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及防治策略
1
作者 李浩权 叶振伟 +5 位作者 王在国 张伟标 黄妙玲 蒋经柱 陈韵壕 邱浩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对我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0月至2023年7月104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肝脏Ⅸ段肿瘤患者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目的总结CT引导下肝脏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策略。方法对我院肝胆胰外科2013年10月至2023年7月104例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微波消融肝脏Ⅸ段肿瘤患者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并发大量胸腔积液、液气胸、腹腔内出血、肝脓肿、消融针折断、迟发性胆道损伤及肿瘤-十二指肠内瘘各1例,无围消融期死亡病例;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6.7%、死亡率为0%。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Ⅸ段肿瘤微波消融的围消融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消融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微波消融 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核素显像的临床分析
2
作者 孙晓玲 杨世坚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9年第3期184-185,共2页
亚甲炎由病毒感染导致甲状腺巨细胞浸润而引起,其甲状腺肿大可呈弥漫性肿大也可呈局限性肿大,局限性肿大者临床易误诊。现将本组14例以局限性肿大的亚甲炎病人的核素显像结果并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20-4... 亚甲炎由病毒感染导致甲状腺巨细胞浸润而引起,其甲状腺肿大可呈弥漫性肿大也可呈局限性肿大,局限性肿大者临床易误诊。现将本组14例以局限性肿大的亚甲炎病人的核素显像结果并结合临床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14例中男1例,女3例,年龄20-49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亚急性 放射性核素 显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 MTVwb与临床TNM分期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比较 被引量:17
3
作者 毕伟 李霞霞 +1 位作者 黄晓红 侯珍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2期208-212,共5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肿瘤代谢容积(MTVwb)和TNM分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8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ET/CT扫描,采用半自动方法测量MTVwb,分别采用生存分析和Co...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全身肿瘤代谢容积(MTVwb)和TNM分期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本院8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PET/CT扫描,采用半自动方法测量MTVwb,分别采用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MTVwb和TNM分期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NSCLC患者经PET/CT扫描后测量MTVwb为3.12~37.06cm 3,平均为(16.04±1.14)cm 3,中位数为17.13cm 3。截止至末次随访时间,患者生存时间为1~40个月,平均(9.78±2.2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25个月。85例患者随访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24%、37.65%、28.24%。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不同TNM分期的患者3年总生存率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随着TNM分期的提高,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降低(P<0.05)。以MTVwb的中位数为临界值,提示MTVwb<17.13cm 3的NSCLC患者3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MTVwb≥17.13cm 3者(P<0.05)。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MTVwb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状况的独立预测因子(P<0.01),而性别、年龄和TNM分期均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NM分期系统相比,PET/CT MTVwb可更好地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状况,可能是评价患者生存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 全身肿瘤代谢容积 TNM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智生芳 毕伟 +2 位作者 黄晓红 李霞霞 张伟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2期100-102,111,共4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与单纯CT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 目的探究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与单纯CT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时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CT检测时准确性为71.12%,PET/CT检测时准确性为84.45%,明显高于单纯CT检测(χ2=3.8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ET/CT诊断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无复发组患者准确性、ROC AUC分别为80.23、0.83,复发组患者准确性、ROC AUC分别为92.23、0.96,明显高于无复发组患者(χ2=4.87、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18F-FDG PET/CT对于腹膜转移的微小癌灶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结论 PET/CT显像较单纯CT检查能更准确的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病灶进行判定,为临床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卵巢癌 复发或转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黄晓红 智生芳 毕伟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第1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131I清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 13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给服131I治疗,治疗后第2天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 133例DTC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为57.14%,3次累计清甲成功率为90.23%;Ⅰ度... 目的探讨131I清甲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的临床疗效。方法 133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别给服131I治疗,治疗后第2天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 133例DTC患者一次清甲成功率为57.14%,3次累计清甲成功率为90.23%;Ⅰ度残余灶、131I清甲剂量>3.7GBq和血清TSH水平≥30μIU/mL的DTC患者131I一次清甲成功率明显高于同组其他分型患者(P<0.05或P<0.01)。结论 131I治疗剂量、甲状腺残余灶大小是影响清甲效果的主要因素,血清TSH水平≥30μIU/mL时可有效提高清甲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 分化型甲状腺癌 清甲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智生芳 黄晓红 +2 位作者 毕伟 李霞霞 张伟标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期174-176,197,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初诊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7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PET/CT检查,比较PET与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初诊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7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PET/CT检查,比较PET与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95.51%,91.86%,92.39%,95.18%,93.71%;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75.29%,73.33%,72.73%,75.86%,74.29%;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Ⅱ期,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期,不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诊断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中微信APP宣教 对淋巴瘤患者化疗中期的护理效果及知晓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冯秀娥 李霞霞 廖俊伟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99-102,共4页
淋巴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特点,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其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淋巴瘤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恰当且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成为改善患者预后和增强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 淋巴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肿瘤,其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特点,临床上大部分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其具有比较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1]。但淋巴瘤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恰当且有效性的护理干预成为改善患者预后和增强治疗效果的重要部分[2]。目前,医院在常规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微信APP,通过相关的微信群、淋巴瘤知识公众号等微信平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淋巴瘤患者 疾病特点 脱氧葡萄糖 出院后 化疗治疗 护理干预 微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化个体化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智生芳 黄晓红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细化个体化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22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利用单双号就诊顺序把22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给予对照组抗甲亢药物... 目的探讨精细化个体化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226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利用单双号就诊顺序把226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3例。给予对照组抗甲亢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精细化个体化碘-131治疗,比较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病情好转率为94.69%,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好转率为79.6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亢患者使用精细化个体化碘-131治疗对患者甲状腺功能有效改善,临床治疗副作用小,可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个体化碘-131 治疗 甲亢 临床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甲状腺炎计算机锝扫描检查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孙晓玲 杨世坚 《泸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38-238,共1页
目的:减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方法:观察、分析14例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计算机锝扫描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血清甲状腺素值变化约占37.5%,SPECT检查甲状腺吸锝功能减低,呈冷、凉给节改变,治疗后随访,甲状腺吸锝功... 目的:减少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误诊。方法:观察、分析14例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计算机锝扫描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血清甲状腺素值变化约占37.5%,SPECT检查甲状腺吸锝功能减低,呈冷、凉给节改变,治疗后随访,甲状腺吸锝功能恢复,放射性分布均匀。结论:SPECT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作用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 甲状腺炎 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T模式下1例疑难复杂肝癌的综合治疗经验
10
作者 陈韵壕 李浩权 +7 位作者 王在国 张伟标 张雪芳 张志成 廖景升 莫艳霞 叶振伟 蒋经柱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24年第9期1063-1069,共7页
目的总结MDT模式下1例S7+S9段肝细胞癌并前列腺转移的MDT综合治疗及全程科学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S7+S9段肝细胞癌并治疗过程中出现前列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 目的总结MDT模式下1例S7+S9段肝细胞癌并前列腺转移的MDT综合治疗及全程科学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第十附属医院(广东省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S7+S9段肝细胞癌并治疗过程中出现前列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因为病情复杂,患者首次入院时进行MDT讨论后认为,患者肝细胞癌诊断明确,病灶局限于肝内(S7+S9段),肿瘤直径小于3 cm,优先考虑外科切除或消融治疗,但患者拒绝肝移植及手术切除,故对肝S7段、S9b段原发肝细胞癌病灶行CT引导下微波消融术。后续多次复发治疗前也都进行MDT讨论,每次都根据讨论结果结合患者意愿进行治疗,患者先后接受CT引导下肝穿刺微波消融及复发癌再消融、肝动脉栓塞化疗、立体定向体部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经MDT综合治疗后,患者目前生存已超过78个月,肝脏、前列腺及全身其他部位无明显活性肿瘤病变,甲胎蛋白及肝功能正常,生活质量好。结论包含多种技术、方法的MDT综合治疗及全程科学管理,可以使疑难复杂的肝细胞癌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多学科团队 前列腺转移癌 治疗 效果
原文传递
乳腺癌术后化疗对骨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晓红 智生芳 毕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3期355-357,共3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对患者骨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分为3组,研究A组术后采用ET方案(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研究B组术后采用ECT方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术后... 目的分析乳腺癌术后化疗对患者骨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0例,分为3组,研究A组术后采用ET方案(表阿霉素+多西他赛)化疗,研究B组术后采用ECT方案(表阿霉素+环磷酰胺+多西他赛)化疗,对照组术后采用药物(吉西他滨+顺铂)继续治疗,对比3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情况、血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和尿钙情况,以及研究组在化疗3个和6个疗程后的骨质疏松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A组和研究B组股骨和腰椎骨密度均出现比较明显减小(P<0.05),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研究A组和研究B组的BGP、ALP及24h尿钙均出现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化疗3个和6个疗程后,研究A组和研究B组均出现较高比率的骨质疏松,且随治疗疗程的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进行化疗,可对患者的骨质密度产生一定影响;对如何选用相对更合理的化疗方案,临床需作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药物疗法 骨质密度
原文传递
99mTc-MDP骨显像联合CT在乳腺癌术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晓红 智生芳 蒋宁一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0年第12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联合CT在乳腺癌术后早期随访中,检测其复发及转移临床价值。方法对253例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一年后分别进行99mTc-MDP骨显像、CT扫描,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以及分析骨转移的特点。结果253例乳腺癌... 目的探讨99mTc-MDP骨显像联合CT在乳腺癌术后早期随访中,检测其复发及转移临床价值。方法对253例术后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一年后分别进行99mTc-MDP骨显像、CT扫描,计算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以及分析骨转移的特点。结果253例乳腺癌全身骨显像中,发现复发或转移者122例,发生率为48.2%,99mTc-MDP发现骨转移灶分布以胸部肋骨组最多见(50.9%),其次是脊柱椎体(41.8),骨盆(25.4%),四肢骨(14.5%),颅骨和其他骨骼(9.1%);99mTc—MDP骨显像对骨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2%、90.7%、91.3%,CT扫描对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8.2%、87.8%、73.5%。CT联合99mTc-MDP骨显像诊断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3.4%、91.6%、92.5%。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很高,骨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99mTc-MDP骨显像联合CT可显著提高乳腺癌术后复发及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对监测其复发及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转移 骨显像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