟基明杜西酮可以抑制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细胞内ROS水平和抑制Dvl/GSK-3β/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a-羟基明杜西酮 肝癌 HEPG2 WNT/Β-CATENI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