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IL-6和TNF活性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俊容 黄宗干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6年第1期10-13,共4页
测定18例再障患者PBMNC诱生IL-6活性和诱生TNF及血浆TNF水平.结果显示PBMNC诱生IL-6活性和诱生TNF及血浆TNF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诱生IL-6活性在急性型再障高于慢性型(P<0.05).TNF是一种造血抑制因子,对再障的发病起了重要作用... 测定18例再障患者PBMNC诱生IL-6活性和诱生TNF及血浆TNF水平.结果显示PBMNC诱生IL-6活性和诱生TNF及血浆TNF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诱生IL-6活性在急性型再障高于慢性型(P<0.05).TNF是一种造血抑制因子,对再障的发病起了重要作用.IL-6的增高提示为机体的一种保护性代偿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康复期死亡26例分析
2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高筱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13-215,共3页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的常见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0年至2003年死于康复期的26例住院脑出血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住院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死亡原因:12例心血管系统并... 目的 分析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导致病情恶化、死亡的常见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990年至2003年死于康复期的26例住院脑出血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26例住院脑出血康复期患者的死亡原因:12例心血管系统并发症,5例继发性感染,5例食物窒息,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2例肺栓塞,与急性期死亡原因有明显不同。 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康复期死亡常见危险因素应有充分认识,积极预防和早期处理,可有效地减少死亡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期 死亡原因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中老年人溃疡病705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邓之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8年第S2期350-351,共2页
目的研究青中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患者在不同年龄组其病程、发病部位、临床症状的特点。方法经内镜、胃肠道X线或手术证实为PU705例,按其年龄分为青年(A)组、中年(B)组、老年前期(C)组、老年期(D)组.其中A组159例(22.55... 目的研究青中老年人消化性溃疡(PU)患者在不同年龄组其病程、发病部位、临床症状的特点。方法经内镜、胃肠道X线或手术证实为PU705例,按其年龄分为青年(A)组、中年(B)组、老年前期(C)组、老年期(D)组.其中A组159例(22.55%),B组264例(37.45%),C组199例(28.23%),D组83例(11.77%).病程≤1a342例(48.51%),2a~9a262例(37.16%),≥10a101例(14.33%).不规则痛293例(41.56%),节律性痛163例(23.12%),饱胀174例(24.68%).溃疡发生在十二指肠426例(60.4%),胃溃疡(GU)213例(30.2%),复合性溃疡66例(9.4%).并发症占382例(54.18%),其中出血315例(44.68%),穿孔55例(7.8%),梗阻12例(1.70%).根据以上资料,对青中老年人PU患者在不同年龄组按其病程、发病部位、临床症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DU)发病率高于GU,青年组病变主要发生在十二指肠(86.8%),明显高于老年前期组和老年期组(P<0.05~0.01),与中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GU多发生在老年前期组和老年组,发生部位多在胃角部和胃体部,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面明显上升.在年龄构成比上青、中年组和老年前期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并发症 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出血/诊断 年龄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出血与心电图异常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海生 《临床荟萃》 CAS 1996年第3期124-125,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本院内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均常规查心电图,以探讨心电图的变化。现将我科1994年间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上消化道出... 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较常见,本院内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入院时均常规查心电图,以探讨心电图的变化。现将我科1994年间住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报告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73例,男51例,女22例,年龄16~91岁,平均年龄48.79岁,年龄大于40岁有46例,小于40岁27例。均行纤维胃镜检查确诊,其中出血性胃炎21例,消化性溃疡出血4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8例、胃溃疡9例、复合性溃疡2例、幽门溃疡1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胃癌出血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心电图 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降血压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宝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8期617-618,共2页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早期降血压治疗中的血压降低程度对病情转归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降血压治疗。方法:将8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依其降压用药的差异分为Ⅰ、Ⅱ两组,观察治疗后72小时内的血压变...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早期降血压治疗中的血压降低程度对病情转归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降血压治疗。方法:将8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依其降压用药的差异分为Ⅰ、Ⅱ两组,观察治疗后72小时内的血压变化及1周内的病情转归。结果:降压幅度较大的Ⅱ组抢救成功率较Ⅰ组低,而失败率及死亡率较Ⅰ组高。结论:过多、过快地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早期高血压,使病人的抢救成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 脑出血 药物疗法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4例急性心肌梗死之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曾小茹 方长庚 邓之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6-17,共2页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住院的304例患者,进行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比较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病死率、男女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梗塞部位,分析死亡原因、死亡时间...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特点,以提高防治效果。方法:对我院1992年至2001年收治住院的304例患者,进行死亡病例与存活病例比较分析,比较各年龄段病死率、男女病死率,比较两组患者危险因素、梗塞部位,分析死亡原因、死亡时间。结果:随年龄增高,AMI病死率增加;女性病死率高于男性;死亡病例组危险因素中陈旧性心肌梗死(OMI)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明显高于存活病例组;前下壁、前侧壁心肌梗死病死率最高;住院一周内病死率最高。结论:高龄,前下壁或前侧壁梗死,OMI或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是AMI死亡病例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病死率 OMI 临床资料 AMI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美康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俊容 《实用医药杂志(武汉)》 1999年第2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 NIDDM 达美康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8
作者 方长庚 郑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18,共3页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内科(528100)方长庚郑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多年来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代心血管疾病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充血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广东省三水市人民医院内科(528100)方长庚郑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且多年来其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代心血管疾病的最严重问题之一。但令人欣慰的是,自从临床应用血管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对造血细胞调控及某些血液病发病过程的作用
9
作者 王俊容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33-136,共4页
白细胞介素6是一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不仅参与造血细胞、免疫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而且还参与机体应急过程的反应、自身免疫性和肿瘤疾病的发病过程。本文介绍其在造血细胞调控及某些血液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血液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美康治疗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王俊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1年第08C期49-49,共1页
目的观察达美康的临床降糖降脂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44例,每日口服达美康80~240mg,疗程三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β2-MG含量的变化.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有效... 目的观察达美康的临床降糖降脂及改善肾功能的效果.方法选择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44例,每日口服达美康80~240mg,疗程三个月,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及β2-MG含量的变化.结果经三个月治疗后,血糖明显降低(p<0.05),有效率达81.8%;血TG显著下降(p<0:05);而CH,VLDL-c,HDL-c下降不明显(p>0.05),血β2-MG无明显降低.一年的随访显示,除2例出现耐药外,余血糖保持稳定,且β2-MG明显降低(p<0.05).结论达美康降糖效果明显,其作用平缓,并有一定的降TC作用.对优降糖,降糖灵耐药者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美康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药物治疗 NID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蛋白H病4例
11
作者 何莹康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血红蛋白H病 诊断 地中海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功能恢复的关系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黄东锋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其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清兴奋性氨基酸水平与其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30例脑出血患者起病后24h内和6d后的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并与24h内采用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20d后功能独立性量表的评定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4h血清谷氨酸的水平和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8782,P<0.001),而与功能独立性量表的得分呈负相关(r=-0.4859,P<0.001)。将24h测量的血清谷氨酸浓度与6d浓度值比较,分为增高组与降低组,两组20d后的改良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平均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1),增高组的得分远远低于降低组。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谷氨酸浓度可影响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参与继发性的脑损伤,并影响患者脑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谷氨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 功能独立性量表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1 位作者 黄如训 利玉欢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02年第4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半侧舞蹈症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 2 9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 9例半侧舞蹈症中脑梗死 16例 ,脑出血 13例。基底节病变 19例 ,丘脑 5例。脑... 目的 :探讨血管性半侧舞蹈症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 2 9例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半侧舞蹈症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2 9例半侧舞蹈症中脑梗死 16例 ,脑出血 13例。基底节病变 19例 ,丘脑 5例。脑卒中 2 4h内出现舞蹈症状 2 1例 ,7d内 8例。应用氟哌啶醇治疗症状消失 2 3例 ( 79 3% )。结论 :急性脑血管病已成为半侧舞蹈症的主要病因之一。病灶部位以基底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侧舞蹈 氟哌啶醇 临床分析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治疗效果及其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水泉 李玲 黎锦如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及其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行脑脊液置换治疗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关 ,18例经置换后病情加重的患者其出血量大 ,出血聚...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脑脊液置换治疗的效果及其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行脑脊液置换治疗SA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关 ,18例经置换后病情加重的患者其出血量大 ,出血聚集在脑干周围、脑室及脑沟表面形成血块。结论 对于出血量大、出血聚集在脑干周围、脑室及脑沟表面形成血块者 ,应慎行脑脊液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脊液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