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性分级的价值
1
作者 潘桂海 陈克敏 +3 位作者 周飞 胡佳慧 邸小青 陈东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5-71,共7页
目的:探索MRI影像组学特征在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性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了132例通过手术病理确认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并按7:3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从DWI、T2WIfs和T1WI序列抽取关联的影像学特征,联合CE-T1... 目的:探索MRI影像组学特征在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危险性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了132例通过手术病理确认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并按7:3的比例随机分配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从DWI、T2WIfs和T1WI序列抽取关联的影像学特征,联合CE-T1WIfs及临床数据特征,并通过方差阈值方法、相关性筛选及单变量逻辑回归法筛选出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像学特征和临床数据,利用这些数据特征构筑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上对模型效能开展评估。结果:单因素预测模型中,各序列预测能力不一,其中由DWI构筑的模型评估效能最好,其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960、80.0%和100.0%;在多序列联合模型中,由T2WIfs联合DWI构筑的模型评估效能最好,其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59、87.5%和75.0%;在单序列联合增强模型及影像组学联合临床数据模型中,两者的预测效能较单因素构建模型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以T1WI联合CE-T1WIfs及DWI联合病灶最大直径这2个模型预测效能最高,两者测试集AUC、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0.834、70.4%及85.2%和0.969、96.0%及88.0%。结论:MRI不同序列组学特征所构筑模型均能不同程度地预测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危险性分级,其中DWI序列展示出优秀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危险性分级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病理科日常工作的应对策略
2
作者 张波 李桂联 王裕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8期595-598,共4页
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1号公告,已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 2019年12月至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已经蔓延至全球,依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1号公告,已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措施,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极大进展,境内多省报告确诊人数"清零",但境外疫情不容乐观,截止目前全国累计境外输入病例超百例,疫情防控工作尚未结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岗位职责 病理科 生物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学科深度融合模式培养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孙艳芹 汤瑞祥 +2 位作者 甘思远 邸小青 李汝佳 《基础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病理诊断领域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着重于提升其专业技术工作水平。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指导不充分、学科边缘化以及跨学科融合难度较... 病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在于培养具备病理诊断领域实际应用能力的专业人才,着重于提升其专业技术工作水平。广东医科大学病理学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指导不充分、学科边缘化以及跨学科融合难度较大等,所以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医学应用型专业硕士培养的跨学科深度融合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质量,为医院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病理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病理学诊断医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跨学科深度融合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间质细胞瘤12例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波 南平 +6 位作者 岳振营 王慧 李文雪 孙晓辉 孙雪梅 胡营营 董艳光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LC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观察12例睾丸LCT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行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5~43岁(平均28岁),首发症状大多数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物。病理特征为瘤细胞常呈大块实性团状... 目的探讨睾丸间质细胞瘤(LCT)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观察12例睾丸LCT的临床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染色,并行随访和文献复习。结果本组患者年龄5~43岁(平均28岁),首发症状大多数表现为无痛性睾丸肿物。病理特征为瘤细胞常呈大块实性团状或小梁状、小管状、假滤泡状排列,瘤细胞体积大、呈多角形,轮廓清楚,胞质丰富嗜酸性,内含多量脂质;典型的细胞核呈圆形,伴有单个明显的核仁,偶有核沟,似颗粒细胞,核分裂象稀少或缺如。少数病例可见特征性Reinke结晶体及脂褐素。肿瘤间质常不显著,内含大量薄壁血管。免疫组化vimentin、calretinin和inhibin均(+)。结论睾丸LCT发病率较低,临床易误诊,确诊需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尤其对儿童和年轻未育者术前行肿物穿刺活检或术中快速冷冻检查有助于手术范围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细胞瘤 睾丸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肉瘤CT及MRI的影像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元歌 陈武标 +3 位作者 郁成 邸小青 夏俊 吴伟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303-307,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在CT及MRI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分析脂肪肉瘤不同病理类型的CT、MRI特点。结果32例脂肪肉瘤患者中,分化良好型10例...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liposarcoma,LPS)在CT及MRI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脂肪肉瘤患者的CT、MRI影像学表现,从而分析脂肪肉瘤不同病理类型的CT、MRI特点。结果32例脂肪肉瘤患者中,分化良好型10例、黏液型(含圆细胞脂肪肉瘤)6例、去分化型7例、多形性5例、混合型4例。分化良好型脂肪肉瘤以脂肪密度或信号为主;黏液型脂肪肉瘤单囊性稍低密度或信号为主;去分化脂肪肉瘤结节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多结节病变内结节之间分界清楚,可见出血或钙化;多形性脂肪肉瘤密度及信号不均匀,肿瘤边界不规则,无明显包膜;混合型脂肪肉瘤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各结节的密度或信号及强化方式均不相同。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的脂肪肉瘤在CT、MRI均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为脂肪肉瘤的准确诊断、手术方案的制订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影像特征 病理分型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例输卵管卵巢囊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MRI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波涛 韩淑珍 +3 位作者 蔡丹妮 区俊兴 陈伟 金新安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584-587,共4页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囊肿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分析16例均行盆腔MRI平扫、DWI和MRI增强扫描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卵巢囊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16例输卵管卵巢囊肿单侧12例(75%)(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4例(25%),... 目的探讨输卵管卵巢囊肿临床病理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分析16例均行盆腔MRI平扫、DWI和MRI增强扫描且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输卵管卵巢囊肿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结果 16例输卵管卵巢囊肿单侧12例(75%)(右侧8例,左侧4例),双侧4例(25%),共20个病灶。病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囊壁薄、光滑,无壁结节,囊腔与同侧扩张迂曲的输卵管相通。13例囊液呈水样信号,3例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囊液均未见扩散受限;增强后囊壁强化,囊液无强化。大体病理显示卵巢囊性病灶与同侧扩张迂曲的输卵管相通,囊壁薄、均匀,无壁结节,囊腔有分隔,同侧卵巢萎缩;光镜下:囊壁见卵巢组织,以及成束分布的平滑肌组织和苗勒管上皮的输卵管组织。结论输卵管卵巢囊肿大多具有特征性病理组织学表现,其MRI特征性表现为卵巢囊性病变与同侧扩张迂曲的输卵管相通,根据此征象和临床病史,一般可在术前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卵巢囊肿 磁共振成像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降表达circSTON2的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观察
7
作者 叶伟标 郑银海 +2 位作者 李广柳 李伟滔 徐咏强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7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过/降表达环状RNA-STON2(circSTON2)的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初步探讨circSTON2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分为circSTON2过表达组、circSTON2降表达组及对照组,利用质粒... 目的观察过/降表达环状RNA-STON2(circSTON2)的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变化,初步探讨circSTON2在胰腺癌中的生物学功能。方法体外传代培养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分为circSTON2过表达组、circSTON2降表达组及对照组,利用质粒转染及siRNA干扰技术分别转染circSTON2过表达质粒、circSTON2-siRNA干扰质粒及空白对照质粒。采用CCK-8法检测培养24、36、48 h时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培养24、36、48 h时,细胞增殖能力circSTON2过表达组>对照组>circSTON2降表达组(P均<0.05);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circSTON2过表达组>对照组>circSTON2降表达组(P均<0.05)。结论circSTON2过表达可增强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而circSTON2降表达后作用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STON2 胰腺癌 PANC-1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1年余侵蚀性葡萄胎1例并文献复习
8
作者 何兰香 李慧珍 +5 位作者 段晓宇 洪龙年 马明男 黄炜瑜 罗晓玲 马天仲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1515-1518,共4页
侵蚀性葡萄胎属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种,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绝经后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极为罕见,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绝经期并发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随访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并结... 侵蚀性葡萄胎属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一种,常见于育龄期女性,绝经后的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极为罕见,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绝经期并发侵蚀性葡萄胎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随访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蚀性葡萄胎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绝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林晓曼 叶广清 岳彩峰 《医师在线》 2024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患者24例、结直肠腺瘤患者2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直肠腺...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在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患者24例、结直肠腺瘤患者24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4例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直肠腺瘤患者为观察1组,结直肠腺癌患者为观察2组,比较三组的UA水平;再根据观察1组患者UA水平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将其分为UA正常组(n=13)与UA异常组(n=11),对结直肠癌前病变与患者血清UA水平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照组UA(331.42±55.25)μmol/L,观察1组UA(358.41±53.21)μmol/L,观察2组UA(371.86±51.24)μmol/L,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前病变患者腺瘤大小、组织病理类型(管状腺瘤、锯齿状病变)与UA水平无显著相关(P>0.05)。UA正常组与UA异常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腺瘤WHO分级、组织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BMI、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腺瘤WHO分级、组织病理类型(绒毛状腺瘤、管状绒毛状腺瘤)是UA水平异常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相较于健康体检者,结直肠癌患者、结直肠腺瘤患者UA水平显著升高,且结直肠癌前病变与血清UA水平显著相关,性别、年龄、BMI、饮食习惯、吸烟史、家族史、腺瘤WHO分级、组织病理类型与UA水平异常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癌前病变 UA水平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F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邓李变 杨雅娴 黄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BRAF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突变通常导致其编码蛋白质的活化...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驱动基因之一。BRAF基因编码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RAF突变通常导致其编码蛋白质的活化,从而导致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MEK)信号传导途径的激活。针对BRAF突变或其下游MEK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为BRAF突变的NSCLC提供了更为针对性及有效的治疗。然而这些方案也存在获益持续时间短、BRAF非V600突变治疗效果差、易耐药等问题,需要新的复合治疗方案来改善。本文就BRAF基因结构特点、相关信号通路、突变类型,尤其是BRAF突变和NSCLC的临床病理联系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BRAF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5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11
作者 谢乐 任俊奇 +3 位作者 平静 李红玲 莫超华 毛荣军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21—2023年会诊的5例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局部... 目的探讨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佛山市中医院病理科2021—2023年会诊的5例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为局部胀痛或扪及体表肿块,镜下包含梭形和上皮样细胞2种成分,伴有多少不等的黏液背景。波形蛋白、上皮细胞膜抗原和雌激素受体的共表达是其经典的免疫表型,分子检测提示SMARCB1/INI1缺失。肿瘤有复发倾向。结论外阴肌上皮瘤样肿瘤是一类分化不确定的SMARCB1/INI1缺失性肿瘤,建议归为惰性进展但有复发潜能的中间型肿瘤,诊断需要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检测相结合,局部扩大切除及长期随诊是目前最佳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上皮瘤 上皮样细胞 免疫表型 佛山市中医院 肿瘤病例 雌激素受体 病理科 波形蛋白
原文传递
胃母细胞瘤1例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广柳 朱莹 +2 位作者 徐咏强 温永琴 叶伟标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3年第6期574-576,共3页
胃母细胞瘤(gastroblastom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间叶和上皮双向分化特征的肿瘤,由美国病理学家Miettinen等[1]于2009年率先报道并命名。由于该肿瘤极为罕见且组织形态多样,临床工作中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对1例胃母细胞瘤进... 胃母细胞瘤(gastroblastoma)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具有间叶和上皮双向分化特征的肿瘤,由美国病理学家Miettinen等[1]于2009年率先报道并命名。由于该肿瘤极为罕见且组织形态多样,临床工作中对其认识不足,容易误诊。本研究对1例胃母细胞瘤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和免疫组化、分子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要点,以期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母细胞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化 基因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促血管生成素2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13
作者 刘美莲 苏法铭 +2 位作者 李晓玲 彭晓霞 陈晓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1-1444,共4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对PTC诊断及其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86例(未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病例41例和已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对PTC诊断及其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的PTC患者86例(未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病例41例和已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患者病例4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Max Vision TM法检测PCT组织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的VEGF和Ang⁃2的表达水平并记录上述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VEGF的表达水平在PTC组织中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未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已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ng⁃2在PT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在未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已并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Ang⁃2对于辅助PTC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VEGF和Ang⁃2对预测PTC是否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可能无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促血管生成素2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67在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文铧 吴爱兵 +2 位作者 李媛媛 谢健龙 王永存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88-190,202,共4页
目的探讨Ki-67在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农垦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癌前病变/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分为非典型腺瘤样... 目的探讨Ki-67在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9年1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农垦中心医院确诊的93例癌前病变/肺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其病理类型不同分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组(n=18)、原位腺癌组(n=25)、微浸润性腺癌组(n=22)、浸润性腺癌组(n=28),各组均取适量病变组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Ki-67表达水平检测,并比较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Ki-67在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性腺癌及浸润性腺癌中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Ki-67表达水平在不同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与否、侵袭转移程度均无相关性(P>0.05),但与组织学分级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Ki-67高表达为肺腺癌发生的主要分子事件,可参与肿瘤发展,但具体机制仍有待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多因素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 原位腺癌 微浸润性腺癌 浸润性腺癌 KI-67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原发性小细胞癌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波 许秀玲 岳振营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0年第6期398-398,426,447,共3页
患者女性,57岁。体检发现子宫颈病变来妇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 患者女性,57岁。体检发现子宫颈病变来妇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肉眼血尿,无尿频、尿急、尿痛,双肾区及输尿管走行区无隆起、无压痛及叩击痛。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诊断"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人乳头瘤病毒HPV18亚型阳性。超声检查示子宫及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阴道镜检查示子宫颈3、5、6、11点及周围醋白及碘实验阳性,其中6点质脆、易出血(图1),于子宫颈3、5、6、11点处行子宫颈活检术送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癌 免疫组化 子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放疗剂量对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永存 陈华林 +4 位作者 赖振南 罗怡平 李姝君 胡文铧 杨志雄 《临床肺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剂量对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共108例临床资料,其中18例单纯接受化疗,90例则加用胸部放疗;同时根据放疗剂量进行分组,...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剂量对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共108例临床资料,其中18例单纯接受化疗,90例则加用胸部放疗;同时根据放疗剂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临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①放疗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化疗组(P<0.05);②放疗B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化疗组(P<0.05);放疗C组和放疗D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放疗A组、放疗B组、化疗组(P<0.05);③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肝或骨转移、病灶转移数量及放疗剂量,是患者总生存时间预后影响因素(P<0.05);同时病灶转移数目和放疗剂量是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预后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同步放化疗、病灶转移数量及放疗剂量是患者总生存时间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灶转移数量和放疗剂量是患者无进展时间独立影响因素(P<0.05);④倾向性评分匹配因素包括年龄、吸烟、KPS评分、体重减轻,转移灶个数、转移器官个数、脑转移、肝骨转移、同步放化疗、放疗时机、分割方式及脑预防;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放疗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低剂量放疗患者(P<0.05)。结论诱导化疗后未进展ES-SCLC患者加用胸部放疗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同时给予49.5~53.7Gy放疗剂量在延长生存时间方面更具优势,在此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放疗剂量均未明显增加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放疗 剂量 化疗 ES-SCLC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TEN在卵巢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何利珍 谭小军 +2 位作者 张琼 高蔚樱 劳淑贞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7期17-20,共4页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卵巢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7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在肺腺癌中表达的验证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文铧 范欢 +2 位作者 陈婷 王永存 刘曙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01-806,共6页
目的:对hsa-miR-497进行靶基因和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为后续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实验理论指导,并对其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PubMed检索miR-497相关文章,通过miRBase在线工具分析miR-497碱基序列... 目的:对hsa-miR-497进行靶基因和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为后续深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调控机制提供实验理论指导,并对其在肺腺癌中的表达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利用PubMed检索miR-497相关文章,通过miRBase在线工具分析miR-497碱基序列、染色体定位等信息。应用Targetscan及miRDB两种预测工具对miR-497进行靶基因预测取其交集,应用R中clusterProfiler包进行靶基因功能富集及信号转导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应用RT-PCR定量检测miR-497在新鲜肺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R-497在多物种间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功能富集分析预测的结果显示miR-497调控的靶基因集合功能主要富集于输尿管芽生长、穿膜受体蛋白激酶、肽结合、分支形态发生和膜筏等过程(P<0.05)。KEGG生物通路显著富集于调控干细胞多能性、癌、Wnt及Rap1信号通路等(P<0.001)。miR-497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497通过靶基因调控多个生物学过程及疾病通路,尤其在肿瘤方向的生物学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miR-497在肺腺癌中低表达为研究肺腺癌的发生及发展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7-5p 靶基因 基因功能注释 信号通路 生物信息学 肺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c1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瑗 王欣 陈永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4227-4229,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HCC组织及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Pla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胎盘特异基因1(placenta-specific 1,Plac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97例HCC组织及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Plac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97例肝癌组织中,Plac1阳性表达51例,阳性表达率为52.6%,而在10例非肝癌的正常肝组织中不表达。Plac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血清AFP水平、肿瘤大小、是否有肝硬化及HBsAg阳性与否无关(P>0.05),但与癌栓的形成及肿瘤转移相关(P<0.05)。Plac1阳性表达组HCC患者的术后生存时间明显低于Plac1阴性表达组HCC患者(P<0.05),提示Plac1的表达可能与HCC患者的预后有关。结论:Plac1表达升高可能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特异基因1 肝细胞癌 免疫组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碘基物质分析对鼻咽癌临床诊断的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灿萝 余英航 +5 位作者 罗悦凡 程景炜 王克雄 欧永明 何乐为 范小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61-163,173,共4页
目的 CT能谱成像(GSI)技术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鼻咽活检病理证实的92例鼻咽部病变患者(其中35例鼻咽癌为实验组,57例鼻咽炎症为对照组)。采用能谱CT对所有患者进行GSI单能模式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鼻咽部病变组织... 目的 CT能谱成像(GSI)技术对鼻咽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经鼻咽活检病理证实的92例鼻咽部病变患者(其中35例鼻咽癌为实验组,57例鼻咽炎症为对照组)。采用能谱CT对所有患者进行GSI单能模式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鼻咽部病变组织的碘浓度和碘浓度比,并与病理结果对照,计算能谱CT对鼻咽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碘浓度(100μg/m1)分别为,动脉期:13.16±3.23、9.69±2.86和静脉期:20.53±4.14、13.49±3.67,碘浓度比分别为动脉期:0.145±0.04、0.104±0.03和静脉期0.329±0.12、0.232±0.08。在动脉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碘浓度和碘浓度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静脉期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碘浓度和碘浓度比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能谱CT对鼻咽癌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5%、94.29%及96.49%。结论能谱CT对鼻咽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成像 鼻咽癌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