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VEGF的miRNA对恶性黑色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蒋源 韩永智 孙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外源性miRNA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VEG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对miRNA干扰片段,构建质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X-26-1-3、X-26-2n-1、X-26-3-2和X-26-4-4,测序分析鉴定插入... 目的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的外源性miRNA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VEG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对miRNA干扰片段,构建质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X-26-1-3、X-26-2n-1、X-26-3-2和X-26-4-4,测序分析鉴定插入序列的完整性;脂质体法将该4个重组表达载体转染黑色素瘤细胞株SKmel-28,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VEG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miRNA对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明确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的miRNA干扰序列。MTS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人工合成的靶向VEGF的miRNA对SKmel-28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测序分析证实4个重组体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均完全正确,成功转染SKmel-28细胞后,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制效应最强的重组载体是X-26-2n-1,MTS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SKmel-28细胞转染X-26-2n-1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空白组比较细胞增殖抑制更加明显(P<0.01);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靶向VEGF的miRNA能够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细胞SKmel-28 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永智 韩芳 蒋源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7-640,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Stevens-Johnson综合症(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EN)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9例SJS/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糖皮质激素控制量(1.5±0.4)mg·kg-1·d-1(强的松等效... 【目的】探讨Stevens-Johnson综合症(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症(TEN)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9例SJS/TEN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糖皮质激素控制量(1.5±0.4)mg·kg-1·d-1(强的松等效剂量),总死亡率14.5%,其中TEN组SCORTEN评分最高(P<0.001),糖皮质激素控制量和死亡率也显著高于SJS组(P=0.014,0.022)。常见的致敏药物是别嘌醇(19例,27.5%)、抗癫痫药物(17例,24.6%)、NSIAD药物(10例,14.5%)和抗生素(7例,10.1%)。TEN患者最常见的致敏药物是别嘌醇(6例,33.3%),SJS患者是卡马西平(11例,28.2%)。别嘌醇的致敏时间(20.1±6.5)d,卡马西平(12.2±5.4)d,NSAID类药物(2.7±1.9)d,抗生素(3.0±2.2)d。10例死亡患者中,9例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结论】TEN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激素控制量和死亡率最高。肺部感染是本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别嘌醇和卡马西平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VENS-JOHNSON综合征 中毒性表皮坏死症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抑制黑色素瘤VEGF基因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蒋源 韩永智 孙建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靶向microRNA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VEGF基因序列人工设计合成4对microRNA干扰片段,构建质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X-26-... 【目的】研究外源性靶向microRNA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VEGF基因序列人工设计合成4对microRNA干扰片段,构建质粒真核表达载体,分别为:X-26-1-3、X-26-2n-1、X-26-3-2和X-26-4-4,测序分析鉴定插入序列的完整性;脂质体法将该四个重组表达载体转染黑色素瘤细胞株SKmel-28,RT-PCR检测转染细胞中VEGF基因的mRNA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microRNA对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调控效应,明确抑制效果最为显著的microRNA干扰序列。MTS和EDU法分别检测靶向VEGF的microRNA对SKmel-28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观察转染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变化。【结果】测序分析证实4个重组体插入片段的碱基序列均完全正确,成功转染SKmel-28细胞后,均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制效应最强的重组载体是X-26-2n-1;MTS和EDU检测显示,SKmel-28细胞转染X-26-2n-1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增殖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也显著减弱(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总凋亡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外源性靶向VEGF的microRNA能够显著降低黑色素瘤细胞SKmel-28 VEGF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和侵袭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MICRORNA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脉冲激光联合药物治疗轻中度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涛 李志武 +1 位作者 丁街生 董秀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评价联合药物和调Q脉冲激光结合的方法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痤疮门诊73例轻中度玫瑰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37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调Q 1 0... 【目的】评价联合药物和调Q脉冲激光结合的方法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痤疮门诊73例轻中度玫瑰痤疮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37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调Q 1 064 nm脉冲激光治疗,治疗9周后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两组痤疮皮损均有所减轻,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有效率83.8%,对照组有效率61.1%,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服药联合调Q脉冲激光等治疗玫瑰痤疮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Q脉冲激光 玫瑰痤疮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素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涛 李志武 +1 位作者 丁街生 董秀芹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71,共5页
【目的】了解A型肉毒素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疗效。【方法】72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肉毒素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时间为半年,每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拍照、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肉毒素治疗组毛发密... 【目的】了解A型肉毒素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的疗效。【方法】72例雄激素源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肉毒素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时间为半年,每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拍照、评估。【结果】治疗3个月后,肉毒素治疗组毛发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但对照组没有区别治疗前后无差别(P>0.05),治疗6个月后肉毒素治疗组毛发密度高于治疗前(P<0.05),但与治疗3个月时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毛发密度高于治疗前,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肉毒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6.5%,两组间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雄激素源性脱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肉毒素 雄激素源性脱发 非那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