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的国内外进展与挑战
1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3 位作者 留典淳 王莹 薛雪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 糖尿病前期是一种表现为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异常或两者的混合状态的疾病,属于中医“脾瘅”范畴。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具有和糖尿病相当的预后风险,及时诊断并早期干预至关重要。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角度梳理了糖尿病前期的起源与定义,发现早在《素问》成书时,中医学便已对“脾瘅”形成了一定的认识。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和规范化临床研究的实施,我国逐步构建了具有中医特色的规范化糖尿病前期临床实践指南。在诊断方面,血糖检测指标类型和阈值、中医证候诊断、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型、疾病风险评分模型、生物标志物、可穿戴设备等多种无创中西医结合诊断方法不断完善,但多针对糖尿病患者的预防而非糖尿病前期的早期诊断和筛查;餐后1 h血糖可能是未来诊断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新指标,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以推广使用。针对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早期诊断面临的诊断标准的动态性、筛查流程的复杂性、临床症状的不典型性、疾病的低知晓性等挑战,未来需不断更新和完善诊断标准,融合数字化健康管理和可穿戴设备,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构建针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基于中医宏观表征与组学微观数据相结合的疾病诊断模型,开发更简便、快捷的中西医结合筛查方法,实现糖尿病前期的“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脾瘅 早期诊断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健康视角下糖尿病前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管理的现状与挑战
2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573-1582,1606,共11页
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乃至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严重危害国民健康,是重大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内容。主动健康强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具有预防性、自主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征,涵盖预防、诊断、治疗、... 糖尿病前期作为糖尿病的早期阶段,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乃至死亡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严重危害国民健康,是重大慢性病管理的核心内容。主动健康强调以个体健康为中心,具有预防性、自主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征,涵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等多个方面,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策略。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预防的相关指南,发现主动健康理念在糖尿病前期的治疗和管理中应用广泛,涵盖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体质量管理)、中医治疗(中药复方、中成药、代茶饮、针灸、穴位埋线、推拿按摩等)及西医治疗(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等多个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前期可以实现“整体调节”与“精准治疗”的有机结合;降低西药剂量、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使患者长期维持健康状态。然而,由于公众认知度和重视度偏低,缺乏可量化、标准化的生活方式临床实践指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等,未来需借助社交媒体增强公众意识;开展高质量、大样本的整群随机对照试验,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方式指导指南;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制,以促进其在糖尿病前期治疗中的应用,实现中西医的有效融合,提升疾病的综合管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前期 主动健康 患者管理 中西医结合 糖尿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挖掘吕文良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用药规律研究
3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4 位作者 赵墨 卓子文 姚子昂 黄淑霞 吕文良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目的:深入剖析吕文良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收集和整理吕文良教授于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23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治疗NAFLD的处方1383份,采用Excel建立规范化、... 目的:深入剖析吕文良教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收集和整理吕文良教授于2017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23日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门诊治疗NAFLD的处方1383份,采用Excel建立规范化、标准化临床资料数据库,借助SPSS Statistics 20.0、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383首,涉及药物355味,其中频次排名前10的药物分别是:白芍、柴胡、茵陈、黄芪、荷叶、白术、茯苓、当归、甘草、垂盆草;药性多偏温、平、寒,药味以苦、甘、辛为主;主入肝、肺、胃、脾经;共产生“香附→当归、川楝子→香附、当归→香附、黄连→泽泻、苍术→泽泻”等12条药物配伍,聚类分析共得到“垂盆草、金钱草、茵陈、荷叶、鸡内金、姜黄、山药、薏苡仁”等3个聚类方。结论:吕教授认为“湿、热、瘀、痰、虚、郁”是NAFLD主要病理因素,以健脾疏肝、清利湿热活血为主要治则,在治法上强调攻补兼施、寒温并用、甘苦合用、气血同调、随症加减,讲求以平为期、以和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FL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岐黄学者经验 中医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文冠果油人工掺杂快速分析研究
4
作者 陈启文 向超群 +3 位作者 李欣怡 余丹华 王乐琪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58,共6页
该研究以文冠果油为例,以5%为梯度,人工制备文冠果油含量为0%~100%的文冠果油掺杂样品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图。针对文冠果油掺杂油的鉴别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构建不同品种掺杂油的识别方法,结合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优... 该研究以文冠果油为例,以5%为梯度,人工制备文冠果油含量为0%~100%的文冠果油掺杂样品并采集其近红外光谱图。针对文冠果油掺杂油的鉴别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构建不同品种掺杂油的识别方法,结合不同预处理方法比较优选并优化了模型性能。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R)构建掺杂油的掺杂比例预测模型,结合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不同波长选择方法优选并优化了模型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卷积一阶导数预处理(1^(st) Dec),PLS-DA模型鉴别不同品种掺杂油达到了98%的准确率;结合1^(st) Dec和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变量选择(CARS),文冠果油中不同品种掺杂油的近红外光谱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5.90、40.00、5.20和4.90,显示出良好的预测性能。该研究实现了文冠果油样品在不同掺杂品种和比例下的定性定量分析,为文冠果油掺杂的质量快检开展了探索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油 掺杂 近红外光谱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无损检测克咳片中麻黄类生物碱和吗啡含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鹏 向超群 +5 位作者 陈启文 贾彬 李欣怡 陈炜璇 乔卫林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含量对评价克咳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快速、无损、高效的克咳片质量评价方法,采用NIR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了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不同预处理方... 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含量对评价克咳片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建立了快速、无损、高效的克咳片质量评价方法,采用NIRS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法建立了麻黄类生物碱以及吗啡的定量分析模型,并采用不同预处理方法和不同变量选择方法优化了模型性能。将校正集决定系数(R_(c)^(2))、验证集决定系数(R_(p)^(2))和相对分析误差(RPD)作为模型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预处理方法结合竞争自适应重加权采样(CARS)变量选择方法所建立的模型性能最优。克咳片中麻黄类生物碱及吗啡近红外光谱模型的R_(c)^(2)、R_(p)^(2)及RPD分别为0.91、0.93、4.00和0.92、0.94、4.24,说明模型性能较好。该研究基于NIRS和CARS实现了克咳片指标成分的快速、无损分析,为克咳片的质量快检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咳片 近红外光谱 麻黄类生物碱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检测何首乌炮制过程中多糖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贾彬 陈启文 +5 位作者 赖嘉敏 张龙开 向超群 郭拓 程敏 肖雪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1-488,共8页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 该研究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建立了何首乌在蒸制过程中多糖含量变化的快速定量模型。采用蒽酮浓硫酸法测定了不同蒸制时间何首乌的多糖含量并结合采集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建立模型,以校正集相关系数(R^(2)_(c))、预测集相关系数(R^(2)_(p))、交叉验证集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变量筛选方法的效果。结果显示,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何首乌多糖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平稳,采用平滑+变量标准化+随机蛙跳变量筛选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的R^(2)_(c)=0.96,RMSECV=0.74,R^(2)_(p)=0.96,RMSEP=0.28;外部预测相对偏差小于3.0%。所建立的多糖含量定量模型质量较高,预测能力较强,可为探索何首乌炮制工艺标准化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多糖 近红外光谱 无损测定 蒸制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气流滞”理论从络病论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7
作者 彭幽 崔崇嵩 +4 位作者 荆雅楠 张雅琪 周映伶 张航 刘振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PDPN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PDPN病机动态演变过程契合“虚气流滞”病机理论。PDPN以疼痛为主症,久痛入络,本文在络病基础上...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棘手,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中医药治疗PDPN具有一定优势,但缺乏以病机为核心的理论指导。PDPN病机动态演变过程契合“虚气流滞”病机理论。PDPN以疼痛为主症,久痛入络,本文在络病基础上,从“虚气流滞”理论探讨PDPN的病机演变,其中“虚气”主要责之于气血阴阳亏虚,络脉不荣;“流滞”包括气血津液运行失常引起的气滞、痰凝、瘀阻的病理状态,络脉不通。“虚气”与“流滞”相互影响,共同导致PDPN进展。总结其论治思路重点在于调补虚气(补虚)与行滞通络(通滞),为PDPN的临床辨治提供新的诊疗思路与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气流滞 络病 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补虚通滞 消渴痛痹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4 位作者 黄晓强 黄淑霞 赵墨 刘婧 吕文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75-781,共7页
由于中医临床干预的复杂性和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单一组学往往无法全面解析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驱动的多组学技术可从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代谢物等不同层面解析中医药理论内涵和应... 由于中医临床干预的复杂性和中药成分的多样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单一组学往往无法全面解析中医药的科学内涵。系统生物学驱动的多组学技术可从基因及其表达、蛋白、代谢物等不同层面解析中医药理论内涵和应用机制,与中医整体观相契合,有助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通过回顾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领域的文献,发现多组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的病证结合、中药质量评价、药效机制和药物毒理等领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阐释中医药的作用机理,突破了单一组学的局限,已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多组学技术也面临成本投入高、数据量巨大带来的分析困难、研究成果转化不足等问题。未来有望通过加强多学科合作,开展长期、动态的临床研究,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分析流程,采用恰当合理的多组学搭配模式,建立中医药多组学数据库,揭示中医药的个体化特征、治疗机制和疾病调节网络,以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组学技术 系统生物学 病证结合 生物信息学 药效机制 药物毒理 中医药现代化
原文传递
当归药用价值与上市药品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欣怡 向超群 +6 位作者 陈启文 赖嘉敏 蔡思燕 王乐琪 李莎莎 严诗楷 肖雪 《中草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37-1049,共13页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Radix为“血之圣药”,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显著。当归含有挥发油、酚酸类、多糖、黄酮等成分,对人体的造血、循环、神经、免疫等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以当归或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原料的药品种类繁多,剂型丰富... 当归Angelica Sinensis Radix为“血之圣药”,其补血活血、调经止痛功效显著。当归含有挥发油、酚酸类、多糖、黄酮等成分,对人体的造血、循环、神经、免疫等具有较强的药理作用。以当归或其主要活性成分为原料的药品种类繁多,剂型丰富,功效多样,应用广泛,有巨大的开发潜力。通过对当归及其药品在临床应用、质量标准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当归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为当归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阿魏酸 上市药品 临床应用 综合开发
原文传递
生活方式医学国内外发展现况及其中国化的挑战
10
作者 彭红叶 荆雅楠 +1 位作者 王莹 鲁春丽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97-806,共10页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 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门涉及医学、营养学、运动科学、流行病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促进公共健康和临床治疗的关键纽带,是所有疾病预防、治疗、康复的重要健康策略。本文系统梳理生活方式医学的定义与内涵、起源与发展、疗效评价工具,发现生活方式医学与中医“治未病”理念高度契合,我国生活方式医学学科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已取得一些研究成果,但目前仍缺乏具体化、定量化和规范化的生活方式实施细则、临床指南及评价体系。生活方式医学的中国化仍需结合本土国情,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全国数据监测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注重健康公平性并优化不同地区的卫生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和“简便廉”优势,以推动生活方式医学在慢性病预防与管理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提升国民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方式医学 治未病 健康行为 健康促进 疾病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REE Ⅱ的中医防治COVID-19指南质量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信妍 徐留燕 +10 位作者 包熙睿 刘雪寒 苏右竹 沈新雨 吕灵艳 赵静 肖金禾 薛雪 鲁春丽 刘建平 裴晓华 《北京中医药》 2023年第5期475-481,共7页
目的评价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临床实践指南(CPGs)的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中医防治COVID-19的CPGs。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Ⅱ)评价CPGs方法学质量;系统梳理中医推荐意见是否基于证据。结果纳... 目的评价中医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临床实践指南(CPGs)的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中医防治COVID-19的CPGs。采用指南研究与评估工具(AGREEⅡ)评价CPGs方法学质量;系统梳理中医推荐意见是否基于证据。结果纳入11项CPGs。AGREEⅡ各领域标准化平均得分率分别为66.29%(范围和目的)、44.07%(参与人员)、32.91%(严谨性)、67.42%(清晰性)、30.97%(应用性)、和55.87%(编辑独立性)。3项CPGs推荐级别为a、4项推荐级别为b、4项推荐级别为c。纳入5项基于证据推荐的CPGs,其中强推荐清肺排毒、连花清瘟、藿香正气联合连花清瘟及中医非药物疗法。结论中医防治COVID-19的推荐意见各异,可能与制订方法学差异有关。建议临床医生谨慎地采用缺乏证据支持的治疗方案,如条件允许,可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评价中医防治COVID-19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长新冠综合征 中成药 中医非药物疗法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神补脑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赖嘉敏 孙元芳 +6 位作者 王永宽 王乐琪 严诗楷 刘刚 张秀云 李莎莎 肖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5286-5297,共12页
安神补脑液是由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等6味中药及维生素B1组成的中药复方口服溶液,具有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效果显著。研究发现,安神补脑液在改善抑郁、缓解焦虑、增强记忆力... 安神补脑液是由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等6味中药及维生素B1组成的中药复方口服溶液,具有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的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效果显著。研究发现,安神补脑液在改善抑郁、缓解焦虑、增强记忆力及辅助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方面亦有显著效果。通过归纳梳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安神补脑液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药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安神补脑液的深入研究与临床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神补脑液 改善失眠 提高记忆力 改善神经衰弱 鹿茸 制何首乌 干姜 甘草 大枣 淫羊藿 维生素B1
原文传递
人参上市药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覃思意 赖嘉敏 +4 位作者 贾彬 王乐琪 李莎莎 严诗楷 肖雪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17-1724,共8页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以根部最为常用。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三萜皂苷、多糖和多肽及挥发油等,人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代谢物赋予其多种药理作用,应用于治疗疾病和发挥保健...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以根部最为常用。人参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三萜皂苷、多糖和多肽及挥发油等,人参化学成分及其活性代谢物赋予其多种药理作用,应用于治疗疾病和发挥保健功能。人参作为传统中药资源,现已有多种人参制剂获得药品注册并上市,包括人参片、人参口服液、人参注射液等,在调节免疫功能、辅助治疗肿瘤、抗疲劳、延缓衰老、改善糖脂代谢、治疗心血管疾病及抗炎镇痛各方面展现出良好的临床疗效,相关药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对保证其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理论指导,较为系统地总结了药用植物人参及源于人参的相关上市药品的临床应用进展,同时关注人参上市药品及相关制品的再开发,为进一步挖掘人参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提供参考。综述以上内容,作为深度开发人参及人参相关上市药的重要基础,为拓展人参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上市药品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潜在价值
原文传递
国内外戒烟循证指南及戒烟门诊现状综述
14
作者 鲁春丽 陈晓莹 +5 位作者 李佳轩 王瑞婷 金信妍 刘雪寒 梁立荣 刘建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3-1009,共7页
烟草依赖是当前医学可证明的导致死亡和慢性病的可预防病因。戒烟是减少吸烟带来危害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都发表了临床戒烟循证指南,并相继开设了提供戒烟服务的戒烟专病门诊。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各... 烟草依赖是当前医学可证明的导致死亡和慢性病的可预防病因。戒烟是减少吸烟带来危害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措施。目前国内外许多机构都发表了临床戒烟循证指南,并相继开设了提供戒烟服务的戒烟专病门诊。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和梳理国内外各组织、机构发布的循证指南,了解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的主要戒烟疗法及其作用机制,并总结综述了国内外戒烟门诊的发展现况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更新我国戒烟循证实践指南、推动戒烟门诊的发展提供思路,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的控烟、戒烟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依赖 戒烟 循证指南 戒烟门诊 戒烟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酚对DOCA/Salt高血压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王敏 邓琪琪 +3 位作者 甘雨涵 刘璇 王雪松 朱青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49-1055,共7页
目的探讨圣草酚(eriodictyol,ERD)对高血压小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trl)、高血压模型组(DOCA/Salt)、圣草酚低剂量(DOCA/Salt+ERD-L)、高剂量(DOCA/Salt+ERD-H)... 目的探讨圣草酚(eriodictyol,ERD)对高血压小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trl)、高血压模型组(DOCA/Salt)、圣草酚低剂量(DOCA/Salt+ERD-L)、高剂量(DOCA/Salt+ERD-H)及阳性药培哚普利组(DOCA/Salt+Perindopril)。通过DOCA/Salt诱导经典的高血压模型,ERD持续给药4周,检测血压、血清尿素氮、肌酐等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肾脏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蛋白α-SMA、Vimentin、E-cadherin和FN的表达;Real-Time PCR检测肾脏炎症因子Nlrp3、TNF-α、IL-1β、IL-18、MCP-1和NADPH氧化酶(NOXs)的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TGF-β1、磷酸化(p)-Smad2、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ERD干预能延缓高血压的发生,改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肾脏胶原沉积,降低肾脏炎症和氧化应激水平,改善EMT蛋白水平,明显降低TGF-β1、p-Smad2、TLR4、NF-κB p65蛋白表达。结论ERD对DOCA/Salt高血压肾脏损害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2、TLR4/NF-κB p65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酚 肾脏纤维化 单侧肾脏切除 炎症 氧化应激 内皮间充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药用价值与上市药品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6
作者 贾彬 麦子盈 +5 位作者 陈启文 覃思意 王乐琪 严诗楷 李莎莎 肖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6878-6888,共11页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属蔷薇科植物,其果实、叶、种子、根等均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有较广泛的应用。山楂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细菌感染等。随着研究逐步深入,现已有多...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属蔷薇科植物,其果实、叶、种子、根等均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有较广泛的应用。山楂不同部位的药用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细菌感染等。随着研究逐步深入,现已有多种相关药品上市,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通过对山楂不同入药部位进行分类整理,按药理作用分别对其上市药品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及质量研究等进行综述,探讨山楂在开发大健康产品方面的优势,为山楂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上市药品 质量标准 大健康产品开发 药用功效
原文传递
基于“肾脑相济”理论探讨安神补脑液防治阿尔茨海默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孙元芳 赖嘉敏 +6 位作者 王永宽 王乐琪 严诗楷 刘刚 张秀云 李莎莎 肖雪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692-5703,共12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智力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AD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疗效,对治疗AD具有一定优势。AD...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智力障碍和认知功能减退为主要症状。AD病因复杂,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中医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协同作用发挥疗效,对治疗AD具有一定优势。AD在中医学中属“痴呆”等范畴,其核心病机为肾虚髓亏,治疗上应注重肾脑相济、生精补髓。通过基于“肾脑相济”理论探讨安神补脑液防治AD的可行性,为安神补脑液的深度开发、中医药防治AD的研究做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安神补脑液 肾脑相济 生精补髓 鹿茸 制何首乌 淫羊藿 甘草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模拟和实验验证探究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毛永馨 周莉 +3 位作者 秦菲 姚唯唯 叶得伟 李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559-5572,共14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药典》筛选建立治疗DFU的中成药...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和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中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的用药规律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药典》筛选建立治疗DFU的中成药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其用药频次、性味归经等规律;对上述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筛选治疗DFU的核心药物。检索获取核心药物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DFU疾病靶点;构建上述靶点间网络关系并筛选核心靶点,同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通过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预测评价核心靶点与其对应的活性成分间的结合能力及稳定性。利用CCK8评价活性成分对细胞增殖率的影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黄芩苷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木犀草素对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转录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木犀草素对PI3K及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构建大鼠DFU模型用以评价黄芩苷及木犀草素ig治疗后创面愈合状况。结果共筛选得到108种中成药,包含180味中药。寒性和甘味药使用频次最高,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FU的5种新药物组合;进一步筛选得到当归、黄芪、冰片、丹参为核心药物,其主要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黄芩苷、槲皮素等,对应的核心作用靶点为TNF-α、AKT1等;作用机制涉及PI3K-AKT、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和动力学模拟表明木犀草素、黄芩苷与AKT1、TNF-α靶点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及稳定性。细胞实验显示,黄芩苷可剂量相关性降低脂多糖激活的TNF-α转录表达;木犀草素处理后PI3K和AKT1的转录水平及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黄芩苷或木犀草素ig治疗能显著促进DFU大鼠的创面愈合。结论筛选出治疗DFU的核心药物为当归、黄芪、冰片、丹参,主要发挥清热解毒、补气止痛的作用,核心成分为木犀草素、黄芩苷,通过作用于PI3K、AKT1和TNF-α等通路靶点发挥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糖尿病足溃疡 网络药理学 当归 黄芪 冰片 丹参 木犀草素 黄芩苷
原文传递
基于多维数据挖掘药食同源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用药规律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曾佑燕 李欣颖 +2 位作者 周莉 陈锴娴 李博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5-1267,共13页
目的挖掘药食同源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用药规律并探究其潜在分子机制,为开发针对DF的药膳疗法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中药方剂治疗DF的临床文献,将其中药名称规范化... 目的挖掘药食同源类中药治疗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的用药规律并探究其潜在分子机制,为开发针对DF的药膳疗法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中药方剂治疗DF的临床文献,将其中药名称规范化后与药食同源类中药名单比较,得到药食同源来源方药集;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其用药规律,根据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确定对DF具有治疗作用的药食同源类核心中药;获取核心中药的活性成分及其治疗DF的作用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以及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及动力学模拟,评估主要活性成分与其对应靶点的结合能力及结合稳定性。结果共筛选出药食同源类中药方剂521条,其性温平,味甘苦,入心、脾经,以补虚和清热药为主;进一步分析得到具有强关联性组合药对4个,获得4个治疗DF的药食同源潜在新组方药;筛选出当归、黄芪、金银花、甘草和桃仁为治疗DF的药食同源类核心中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涉及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AGE)、缺氧反应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等信号通路;核心中药包含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β-谷甾醇分别与治疗DF的关键靶点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及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及稳定性。结论药食同源类中药主要通过调节气血凝滞、筋脉阻塞等病机发挥治疗DF的作用,其关键活性成分可通过作用于DF主要治疗靶点MMP9、PPARγ等,进而调节AGE-RAGE、HIF-1和胰岛素抵抗等信号通路协同治疗DF,“黄芪-金银花-甘草”是极具潜力的DF药膳疗法新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类中药 糖尿病足 用药规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动力学模拟 黄芪-金银花-甘草 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 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原文传递
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和调态化浊法的应用
20
作者 彭红叶 鲁春丽 +3 位作者 赵墨 黄淑霞 卓子文 吕文良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199-2204,2210,共7页
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糖脂代谢紊乱的认识,认为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过程可呈现“郁、痰湿、热、瘀、虚”五态,且浊邪贯穿始终。据此提出“调态化浊法”,具体为解郁化浊法、祛痰湿化浊法、清热化浊法、祛瘀化浊法、补虚化浊法。结合糖... 结合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糖脂代谢紊乱的认识,认为糖脂代谢紊乱的形成过程可呈现“郁、痰湿、热、瘀、虚”五态,且浊邪贯穿始终。据此提出“调态化浊法”,具体为解郁化浊法、祛痰湿化浊法、清热化浊法、祛瘀化浊法、补虚化浊法。结合糖脂代谢紊乱的生物学基础,通过分析各法的临床应用和相关作用机制,阐明调态化浊法可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胆汁酸代谢异常、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异常等作用机制,发挥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代谢 脂质代谢 代谢紊乱 调态化浊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