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目前压缩感知技术用于踝关节MRI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技术对踝关节常规2D-MRI图像质量和扫描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38个踝关节)在3.0T MR行常规2D-TSE序列扫描,基于敏感编码SENSE并行成...背景:目前压缩感知技术用于踝关节MRI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技术对踝关节常规2D-MRI图像质量和扫描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38个踝关节)在3.0T MR行常规2D-TSE序列扫描,基于敏感编码SENSE并行成像(S组)和压缩感知技术(CS组),分别获取轴位T1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3、CS1.3、CS1.9、CS2.7)、矢状位PD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8、CS1.8、CS2.6、CS3.2)、冠状位PD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3、CS1.3、CS1.6、CS2.0)序列图像,每个序列的其他扫描参数保持一致。对踝关节图像的肌腱、软骨、韧带和肌肉结构进行5分主观评分,测量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积液、脂肪结构的背景噪声标准差和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对不同加速因子成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每个序列图像质量以SENSE组(S组)为标准参考。结果与结论:(1)当加速因子相同时,常规序列S组和CS组的主观评分、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当CS(轴位T1WIA)、CS(矢状位PDWI)、CS(冠状位PDWI)序列的加速因子分别在1.9、2.6、1.6时,软骨、肌腱、韧带等踝关节主要观察结构的图像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时间分别是1 min 32 s、1 min 42 s、1 min 48 s;当CS(轴位T1WI)、CS(矢状位PDWI)、CS(冠状位PDWI)序列的加速因子分别增加至2.7、3.2、2.0时,所有解剖结构的主观评分分数仍大于3分,但每个序列均出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显著下降(P<0.05);(3)结果提示,当加速因子相同时,CS组获取的图像质量总体高于S组;当加速因子增大时,CS序列的扫描时间逐渐减少,图像质量也随之降低;在3.0T MR仪上,压缩感知技术应用在常规2D序列轴位T1WI、矢状位PDWI和冠状位PDWI时,分别推荐1.9、2.6、1.6加速因子,整体时间可减少约27%(1 min 53 s)。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损害患者CT定量参数与血清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SLE患者94例并加以免疫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损害将其分为肺部损害组36例和肺部无损害组58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损害患者CT定量参数与血清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SLE患者94例并加以免疫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损害将其分为肺部损害组36例和肺部无损害组58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7 d CT扫描结果与血清抗体谱变化情况。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获得肺部损害G值和肺小血管截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等定量参数;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表达水平;分析G值、%CSA值与血清ANA、ds-DNA、E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无损害组相比,损害组患者G值、%CSA值以及ANA、ds-DNA和EN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部损害组患者治疗后G值、%CSA值、ANA抗体水平、ds-DNA抗体水平和ENA抗体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值分别与血清ANA、ds-DNA和ENA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4、0.863、0.735,P<0.05);%CSA值也与其呈正相关(r=0.698、0.821、0.709,P<0.05)。结论SLE伴肺部损伤患者CT定量参数G值和肺动脉高压患者%CSA值均与血清抗核抗体谱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目前压缩感知技术用于踝关节MRI应用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不同加速因子的压缩感知技术对踝关节常规2D-MRI图像质量和扫描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4名健康志愿者(38个踝关节)在3.0T MR行常规2D-TSE序列扫描,基于敏感编码SENSE并行成像(S组)和压缩感知技术(CS组),分别获取轴位T1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3、CS1.3、CS1.9、CS2.7)、矢状位PD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8、CS1.8、CS2.6、CS3.2)、冠状位PDWI(加速因子分别为S1.3、CS1.3、CS1.6、CS2.0)序列图像,每个序列的其他扫描参数保持一致。对踝关节图像的肌腱、软骨、韧带和肌肉结构进行5分主观评分,测量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积液、脂肪结构的背景噪声标准差和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对不同加速因子成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评价进行统计学分析,每个序列图像质量以SENSE组(S组)为标准参考。结果与结论:(1)当加速因子相同时,常规序列S组和CS组的主观评分、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2)当CS(轴位T1WIA)、CS(矢状位PDWI)、CS(冠状位PDWI)序列的加速因子分别在1.9、2.6、1.6时,软骨、肌腱、韧带等踝关节主要观察结构的图像质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扫描时间分别是1 min 32 s、1 min 42 s、1 min 48 s;当CS(轴位T1WI)、CS(矢状位PDWI)、CS(冠状位PDWI)序列的加速因子分别增加至2.7、3.2、2.0时,所有解剖结构的主观评分分数仍大于3分,但每个序列均出现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显著下降(P<0.05);(3)结果提示,当加速因子相同时,CS组获取的图像质量总体高于S组;当加速因子增大时,CS序列的扫描时间逐渐减少,图像质量也随之降低;在3.0T MR仪上,压缩感知技术应用在常规2D序列轴位T1WI、矢状位PDWI和冠状位PDWI时,分别推荐1.9、2.6、1.6加速因子,整体时间可减少约27%(1 min 53 s)。
文摘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损害患者CT定量参数与血清抗核抗体谱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择经病理确诊为SLE患者94例并加以免疫药物治疗。根据患者是否存在肺部损害将其分为肺部损害组36例和肺部无损害组58例,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后7 d CT扫描结果与血清抗体谱变化情况。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获得肺部损害G值和肺小血管截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CSA)等定量参数;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ds-DNA)和抗可溶性抗原抗体(ENA)表达水平;分析G值、%CSA值与血清ANA、ds-DNA、ENA定量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无损害组相比,损害组患者G值、%CSA值以及ANA、ds-DNA和ENA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肺部损害组患者治疗后G值、%CSA值、ANA抗体水平、ds-DNA抗体水平和ENA抗体水平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值分别与血清ANA、ds-DNA和ENA定量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54、0.863、0.735,P<0.05);%CSA值也与其呈正相关(r=0.698、0.821、0.709,P<0.05)。结论SLE伴肺部损伤患者CT定量参数G值和肺动脉高压患者%CSA值均与血清抗核抗体谱存在显著相关性,对临床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