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唇炎中医外治法用药规律
1
作者 王云娜 王阿玲 黎顺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7期116-120,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唇炎中医外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Med等数据库中以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唇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对纳入处方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 目的探讨慢性唇炎中医外治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PubMed等数据库中以中药外用治疗慢性唇炎的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对纳入处方中的中药及其性味归经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共纳入文献50篇,涉及中药86味,前10味高频药物为苦参、白鲜皮、蛇床子、紫草、当归、地肤子、甘草、黄柏、黄连、冰片;用药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为主,分别占54.49%、14.37%、9.58%;药性分布上以寒为主,占53.33%;药味分布以甘、苦、辛为主,分别占45.45%、27.27%、22.73%。药物归经上以胃、胆、肺、大肠经为主,分别占16.67%、16.67%、14.29%、14.29%。聚类分析大致分为3类。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强配伍关系是白鲜皮-苦参。其次中药外治慢性唇炎的剂型,以软膏、水剂占比较高,分别为42.31%、36.54%。结论中药外治慢性唇炎从脾胃湿热、阳明胃经风火为主入手,注重清热、活血化瘀为主,兼顾解表、补虚的治法。药味以选用甘苦为主,药性注重寒、温、平的运用,此为临床中药外治法治疗慢性唇炎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唇炎 中医外治法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可钢板并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少云 曹建斌 +6 位作者 陈利新 莫卫海 方汉民 陈扬标 林苗正 黄辉春 卜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398-1399,共2页
[目的]探讨Link胫骨上段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本院1996年1月~2004年7月住院患者128例,按胥少汀分类,Ⅱ型92例,Ⅲ型36例.均经手术治疗行单侧骨膜剥离,对平台骨折并塌陷者,在保持关节面平整基础上行... [目的]探讨Link胫骨上段解剖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评估.[方法]本院1996年1月~2004年7月住院患者128例,按胥少汀分类,Ⅱ型92例,Ⅲ型36例.均经手术治疗行单侧骨膜剥离,对平台骨折并塌陷者,在保持关节面平整基础上行坚强内固定并植骨,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6个月~18个月的随访,全部病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最短为8周,最长为14周,平均为12周,膝关节功能评价,优108,占84.38%,良16例,占12.50%,可4例,占3.12%,优良率为96.88%.[结论]Link钢板加植骨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对加快骨折愈合,防止胫骨平台塌陷,便于膝关节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僵直和创伤性关节炎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Link钢板 植骨 植骨治疗 解剖钢板 膝关节功能锻炼 胫骨平台塌陷 早期功能锻炼 关节功能评价 创伤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内固定加喙锁韧带重建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少云 曹建斌 +1 位作者 方汉民 卜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评价3种内固定对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83例均为Allman分类法中的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单枚克氏针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13例(A组)、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34例(B组)、钢板固定加韧... 目的:评价3种内固定对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83例均为Allman分类法中的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分别应用单枚克氏针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13例(A组)、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34例(B组)、钢板固定加韧带重建治疗36例(C组)。结果:经8~18个月的随访,按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3组的优良率分别为:A组69.23%、B组91.18%、C组94.44%。结论:内固定加韧带重建是治疗Ⅲ°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方法,3种方法中以Crook钢板与克氏针钢丝张力带疗效较好,治疗的重点是喙锁韧带的修复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脱位 内固定 韧带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酒精热湿敷对甘露醇静滴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2
4
作者 肖雪芬 林伟茹 林晓婷 《现代临床护理》 2004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观察50%红花酒精热湿敷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将180例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与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50%红花酒... 目的观察50%红花酒精热湿敷治疗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1年7月~2003年6月将180例采用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与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观察组采用50%红花酒精热湿敷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的静脉炎,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1.1%、94.1%,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观察组治愈时间分别为8.4±1.6d、4.2±1.8d,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50%红花酒精热湿敷甘露醇所致静脉炎效果优于用50%硫酸镁湿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酒精 甘露醇 静脉炎 临床疗效 湿敷疗法 临床护理 治疗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针配合药物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6
5
作者 唐上德 陈冠华 +2 位作者 吕洲明 林武军 李迎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46-1047,1054,共3页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按照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及1988年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昆明会议修订的AS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9例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2例。按照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及1988年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类疾病专业委员会昆明会议修订的AS诊断标准,参照1988年昆明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疗效评价标准,治疗组采用腹针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4例,有效31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3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在不同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腹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强直性脊炎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干预 被引量:7
6
作者 曹建斌 马少云 +2 位作者 陈利新 方汉民 林苗正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0年第14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益气活血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发生肺部感染与尿路感染。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益气活血法在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中的应用效果并加以分析。结果 36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未发生肺部感染与尿路感染。术后住院时间为15~42d。结论益气活血法在围手术期的应用是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法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展筋法联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9
7
作者 黄英苗 李丽霞 李海花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8年第1期102-107,共6页
目的:探讨下肢展筋法联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 目的:探讨下肢展筋法联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行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三组患者术后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干预,其中A组31例患者采用下肢展筋法,B组31例患者采用中药穴位离子导入,C组32例患者联合采用下肢展筋法和中药穴位离子导入法,分别在干预前后比较三组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 S)、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 thopaedic A ssociation,JOA)及治疗效果。结果:A组和B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0.05);术前三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术前三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三组患者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评分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结论:下肢展筋法联合中药穴位离子导入较单一采用下肢展筋法或中药穴位离子导入对LDH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肢展筋法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 术后 早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治疗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朱伍 袁少英 +1 位作者 陈丽娜 贾晓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6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虎口重度挛缩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与康复。方法:1995年8月-2006年12月,对31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应用拇指指背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转移或移植的方法... 目的:分析应用外科皮瓣修复虎口重度挛缩的临床疗效,探讨重度虎口挛缩的治疗与康复。方法:1995年8月-2006年12月,对31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应用拇指指背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转移或移植的方法进行修复。结果:31例转移皮瓣及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2~3年,原虎口挛缩畸形都得到了完全或接近正常的矫正,拇指捏握、外展、对掌功能有明显的改善,虎口外形良好,可完成拇指外展对掌功能。结论:以拇指指背皮瓣、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重度虎口挛缩,手术简便安全,损伤小,效果好。应根据患者损伤机制、局部软组织条件、虎口畸形程度选择适宜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岛状皮瓣 前臂外侧皮神经 虎口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14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伍 刘海鹏 陈丽娜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67,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趾短伸肌移植结合中医康复治疗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行趾短伸肌移植修复,肌腱的远端编织缝合,近侧端缝合,并以肌腹包埋吻合口。术后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观察患指功能恢... 目的探讨利用趾短伸肌移植结合中医康复治疗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患者行趾短伸肌移植修复,肌腱的远端编织缝合,近侧端缝合,并以肌腹包埋吻合口。术后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观察患指功能恢复状况。结果1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2-5年。①外形:14例重建手指外形基本正常,其中有1例出现轻度桡偏、1例出现轻度屈曲,其余指外形满意,关节稳定,无过伸畸形。②使用情况:在工作和生活中,14例均能自然地使用惠指。③力量:14例中手指背伸力量基本恢复,有6例术后3个月内自觉背伸力量减弱,但并未影响患指的远期功能恢复。结论利用趾短伸肌移植结合中药熏洗、功能锻炼治疗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选择的新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短伸肌腱 移植 指伸肌腱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一期修复踝关节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青 唐上德 +1 位作者 蒋际钊 吕洲明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以带蒂的隐神经营养皮瓣配合中药治疗一期修复踝关节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伴有膝踝关节部位软组织缺损的踝关节损伤患者,先行急诊清创,再设计以带蒂隐神经营养皮瓣,对缺损的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内服中药汤... 目的:观察以带蒂的隐神经营养皮瓣配合中药治疗一期修复踝关节损伤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伴有膝踝关节部位软组织缺损的踝关节损伤患者,先行急诊清创,再设计以带蒂隐神经营养皮瓣,对缺损的软组织进行修复,术后内服中药汤剂治疗。结果:本组16例所有皮瓣术后充盈良好;4例出现瘀血情况,经处理后好转;1例带血管蒂的岛状皮瓣边缘出现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随访10~24月,平均16月,结果1例作二期修整外,其余皮瓣外形满意。患踝、足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部评分标准进行评估,结果优6例,良9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3.75%。结论:带蒂的隐神经营养皮瓣配合中药内服是治疗伴有软组织缺损的踝关节损伤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缺损 踝关节损伤 隐神经营养皮瓣 手术治疗 通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趾短伸肌游离移植治疗指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伍 袁少英 +1 位作者 陈丽娜 贾晓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原因及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通过14例患者手术中局部所见,分析肌腱断裂与局部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通过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伸肌腱后患指功能恢复状况。断裂指伸肌腱均行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移植肌腱的远... 目的: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原因及治疗的新方法。方法:通过14例患者手术中局部所见,分析肌腱断裂与局部解剖结构的关系,以及通过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伸肌腱后患指功能恢复状况。断裂指伸肌腱均行趾短伸肌游离移植重建,移植肌腱的远端编织缝合,近侧端端缝合,以趾短伸肌肌腹包埋吻合口。结果:1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随访2~5年,①外形:14例重建手指外形基本正常,其中,有1例出现轻度桡偏、1例出现轻度屈曲,无过伸畸形。②使用情况:在工作和生活中,14例均能自然地使用患指。③力量:14例中手指背伸力量基本恢复,有6例术后3个月内自觉患指背伸力量减弱,但并未影响患指的远期功能恢复。14例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关节外形满意,关节稳定,畸形消失,手指活动灵活。结论:通过探讨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原因、特点,选择趾短伸肌游离移植治疗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结合术后中药熏洗、功能锻炼,能够获得满意治疗效果,同时也为肌腱移植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短伸肌腱 移植 伸肌腱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防治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林青 唐上德 +1 位作者 林苗正 吕洲明 《甘肃中医》 2010年第3期53-54,共2页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益气活血法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2周。结果:下肢... 目的:观察使用中药益气活血法对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中药汤剂2周。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组21.74%;对照组:52.17%,2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能有效预防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益气生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皮肤外牵拉装置的设计和研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献磊 张兴世 王光耀 《中国医疗设备》 2018年第7期80-82,共3页
目的针对不规则巨大创面,设计一种可同时应用VSD负压装置的新型皮肤外牵拉装置。方法应用强韧缝线代替金属皮钩或克氏针进行牵拉创面,然后通过设计的皮肤牵拉装置逐渐缩短缝线以达到牵拉闭合创面的目的。结果成功设计出一种不受创面形... 目的针对不规则巨大创面,设计一种可同时应用VSD负压装置的新型皮肤外牵拉装置。方法应用强韧缝线代替金属皮钩或克氏针进行牵拉创面,然后通过设计的皮肤牵拉装置逐渐缩短缝线以达到牵拉闭合创面的目的。结果成功设计出一种不受创面形状和大小限制的,并可同时应用VSD敷料装置的皮肤外牵拉装置,并获得国家专利。结论通过这种以逐渐缩短缝线为原理的皮肤牵拉器可达到牵拉皮肤闭合创面的目的,较其他皮肤牵拉装置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外牵拉器 金属皮钩 克氏针 植皮 皮瓣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虎口中重度挛缩的中远期功能评估
14
作者 朱伍 袁少英 +2 位作者 陈丽娜 陈振权 曹建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0-21,共2页
目的:对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并观察术后患侧中远期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995-08/2004-1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均采用带拇指背侧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是否有手... 目的:对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并观察术后患侧中远期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取1995-08/2004-12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科收治的13例重度虎口挛缩患者,均采用带拇指背侧筋膜皮瓣转移修复,术前常规检查确定是否有手术禁忌证。手术于臂丛麻醉下进行,切取拇指背侧筋膜皮瓣(带拇背桡侧或尺侧动脉及神经),皮瓣切取范围远端至拇指甲根部近侧0.5cm,两侧至指侧中线,以第一掌骨基底部至第一掌骨中点之间为蒂部。供区创面予以植皮,皮瓣转移后首先修复虎口底部,如掌侧或两侧遗留少许创面,可以游离皮片进行移植修复。对掌功能位行克氏针固定三四周,拔针早期中药熏洗,术后半年内虎口必须予以支具保护,以保证修复后效果。按照手指总活动度系统评价法(优:正常;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75%以上;尚可: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75%;差:手指总活动度为健侧的50%以下;极差:手指总活动度比术前恶化)以及患侧外形、感觉、拇指使用情况等对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实验纳入13例患者均完成2年随访,中途无脱落者。①术后不同随访时间患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13例患者术后6个月皮瓣成活良好,虎口开大与健侧基本相同,关节外形满意,关节稳定,术后2年屈曲畸形消失,伸指活动可,拇指外展对掌功能良好,第1掌指关节活动正常,主观满意率为84.6%(11/13)。②术后6个月手指总活动度评估结果:13例患者中,优10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2.3%。③术后6个月患侧外形、感觉及拇指使用情况:全部患者重建虎口外形正常,皮肤质地及色泽接近正常,未见明显的色素沉着,冬季皮肤无明显异常;13例患者痛觉全部恢复,触觉迟钝者占6.2%,只有17.4%的患者两点辨别感觉恢复到正常范围内,实体综合感觉能力优良率92.1%,平均分13分;全部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均能自然地使用患指,使用时虎口无触痛或感觉异常等现象。结论:虎口中重度挛缩患者行拇指背侧筋膜皮瓣修复,重建虎口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拇指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满意,损伤小,皮瓣切取范围完全可以达到虎口开大后所需皮瓣修复的宽度,手术操作简便易行,其中远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拇指 筋膜 外科皮瓣 挛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32例疗效观察
15
作者 莫卫海 马少云 +2 位作者 陈利新 曹建斌 方汉民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0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粗隆部骨折患者经DHS固定前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全身情况。经8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后24h能坐起。4~6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除3例骨质疏松螺钉切割致髋关节轻度内翻(... 目的探讨老年粗隆部骨折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2例粗隆部骨折患者经DHS固定前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全身情况。经8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后24h能坐起。4~6周能扶拐下床活动。除3例骨质疏松螺钉切割致髋关节轻度内翻(内翻≤15°),3例80岁以上因原发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外,其余均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按赵氏法评定,优良率在93%以上。结论采用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固定坚强,有利愈合,能早期关节活动,降低威胁老年患者生命的并发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部 骨折 固定 动力髋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3例小结
16
作者 陈杨标 曹建斌 +1 位作者 陈利新 马少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 5 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外治疗 ,随访 0 . 5~ 5年。结果 :治愈 2 4 1例 ,占 95 . 2 6 % ,好转 12例 ,占 4 . 74 % ,...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2 5 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外固定、手术治疗并配合中药内外治疗 ,随访 0 . 5~ 5年。结果 :治愈 2 4 1例 ,占 95 . 2 6 % ,好转 12例 ,占 4 . 74 % ,愈合时间最短 3周 ,最长 4周 ,平均 3.5周。结论 :综合疗法对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综合疗法 综合治疗 儿童 外治 愈合时间 治疗小儿 小结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跟骨骨折28例的临床体会
17
作者 陈杨标 曹建斌 马少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年第5期566-567,共2页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 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用综合疗法治疗,进行临床观察,随访1~6年。结果:治愈2 6例,治愈率96 .4 3% ,好转2例,好转率3 .57%。愈合时间最短1 0周,最长1 3周,平均1 2 6周。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 目的:评价综合疗法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2 8例跟骨骨折病人均用综合疗法治疗,进行临床观察,随访1~6年。结果:治愈2 6例,治愈率96 .4 3% ,好转2例,好转率3 .57%。愈合时间最短1 0周,最长1 3周,平均1 2 6周。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临床体会 综合治疗 综合疗法 骨折病人 临床观察 愈合时间 有效方法 治愈率 好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18
作者 陈杨标 马少云 +2 位作者 陈利新 方汉民 朱伍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对15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手术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失访4例,优142例,占95.3%,良7例,占4.7%,愈合时间平均4.5周。结论...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我科自1995年3月至2005年3月对15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应用手法复位、牵引、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手术治疗,随访0.5~5年。结果失访4例,优142例,占95.3%,良7例,占4.7%,愈合时间平均4.5周。结论手法复位、尺骨鹰嘴骨牵引后复位并小夹板或石膏托超肘关节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治疗跟骨骨折28例临床体会
19
作者 陈杨标 曹建斌 马少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9期583-584,共2页
关键词 跟骨骨折 综合疗法 治疗体会 综合治疗 临床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臂外固定支架加中药治胫腓骨中下1/3骨折36例
20
作者 林青 唐上德 +1 位作者 林苗正 吕洲明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6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外固定支架 中药 胫腓骨中下1/3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