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罗非班桥接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周京辉 叶启桦 +2 位作者 杨敏 武庆利 郑书恭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应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12 h内桥接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发病<6 h的AI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应用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后12 h内桥接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发病<6 h的AIS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在静脉溶栓后12 h内桥接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结果;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24 h、14 d后,研究组神经功能损伤(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磁共振DWI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67%vs 65.0%,P<0.05)。治疗后90 d研究组m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IS患者在rt-PA静脉溶栓后12 h内桥接替罗非班治疗,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预防血栓再形成,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肝内胆管扩张的形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木水 郑可国 钟瑞平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5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CT在观察肝内胆管扩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肝内胆管扩张的病例,根据其形态特征分为五型,匀称状、囊状、枯枝状、跳跃式及软藤状扩张。结果匀称状扩张19例(良性占36.8%,恶性为63.2%),囊状扩张6例(良... 目的探讨CT在观察肝内胆管扩张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肝内胆管扩张的病例,根据其形态特征分为五型,匀称状、囊状、枯枝状、跳跃式及软藤状扩张。结果匀称状扩张19例(良性占36.8%,恶性为63.2%),囊状扩张6例(良性100%),枯枝状扩张13例(良性占92%),跳跃式扩张10例(良性占80%),软藤状扩张32例(恶性占100%)。结论肝内胆管扩张的CT形态特征对鉴别胆管良恶性有高度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扩张 特征分析 CT 形态特征 回顾性分析 囊状扩张 跳跃式 良性 特异性 良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低场MR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武庆利 付剑平 谢继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79-582,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检查,全部病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32个卵巢病变共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单侧16例,双侧8例;21个卵巢为单发囊肿,11...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MRI和B超检查,全部病例手术病理证实。结果:24例32个卵巢病变共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单侧16例,双侧8例;21个卵巢为单发囊肿,11个卵巢为多发囊肿共42个囊肿,其中8个卵巢大囊肿周围伴有小囊肿,5个囊肿内有分隔;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23(36.5%)个囊肿,T1WI高信号而T2WI呈低信号19(30.2%)个囊肿,呈混杂信号17(27.0%)个囊肿,T1WI呈等或低信号而T2WI呈高信号4个囊肿;囊肿边缘光滑6个,边缘部分毛糙不清19个,边缘完全毛糙不清38个。低场MR术前诊断63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60个与病理相符,3个病理诊断为囊腺瘤;B超术前诊断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0个,未定性8个,未发现病变5个。结论:MRI和B超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检出率100%(63/63)、95%(60/63),特异性95%(60/63)、79%(50/63),低场MR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明显优于B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磁共振成像 敏感性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表现 被引量:6
4
作者 武庆利 谢继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2期1856-185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腺肌症MRI图像,并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弥漫型子宫腺肌症12例,9例结合带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3例结合带显示不清,T2WI表现结合带-肌壁弥漫性增...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低场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子宫腺肌症MRI图像,并与病理对照研究。结果:弥漫型子宫腺肌症12例,9例结合带弥漫性均匀或不均匀增厚,3例结合带显示不清,T2WI表现结合带-肌壁弥漫性增厚,呈与结合带信号相近低信号病灶中夹杂点状、短条状或小囊状高信号,T1WI等信号10例、点状或小囊状高信号2例;局限型子宫腺肌症(腺肌瘤)23例26个肿块,后壁14个、前壁10个、底壁2个,紧靠子宫内膜边缘21个、邻近5个,为卵圆形、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边缘模糊22个、较清楚4个。T2WI肿块均与结合带信号相近低信号内夹杂灶性高信号,T1WI肿块呈稍低或等信号,其中9个夹杂少量灶性高信号。结论:①子宫腺肌症的低场MRI表现具有特征性,能够反映本病的病理改变,其形态学特点是结合带-肌壁弥漫性增厚或呈边界不清的肿块,其信号特点是低信号区内混杂灶性高信号(T2WI高信号灶为异位内膜岛,T1WI高信号为出血灶);②矢状T2WI及IRF-SET2WI图像对病灶显示最清晰,是子宫腺肌症MRI最佳扫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5
作者 付剑平 武庆利 +1 位作者 叶浩祥 李文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进行CT和MRI诊断,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两种方式对肿瘤影像学表现、定位和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CT对卵巢肿瘤患者... 目的探讨CT与磁共振成像(MRI)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40例卵巢肿瘤患者,均进行CT和MRI诊断,比较两种不同方式对卵巢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两种方式对肿瘤影像学表现、定位和定性进行分析。结果 CT对卵巢肿瘤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77.5%(31/40)、82.1%(23/28)和66.7%(8/12);MRI对卵巢肿瘤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85.0%(34/40)、85.7%(24/28)和83.3%(10/12)。MRI对卵巢肿瘤患者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患者肿瘤的具体定位和定性都能进行准确的显示,但是CT检查将2例卵巢肿瘤患者误诊为子宫,对3例良恶性肿瘤未能进行准确定位和定性。结论 CT和MRI在对卵巢肿瘤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都取得了较好的诊断效果,但MRI所得出的结论更加可靠,在定位和定性的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附件区肿瘤 定位 诊断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冯志清 叶浩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8期131-13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SCT)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方法对110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多排螺旋CT(MSCT)与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两种检...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MSCT)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评价。方法对110例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多排螺旋CT(MSCT)与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0例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38例I级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多排螺旋CT(M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9.23%,80.37%,经t检验,P=0.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26例II级-IV级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多排螺旋CT(M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4.25%,73.69%,经t检验,P=0.0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有46例V级患者,头颅CT血管造影(CTA)与多排螺旋CT(MSCT)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83.34%,72.26%,经t检验,P=0.0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MSCT)与头颅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均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 ,在鉴别具体病因时,头颅CT血管造影(CTA)的优势均大于多排螺旋CT(MSCT)。然而,相对于多排螺旋CT(MSCT)的诊断,头颅CT血管造影(CTA)的费用较高,会加重一些经济贫穷的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多排螺旋CT(MSCT) 头颅CT血管造影(C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谢继明 武庆利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8年第6期249-25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腹膜后淋巴结结核11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1例CT平扫中4... 目的探讨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的腹膜后淋巴结结核11例,均作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3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11例CT平扫中4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5例表现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4例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强化,5例平扫示腹膜后病灶为多个淋巴结彼此融合而成,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形成多房样征象;2例淋巴结钙化的病灶表现为无强化。3例MRI平扫示腹膜后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多房样强化。8例合并腹内脏器结核,8例合并肺结核。结论平扫呈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或多房样强化是腹膜后淋巴结结核的最常见的征象,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与常规胸片肺部体检对病变检出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冯志清 李元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5期30-30,3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明确诊断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常规胸片肺部体检... 目的对比分析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的优势、价值,以及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方法对118例明确诊断的胸部外伤肋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常规胸片肺部体检检查与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胸部正位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118例病例资料中,其中双侧肋骨骨折3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肋骨骨折2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中有46例膈下肋骨骨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膈上肋骨骨折8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大明多数骨折的诊断,螺旋CT低剂量薄层肺部体检技术更敏感;对于不典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建议两者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诊断的准确率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X线 胸部外伤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骨症X线诊断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谢继明 伍宝伟 赵祖来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石骨症 X线诊断 泛发性非均匀性硬化性骨病 鉴别诊断 致密性骨发育不全 氟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浩祥 林元锋 +3 位作者 陈海宁 邱亦青 付剑平 黄礼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1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设为甲组;另选取同期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设为乙组。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评价两组患者的CT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正常组织平扫... 目的探讨和分析CT检查对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设为甲组;另选取同期5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设为乙组。全部患者均行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评价两组患者的CT值。结果两组患者的正常组织平扫、增强扫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0.091,P>0.05)。甲组患者的病灶平扫、增强扫描CT值均低于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545、12.979,P<0.05)。结论在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等疾病的诊断中,CT检查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CT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排128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浩祥 杨志勇 +4 位作者 武庆利 李文锋 林元锋 贺新朱 付剑平 《罕少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8例,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数字减影血...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128例,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彩色多普勒超声及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将DSA作为诊断标准,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正常23例,48例斑块,42例狭窄,15例闭塞;DAS检查正常23例,斑块43例,45例狭窄,闭塞17例;CTA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病变阳性率与DS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清楚显示血管走向、内径等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监测血流情况,两者联合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价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浩祥 贺新朱 +4 位作者 林元锋 叶应成 邱亦青 黄敏仪 唐宜烦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价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首先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诊断,设为观察组;后对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设为对照组。所有...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评价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首先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进行诊断,设为观察组;后对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诊断,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月经干净后第3天(且无性生活,白带清洁度在II度以上)先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诊断;第7天进行宫腔镜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输卵管通畅性诊断率为90.24%,敏感度为93.10%,特异度为81.82%,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接近对照组。观察组出现1例恶心、呕吐,1例下腹痛,无头晕、皮疹病例;对照组有4例头晕,无下腹痛、恶心、呕吐、皮疹病例,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输卵管通畅性诊断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高,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对于女性输卵管不孕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评价 女性不孕 输卵管通畅性 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门控下64排128层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13
作者 付剑平 武庆利 +1 位作者 林元锋 黄敏仪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9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或临床症状无法准确提示病因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下胸部血管成像(CTA)检查;首... 目的:探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CT胸部CT血管成像诊断急性胸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50例,患者心电图检查或临床症状无法准确提示病因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心电门控下胸部血管成像(CTA)检查;首先对患者的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肺动脉进行成像,采用的方法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以及多平面重建(MPR)等。另外对14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的诊断,然后再检查其冠状动脉造影,将两者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得出结论。结果:本组患者中,采用心电门控下64排螺旋胸部CTA的患者检查后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显示肺动脉栓塞16例、冠状动脉狭窄20例、6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2例;并诊断气胸1例、肺感染2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2例则没有任何异常现象;与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对比,冠状动脉CT 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为84.00%,敏感性为96.00%,特异性为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扫描联合心电门控胸部血管成像“三合一”有效的解决和鉴别急性胸痛的方法,此方法不仅准确且快速、无创。值得做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排螺旋CT 胸部CT血管成像 急性胸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付剑平 武庆利 +1 位作者 徐春华 邱亦清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7年第5期1272-1273,共2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颅底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析,患者常规CT检测显示为阴性,采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技术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直接显...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在颅底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2015年至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颅底骨折患者40例进行分析,患者常规CT检测显示为阴性,采用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技术对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直接显示颅底骨折35例,前颅底骨折17例,中颅底骨折16例,后颅底骨折2例,诊断阳性率达87.5%(35/40);结论: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在诊断颅底骨折方面准确率高,能直观地了解骨折部位以及其在颅底三维空间的形态及与毗邻结构的关系,对颅底骨折的诊断有很高的指导应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三维重建 颅底骨折 诊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辅助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剑平 叶浩祥 +1 位作者 李元 李文锋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819-820,共2页
目的:探讨CT辅助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间收治给予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CT检查组)和对照组(X线检查组),每组45例病患,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CT共检出86例急性阑... 目的:探讨CT辅助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至2016年间收治给予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CT检查组)和对照组(X线检查组),每组45例病患,比较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CT共检出86例急性阑尾炎病理,检出率高达95.56%。与X线检查结果相比,两组在检查结果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检查价值,特别是在辅助诊断不典型症状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更具有临床检查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辅助 急性阑尾炎 临床应用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小儿肠套叠X线影像特征及空气灌肠整复治疗的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瑞平 伍宝伟 +1 位作者 雷永松 李孜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X线表现及总结小儿空气灌肠整复经验。方法:收集300例小儿肠套叠X线影像以及整复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肠套叠X线影像表现为局限性小肠拱形扩张,软组织肿块征,右下腹小肠液气平面征并伴有明显的逆蠕动;空气灌肠整...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X线表现及总结小儿空气灌肠整复经验。方法:收集300例小儿肠套叠X线影像以及整复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小儿肠套叠X线影像表现为局限性小肠拱形扩张,软组织肿块征,右下腹小肠液气平面征并伴有明显的逆蠕动;空气灌肠整复失败X线影像常表现为袖套征,回盲部小肠聚集卷曲的团块征,未套入的小肠扩张及大量积气、积液征。有时疑诊时空气灌肠有助确诊。在辅用镇静剂和腹部按揉下的间歇空气灌肠整复法成功率达96.3%。结论:小儿肠套叠及空气灌肠整复失败X线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使用镇静剂,腹部按摩,斟增注气压有助于提高成功率。发病时间,套叠的类型,发病年龄则是成败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X线影像 空气灌肠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伟强 谢继明 武庆利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胰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为胰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CT平扫中4例表现为胰周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5例表现为胰头区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淋... 目的:探讨胰周淋巴结结核的CT及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组织学检查或临床追踪证实为胰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CT平扫中4例表现为胰周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5例表现为胰头区软组织肿块影;2例表现为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4例胰周的淋巴结肿大呈环形强化,5例平扫示胰头区病灶为多个淋巴结彼此融合而成,环形强化的淋巴结形成多房样征象;2例淋巴结钙化的病灶表现为无强化。3例MRI平扫示胰头区软组织肿块影,T1WI呈稍低信号,T2WI上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时呈多房样强化。8例合并腹内脏器结核,8例合并肺结核。结论:平扫呈软组织密度的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钙化,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或多房样强化是胰周淋巴结结核的最常见的征象,影像学表现比较有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精管行程及长度的影像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贺新朱 叶浩祥 +3 位作者 刘伟平 雷永松 黄敏仪 唐宜烦 《实用医技杂志》 2021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研究输精管的行程及长度,为输精管外科交叉吻合、尤其是长段输精管丢失再通提供术前影像学基础。方法用曲面重建术重建150例成的男性(最小年龄25岁)的输精管,并观察其行程,测量其全长及其各段的长度以及输精管末端至外环的距离。结... 目的研究输精管的行程及长度,为输精管外科交叉吻合、尤其是长段输精管丢失再通提供术前影像学基础。方法用曲面重建术重建150例成的男性(最小年龄25岁)的输精管,并观察其行程,测量其全长及其各段的长度以及输精管末端至外环的距离。结果输精管全长约320~360 mm,平均(330±30)mm,各段的长度分别为:附睾段42~61 mm,平均(50.0±8.9)mm;阴囊段55~95 mm,平均(73.1±17.8)mm;腹股沟段47~63 mm,平均(53.2±6.4)mm;腹膜后段78~85 mm,平均(84±18.7)mm;壶腹段49~58 mm,平均(56.3±2.3)mm。输精管总长度、各段长度两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输精管末端到腹股沟外环的距离两侧大致相等。结论术前采用影像学手段明确输精管行程及长度,可为长段输精管丢失的重建及与各段相关的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精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门肿块CT影像鉴别诊断的研究
19
作者 徐春华 邱亦清 《中国现代医生》 2007年第06X期3-4,F0003,共3页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能力,以提高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减少误诊和不必要的切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50例,比较各类肿块的CT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变化特点等,并结... 目的提高对肺门肿块良、恶性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能力,以提高恶性肿瘤早期检出率,减少误诊和不必要的切除。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临床、病理等证实的肺门肿块病例50例,比较各类肿块的CT形态学特点、动态增强时间-密度曲线变化特点等,并结合其他临床信息来作出肿块良、恶性的推断。结果(1)恶性肿块:大小>30mm;形态上有分叶及毛刺等;密度均匀或不均匀;伴随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恶性肿瘤较良性肿瘤具有更早期、更高水平的强化。结论大部分肺门肿块可以通过其CT形态学特点进行鉴别诊断,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增加部分不典型肺门肿块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门 肿块 CT 动态增强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及MRI显示卵巢血管和输卵管对盆腔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20
作者 武庆利 赵祖来 +3 位作者 付剑平 林元锋 李文锋 叶浩祥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6-470,共5页
目的探讨CT及MRI显示卵巢血管和输卵管对盆腔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患者90个卵巢及非卵巢来源肿瘤,分析肿瘤与卵巢血管及输卵管的关系来识别肿瘤的来源,根据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形态、粗细等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 目的探讨CT及MRI显示卵巢血管和输卵管对盆腔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9例患者90个卵巢及非卵巢来源肿瘤,分析肿瘤与卵巢血管及输卵管的关系来识别肿瘤的来源,根据肿瘤供血动脉数量、形态、粗细等初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本研究判定肿瘤起源的准确率94.44%(85/90)、敏感度95.89%(70/73)、特异度88.24%(15/17)、假阳性率11.76%(2/17)、假阴性率4.11%(3/73),术前定位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高(K_(appa)=0.82),且显示3条卵巢附属结构者对判断肿瘤起源准确率较1条、2条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双重动脉供血对判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率90.41%(66/73)、敏感度95.35%(41/43)、特异度83.33%(25/30)、假阳性率16.67%(5/30)、假阴性率4.65%(2/43),与病理结果一致性高(K_(appa)=0.80)。结论 CT及MRI显示卵巢血管和输卵管对盆腔肿瘤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卵巢血管 输卵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