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1例糖尿病病人膳食状况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重 陈巨 +2 位作者 杨华章 李忠文 韩锋 《循证医学》 CSCD 2008年第2期88-90,96,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食物频数法和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101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膳食中粮谷类的比重低,禽肉类和水产类比重过高;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 目的通过调查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分析评价其合理性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采用食物频数法和24小时膳食回顾法对101例糖尿病患者的膳食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患者膳食中粮谷类的比重低,禽肉类和水产类比重过高;与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的城市居民各类食物平均摄入情况相似。总能量摄入过高,三大营养素中脂肪供能比明显偏高,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量未达到要求。胆固醇摄入超过推荐量标准;而B族维生素和钙的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量标准。结论被调查糖尿病患者膳食结构不合理,建议适当降低总能量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素;加强糖尿病营养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痫 膳食调查 霄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治疗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朱佩璇 王春莲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文迪雅 (马来酸罗格列酮 )治疗患者胰岛素抵抗及 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77例 ,对照组 39例 ,采用磺脲类、二甲双胍类、α -糖苷酶抑制剂常规治疗 ,观察组 38例加用文迪雅 4mgqd ,观察 2组病人 ... 目的 探讨采用文迪雅 (马来酸罗格列酮 )治疗患者胰岛素抵抗及 β细胞功能改善情况。 方法 选择 2型糖尿病患者 77例 ,对照组 39例 ,采用磺脲类、二甲双胍类、α -糖苷酶抑制剂常规治疗 ,观察组 38例加用文迪雅 4mgqd ,观察 2组病人 13w、2 6w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水平及 β细胞功能改变情况。 结果 在研究早期 13w时两组病人在常规治疗后血糖均有较明显的下降 ,同时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功能也有比较明显的改善 ,此时观察组加用文迪亚 1月 ,血糖、HOMA IR、HOMA IS、HbA1C等指标均较对照组为好 ,但两组间比较并无明显差异 ;至研究终点 ,治疗组血糖进一步下降了约 1mmol/L ,HbA1C也进一步下降 ,而对照组基本持平 ,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HOMA IS、HOMA—IR指标与 13w比较 ,观察组有非常显著的改善 ,P <0 0 1,而对照组HOMA IS仅轻微改善 ,HOMA IR与 13w比较有恶化趋势。提示文迪亚能更进一步稳定降低血糖 ,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及胰岛 β细胞功能。本文两组患者在治疗终点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较明显降低 ,但两组间并无明显差异。结论 文迪雅组能够减轻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保护 β细胞功能 ,并能减少联合用药剂量 ,改善血糖控制情况 ,对照组则胰岛素抵抗加重 ,β细胞功能恶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药物治疗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白塞病临床诊断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佩璇 饶珈琦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880-88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白塞病 诊断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过床器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刘青 《护理研究》 2004年第3期436-436,共1页
关键词 医用过床器 临床护理 临床应用 性能结构 使用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彭明 汪琴 +1 位作者 曾伟生 蒋仁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2期1300-1301,共2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胸腺切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 2 3例MG的不同临床分型 ,于术前、术后正规使用抗胆碱脂酶及激素药物。手术麻醉期间不用肌松药或用小剂量卡肌宁进行诱导麻醉。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 2 2例 ,无手...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 (MG)患者胸腺切除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 2 3例MG的不同临床分型 ,于术前、术后正规使用抗胆碱脂酶及激素药物。手术麻醉期间不用肌松药或用小剂量卡肌宁进行诱导麻醉。结果 :手术完全切除 2 2例 ,无手术死亡。术后机械通气 6例 ,仅 1例出现肌无力危象行气管切开 ,通气达 10d。术后肺部感染 2例 ,肺不张 1例。术后 1年MG症状缓解率达 73 5 % ,其中Ⅰ型 1例 ,Ⅱa型 6例 ,Ⅱb型 4例 ,Ⅲ型 4例 ,Ⅳ型 3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 围手术期处理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维地洛治疗风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佩璇 王春莲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RHD慢性心力衰竭 10 4例 ,对照组 6 0例行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观察组 4 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 6个月 ,观... 目的 探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在风湿性心脏病 (RHD)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运用。方法 RHD慢性心力衰竭 10 4例 ,对照组 6 0例行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观察组 4 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 6个月 ,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 1,3,6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有效率分别为 :14 % ,5 0 % ,86 % ,较对照组的 15 % ,4 0 % ,6 3%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射血分数在治疗 3个月后即有明显提高 ,治疗 6个月后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 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可明显改善RHD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维地洛 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柳颖 《护理学报》 2006年第11期40-41,共2页
对86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发现其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理、病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等因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如给予心理护理,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配... 对86例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析发现其睡眠障碍的原因主要有:生理、病理、环境、情绪、药物、心理等因素。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和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失眠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干预,如给予心理护理,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配合药物治疗等。结果睡眠明显改善58例,基本改善19例,无改善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老年 睡眠障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治疗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2
8
作者 马立宇 曲丹夷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5期844-846,共3页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功能锻炼;...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预防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第1天开始利用四肢血液循环泵对双下肢进行气压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肢体疼痛分值、肿胀指数、患肢股总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发生下肢DVT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第7 d肢体疼痛分值、肿胀指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股总静脉、腘静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相比术前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从高凝状态向低凝转化;观察组血栓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栓发生率(20%),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髋膝关节置换术应用气压治疗,可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痛疼程度,有效预防术后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膝关节置换术 气压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术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华斌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3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术(PCI)术前和术后血浆Fbg、D二聚体水平变化意义。方法ACS行PCI的患者180例,在PCI术前(T0)、术后1 d(T1)、7 d(T2)、1个月(T3)、6个月(T4)采集患者肘静脉血5 m 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术(PCI)术前和术后血浆Fbg、D二聚体水平变化意义。方法ACS行PCI的患者180例,在PCI术前(T0)、术后1 d(T1)、7 d(T2)、1个月(T3)、6个月(T4)采集患者肘静脉血5 m L,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水平,随访两组患者1年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组(实验组n=55)和未发生组(对照组n=151),对比两组患者不同与血浆Fbg、DD水平,并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T0相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T1血浆Fb、D-D水平明显升高(P<0.05);T2较T0血清Fbg、D-D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T0比较无差异(P>0.05)。T3、T4血清Fbg,D-D水平较T0、T1、T2水平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在各个时间点血Fbg、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PCI术后血浆Fbg水平与ACS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呈正相关(r=0.814,P<0.05);血浆D-D水平与ACS患者PCI术后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ACS患者PCI术后能引起患者血浆Fbg、D-D水平升高,术前检测Fbg、D-D水平能够作为评估ACS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冠脉介入术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貌似缺血性心脏病的焦虑症12例报道 被引量:7
10
作者 汪琴 《实用全科医学》 2004年第1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焦虑症 心血管系统 精神医学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预防肾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郁 麦洁兰 《血栓与止血学》 2020年第2期268-269,共2页
目的对比丹参多酚酸盐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ca)预防肾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肾癌患者70例,均择期手术治疗,术后35例患者使用LMWH-ca预防性抗凝治疗,另35例患者使用丹参多酚... 目的对比丹参多酚酸盐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LMWH-ca)预防肾癌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肾癌患者70例,均择期手术治疗,术后35例患者使用LMWH-ca预防性抗凝治疗,另35例患者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1例(2.86%),LMWH-ca治疗组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2例(5.71%),两组术后DVT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D-D、Fbg、BPC、PT相当(P>0.05);治疗后,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而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0.00%)低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14.29%)(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与LMWH-ca预防肾癌术后DVT均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但丹参多酚酸盐不良反应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丹参多酚酸盐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
12
作者 彭明 汪琴 +2 位作者 卿三华 曾伟生 蒋仁超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 选择上皮特异性单抗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方法  3 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剖腹后 ,将 2 0 0 -4 0 0ml温生理盐水倒入腹腔 ,轻轻搅动后 ,吸引回收灌洗液。单个有核细胞经Ficoll-hypaque液分离后涂片、固定。用Be... 目的 选择上皮特异性单抗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胃癌腹腔游离癌细胞。方法  3 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剖腹后 ,将 2 0 0 -4 0 0ml温生理盐水倒入腹腔 ,轻轻搅动后 ,吸引回收灌洗液。单个有核细胞经Ficoll-hypaque液分离后涂片、固定。用Ber-Ep4和抗 -CEA单抗的LSAB法和常规HE染色对待检样本进行游离癌细胞检测。结果 常规HE染色 ,阳性 9例 ,可疑阳性 7例 ;LSAB法 ,抗 -CEA染色 14例 ,Ber -Ep4阳性 16例 ,病理组织类型中以低分化腺癌的阳性率为高。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可随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不同浸润程度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与常规HE染色相比 ,LSAB法能提高腹腔游离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 ,有利于指导病理分期和选择合理的辅助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 化学检测 胃癌 腹腔游离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多发性肺动静脉瘘1例
13
作者 汪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7期791-791,共1页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多发性肺动静脉瘘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珺 饶珈琦 柳颖 《现代临床护理》 2013年第12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在提高肠道清洁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检查前1 d口服乳果糖溶液及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检查前1 d口服聚乙...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和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应用在提高肠道清洁度中的作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检查前1 d口服乳果糖溶液及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照组检查前1 d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液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以提高患者肠道清洁度,保证结肠镜检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乳果糖口服溶液 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伴发皮肌炎患者的护理
15
作者 刘青 《南方护理学报》 2005年第10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癌 皮肌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38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徐念军 李瑜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494-495,共2页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梗死 (ARV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3 8例ARV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分析 ,按血流动力学特征性改变进行治疗。结果 :大部分ARVI表现为低心排状态 ,低血压合并缓慢心律失常 ,... 目的 :探讨急性右室梗死 (ARV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 3 8例ARV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分析 ,按血流动力学特征性改变进行治疗。结果 :大部分ARVI表现为低心排状态 ,低血压合并缓慢心律失常 ,小部分出现心衰、心源性休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 临床表现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造影 再灌注治疗 血容量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腹部脂肪厚度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邹茂贤 麦洁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5期19-20,共2页
目的研究成人腹部脂肪厚度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129例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查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血压、内脏脂肪分级、腹壁脂肪厚度,根据MS组分[除腰围(WC)外]的聚集程度从... 目的研究成人腹部脂肪厚度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相关性。方法 129例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查的患者作研究对象,分别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血压、内脏脂肪分级、腹壁脂肪厚度,根据MS组分[除腰围(WC)外]的聚集程度从低到高分为A组(单项异常者,33例)、B组(二项异常者,43例)、C组(三项及以上异常者,53例)。对成人腹部脂肪厚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与MS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C组的MS患病率分别为24.24%(8/33)、34.88%(15/42)、41.51%(22/53)。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腹部脂肪厚度均与MS有相关性(P<0.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的年龄和腹部脂肪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内脏脂肪含量增加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高血压及M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脂肪厚度 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代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新起点”健康理念组织健康营活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云 崔虹 +2 位作者 柳颖 李智 梁慷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6-797,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改变 行为危险因素 早死 慢性 健康理念 WHO 行为习惯 活动 起点
原文传递
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4例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琴 张树 刘兵 《中国综合临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79-1080,共2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发生于双下肢,1例发生于上肢,另1例四肢...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分析4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测结果。结果4例患者均以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发生于双下肢,1例发生于上肢,另1例四肢均出现感觉异常;脑脊液蛋白含量范围在0.45~0.55g/L3例,0.55~0.65g/L1例。测定4例患者神经传导速度,16条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12条(7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13条(81%),F波潜伏期延长或消失12条(75%);12条感觉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均减慢(100%)。传导阻滞和/或一过性离散异常6条(50%)。结论吉兰巴雷综合征感觉变异型患者临床上因无肢体瘫痪,仅出现肢体感觉异常,其诊断有赖于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脑脊液检查 感觉异常
原文传递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佩璇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流动力学 致病菌 临床表现 循环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