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医护一体化合理用药管理实践 被引量:14
1
作者 熊代兰 翟艳云 +1 位作者 朱秀华 周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0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普外科不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成立普外科合理用药专项管理小组,优化配置医护人员,调研科室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及时反馈和解决合理用药问题。实施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科室不合理用... 目的探讨降低普外科不合理用药的管理措施与效果。方法成立普外科合理用药专项管理小组,优化配置医护人员,调研科室不合理用药现状并分析原因,实施医护一体化管理,及时反馈和解决合理用药问题。实施8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科室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下降(P<0.01),患者住院费用明显减少。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合理用药管理能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节约患者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住院患者 合理用药 医护一体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生长激素在肝胆外科老年病人术后恢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文滨 李湘莹 +3 位作者 王捷 吴畏 郑宗珩 黄志锋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生长激素在肝胆外科老年病人术后恢复中应用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到2004年12月在3间不同医院的肝胆外科中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的65岁以上的患者共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分别应用重组生长激素4单位四天... 目的评价重组生长激素在肝胆外科老年病人术后恢复中应用的疗效。方法2004年1月到2004年12月在3间不同医院的肝胆外科中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的65岁以上的患者共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人。分别应用重组生长激素4单位四天和生理盐水四天。于术前两天,术后一天,术后三天,术后一周,术后两周作为观察点。结果两组在总住院天数,白蛋白水平,双手握力,疲劳评分等方面改善有明显差异,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病人腹部手术后应用生长激素能缩短住院时间,提高营养水平,能明显改善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生长激素 术后疲劳综合征 老年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黄少平 林木本 +1 位作者 揭业秀 钟尚茵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90-92,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运用。方法 将94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54例)。A组采用FTS,而B组采用传统护理。统计两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联合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运用。方法 将94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54例)。A组采用FTS,而B组采用传统护理。统计两组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 A组肛门排气、下地活动和开始进食均明显早于B组(P〈0.05);A组需要肠外营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的住院费明显少于B组(P〈0.05);A组的尿路感染、腹胀和咽痛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FTS可以显著促进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癌 术后恢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及其外科治疗的现状
4
作者 区金锐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7期561-562,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慢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胰腺炎及其外科治疗的现状
5
作者 区金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1996年第4期233-234,227,共3页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展性的不可逆的炎症性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963年 Marseille胰腺炎专题会议将慢性胰腺与急性胰腺炎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慢性胰腺炎胰腺的一些不可逆的改变,并采取一些外分泌与内分泌的功能检查来诊断慢性胰...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进展性的不可逆的炎症性疾病,有不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1963年 Marseille胰腺炎专题会议将慢性胰腺与急性胰腺炎进行了分类。指出了慢性胰腺炎胰腺的一些不可逆的改变,并采取一些外分泌与内分泌的功能检查来诊断慢性胰腺炎。近20年来,随着各种影像技术的进展,对慢性胰腺炎的认识亦越加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胰腺炎 外科治疗 全胰切除术 胰十二指肠 保留十二指肠 顽固性疼痛 胰管 门静脉压 急性胰腺炎 胰岛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琳珊 张培丽 +1 位作者 麦爱君 林帆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96-101,共6页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两位评价者独立地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患者围手... 目的评价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两位评价者独立地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FTS的随机对照实验,用Jadad法评价文献质量,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对纳入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9篇RCT文献,共99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FTS组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59,95%CI 0.41~0.84,P=0.004),其中,FTS组上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0.37,95%CI 0.24~0.57,P<0.000 01),但是,两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皮下积液=0.73,95%CI 0.40~1.34,P=0.31;RR皮瓣坏死=0.55,95%CI 0.26~1.14,P=0.11)。FTS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WMD=-3.28,95%CI-4.74^-1.82,P<0.000 1)。满意度方面,二者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17,95%CI 0.84~1.64,P=0.35)。结论 FTS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快速康复外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足三里注射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外科应用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英燕 高俊军 郑道喜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6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穴位注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营养及炎症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常规护理组(B组)、快速康复外科组(... 目的探讨维生素B_1穴位注射联合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营养及炎症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常规护理组(B组)、快速康复外科组(C组)、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快速康复外科组(D组),每组各为35例,对比四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指标、炎症指标和生活质量。结果术后1、3天,四组患者的血清前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1足三里注射+快速康复外科组(D组)的血清前蛋白值、血清白蛋白值最高;术后1、3、7天,四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白细胞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足三里注射+快速康复外科组(D组)的C反应蛋白值、白细胞值最低;术后1周、2周,四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B_1足三里注射+快速康复外科组(D组)的生活质量最高。结论维生素B_1足三里注射+快速康复外科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应用,能提高营养学指标,降低炎症反应,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 维生素B1 足三里 快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MMP-2和VEGF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泽宇 罗中仁 +1 位作者 万进 杜嘉林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87-389,共3页
为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中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结果示,44.6%(25/56)的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其中T... 为探讨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笔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6例中下段直肠癌肿瘤组织中E-cadherin,MMP-2和VEGF的表达。结果示,44.6%(25/56)的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其中T3的阴性率为63.0%,明显高于T2和T1的26.1%和33.3%(P=0.028)。淋巴结转移阳性的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率为62.1%,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25.9%(P=0.007)。MMP-2表达阳性率为75.0%(42/56);其中T3,T2阳性率分别为88.9%,69.6%,明显高于T1期的33.3%(P=0.013)。浸润型直肠癌MMP-2表达率为91.2%,明显高于膨胀型的40.0%(P=0.001)。淋巴结转移阳性者MMP-2表达率为86.2%,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63.0%(P=0.045)。VEGF表达率为57.1%(32/56);其中T3VEGF表达率为74.1%,明显高于T2和T1期的43.5%和33.3%(P=0.043);淋巴结转移阳性者VEGF表达率为72.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40.7%(P=0.017)。提示中下段直肠癌E-cadherin表达阴性和MMP-2,VEGF表达阳性与肿瘤侵袭和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E-CADHERIN MMP-2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大鼠肝内定居能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向国安 张刚庆 +2 位作者 方驰华 高鹏 陈开运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4-997,共4页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 目的探索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经不同途径移植到同种异体大鼠后其定居于肝脏的能力。方法从大鼠骨髓中分离培养获取MSCs,以绿色荧光蛋白进行标记,体外扩增后,分别从大鼠尾静脉和门静脉注入同种异体正常和肝脏损伤大鼠体内,于移植后的第3、7天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移植的MSCs在大鼠肝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所有大鼠移植同源异体MSCs后全部存活,无意外死亡。从门静脉、尾静脉注入MSCs,在大鼠肝脏受损时其定居量大于非肝脏受损大鼠(P<0.05)。在肝细胞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肝脏定居量差异不显著(P>0.05)。非肝脏受损大鼠,从门静脉注入MSCs与从尾静脉注入比较细胞定居于肝脏量差异显著(P<0.05),并与移植后时间有关。结论干细胞定居于肝脏的时间与细胞数量可能与肝脏是否受损伤关系密切,与移植途径关系不密切;在正常动物干细胞可定居于肝脏,定植的细胞量与移植途径和移植后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质干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同种异体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全胃切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王志度 万进 +1 位作者 彭俊生 林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60-761,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全胃切除患者 ,2 0例术后行肠外营养治疗 (对照组 ) ,2 0例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 (实验组 )。结果 :实验组的胃肠动力比对照组的恢复早 (P <0 0 5 )。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 (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指标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前两组病人血蛋白指标无明显差异 ,治疗后均升高 ,而实验组血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全胃切除术 胃癌 肿瘤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区解剖与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1
作者 萧金丰 贺轲 +2 位作者 向国安 王汉宁 陈开运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715-2717,共3页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 目的研究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特点,为腹腔镜完全腹膜化腹腔内置补片修补术(TIIPOM)提供准确的临床应用解剖。方法尸体18具,男11具,女7具,共36侧,解剖腹股沟区以及内环周边结构,测量该区域神经及血管与相应解剖学。结果髂腹下神经髂前上棘内侧(4.10±0.89)cm处穿越腹内斜肌,在距耻骨联合上缘(5.02±1.46)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髂腹股沟神经在髂前上棘内侧(3.09±0.81)cm处穿过腹内斜肌,于耻骨结节上方距耻骨联合上缘(3.84±0.89)cm处穿过腹外斜肌腱膜;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结论量化测量腹股沟区重要结构以及建立内环周边局部解剖学模型对减少TPIPOM术中、术后并发症可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解剖 腹腔镜 疝修补术 脐内侧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引导下肠梗阻导管治疗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 被引量:7
12
作者 贺轲 李立恒 +5 位作者 夏正林 黄睿 段小鹏 何景亮 李伯伟 向国安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7期671-675,共5页
目的:评估在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引导下应用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25例患者的临... 目的:评估在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DR)引导下应用肠梗阻导管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后瘘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2006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并发胃十二指肠瘘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包括常规保守治疗和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白蛋白水平、胃肠瘘愈合时间、腹腔引流量、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等。结果:25例胃十二指肠瘘患者均治愈,非手术治疗治愈22人,早期辅助性手术3人。12例患者采用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相关感染指标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3.3±1.1)、(5.1±0.8)、(4.3±1.0)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1±0.7)d,白蛋白水平住院期间平均为(35.2±3.0)g/L,腹腔引流量为(182±20)m L/d,胃肠瘘愈合时间为(10.3±1.5)d,上述指标优于常规保守治疗。长期随访显示远期并发症两组无差异。结论:DR引导下置入肠梗阻导管联合肠内肠外营养对腹腔镜胃十二指肠修补术后瘘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平板X线成像系统 肠梗阻导管 胃十二指肠瘘 肠内肠外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配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 被引量:19
13
作者 张涛 凌亚菲 郭建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90-291,2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在腹腔镜下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取石。结果中转开腹1例(1.6%);55例(87.3%)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结石完全...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在腹腔镜下将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总管高位切开至左右肝管汇合部,显露左右肝管的开口,在腹腔镜监视下取石。结果中转开腹1例(1.6%);55例(87.3%)术后仍有残石,需要1~4次胆道镜取石。结石完全清除56例(88.9%)。术后胆漏8例(12.7%),经腹腔引流治愈。51例(80.0%)随访1.5~5.0年,优43例(84.3%),良7例(13.7%),差1例(2.0%)。结论腹腔镜下肝内胆管结石可通过肝总管高位切开的方法较好地显露一、二级胆管,甚至三级胆管,在腹腔镜监视下将结石取出,配合胆道镜可使残余结石率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肝内胆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的术前准备及并发症的预防(附20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杜嘉林 刘晓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最好治疗方法是行甲状腺的大部分切除术。治愈率可达95%~97.2%,病死率已降至0.1%以下。随着麻醉方法的完善及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前准备及并发症的预防成为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84年~1995年间共进行了20... 目前,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最好治疗方法是行甲状腺的大部分切除术。治愈率可达95%~97.2%,病死率已降至0.1%以下。随着麻醉方法的完善及手术技巧的提高,术前准备及并发症的预防成为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我院自1984年~1995年间共进行了200例甲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 手术前准备 并发症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术后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志超 金浩生 +1 位作者 林叶 简志祥 《肝脏》 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HBV相关性肝癌并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为治疗组44例,单纯手术切除的为对照组69例。比较两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及肝癌复发时肝功能的差...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HBV相关性肝癌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HBV相关性肝癌并行根治性切除患者的病例资料,术后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为治疗组44例,单纯手术切除的为对照组69例。比较两组1、3、5年无瘤生存率及肝癌复发时肝功能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8%、38.6%、26.7%和73.9%、26.5%、1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至随访终点,共有88例肝癌复发,治疗组(n=32)相对于对照组(n=56)的ALT、Child-Pugh评分、HBV DNA在肝癌复发时明显降低,分别为[(38.2±20.9)U/L比(48.0±20.3)U/L,P=0.046]、[(5.41±0.76)lg拷贝/mL比(6.14±1.55)lg拷贝/mL,P=0.014]、[<2.70 lg拷贝/mL比(5.23±1.49)lg拷贝/mL,P<0.01]。结论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HBV相关性肝癌切除术后的无瘤生存率,并有助于肝癌患者术后残肝功能的恢复,为肝癌复发的综合治疗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肝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EL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吕泽坚 罗志坚 +8 位作者 王俊江 孙恒文 吴德庆 胡伟贤 吕泽华 蔡观福 姚学清 吴伍林 李勇 《循证医学》 CSCD 2017年第6期361-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XEL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5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患者接... 目的探讨XEL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胃肠专业组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75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患者接受XELOX 3周方案新辅助化疗3疗程,并联合新辅助放疗,评价患者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3例患者未完成新辅助治疗,72例完成新辅助治疗;71例行根治性全直肠系膜切除术,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无法手术;总共发生不良反应173例次,Ⅲ度以上不良反应20例次。肿瘤标志物有下降趋势。病理完全缓解16例(22.2%),部分缓解49例(68.1%),疾病稳定6例(8.3%),疾病进展1例(1.4%);有效率达89.0%。结论 XELOX方案联合放疗的新辅助治疗在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新辅助治疗 不良反应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引流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的比较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智德 简志祥 +5 位作者 周雨 李德智 陈盛 余敏 林叶 侯宝华 《循证医学》 CSCD 2016年第5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顺行性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在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5-2015年住院治疗的113例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种胆道引流方式的退黄效果、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生存时间等指标。结果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均优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术后并发症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的胆道感染、胰腺炎发生率低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P<0.05)。结论顺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与逆行性胆管支架置入术比较,具有康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中晚期肝门部胆管癌致梗阻性黄疸姑息胆道引流的首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梗阻性黄疸 胆道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外治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百林 翟淑萍 +12 位作者 刘增军 刘秋玲 程海坤 王蕊 王新华 陈汝福 曹杰 刘安重 谭志建 彭林 万鹏 方坚 仲永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806-1810,共5页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 目的:观察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不同外敷技术参数方案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确定双柏散外敷的最佳外治技术方案。方法:本研究对符合方案分析集分析(简称PPS)的250例急性胆囊炎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分为对照组和双柏散治疗组,后者根据不同的赋形剂、敷贴时间和敷贴剂量又分为7个双柏散治疗组。观察各组的症状总分与改善、右上腹痛改善时间、腹部压痛改善时间、腹部反跳痛改善时间的指标改变。结果:(1)临床疗效:生存分析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腹痛改善时间和压痛缓解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试验组与疗效指标的关系:1各组比较右上腹痛改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改善时间最短的为100 g蜜7 h组;2腹部压痛改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各组患者反跳痛改善时间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加味双柏散外敷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明确,推荐外治技术方案为双柏散100 g,蜜为赋形剂,敷贴7 h,外敷腹哀穴,每日两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散 急性胆囊炎 中医外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合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萧金丰 贺轲 +2 位作者 向国安 王汉宁 陈开运 《微创医学》 2011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分析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随机、单盲将103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分为研究组53例(A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对照组50例(B组)行常规开腹术,对比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A组与B组相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快,疼痛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安全、微创、有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镜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经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粒子植入后并发症的护理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国红 周丽华 +3 位作者 高琴 谢爱贞 刘霞 林丽 《护理学报》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总结40例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综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心律失常9例,胸腔积液10例,谷丙转氨酶升高31例,发热27例。认为术后早期,病情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 总结40例肝癌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联合射频消融、125Ⅰ放射性粒子植入综合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本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胆瘘1例,心律失常9例,胸腔积液10例,谷丙转氨酶升高31例,发热27例。认为术后早期,病情观察要点包括生命体征、意识、腹部体征、引流液性状、量;为预防放射损伤,宜采取增大与放射源的距离、屏蔽部分放射源、缩短与放射源接触时间、进食蓝莓和草莓等措施;对于消化道出血、胆瘘、肝功能损害等专科并发症,分别做到注重心理护理,保持腹腔双套管引流管通畅,监测肝功能及凝血功能、皮肤色泽、皮疹等症状、体征变化;对于发热、心律失常、胸腔积液等普通并发症,宜进行体温、心律、心率等相应指标的观察和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镜 射频消融 125Ⅰ粒子植入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