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海市人工流产的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华 李雪琴 罗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7期1028-1030,共3页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Post-Abortion Care,PA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工流产现状及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保护女性生殖健康方面的作用,为流产后优质计划生育服务( Post-Abortion Care,PAC)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2年1—12月于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自愿参加该调查的4942例女性进行描述性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学特征、避孕措施使用情况、本次意外妊娠原因,并提供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于人工流产后1月、3月、6月、12月进行随访,了解其人工流产后避孕措施落实情况及有无再次意外妊娠,将调查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价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在落实有效避孕、降低意外妊娠率方面的作用。结果2012年全年在珠海市妇幼保健院行人工流产术的女性共5188例,4942例自愿参加该调查,年龄14-46岁,平均年龄23.6岁,其中年龄20-40岁4328例(87.58%);2142例系未婚女性(43.34%),2364例尚未生育(47.83%)。1853例未采取避孕措施(37.49%);2891例为避孕失败(58.50%);198例因孕期接触药物、辐射、酒精等非意愿终止妊娠(4.01%);避孕失败的女性中有746例为安全期避孕(25.80%);806例为体外射精(27.88%);458例为宫内节育器(15.84%);548例为事后紧急避孕药(18.96%);1726例为重复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次数≥2)(34.93%);人工流产后严格随访1年,有121人失访,失访率为2.45%。1059例未采取有效避孕(21.97%);3762例坚持有效避孕(78.03%):其中避孕套2143例(56.96%);口服避孕药728例(19.35%);宫内节育器891例(23.68%)。有效避孕率较PAC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例再次意外妊娠,意外妊娠率1.73%;其中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58例(5.48%);坚持有效避孕组再次意外妊娠7例(0.19%),意外妊娠率低于未坚持有效避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珠海市人工流产形式严峻,主要集中于20-40岁的性活跃期人群,与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密切相关,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能显著提高有效避孕率、降低意外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有效避孕 意外妊娠 流产后计划生育指导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手术中无痛技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姜星 谭玉红 黄彩贤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自愿要求无痛手术287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人工流产170例,钳刮38例,清宫53例,诊刮26例,无麻醉手术220例为对照组,其中人工流产120例,钳刮35例,清... 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妇科手术患者自愿要求无痛手术287例患者为试验组,其中人工流产170例,钳刮38例,清宫53例,诊刮26例,无麻醉手术220例为对照组,其中人工流产120例,钳刮35例,清宫41例,诊刮24例。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缓解疼痛分别为287例和6例,人工流产综合征分别为0例和25例,宫颈口松弛分别为223例和27例,术后阴道出血停止时间(≤6d)分别为256例和133例,这四项P<0.05,差异显著;试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0ml分别为273例和208例,手术时间(≤4min)分别为227例和173例,这两项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痛技术应用于妇科手术中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手术 无痛技术 临床应用 人工流产 钳刮 清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温远辉 赖海燕 张剑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 目的探讨妇科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诊断治疗、预防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护理的方法。结果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是盆腔恶性肿瘤、老年妇女、高血压、糖尿病及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等。采取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防止静脉内膜损伤和防止血液高凝状态的有效措施是防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结论对有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盆腔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应加强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术后 血栓性静脉炎 防治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群慧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年第4期455-456,共2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化疗单...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用于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及化疗单次疗程结束1周后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1)。化疗单次疗程结束1周后,观察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恶性肿瘤 化疗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艾艳 《微创医学》 2008年第3期279-280,共2页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内皮素与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关系 被引量:15
6
作者 谢凤云 徐隽颖 +3 位作者 蔡喆 郭海雁 王晓蓉 罗芬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6-627,共2页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前后子宫内膜内皮素(ET)含量,探讨子宫内膜ET与使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LNG-IUS...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前后子宫内膜内皮素(ET)含量,探讨子宫内膜ET与使用LNG-IUS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LNG-IUS放置前及放置后1、3、6、12个月子宫内膜ET含量,根据子宫出血类型分析子宫内膜ET与子宫异常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放置后1~12个月子宫内膜ET的含量较放置前下降,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ET含量有逐渐下降趋势。放置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ET含量较月经正常及闭经患者的ET含量高。结论子宫内膜局部ET含量高可能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以及放置LNG-IUS后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 子宫内膜增生症 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1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刚 王庆一 +2 位作者 叶县宣 孙晓燕 杜志坚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1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肌瘤122例,多发74例;浆膜下肌瘤113例,肌壁间肌瘤62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21例;肌...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影响因素和手术技巧。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19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发肌瘤122例,多发74例;浆膜下肌瘤113例,肌壁间肌瘤62例,浆膜下与肌壁间肌瘤同时存在21例;肌瘤数最多12个,肌瘤平均直径4.51 cm;手术时间平均75.5 min,术中出血平均25.6 ml。子宫肌瘤直径≥6 cm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大于直径<6 cm者,肌瘤数目和肌瘤类型对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无明显影响。结论子宫肌瘤大小是影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关键因素。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和具备熟练的镜下手术技能是体现腹腔镜手术优越性的关键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瘤 腹腔镜检查 妇科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在子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姜星 李敏 +1 位作者 雷瑛 王庆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4596-4598,共3页
目的:探讨VE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Ⅱ、25例CINⅢ以及30例ICC病例中VEGF的... 目的:探讨VEGF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浸润性宫颈癌(ICC)中的表达,旨在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率。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慢性宫颈炎、30例CINⅠ~Ⅱ、25例CINⅢ以及30例ICC病例中VEGF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织、CINⅠ~Ⅱ组织中很少表达VEGF,在CINⅢ及ICC组织中呈高表达,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EGF在CINⅢ及ICC中呈高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并有助于探讨CIN及ICC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宫颈上皮内瘤变 浸润性宫颈癌 慢性宫颈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力 王群慧 +4 位作者 何扬 赵东波 袁琳 毋济霞 李贤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8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强化治疗对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珠海市人民医院确诊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46例。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2周。在强化治疗前、后接受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并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强化治疗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降低(P〈0.05),C肽及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提高(P〈0.05),HOMA-IR指数降低(P〈0.05)。结论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与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强化治疗可改善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 磷酸西格列汀 门冬胰岛素30 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结合抑制因子-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贾海军 于芳 +1 位作者 余洁 王庆一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检测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Ms在位内膜(60例)、异位内膜(6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中I... 目的检测DNA结合抑制因子-1(Id-1)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探讨其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Ms在位内膜(60例)、异位内膜(6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30例)中Id-1 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CD34标记阳性的血管进行微血管密度(MVD)测定,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EMs在位内膜Id-1 mRNA相对表达量和MVD值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但低于EMs异位内膜,而且随着临床期别增加EMs在位及异位内膜Id-1表达水平和MVD值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子宫内膜、EMs在位及异位内膜的增殖期和分泌期比较,Id-1 mRNA表达水平和MVD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在位和异位内膜Id-1mRNA表达水平和MVD值呈明显正相关性(r=0.879,P=0.000;r=0.829,P=0.000)。结论 Id-1在EMs在位和异位内膜中存在过度表达,且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推测Id-1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途径参与EMs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合抑制因子-1 子宫内膜异位症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血清CA_(125)及超声诊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星 王庆一 刘俊娥 《安徽医学》 2005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血清CA_(125)及B超诊断,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比分析33例子宫腺肌病和42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血清CA_(125)及B超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血清CA_(125)及B超诊断,提高子宫腺肌病的术前诊断率。方法对比分析33例子宫腺肌病和42例子宫肌瘤的临床、血清CA_(125)及B超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表现相近,但子宫腺肌病的痛经症状明显(P<0.05);B超的诊断符合率子宫肌瘤组和子宫腺肌病组分别为60.6%和92.9%,两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组血清CA_(125)水平明显升高,其阳性率为81.8%,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阳性率为4.76%)(P<0.05)。结论血清CA_(125)对鉴别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有重要价值,但是必须结合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提高对二者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子宫肌瘤 临床表现 血清检查 CA125 超声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临床对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彭刚 王庆一 杜志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144-1146,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33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2×2×3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肌瘤类型构成比及是否单发差异无显著性(P>...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233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39例患者的手术情况进行2×2×3方差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肌瘤类型构成比及是否单发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优势,可逐步取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肿瘤 腹腔镜 肌瘤剔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P16、PTEN、hMLH1蛋白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关系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颖 王庆一 +1 位作者 梁艳红 陈海玲 《新医学》 2010年第6期379-382,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P53、P16、PTEN和hMLH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癌变组)、1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腺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不典型增生组)和30... 目的:探讨P53、P16、PTEN和hMLH1蛋白的表达及其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过程中的变化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3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患者(癌变组)、17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腺上皮不典型增生患者(不典型增生组)和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异位症组)手术切除病灶中P16、P53、PTEN和hMLH1蛋白的表达,比较3组的阳性表达率。结果:P53蛋白在异位症组、不典型增生组和癌变组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而P16、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则逐渐降低;在癌变组中,P16与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以及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375,P<0.05;r=0.527,P<0.01;r=0.425,P<0.05)。P53与P16、PTEN和hML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r=-0.412,P<0.05;r=-0.572,P<0.01;r=-0.510,P<0.01)。结论:P53、P16、PTEN和hMLH1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中存在异常表达,4种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癌变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P16 P53 PTEN HMLH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症145例腹腔镜诊治结果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彭刚 王庆一 +2 位作者 叶县宣 孙晓燕 汪金华 《中国医药》 2006年第6期371-37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术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症住院行腹腔镜检查术的145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145例中,输卵管伞端闭锁或狭窄占41.4%、盆腔炎性粘连37.2%、子宫内膜异位症13.8%、子宫肌瘤7.6%;在原发不...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术对不孕症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症住院行腹腔镜检查术的145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145例中,输卵管伞端闭锁或狭窄占41.4%、盆腔炎性粘连37.2%、子宫内膜异位症13.8%、子宫肌瘤7.6%;在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患者中,病因构成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输卵管因素和盆腔炎性粘连是女性不孕的主要因素;应用腹腔镜可一次性明确诊断,并为指导不孕症的治疗提供依据;腹腔镜检查术对女性不孕的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爱服务对人工流产后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婷婷 郑明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3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人工流产后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且行人工流产的4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干预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178例)和实验组(222例)。对照组予人工... 目的探讨流产后关爱服务(PAC)对人工流产后患者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就诊且行人工流产的40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干预措施将其分为对照组(178例)和实验组(222例)。对照组予人工流产前后基本人工流产注意事项介绍,人工流产后未采取高效避孕方式;实验组人工流产前后予PAC服务并在人工流产后采取高效避孕方式。实验组根据患者术后选择的避孕方式,进一步分为优思悦组(143例)和宫内节育器组(79例)。随访6个月。比较各组人工流产后阴道流血时间,1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月经恢复情况、宫腔粘连情况、盆腔炎及避孕情况。结果实验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1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再次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均P<0.01)。优思悦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短于宫内节育器组,1个月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宫内节育器组,月经恢复率高于宫内节育器组,再次妊娠率低于宫内节育器组(P<0.05或P<0.01)。结论PAC服务有效提高避孕效果,降低育龄期妇女人工流产率和“高危人工流产”率。对于无生育要求需要长期避孕或年龄较大的患者使用宫内节育器经济方便并且安全有效;对于尚有生育要求或未生育的年轻患者采用口服优思悦避孕效果更好,能较好地帮助患者子宫内膜及月经恢复,减少阴道流血时间,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PAC服务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后关爱服务 人工流产 宫内节育器 优思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缝合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9
16
作者 戴红 王庆一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3441-3443,共3页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215例腹腔镜下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2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式(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62.37±21.65)min,较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对照组)的(88.64±37.14)min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5.32±21.73)ml,较对照组(79.62±38.49)ml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单层间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有价值的创意性缝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肌壁间子宫肌瘤剔除术 缝合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的测定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姜星 李敏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159-2160,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以及用于监测手术及药物疗效的作用.方法:测定278例患者的血清CA125值,分为两组:病例组,为113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包括子宫肌瘤患者6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8例和正常育龄妇... 目的:探讨血清CA125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价值以及用于监测手术及药物疗效的作用.方法:测定278例患者的血清CA125值,分为两组:病例组,为113例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照组,包括子宫肌瘤患者65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8例和正常育龄妇女80例.其中病例组分为75例的手术治疗组和38例的药物治疗组.结果:①病例组的CA125阳性率为71.6%,其中I期~Ⅱ期、Ⅲ期及Ⅳ期的阳性率分别为61.1%、71.9%及80.0%;对照组的阳性率为12.3%,,这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②手术治疗组手术前后的CA125阳性率分别为73.3%和25.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的CA125的阳性率分别为68.4%和28.9%,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CA125在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并可用于监测手术及药物的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125 子宫内膜异位症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星 刘俊蛾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45-46,共2页
目的 评价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995年5月至 2004年10月431例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镜下定位取病理组织活检。结果 经病理确诊CIN125例,其中 CINⅠ期64例,CINⅡ期33例,CINⅢ期28例,慢性宫颈... 目的 评价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1995年5月至 2004年10月431例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在镜下定位取病理组织活检。结果 经病理确诊CIN125例,其中 CINⅠ期64例,CINⅡ期33例,CINⅢ期28例,慢性宫颈炎184例,尖锐湿疣57例,宫颈息肉43例,其他13例,包括 宫颈纳氏囊肿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阴道镜对CIN的诊断率为89.86%。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CIN的诊断 率高,适合作CIN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镜 宫颈上皮内瘤变 临床应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多点活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庆一 杨桂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19-220,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活检对促排卵药物治疗无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 1994年以来经促排卵药物治疗无效的PCOS行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活检 ,分析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激素的变化、排卵情况和妊娠率等 ,观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活检对促排卵药物治疗无效的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 1994年以来经促排卵药物治疗无效的PCOS行腹腔镜下卵巢多点活检 ,分析手术前后血清相关激素的变化、排卵情况和妊娠率等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睾酮、雌激素明显下降 (P <0 0 1) ,黄体生成素与卵泡刺激素比值下降 ,排卵率 84 8% ,妊娠率 6 7 7%。结论 :本方法对于难治性PCOS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简便 ,损伤小 ,恢复快 ,且镜下可以同时进行其它治疗 ,增加受孕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腹腔镜检查 排卵诱导 治疗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β和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石彩歌 黄士荷 +4 位作者 张素粉 肖奇志 陈兴 王群慧 郭天棋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9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α(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NF-β、IFN-α基因在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高危型HPV阳性病例共236例,根据病...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和干扰素-α(IFN-α)基因多态性与HPV感染预后的相关性,探索TNF-β、IFN-α基因在HPV感染相关宫颈病变发生及进展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高危型HPV阳性病例共236例,根据病理确诊CIN级别分为病理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以及宫颈癌组,每组分别45、48、47、50、46例,同时以体检HPV和病理细胞学检测均阴性人员共56份样本作为对照。运用PCR扩增和Sanger测序法检测不同组别TNF-β的候选SNP rs909253、rs2239704和IFN-α的候选SNP rs6475526 SNP位点,统计和分析SNP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以及宫颈癌组、病理正常组及对照组比较发现:rs909253、rs2239704、rs6475526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存在明显差异。CC基因型携带者的HPV感染的累积阴性率最低,且该型携带者的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更容易在高级宫颈疾病组出现。结论建立TNF-β的候选SNP rs909253、rs2239704和IFN-α的候选SNP rs6475526的PCR基因扩增+Sanger(第一代)测序检测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并判读SNP的类型,构建分子分型模型,用于判断患者预后恢复情况,对临床做出正确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Β 干扰素-Α 基因多态性 人类乳头瘤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