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2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脑出血118例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敏鹰 陈状 彭林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05-1308,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外科治疗及综合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类型、方法、术后监护和转归。结果单纯脑室外引流11例、微创碎吸引流术28例、小骨窗及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47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急诊外科治疗及综合救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类型、方法、术后监护和转归。结果单纯脑室外引流11例、微创碎吸引流术28例、小骨窗及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47例、血肿清除术+去大骨瓣减压术32例。出院时完全治愈者37例、遗留轻度偏瘫及其他轻度后遗症者41例、重度残废27例、持续植物状态5例、死亡8例。手术后再出血7例。结论在微创的总体原则下,不同类型的高血压脑出血应采取不同的外科手术,早期积极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以有效减少继发损害,术后重症监护对于患者平稳渡过急性期和及时发现再出血起到关键作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介入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外科 手术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黄任娥 王海英 +2 位作者 李珍珍 谭媛 谭文京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3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方法 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12月实施护理绩效管理,而在2014年1~12月未实施护理绩效管理,护理绩效管理包括护理工作量、岗位层级、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等。比较实施前后的业务能力...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护理绩效管理的实施及价值。方法 我院神经外科于2015年1~12月实施护理绩效管理,而在2014年1~12月未实施护理绩效管理,护理绩效管理包括护理工作量、岗位层级、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质量等。比较实施前后的业务能力、护理质量指标与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护理人员绩效护理管理后的业务能力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高于绩效护理管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绩效护理管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36±2.36)分,高于绩效管理前的(88.36±3.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972,P=0.0000)。结论 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护理绩效管理方案有利于提升护理管理工作,能够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发挥其创造力与主动性,进而提高自身素质、业务能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绩效管理 实施 价值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摄入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惠芬 谭媛 李丽婵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2期49-50,54,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营养管理方法,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经培训的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临床应用的营养管理方法,降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2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实验组(60例)及对照组(60例),实验组采用经培训的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营养管理方法,由医师、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观察两组患者家属营养知识掌握、患者营养方案落实、患者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能提高家属对相关营养知识的认知,保证患者营养方案的落实,充分发挥营养师、医护人员、家属的作用,降低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结论:营养护士对患者进行营养管理优于传统的营养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 营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建华 王彤 +1 位作者 胡夏荣 何广宁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复发的诊断和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48例中切除36例,切除率75%。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8例次,发生率为22.2%,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8.3%。病理证实吻合...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后复发的诊断和再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的结果。结果48例中切除36例,切除率75%。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8例次,发生率为22.2%,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8.3%。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28例,残留食管再发癌6例,癌残留复发侵及胸胃2例。根治性切除28例,姑息性切除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8例,3年以上10例,1年以上7例,8例分别在1年及1年内死亡;探查者12例分别于术后6~15个月内死亡。结论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者,若病变未侵及动脉或气管,放疗后病变缩小,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外科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局部复发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输血应用于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韩淦同 张曙 +6 位作者 王厚强 石海燕 黄庆华 余毅玲 周建平 胡伟坚 万德胜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941-942,共2页
目的 探讨在择期手术中输用自身血代替同种血的方法 ,以达到不使用外来血源而开展大多数择期手术的目的。方法 颈、胸和腹部手术 15 0例 ,年龄在 70岁以下 ,利用贮血式、回收式和稀释式自体输血技术 ,以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为主。分别... 目的 探讨在择期手术中输用自身血代替同种血的方法 ,以达到不使用外来血源而开展大多数择期手术的目的。方法 颈、胸和腹部手术 15 0例 ,年龄在 70岁以下 ,利用贮血式、回收式和稀释式自体输血技术 ,以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为主。分别于采血前后及回输后、出院前测定RBC ,Hb ,Hct和Plt等 ,观察术中失血及输血情况。结果 采血后各观察指标均明显下降。结论 大多数择期手术均可利用自体输血来代替同种血输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外科手术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节性硬化合并脑室内肿瘤3例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漆松涛 戴学军 +3 位作者 黄胜平 彭林 张喜安 宋敏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结节性硬化 合并症 脑室内肿瘤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胸外科护士培养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盘瑞兰 伦丽芳 +1 位作者 王晓秋 辛军 《临床护理杂志》 2005年第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士的培养方法。方法开展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人性化管理、质控管理、科研与创新等各方面培养并考核。结果护士得到系统的锻炼与培养,护士素质、专科知识及技能、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提高了专科护...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护士的培养方法。方法开展职业道德和素质教育、业务学习、继续教育、人性化管理、质控管理、科研与创新等各方面培养并考核。结果护士得到系统的锻炼与培养,护士素质、专科知识及技能、管理意识得到提高,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结论专科护士的培养是现代护理发展的需要,加强培养专科护士才能提高心胸外科的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胸外科 专科护士 教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昏迷病人拔除尿管方法对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珍珍 王海英 +2 位作者 胡锦云 韩伟英 吴柳华 《临床护理杂志》 2012年第2期8-9,共2页
目的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选择一种最佳的拔尿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重复插管。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遵医嘱拔除尿管。观察组采用拔管前膀胱灌注温... 目的为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留置尿管恢复正常排尿功能选择一种最佳的拔尿管方法,以减少病人的重复插管。方法选择神经外科男性昏迷并留置尿管病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遵医嘱拔除尿管。观察组采用拔管前膀胱灌注温热液体至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对照组不论膀胱是否充盈随即拔除尿管。比较两组拔管后排尿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90%,排尿时间9.3±3.6min;对照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为64%,排尿时间60.7±19.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膀胱充盈时,结合膀胱区按摩拔除尿管,排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昏迷 尿潴留 拔除尿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压力≥35cmH2O肝癌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在国 林志强 +5 位作者 覃宁嘉 何润沛 刘树佳 黄石川 陈建华 王彤 《世界肿瘤杂志》 2006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总结门静脉压力(FPP)≥35cmH2O肝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外科手术的11例FPP≥35cmH2O肝癌病人的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死亡。围手术期... 目的 总结门静脉压力(FPP)≥35cmH2O肝癌病人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4年10月外科手术的11例FPP≥35cmH2O肝癌病人的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术中死亡。围手术期死亡率18.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其中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肝功能衰竭死亡各2例(36.4%)。术后3mo、6mo及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3.4%、36.4%、18.2%、18.2%、0%。结论 FPP≥35cmH2O肝癌病人的手术切除有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作者建议应将FPP≥35cmH2O肝癌视为肝部分切除的相对禁忌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门静脉高压症 外科手术 术后近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CXCL1表达的影响及对Treg的调节作用
10
作者 刘才香 袁银胶 +4 位作者 胡夏荣 罗锐娟 叶永康 黄林旋 郑锐年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4期522-525,530,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趋化因子配体1(CXCL1)表达的影响及对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4T1细胞,设置对照组、5μg/mL丹参酮组和10μg/mL丹参酮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组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处理24 h。采用...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乳腺癌4T1细胞增殖、趋化因子配体1(CXCL1)表达的影响及对调节性T细胞(Treg)的调节作用。方法培养4T1细胞,设置对照组、5μg/mL丹参酮组和10μg/mL丹参酮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组加入相应浓度的药物处理24 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4T1细胞吸光度;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4T1细胞中CXCL1 mRNA、蛋白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原始CD4^(+)T细胞分化为Treg的情况。将10μg/mL丹参酮干预过的Treg,与CD8^(+)T细胞、4T1细胞按照1∶10∶2的比例共培养。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4T1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穿孔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10μg/mL丹参酮组吸光度,以及CXCL1 mRN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5μg/mL和10μg/mL丹参酮组原始CD4+T细胞分化为Treg的比例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5μg/mL丹参酮组和10μg/mL丹参酮组CD8^(+)T细胞分泌的颗粒酶B和穿孔素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和降低CXCL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原始CD4^(+)T细胞分化为Treg。此外,丹参酮也可以抑制共培养体系中Treg对CD8^(+)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乳腺癌 趋化因子配体 CD4^(+)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在普外科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患者中的应用管理
11
作者 李秀东 罗萍 林冰 《海南医学》 CAS 2005年第8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在普外科创伤、恶性肿瘤晚期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管理。方法132例病人因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或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的需要而接受了中心静脉置管,用心电图方法监测导管尖端位置,插入深度参考MadanM...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插管在普外科创伤、恶性肿瘤晚期和慢性消耗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及其管理。方法132例病人因补充有效循环血容量或长时间肠外营养支持的需要而接受了中心静脉置管,用心电图方法监测导管尖端位置,插入深度参考MadanM方法计算,严格插管过程中的规范操作,插管后进行严格的导管无菌管理。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置管,插入深度及导管尖端位置适宜。128例病人于完成输液后拔除导管,其中2例怀疑导管败血症(catheterrelatedsepsis,CRS)的发热病人,经用0.1mol/L的NaOH冲洗腔及罗氏芬封管2天后,病人体温恢复正常后继续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另外4例中,1例因使用不慎致导管破损而中途拔除,3例因发热怀疑CRS而中途拔除,其中2例诊断为临床CRS。结论正确的插管及管理方法有利于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败血症 有效循环血容量 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12
作者 杜巍 辛军 +2 位作者 王厚强 李伟阳 周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8年第6期451-453,共3页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例静脉注射毒品患者,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4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 目的总结静脉注射毒品所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5例静脉注射毒品患者,均有心脏瓣膜赘生物,其中三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14例,二尖瓣赘生物并关闭不全合并室间隔缺损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8例。行三尖瓣置换术6例,三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均手术治愈,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有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术后均获随访,平均时间(46.8±22.3)月。随访期间抗凝不当致大咯血1例,予维生素K1治疗后痊愈,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予强心利尿等内科处理维持。结论外科手术修复受累瓣膜或置换瓣膜是治疗静脉注射毒品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物质滥用 静脉内 瓣膜置换术 瓣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13
作者 覃宁嘉 简建文 +2 位作者 叶伟坤 林志强 王在国 《四川肿瘤防治》 2004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总结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9月外科手术的27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其中4例术前或术后行脾动脉检塞术、2例行胃冠状静脉缝扎术,... 目的:总结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9月外科手术的27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其中4例术前或术后行脾动脉检塞术、2例行胃冠状静脉缝扎术,另行单纯脾切除术、单纯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及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各1例。结果:除1例术后2周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死亡(手术死亡率3.7%)外,其余26例皆康复出院。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74.1%,术后3月、6月及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70.3%、55.6%、37.0%、29.6%、0%。结论: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的手术切除有较高的并发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仍可保证手术的安全及术后顺利恢复。手术切除可以延长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门静脉高压症 肝癌 外科治疗 胃冠状静脉缝扎术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14
作者 覃宁嘉 王在国 刘光中 《世界肿瘤杂志》 2004年第4期344-345,352,共3页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36.1%;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率27.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根治性切...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切除13例,切除率36.1%;其中根治性切除10例,根治性切除率27.8%;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2%。根治性切除10例均存活18mo以上,3例存活已超过36mo;姑息性切除3例中2例存活已超过18mo,另1例术后15mo死亡。单纯引流术23例均于1~18mo内死亡。结论 临床医生应重视肝门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根治切除术可显著延长病人生存期和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根治性切除 外科治疗 死亡 存活 切除率 根治切除术 姑息性 临床医生 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中的应用
15
作者 张志娟 朱小冬 +2 位作者 黄青 黄玉娥 叶翠琪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缺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缺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提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1];比较FMEA活动前后RPN值,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分析改进效果。结果:流程改造后“取物”“物品补给”流程优先风险指数(RPN)明显降低,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改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MEA应用于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缩短发热门诊护理人员日常物资的补给时间,大节省了护理人力,减轻护士负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数,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发热门诊 物资补给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疗效对比分析
16
作者 罗成焕 唐斌 +2 位作者 叶泽驹 覃建平 刘小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2-967,共6页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65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 目的 对比分析神经内镜手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自发性幕上脑出血的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诊断与治疗的65例自发性幕上脑出血患者,分别行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内镜组,19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组,46例),记录血肿清除率、再出血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术后气管切开率和术后30 d病死率,术后7 d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评估意识状态,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结果 内镜组患者血肿清除率(t=2.393,P=0.020)和术后7 d GCS评分(t=3.445,P=0.001)高于开颅组,手术时间(t=-13.318,P=0.000)、术中出血量(t=-7.823,P=0.000)、术后ICU住院时间(t=-4.183,P=0.000)、术后气管切开率(χ^(2)=5.277,P=0.022)和术后3个月mRS评分(t=-2.493,P=0.015)低于开颅组。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的血肿清除率更高,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和术后ICU住院时间更短,术后气管切开率更低,术后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预后更佳,值得临床尝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内窥镜检查 颅骨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性骨折 被引量:31
17
作者 莫新发 卓新明 +3 位作者 刘先银 曾昕明 郭建恩 周雪明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596-598,共3页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 2 3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6月采用切开复位、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 2 3例。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站立及行走等恢复情况评价内固定效果。结果 :17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3年 ,根据黄公怡评定标准 ,优 9例 ,良 6例 ,差 2例。结论 :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不稳定骨折具有安全可靠、能允许术后早期部分负重等特点 ,是治疗高位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下骨折 解剖型钢板 内固定治疗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结合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先银 莫新发 +5 位作者 何仲佳 朱文雄 周雪明 曾昕明 郭建恩 卓新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6期367-369,共3页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7月~2003年6月共收治脊髓型颈椎病19例,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年,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对脊髓功...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7月~2003年6月共收治脊髓型颈椎病19例,均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年,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A)对脊髓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平均为10.15分±1.24分,术后平均为15.93分±1.27分,改善率为83.7%.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具有减压彻底、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疗效持久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固定术治疗 2003年6月 植骨融合术 骨内 功能评定标准 颈椎生理曲度 1999年 颈前路 临床疗效 随访时间 疗效持久 平均 改善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45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15
19
作者 吴泽建 李瑞平 +1 位作者 孙宏武 蒋基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LCDE("三镜"联合)治疗。结果手术全部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第7天出院。随访6~12个月,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 目的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LCDE("三镜"联合)治疗。结果手术全部成功,结石清除率100%;第7天出院。随访6~12个月,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结石"三镜"联合治疗术式是安全可行的,特别是结合鼻胆管抗生素的灌洗和溶石治疗,更能拓宽手术适应证、降低手术风险,具有损伤少、内环境干扰少、彻底清除结石、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同样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十二指肠镜 胆道镜 三镜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胡夏荣 黄石川 +2 位作者 谢楚平 梁子君 陈思远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2期213-216,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对术后TNM分期及手术前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nctor,TS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中转开腹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显著性(χ2=4.242,P=0.039)。两组患者术后TNM分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SGF、CE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显著性(χ2=3.968,P=0.046)。结论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 手术入路 中间入路 疗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