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参胶囊治疗胃癌的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许岸高 李韶光 +2 位作者 刘集鸿 沈剑刚 甘爱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364-365,共2页
中医中药是治疗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有作者证实,合理的中药配伍能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全身状态及生存率[1].作者用黄参胶囊治疗胃癌患者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证实该方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升高血清及胃液的一氧化氮(... 中医中药是治疗晚期胃癌的重要方法之一,国内有作者证实,合理的中药配伍能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全身状态及生存率[1].作者用黄参胶囊治疗胃癌患者亦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证实该方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和升高血清及胃液的一氧化氮(NO)水平.1材料和方法1.1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黄参胶囊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的细胞凋亡及Bcl-2,P53蛋白表达研究
2
作者 许岸高 李韶光 +1 位作者 刘集鸿 甘爱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263-263,共1页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BCL-2基因 P53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抗体检测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甘爱华 许岸高 刘集鸿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477-478,共2页
关键词 Hp抗体检测 幽门螺杆菌感染 免疫印迹法 消化性溃疡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发生中增殖细胞核抗原与Bcl-2和P53蛋白表达的意义
4
作者 甘爱华 许岸高 +1 位作者 刘集鸿 李韶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2期66-67,共2页
胃癌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失衡导致细胞的过度积聚是胃癌发生的病理基础.本文通过检测癌前病变和胃癌的细胞增殖指数,以及相关基因bcI-2、p53的表达规律,以探讨细胞增殖与BcI-2和P53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
关键词 胃癌发生 P53蛋白表达 BCL-2 增殖细胞核抗原 病理基础 生发 细胞增殖指数 相关基因 癌前病变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与p53和bcl—2表达的关系
5
作者 许岸高 沈剑刚 +1 位作者 李韶光 刘集鸿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阐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 p53和 bc(?)-2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了28例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和17例 Hp 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20例 Hp 阴性正常胃粘膜对照者胃粘膜上皮细... 目的阐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 p53和 bc(?)-2表达的关系。方法本研究观察了28例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和17例 Hp 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和20例 Hp 阴性正常胃粘膜对照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及其 p53和bc(?)-2表达水平。结果:正常胃粘膜和 Hp 阴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低,p53蛋白低表达和 bc(?)-2蛋白高表达。而 Hp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百分率高,p53蛋白高表达而 bc(?)-2蛋白低表达。结论 Hp 可诱导胃粘膜上皮细胞凋亡,其作用途径与上调 p53蛋白表达水平及下调 bc(?)-2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上皮细胞 凋亡 BCL-2表达 慢性浅表性胃炎 阴性 患者 低表达 BEL-2 正常 幽门螺杆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氟尿嘧啶诱导人胃癌细胞的凋亡
6
作者 许岸高 刘集鸿 +3 位作者 甘爱华 沈剑刚 钟志强 黄志辉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1999年第1期48-48,共1页
为了解5-氟尿嘧啶(5-FU)对人体胃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我们对10例胃癌患者经5-FU治疗7天后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并与10例未作任何化疗的病人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5-氟尿嘧啶 人胃癌细胞 胃癌细胞凋亡 5-FU 治疗 诱导 胃癌患者 病人 对照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及C-myc蛋白表达在胃癌发生中的意义
7
作者 甘爱华 许岸高 刘集鸿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1999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了解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凋亡与C-myc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C-mye蛋白表达.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凋... 目的:了解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细胞凋亡与C-myc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采用LSAB免疫组化法检测C-mye蛋白表达.结果: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轻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凋亡指数分别为(16.8±12.3)%、(24.1±20.0)%、(19.31±6.4)%、(15.7±15.2)%、(10.1±9.1)%和(6.3±6.0)%,进展期胃癌著低于早期胃癌和不典型增生(p<0.05)而C-my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6%、20.7%、35.3%、50%、50.0%、66.7%、66.7%胃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胃溃疡和活动性胃炎(p<0.01),进展期胃癌明显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p<0.05)在胃癌患者中,C-mye阳性组与阴性组调亡指数分别为(8.2±6.0)%》%和(3.5±2.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早期胃癌到进展期胃癌的发展中,细胞凋亡逐渐受到抑制C-mye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胃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 细胞凋亡 C-MYC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治疗的疗效-费用关系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许岸高 钟志强 +2 位作者 黄志辉 刘集鸿 甘爱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十二指肠溃疡 治疗 疗效-费用
原文传递
细胞凋亡及c myc蛋白表达与胃癌发生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甘爱华 许岸高 刘集鸿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783-783,共1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C-MYC蛋白 表达 胃癌
原文传递
黄参方剂治疗胃癌中的细胞凋亡及一氧化氮改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许岸高 刘集鸿 +1 位作者 沈剑刚 甘爱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目的 观察黄参方剂改善胃癌病人症状的疗效 ,探讨该方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连服黄参方剂 4周 ,治疗 38例晚期胃癌病人 ,治疗前后用TUNEL法检测胃癌标本细胞凋亡指数 ,用比色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 目的 观察黄参方剂改善胃癌病人症状的疗效 ,探讨该方剂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 (NO)的关系。方法 连服黄参方剂 4周 ,治疗 38例晚期胃癌病人 ,治疗前后用TUNEL法检测胃癌标本细胞凋亡指数 ,用比色法检测胃癌组织标本、胃液和血液NO水平。所有病人在治疗前后均进行Karnofsky评分以了解近期症状改善的程度。结果 临床症状根据Karnofsky评分标准 ,患者治疗前后行为状态平均评分分别为(5 2 6 9± 2 2 13)分和 (73 2 9± 30 11)分 ,差异显著 (P <0 0 5 )。治疗前后胃癌标本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4 5±2 0 ) %和 (11 9± 5 1) % ,差异显著 (P <0 0 5 )。治疗后血清、胃液和胃癌组织的NO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NO水平 (P <0 0 1)。结论 黄参方剂能改善胃癌病人的近期症状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这些作用的产生伴随有胃癌组织、血清和胃液的NO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细胞凋亡 一氧化氮 黄参方剂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病细胞凋亡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岸高 陈颜芳 +1 位作者 刘集鸿 甘爱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1998年第3期159-161,共3页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病细胞凋亡的关系,我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Hp阴性的33例慢性胃炎和Hp阳性的32例慢性胃炎、29例胃溃疡、30例胃癌的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发现,凋亡指数分别为1....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病细胞凋亡的关系,我们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对Hp阴性的33例慢性胃炎和Hp阳性的32例慢性胃炎、29例胃溃疡、30例胃癌的胃镜活检标本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结果发现,凋亡指数分别为1.6%、16.8%、24.1%、6.3%,Hp阳性的胃病凋亡指数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5~0.01)。对31例Hp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其中23例根除后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从19.5%下降至5.8%,差异显著(P<0.05);而8例根除失败者治疗前后凋亡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Hp感染可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胃炎 胃溃疡 胃肿瘤 幽门螺杆菌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肠道疾病 被引量:17
12
作者 甘爱华 许岸高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2年第5期236-238,共3页
非甾休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普遍.服药后会造成胃肠道粘膜的损伤,表现为粘膜的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及溃疡,严重者可引起穿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甾体... 非甾休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普遍.服药后会造成胃肠道粘膜的损伤,表现为粘膜的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及溃疡,严重者可引起穿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抑制胃肠道肿瘤的生长.目前已有选择性环氧合酶(COX)抑制剂,有望用于胃肠道肿瘤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疾病 非甾体类抗炎药 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