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微纳结构的光子轨道角动量复用及检测进展
1
作者
欧阳旭
张明偲
+3 位作者
杨清帅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1992年Allen等认识到光子可以携带轨道角动量(OAM),其表现为波前的螺旋相位分布。由于其独特的光场分布以及其拓扑荷理论上可取任意整数等特性, OAM光束在超分辨成像、高密度数据编码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微纳尺度下OAM光束与物质相...
1992年Allen等认识到光子可以携带轨道角动量(OAM),其表现为波前的螺旋相位分布。由于其独特的光场分布以及其拓扑荷理论上可取任意整数等特性, OAM光束在超分辨成像、高密度数据编码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微纳尺度下OAM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新机制的研究,有望为现代光子器件以及多维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OAM光束在纳米结构上实现多维信息复用以及OAM光束拓扑荷的探测技术,并对纳米尺度OAM光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轨道角动量
光复用
编码解码
完美涡旋光
涡旋光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性能光频域分布式光纤测试与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军
林蹉富
+3 位作者
邹晨
喻张俊
王云才
秦玉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89,共24页
光频域反射(OFDR)是一种基于光调频连续波原理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它利用扫频光干涉信号频率与光纤位置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获取沿光纤分布的散射/反射/损耗、相位和偏振等特征信息,可进一步反演光纤感测的温度、应力/应变等外界物...
光频域反射(OFDR)是一种基于光调频连续波原理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它利用扫频光干涉信号频率与光纤位置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获取沿光纤分布的散射/反射/损耗、相位和偏振等特征信息,可进一步反演光纤感测的温度、应力/应变等外界物理场分布。相比于时域、相干域等分布式测量技术,OFDR的优点是可兼顾高空间分辨率、高测量灵敏度、长测量距离、大动态范围、高速响应等性能。回顾了OFDR的测量原理,综述了分布式测量噪声来源、空间点扩展函数退化机理以及测量误差与噪声抑制等OFDR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推导了基于OFDR分布式传感的测量极限,分析了提升传感精度与测量距离的若干方法;概述了国内外OFDR仪器发展现状及其在集成波导器件与保偏光纤等测试、光纤陀螺环内部应力传感等应用范例,最后展望了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频域反射技术
测量退化机理
分布式传感极限
光频域反射仪器
高性能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的微纳防伪结构色
被引量:
4
3
作者
欧阳旭
谢子健
+5 位作者
张孟瑞
杨清帅
李晨辉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9,共9页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由于其周期相关的光栅衍射特性在明场下显示出鲜艳的结构色,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而微纳结构在显微镜暗场显示的颜色通常容易被忽略。本文报道通过飞秒激光对氧化铟锡薄膜加工形成双周期光栅结构,利用其在明场...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由于其周期相关的光栅衍射特性在明场下显示出鲜艳的结构色,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而微纳结构在显微镜暗场显示的颜色通常容易被忽略。本文报道通过飞秒激光对氧化铟锡薄膜加工形成双周期光栅结构,利用其在明场和暗场的观察下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实现图像加密应用。通过控制飞秒激光的偏振、脉冲能量和扫描速度在氧化铟锡薄膜上形成与偏振和波长相关的亚波长周期光栅,通过控制激光加工线条行间距形成大周期光栅。本文研究了激光加工能量和加工线条之间的间距对其形成双周期结构在明场和暗场显色的影响,利用不同加工参数结构在明场和暗场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实现图像加密。激光直写加工可以快速制备大面积区域,有望在商品防伪、图案装饰、超表面设计等方面发挥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色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
信息防伪
激光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光源加热型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家瑞
吕大娟
+3 位作者
董新永
徐鹏柏
杨军
秦玉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6,共7页
针对光纤热式风速计需要专门的泵浦激光或加热电阻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操作不便,提出了基于光源自加热效应的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首先在单模光纤端面用紫外光固化胶制作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并将其作为传感探头;然后利用传感探头对输...
针对光纤热式风速计需要专门的泵浦激光或加热电阻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操作不便,提出了基于光源自加热效应的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首先在单模光纤端面用紫外光固化胶制作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并将其作为传感探头;然后利用传感探头对输入宽带光源的吸收所产生的热量,获得自身较高的初始温度;最后测量传感探头在气流作用下温度降低及应变所引起的干涉光谱的波长漂移量,根据波长漂移量与风速的特定关系来实现风速测量。在0~7 m/s的风速范围内对传感探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传感探头获得高达-3.13 nm/(m·s^(-1))的风速灵敏度,响应时间约为25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风速计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热式风速计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微纳结构的光子轨道角动量复用及检测进展
1
作者
欧阳旭
张明偲
杨清帅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机构
暨南
大学
光子
技术
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
出处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61,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项目,2016ZT06D081
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项目资助,2021CXB006。
文摘
1992年Allen等认识到光子可以携带轨道角动量(OAM),其表现为波前的螺旋相位分布。由于其独特的光场分布以及其拓扑荷理论上可取任意整数等特性, OAM光束在超分辨成像、高密度数据编码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对微纳尺度下OAM光束与物质相互作用新机制的研究,有望为现代光子器件以及多维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等领域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本课题组利用OAM光束在纳米结构上实现多维信息复用以及OAM光束拓扑荷的探测技术,并对纳米尺度OAM光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信息光学
轨道角动量
光复用
编码解码
完美涡旋光
涡旋光检测
Keywords
information optics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optical multiplexing
coding and decoding
perfect optical vortex
detection of vortex beam
分类号
O438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性能光频域分布式光纤测试与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杨军
林蹉富
邹晨
喻张俊
王云才
秦玉文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
哈尔滨工程
大学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通感融合
光子
技术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广东
省信息
光子
技术
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89,共2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20520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1925501)
+2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27815)
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2019ZT08X340)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2019CX01X010)。
文摘
光频域反射(OFDR)是一种基于光调频连续波原理的分布式光纤测量技术,它利用扫频光干涉信号频率与光纤位置之间的傅里叶变换关系获取沿光纤分布的散射/反射/损耗、相位和偏振等特征信息,可进一步反演光纤感测的温度、应力/应变等外界物理场分布。相比于时域、相干域等分布式测量技术,OFDR的优点是可兼顾高空间分辨率、高测量灵敏度、长测量距离、大动态范围、高速响应等性能。回顾了OFDR的测量原理,综述了分布式测量噪声来源、空间点扩展函数退化机理以及测量误差与噪声抑制等OFDR性能提升关键技术;推导了基于OFDR分布式传感的测量极限,分析了提升传感精度与测量距离的若干方法;概述了国内外OFDR仪器发展现状及其在集成波导器件与保偏光纤等测试、光纤陀螺环内部应力传感等应用范例,最后展望了未来的若干研究方向。
关键词
光频域反射技术
测量退化机理
分布式传感极限
光频域反射仪器
高性能应用
Keywords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
measuring degradation mechanism
distributed sensing limitation
optical frequency domain reflection instrument
high-performance application
分类号
O436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的微纳防伪结构色
被引量:
4
3
作者
欧阳旭
谢子健
张孟瑞
杨清帅
李晨辉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机构
暨南
大学
光子
技术
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
出处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59,共9页
基金
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6ZT06D081)。
文摘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由于其周期相关的光栅衍射特性在明场下显示出鲜艳的结构色,备受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而微纳结构在显微镜暗场显示的颜色通常容易被忽略。本文报道通过飞秒激光对氧化铟锡薄膜加工形成双周期光栅结构,利用其在明场和暗场的观察下具有不同的颜色特性实现图像加密应用。通过控制飞秒激光的偏振、脉冲能量和扫描速度在氧化铟锡薄膜上形成与偏振和波长相关的亚波长周期光栅,通过控制激光加工线条行间距形成大周期光栅。本文研究了激光加工能量和加工线条之间的间距对其形成双周期结构在明场和暗场显色的影响,利用不同加工参数结构在明场和暗场下显示不同的颜色实现图像加密。激光直写加工可以快速制备大面积区域,有望在商品防伪、图案装饰、超表面设计等方面发挥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结构色
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
信息防伪
激光加工
Keywords
structural color
laser induced periodic surface structure
anti-counterfeiting
laser processing
分类号
TB34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N24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光源加热型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
被引量:
2
4
作者
张家瑞
吕大娟
董新永
徐鹏柏
杨军
秦玉文
机构
广东工业大学先进光子技术研究院
广东工业大学
广东
省信息
光子
技术
重点实验室
光纤光缆制备
技术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90-19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5204,11974083)
光纤光缆制备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SKLD1905)
广东省引进创新创业团队项目(2019ZT08X340)。
文摘
针对光纤热式风速计需要专门的泵浦激光或加热电阻所带来的成本增加和操作不便,提出了基于光源自加热效应的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首先在单模光纤端面用紫外光固化胶制作法布里-珀罗干涉仪并将其作为传感探头;然后利用传感探头对输入宽带光源的吸收所产生的热量,获得自身较高的初始温度;最后测量传感探头在气流作用下温度降低及应变所引起的干涉光谱的波长漂移量,根据波长漂移量与风速的特定关系来实现风速测量。在0~7 m/s的风速范围内对传感探头进行测量,结果表明传感探头获得高达-3.13 nm/(m·s^(-1))的风速灵敏度,响应时间约为250 ms。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风速计
法布里-珀罗干涉仪
热式风速计
Keywords
sensors
fiber optic anemometers
Fabry-Perot interferometers
thermal anemometers
分类号
TN253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微纳结构的光子轨道角动量复用及检测进展
欧阳旭
张明偲
杨清帅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性能光频域分布式光纤测试与传感技术研究进展
杨军
林蹉富
邹晨
喻张俊
王云才
秦玉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3
基于激光诱导表面周期结构的微纳防伪结构色
欧阳旭
谢子健
张孟瑞
杨清帅
李晨辉
曹耀宇
徐毅
李向平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光源加热型高灵敏度光纤热式风速计
张家瑞
吕大娟
董新永
徐鹏柏
杨军
秦玉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