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的实践探索——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为例
1
作者 胡清兰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6-82,共7页
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旨归。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不仅有利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而且有利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开新局”的能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积极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的实践探索... 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是高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旨归。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不仅有利于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见实效,而且有利于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开新局”的能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积极进行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新时代大学生“学史力行”的浓厚氛围,激发了新时代大学生强烈的“学史力行”意愿,但仍存在一些实践困境。克服这些实践困境,需要从夯实新时代大学生的“学史力行”的理论基础,筑牢“学史力行”的实践根基,整合“学史力行”的实践资源和推动“学史力行”常态化制度化四个方面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学习教育 高校 新时代 大学生 学史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哲学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2
作者 吴莉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7-157,共1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由李维武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一书,基于宏观的哲学体...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过程。由李维武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一书,基于宏观的哲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结合历史视角,讲述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哲学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 哲学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历史视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现代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办高校学生信仰心理探析及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3
作者 何建芬 张辉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131-134,共4页
心理因素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与确立的基础影响因素。鉴于此,民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要积极从其信仰心理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由此探索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新方法,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心理 民办高校 马克思主义信仰 培育 影响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媒时代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脱嵌与构建
4
作者 韦岚 黄颖婷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3,84,共8页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智媒时代出现脱嵌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后真相语境中呈现剥离传统观念认同的脱嵌,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呈现脱离中心化效应的脱嵌,在泛娱乐化思潮中呈现偏离主流价值观导向的脱嵌。主要原因包括后真相语境干扰,虚拟...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在智媒时代出现脱嵌现象,具体表现为:在后真相语境中呈现剥离传统观念认同的脱嵌,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呈现脱离中心化效应的脱嵌,在泛娱乐化思潮中呈现偏离主流价值观导向的脱嵌。主要原因包括后真相语境干扰,虚拟数字空间影响,泛娱乐化思潮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四重因素。因此,为破解上述脱嵌困境,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筑牢思想政治工作“新阵地”,引领思想文化“新国潮”,打造意识形态“防护盾”,从四重向度着手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 大学生 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技术整合视角 被引量:18
5
作者 韦岚 陈士林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45,共10页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大学教师角色定位提供了契机。技术整合理论为大学教师审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视角,大学教师通过建构经典的技术整合模型——TPACK模型完成“模型要素角色定位角色实现”过程,帮助...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大学教师角色定位提供了契机。技术整合理论为大学教师审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技术应用提供了视角,大学教师通过建构经典的技术整合模型——TPACK模型完成“模型要素角色定位角色实现”过程,帮助自身实现技术掌握到艺术生成的升华,成长为智慧型教师。大学教师可围绕TPACK模型的三个核心要素进行动态实践,以信息数据应用的探索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及时反馈的合作者、智能教育建设的服务者、技术双重属性的反思者等为角色进行定位,并以提升先行探索意识、强化过程引导能力、提高互动合作水平、提供高效服务和坚持深度职业反思为路径实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等教育 大学教师 技术整合 TPACK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抗战时期美洲洪门的民族主义话语与政治诉求
6
作者 吴俊青 潮龙起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51-60,共10页
论文利用美洲洪门独办或合办的《大汉公报》《公论晨报》《世界日报》等华文报纸以及其他一手资料,在尊重洪门史实的前提下,从话语政治的研究视角,主要考察了抗战时期美洲洪门如何藉由民族主义的话语来阐述自身历史,宣扬其革命功绩,团... 论文利用美洲洪门独办或合办的《大汉公报》《公论晨报》《世界日报》等华文报纸以及其他一手资料,在尊重洪门史实的前提下,从话语政治的研究视角,主要考察了抗战时期美洲洪门如何藉由民族主义的话语来阐述自身历史,宣扬其革命功绩,团结与壮大洪门力量,进而获得美洲侨社及祖国人民的理解与认可,以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和实现立案组党、参政议政的政治目标。近代以来,特别是抗战时期,在民族主义思想与国内政党思潮的双重影响下,美洲洪门愈来愈重视祖国政治的发展,并努力通过华文报刊、侨社公共活动等方式阐发民族主义话语,动员广大洪门成员援助祖国的抗日战争,并积极参政议政,进而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美洲洪门一方面努力塑造革命老党形象,宣扬其革命功绩,呼吁海内外同胞团结一致,抵御外侮,以扩大其政治声势,争取侨社话语权与领导权;另一方面,积极阐发政治观念,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以实现参政议政的政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 洪门 致公堂 民族主义 参政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山区地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研究——以广东清远连山太保莲塘村为例
7
作者 严星柔 詹小花 赖文君 《文化软实力研究》 2024年第6期65-72,共8页
在绿美中国建设过程中,山区地带的乡村是永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此类乡村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重压力:生态守护与绿色转型的压力、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压力、生态文明建设承担者的压力,以及人口流失和空心化的压力。如何立足绿色发展,化... 在绿美中国建设过程中,山区地带的乡村是永续发展的基础。当前,此类乡村面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重压力:生态守护与绿色转型的压力、城乡发展不平衡的压力、生态文明建设承担者的压力,以及人口流失和空心化的压力。如何立足绿色发展,化解压力,提升发展质量,成为此类乡村关注的焦点。驻点调研发现,粤北山区的莲塘村在遵循生态文明规律、实现绿色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这一路径的推广可以从组织与理论、法治与道德、美学追求及精神力量支撑方面有效化解中国山区地带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重压力,促进乡村的生态复兴,建设绿美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地带乡村 四重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吉鄂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2-66,共5页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对27所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形成了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创业类课程体系相对... 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对27所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职院校开展“双创教育”情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院校形成了成立专门机构、设立专项资金、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创业类课程体系相对完善、建立校内外基地平台等主要做法和特点,但也还存在学生层面创新创业意识不强、课程设置不合理、专业数量相对较少、平台配套不全、整体投入不足等问题。为此,各高职院校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双创”理念、加强“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双创教育”教师整体素质、打造具有全链条孵化功能的校内外实践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1
9
作者 黎育生 王夫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9-21,共3页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本质上是实践的。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日常生活世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长期重要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其本质上是实践的。日常生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存发展的基本寓所,日常生活世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平台。基于日常生活世界视角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实现以现代性为核心的文化启蒙,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打造大众传媒的一体化平台,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动力、感召力和主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日常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路径探析——以文化认同为视角 被引量:1
10
作者 秦素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4-19,112,共7页
如何容纳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一直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不断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 如何容纳族群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一直是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何处理好民族问题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不断增强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文化认同为视角、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打造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民族文化教育,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心理认同理念,营造中华文化认同校园环境,以多维度立体化的系统培育为路径,从而逐步形成各民族共同体的合力,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认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归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素端 《宜春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25-28,41,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价值理念的集中凝练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在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共通性,在培育实践中以国家认同为旨归。在个体认同系统的价值演进中,个体成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主流价值理念的集中凝练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表达。在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国家认同具有共通性,在培育实践中以国家认同为旨归。在个体认同系统的价值演进中,个体成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价值传承、价值自觉达至国民身份的理性认识、国家认同的现实发展与自觉选择。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互推进成为提升二者培育实效的重要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实践归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农民心理与行为分析--以广东为中心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程节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1年第6期33-43,共11页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项被赋予政治、经济双重改造使命的宏大工程,对农民的日常心理和行为取向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从广东地方性实践看,面对“入不入社”问题时,各阶层农民的心理形态与行为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 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一项被赋予政治、经济双重改造使命的宏大工程,对农民的日常心理和行为取向均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从广东地方性实践看,面对“入不入社”问题时,各阶层农民的心理形态与行为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贫农普遍呈现出“积极拥护”“感恩”“均平”“求富”等不同心理形态;中农则表现为“欲迎还拒”,“怕吃亏”“随大流”“单干”等不同心态兼而有之,呈现出对国家政策规范化期待与谨慎戒备的双重矛盾心理;富农由于自身处境对入社抱投机心理,既害怕被孤立而主动讨好乡村“熟人社会”,又因入社困难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不满与有限抵抗。研究表明,各阶层农民入社并非完全出于自主的理性选择,而是掺和着利益、政策与意识形态等多重因素的权衡与考量。农民的各种复杂心理和行为取向,既反映合作化语境下农民的利益诉求,也隐含各阶层农民的生存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合作化 农民心理 农民行为 社会改造 利益诉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合作化视域下的农民与国家关系--以广东为中心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程节 王夫营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2年第3期31-43,共13页
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围绕“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问题,农民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乡村社会改造愿景之间既有契合,也存在明显张力,由此导致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平衡”与“失衡”中曲折前进。从广东地方性实践看,在制度变革的规制下,农民... 农业合作化运动期间,围绕“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问题,农民的利益诉求与国家的乡村社会改造愿景之间既有契合,也存在明显张力,由此导致农业合作化运动在“平衡”与“失衡”中曲折前进。从广东地方性实践看,在制度变革的规制下,农民与国家之间迭次呈现出积极合作、消极响应、隐性抗争、理性认同等不同互动态势,从互助组的欣然加入到合作化“加速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反行为”现象,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民与国家之间的互动和博弈,既不是根本性的对立,也不是简单的顺从,彰显出的是一种合作与冲突的博弈状态。这种复杂而生动的历史面相深受利益机制的影响和触动,并随利益发展的现实性和可能性而动态调整。在农民微弱且坚韧持久的利益表达压力下,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取向,主动调整与农民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在合作化运动中实现“利益整合”与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农业合作化运动 农民与国家关系 利益整合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学生学习观的现状审视与引导对策——基于12686名广东中职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素端 汪永智 +1 位作者 刘春雁 邓凯文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29-34,共6页
中职学生学习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学生能否形成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实践作为。为探清中职学生对学习的基本看法,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中职学生有效学习,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12686名广... 中职学生学习观的正确与否,关系着学生能否形成个体发展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实践作为。为探清中职学生对学习的基本看法,更好地引导和帮助中职学生有效学习,采用线上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了12686名广东中职学生有关学习观的基本态度数据。经过对所收集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等方面能形成正确认知。中职学生学习观现状的形成,与中职学生的能力特点、学习经历以及中职学校的办学特色紧密相关。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上,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培育和引导,采用有效的对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为学生完成学业和成人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目的 学习内容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孝文化融入中职德育的对策探讨——基于广东省河源市796名中职学生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聂浩然 王映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2-76,共5页
研究者采集了796名广东省河源市的中职学生有关孝文化的基本态度数据,通过分析,发现中职学生对孝文化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还是存在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对孝文化的兴趣,在孝文化践行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热衷于学习... 研究者采集了796名广东省河源市的中职学生有关孝文化的基本态度数据,通过分析,发现中职学生对孝文化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但还是存在部分中职学生缺乏对孝文化的兴趣,在孝文化践行方面存在不彻底现象。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热衷于学习“实用性”的课程,对孝文化认知有偏差等。据此应建设新时代孝文化的德育体系,培养中职学生对孝文化的兴趣;提升教师孝文化素养,丰富新时代的孝文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提高孝文化的融入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孝文化 中职学生 中职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位一体”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晓静 李琴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47-54,共8页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构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三大教育实施系统,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有待完善...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构建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是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三大教育实施系统,当前,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体系有待完善,家庭、社会对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不足。对此有必要强化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增强社会教育的依托作用,“三位一体”推进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大中小学一体化 教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与对策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吉鄂 《劳动保障世界》 2020年第12期71-72,共2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育人效果。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形成了国家支持、学校服务、社会帮助、学生主动的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对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浪潮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的构建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育人效果。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普遍形成了国家支持、学校服务、社会帮助、学生主动的四级联动管理体系,对培育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应该看到的是,还有"三大问题"和"三大困境"影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体系构建。本文从分析问题和困境产生的原因出发,提出了深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学校的服务建设和强化校企沟通的三条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创新创业 管理体系 现状 问题 困境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的实施困境与策略
18
作者 庄晓静 吴艳娟 +1 位作者 魏丹红 周微笑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23期39-42,共4页
红色研学活动是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广东省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取得经验成... 红色研学活动是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助推我国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传承与发展革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当前广东省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取得经验成果的同时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区域整体发展的视角,统筹构建“有关部门引领,搭建平台;基地主导,主动作为;学校支持,配合落实”的广东省中小学红色研学实践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广东省中小学红色研学活动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研学 中小学 实施困境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下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冠源 李冬娜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71-77,共7页
红色基因能赋予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新内涵,通过大力挖掘及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使之有机植入并与文化旅游发展相融合,俨然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乡村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动能。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 红色基因能赋予乡村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以新内涵,通过大力挖掘及深度开发红色资源,使之有机植入并与文化旅游发展相融合,俨然已经成为新时期推动乡村地区文化旅游市场增长的新动能。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归纳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提出优化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路径。研究表明,文旅融合下的乡村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应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深度开发、充分依托新技术加强营销推广、多措并举加快专业人才培养,从而推动乡村地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终为乡村地区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 乡村 红色文化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逻辑理路
20
作者 韦岚 李伟英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7-16,共10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变化。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研判治理形势的新变化为基础,着力探讨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关系。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哲学视角为讲清楚社会主义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治理领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变化。在此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以研判治理形势的新变化为基础,着力探讨与国家治理效能的关系。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哲学视角为讲清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理论基础。以“本体—认识—方法—价值”的逻辑理路理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于国家治理的过程,清晰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提升国家治理效能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支撑。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实践路径,具体表现在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优势,增进意识形态治理主体的个人本领,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国家治理效能 国家治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