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嘉琛 朱绪亮 +3 位作者 郑亚文 张俊 程卡米 李雪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功的策略。方法选择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病率为29.9%。单因... 目的研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早产儿喂养成功的策略。方法选择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6例作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期非喂养不耐受早产儿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病率为29.9%。单因素分析发现体重、胎龄、使用氨茶碱、胃出血、开奶时间、宫内窘迫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关(P<0.05)。Logistic回归确定使用氨茶碱、胎龄、胃出血、开奶时间、宫内窘迫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喂养不耐受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嘉琛 朱绪亮 张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655-2657,共3页
目的: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ICH防治的策略。方法:选择横沥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7例早产儿ICH作为研究组,同期79例非IC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9个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 目的:研究早产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的高危因素,探讨有利于ICH防治的策略。方法:选择横沥医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57例早产儿ICH作为研究组,同期79例非ICH的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9个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ICH发病率为41.9%。单因素分析发现胎龄、出生体重、妊高征、窒息、产伤、滞产、脐带绕颈、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吸入高浓度氧、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与早产儿ICH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胎龄、出生体重、窒息、宫内窘迫、呼吸暂停、代谢性酸中毒、机械通气、产前应用地塞米松为早产儿ICH影响因素(P<0.05)。结论:早产儿ICH的高危因素众多,其发病机制复杂,是外部医疗环境与患者本身内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能是控制早产儿ICH的最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