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 被引量:8
1
作者 贾未舟 《山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1-73,共3页
学科的形成在于特定的知识类型为基础的知识论以及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并不是认知型的知识论,而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包括解释型和扩展型的知识论)。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面向求... 学科的形成在于特定的知识类型为基础的知识论以及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论并不是认知型的知识论,而是理解型的知识论(包括解释型和扩展型的知识论)。同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方法论也不是面向求知的“认知型”的方法论,而是教育实践型方法论,即“理性的学理分析型”的教育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论 理解型 教育实践型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情感教学法,增强高校思想道德课的实效性 被引量:3
2
作者 沈善荣 《社会工作》 2007年第6期31-33,共3页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道德课的实效性,本文主张引入情感教学法。文章介绍了情感教学法的涵义和教学原则以及情感源点。情感教学法增强思想道德课实效性的作用在于:首先,通过增进大学生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知及其內化、陶冶大学生的道... 为了增强高校思想道德课的实效性,本文主张引入情感教学法。文章介绍了情感教学法的涵义和教学原则以及情感源点。情感教学法增强思想道德课实效性的作用在于:首先,通过增进大学生对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认知及其內化、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意志行为,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情感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学法 思想道德 情感素质 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冠名问题的思考——基于马克思的五部重要哲学著作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成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7-169,共3页
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其后认可的表达和公布他和恩格斯制定的科学世界观五部代表性著作中,一些冠名和精神实质相去甚远。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法则被发现和制定出来后... 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重要依据之一,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定为实践唯物主义,与马克思其后认可的表达和公布他和恩格斯制定的科学世界观五部代表性著作中,一些冠名和精神实质相去甚远。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法则被发现和制定出来后,马克思不是按照学术、学科观念行事,而是着重用来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指明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历史必然性和途径,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经过科学检验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 冠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种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贾未舟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104-105,118,共3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存在着两种教学方法:一是灌输式的;一是讲理式的。应该反对前者,提倡后者,要做到“有理,讲理,以理服人”,才能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灌输 讲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瑗泽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S2期6-8,共3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体、客体及主客体之间相互关系的详细论证来深入探讨这一课题,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主体 客体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国的盲人特殊教育——以广州明心瞽目院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鲍静静 《广西社会科学》 2007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明心瞽目院是华南地区建立最早、成效最为卓著的盲人学校,其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方面注重社会和盲生的实际需要,注重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同时,经费的保障与师资的稳定也使其取得了其他同类学校所不可比拟的成绩。这也使明心瞽目院在促... 明心瞽目院是华南地区建立最早、成效最为卓著的盲人学校,其在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方面注重社会和盲生的实际需要,注重与普通教育的衔接。同时,经费的保障与师资的稳定也使其取得了其他同类学校所不可比拟的成绩。这也使明心瞽目院在促进近代中国盲人特殊教育和培养盲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盲人特殊教育 明心瞽目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述王弼《老子注》思想之归属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季冬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王弼《老子注》是代表《老子》的思想,还是属于王弼本人的思想,学术界的认识存在着较大分歧。文章在对比王弼《老子注》思想与《老子》思想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论证了《老子注》思想属于王弼本人的思想。
关键词 王弼 《老子注》 《老子》 思想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及其思想史意义
8
作者 贾未舟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0,81-83,共5页
《中庸》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哲学"为学之方"的经典表述,以后的朱陆之辩在语言学上实际上是出于对"而"字解读的不同。从义理上看,则是自孟子、荀子以来在认识论上"先验论"和"经验... 《中庸》中的"尊德性而道问学"是中国哲学"为学之方"的经典表述,以后的朱陆之辩在语言学上实际上是出于对"而"字解读的不同。从义理上看,则是自孟子、荀子以来在认识论上"先验论"和"经验论"的分野,也和自张载以来知识论上的"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相关,这种为学工夫论之争也是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分歧在方法论上的反映。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争本质上讲是一致的,不是本末之争而是孰先孰后孰重孰轻之争。关键在于二者所理解的知识仍是"道德知识",最终都仍是落在修身成圣这一目标上,这也和中国哲学德性至上的大传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德性 道问学 为学之方 知识 认识 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阐述和对待唯物史观的?
9
作者 张成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54,共3页
弄清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阐述和对待唯物史观的,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科学运用及创新唯物史观的迫切要求。马克思说明了唯物史观是怎样被发现的,并用铭文体裁表述唯物史观,最终使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科学;恩格斯曾为唯物史观命名,把唯物... 弄清马克思恩格斯是如何阐述和对待唯物史观的,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科学运用及创新唯物史观的迫切要求。马克思说明了唯物史观是怎样被发现的,并用铭文体裁表述唯物史观,最终使唯物史观由假设变为科学;恩格斯曾为唯物史观命名,把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和现实,并在晚年对唯物史观有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阐述和态度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唯物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社会精神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努力建设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与精神家园 被引量:24
10
作者 郑永廷 罗姗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重大价值,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课题。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科技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是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我国精神文化的发展趋势与重大价值,提出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时代课题。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整合互动,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经济、科技决定论与精神动力论的统一,是经济、科技与精神文化的和谐发展,其核心是经济、科技发展的根源、动因是从经济、科技自身去满足,还是要从人那里去寻找的问题。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才能提供经济、科技发展的人文动力,孕育人的精神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化 经济 科技 发展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杜奋根 段艳丰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4,共3页
近年,随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是: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用工制度;建立分... 近年,随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政府和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思路是:转变观念,高度重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严格规范用工制度;建立分类分层次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保障制度 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仰与真理性信仰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成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理性信仰 知识水平 百科全书 心理状态 信仰特征 本质差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认识能力 信仰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形态学视角中发展的合理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成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15,25,共5页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今探寻新的发展形态仍具现实意义。基于这样的认识和阐述,本文对当代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挑战,其症结及出路等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社会形态 发展形态 问题 症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企改革:不是“国退民进”而是“有进有退”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翠萍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7-139,共3页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不变的方向,“叫停”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观点是错误的;“国退民进”违反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原则,是对国有经济市场属性的否定;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旨在巩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国企改革 国退民进 有进有退 现代企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应措施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翠萍 汤文华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着自主创新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和融资困难等制约因素,必须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看待中国的私营企业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奋根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私营企业主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私营企业主的经济收入不是不劳而获的不义之财,而是劳动收入和资本所有权收入的统一;私营企业主不是只能参与经济活动,而是要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的活动。
关键词 私营企业主 经济收入 社会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职能定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杜奋根 段艳丰 《甘肃科技纵横》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农村 职能定位 制度建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政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经济增长 社会稳定 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哲学整合观初探
18
作者 岳丽艳 吕国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6-41,共6页
德国古典哲学,试图克服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实现哲学的统一。以此为前提,现代西方哲学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实用主义、实践哲学、主体客体观等方面对物质和意识进行剖析,扬弃传统的两极对立... 德国古典哲学,试图克服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实现哲学的统一。以此为前提,现代西方哲学从宏观进入微观,从语言、分析哲学、解释学、实用主义、实践哲学、主体客体观等方面对物质和意识进行剖析,扬弃传统的两极对立,力图实现哲学派别的互动和兼容。这个过程是一个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又从认识论到语言哲学的过程,那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从对立到兼容,又从兼容到整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派别 对立 整合 现代西方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谐社会主义与查韦斯的“21世纪新社会主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骊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62-64,119,共4页
苏东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南美洲国家寻求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世界社会主义的两大亮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查韦斯的"21世纪新社会主义"理论是... 苏东剧变后,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南美洲国家寻求以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从而形成世界社会主义的两大亮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查韦斯的"21世纪新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中最活跃且影响最广泛的理论创造与社会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论述,进一步探讨在经济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化及其共同特征,进而提出和谐社会主义是各种模式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与更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主义 查韦斯 21世纪新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唯物史观起点脉络中的几个问题
20
作者 张成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51,共3页
后唯物史观是新提出来的概念,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后唯物史观从何开启生命历程,涉及对其内涵如何把握。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开创苏联的列宁之间这一段,界定为后唯物史观起点时期,这期间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外,所有为马克思... 后唯物史观是新提出来的概念,其科学内涵需要进一步揭示和论证。后唯物史观从何开启生命历程,涉及对其内涵如何把握。将马克思恩格斯和开创苏联的列宁之间这一段,界定为后唯物史观起点时期,这期间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外,所有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传播、宣传教育及应用作出努力和贡献者,都被称之为后唯物史观先驱。对后唯物史观先驱者的研究,应在前苏联基础上或利用其成果更扎实地做好进一步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唯物史观 起点 脉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