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缺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缺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提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1];比较FMEA活动前后RPN值,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分析改进效果。结果:流程改造后“取物”“物品补给”流程优先风险指数(RPN)明显降低,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改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MEA应用于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缩短发热门诊护理人员日常物资的补给时间,大节省了护理人力,减轻护士负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数,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对术后TNM分期及手术前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nctor,TS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中转开腹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显著性(χ2=4.242,P=0.039)。两组患者术后TNM分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SGF、CE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显著性(χ2=3.968,P=0.046)。结论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缩短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时间的效果研究。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指出子流程下可能导致缺陷发生的环节及原因;提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1];比较FMEA活动前后RPN值,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护理人员满意度,分析改进效果。结果:流程改造后“取物”“物品补给”流程优先风险指数(RPN)明显降低,穿戴区及污染区的取物时间、取物往返时间、物品补给时间均明显降低,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改造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MEA应用于发热门诊日常物资补给流程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缩短发热门诊护理人员日常物资的补给时间,大节省了护理人力,减轻护士负荷,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直接护理患者时数,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文摘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与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中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记录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对术后TNM分期及手术前后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umor specific growth fanctor,TSGF)、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中转开腹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1.43%),差异有显著性(χ2=4.242,P=0.039)。两组患者术后TNM分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TSGF、CEA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显著性(χ2=3.968,P=0.046)。结论腹腔镜下回字型右下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