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3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
作者 谷婷婷 钟伟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1期1342-1343,1347,共3页
目的:评价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失眠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结合耳穴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观察及比较两个疗程后... 目的:评价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失眠患者采用单盲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结合耳穴疗法,对照组只采用温针灸背部俞穴为主。观察及比较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得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背俞穴结合耳穴疗法是治疗失眠比较满意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 背俞穴 耳穴疗法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痹丸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何吉芬 蓝义琨 +2 位作者 曾荣香 张春盛 覃彪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21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透痹丸与针灸联合应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9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 目的探讨透痹丸与针灸联合应用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9月于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的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与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透痹丸联合针灸治疗,7 d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2个疗程,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6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颈椎牵引联合吲哚美辛肠溶片治疗比较,透痹丸配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更佳,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痹丸 神经根型颈椎病 针灸 临床疗效 复发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针配合温针灸治疗外伤性面瘫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树成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45,共1页
采用头针针刺病变对侧运动区下2/5,配合温针灸(取穴风池、翳风、太阳、下关)治疗外伤性面瘫60例,结果痊愈39例,显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 86.7%,说明头针配合温针灸是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 面神经麻痹 针灸疗法 头针 温针疗法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50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保球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7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方法。方法使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温针治疗法结合西药维生素B12治疗外伤性面瘫,并作肌电图检查及作治疗前后的对照以检查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3个疗程,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50例病例中,治愈30例,... 目的探讨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的方法。方法使用具有中医特色的温针治疗法结合西药维生素B12治疗外伤性面瘫,并作肌电图检查及作治疗前后的对照以检查治疗效果。结果通过2~3个疗程,肌电图检查结果提示50例病例中,治愈30例,占60%;显效13例,占26%;无效7例,占14%。结论温针灸合并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面瘫,比单纯的针刺治疗或西医治疗疗效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面瘫 温针灸 维生素B12穴位注射 肌电图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期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与传统西药疗法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谷婷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5期48-49,52,共3页
目的比较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与传统西药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72例,随机分为针刺+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组和西药传统疗法对照组,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 目的比较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与传统西药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6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急性发作患者72例,随机分为针刺+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组和西药传统疗法对照组,比较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眩晕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TCD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DHI评分有所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治疗组TCD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温针灸结合中成药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可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供应,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 温针灸 电针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部扭挫伤,针灸疗效立竿见影
6
作者 禤影妍 钟伟泉 《医师在线》 2018年第3期34-35,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因起居不慎而跌扑扭挫“闪了腰”,或在各种体育运动中发生急慢性扭挫伤的病例十分常见。患者常因剧烈的腰部疼痛而导致活动受限,病情严重者甚至只能卧床休息,无法动弹。
关键词 腰部扭挫伤 针灸疗效 体育运动 腰部疼痛 卧床休息 急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丽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10期38-,共1页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护理措施,包括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针灸治疗时的护理以及指导患者进行面肌锻炼。结果:80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后在1周至1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80例面神经炎患者采用护理措施,包括起居护理、情志护理、针灸治疗时的护理以及指导患者进行面肌锻炼。结果:80例面神经炎患者治疗后在1周至1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针灸治疗面神经炎效果较好,通过加强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面神经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黄油纱联合艾灸治疗压疮15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海蝶 伍秋月 +1 位作者 谭碧娆 陈哲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通过对伤科黄油纱联合艾灸对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两者联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压疮诊断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压疮,试验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通过对伤科黄油纱联合艾灸对压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两者联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符合压疮诊断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用常规综合疗法治疗压疮,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伤科黄油纱加艾灸治疗,同时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给予加强营养支持,做好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治愈12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1例,无效4例。两组经秩和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120,P<0.05)。结论伤科黄油纱联合艾灸治疗Ⅱ期压疮效果优于常规综合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黄油纱 艾灸 压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
9
作者 吴佳华 覃雪薇 +2 位作者 张培铭 李子勇 老锦雄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6期146-152,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李教授于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腰痹病患者的有效病案选穴处方714张。采用R version 4.4.1进行数据清洗、频次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李教授于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腰痹病患者的有效病案选穴处方714张。采用R version 4.4.1进行数据清洗、频次分析、归经分析、特定穴分析、部位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714张选穴处方,涉及腧穴61个,累计使用频次2695次,高频腧穴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和环跳;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特定穴使用个数为16个,总使用频次为1382次;合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下合穴、原穴、经穴;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背腰骶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最高的二、三、四阶核心腧穴处方为腰阳关→委中、腰阳关-至阳→委中、天宗-腰阳关-至阳→委中;聚类分析显示,最佳聚类数为5类,第1类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第2类为肩前-维道-环跳-丘墟-天牖,第3类为商丘-少海,第4类为次髎-带脉-大椎-气冲-跗阳-关元俞-天柱,第5类为筋缩-身柱。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真实病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李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选穴注重整体审查,重视形神同调,选取穴位多位于肢体与躯干的关节连接处及气血经络的汇聚处;从经络辨证出发,重视经络上下游的关系。其运用员利针辨证论治腰痹病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腰痹病的取穴思路提供诊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利针 腰痹病 李子勇 数据挖掘 R语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夹脊穴与常规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赖新生 王升旭 +2 位作者 老锦雄 杨哲 李树成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2,共2页
采用深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采用简化McGil疼痛量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组简化McGil疼痛量表选词项目数... 采用深刺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并设常规取穴组作对照,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采用简化McGil疼痛量表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组简化McGil疼痛量表选词项目数、疼痛分级指数感觉分、总分及现有疼痛强度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电针夹脊穴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与常规取穴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针灸疗法 电针疗法 夹脊穴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直接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老锦雄 李子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加直接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电针加直接灸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再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 目的:观察针刺加直接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采用电针加直接灸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再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为60.9%,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加直接灸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针刺疗法 直接灸法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悬灸百会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覃彪民 老锦雄 杨炎珠 《河北中医》 2006年第6期460-461,共2页
关键词 眩晕 百会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加井穴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4例 被引量:20
13
作者 钟伟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580-258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加井穴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接受针刺加井穴放血,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 目的:观察针刺加井穴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接受针刺加井穴放血,对照组口服秋水仙碱。两组连续治疗7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值较对照组低,总有效率(91.2%)高于对照组(8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加井穴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优于口服秋水仙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痛风性 针刺 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天门联合肝胆配穴按摩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效果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哲子 杨海蝶 +1 位作者 钟伟泉 苏婉祯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开天门联合肝胆配穴按摩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并根据面瘫中医护理方案内容落实相关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开天门联合... 目的探讨开天门联合肝胆配穴按摩治疗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早期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常规针刺治疗并根据面瘫中医护理方案内容落实相关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开天门联合肝胆配穴按摩。评价干预效果,采用Hamilton焦虑他评量表(HAMA)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57/60),高于对照组的90.00%(54/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AMA和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HAMA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天门联合穴位按摩干预能有效缓解早期面瘫临床症状,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天门 穴位按摩 周围性面瘫 中医护理 针灸 焦虑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膝眼穴不同刺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差异的观察 被引量:15
15
作者 钟伟泉 老锦雄 +3 位作者 李树成 张保球 霍伟锋 谷婷婷 《光明中医》 2011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研究膝眼穴不同刺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差异。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受试者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长针深刺治疗组、常规针刺对照组。其中长针深刺治疗组48例,常规针刺对照组5... 目的研究膝眼穴不同刺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差异。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受试者通过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长针深刺治疗组、常规针刺对照组。其中长针深刺治疗组48例,常规针刺对照组50例。2组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8%和93.7%,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5%和81.2%,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长针深刺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膝关节炎 长针深刺疗法 针灸学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花针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冬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击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以中医辩证施治、施护为指导,对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患侧面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手足阳明经、少阳经为主针灸治疗,并进行心理、对症、饮食、功能锻炼宣教等护理。结果:80例...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击配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以中医辩证施治、施护为指导,对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患侧面部梅花针叩击,配合手足阳明经、少阳经为主针灸治疗,并进行心理、对症、饮食、功能锻炼宣教等护理。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后70例2~3周内开始恢复,4~6周内完全恢复。10例治疗2个月后8例好转,2例无效且肌电图示完全性损伤,其中1例遗有面肌痉挛后遗症。结论:根据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患侧面部梅花针叩击并配合电针治疗,在治疗中加强观察,配合心理、饮食、功能锻炼宣教护理,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及减少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梅花针 电针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叶金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1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观察与护理,包括观察症状改善程度,蜂针治疗时护理,治疗后对症护理。结果80例患者坚持持续治疗疼痛均改善,畸形没有明显继续加重,有效率达92.75%。结论蜂针... 目的探讨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观察与护理,包括观察症状改善程度,蜂针治疗时护理,治疗后对症护理。结果80例患者坚持持续治疗疼痛均改善,畸形没有明显继续加重,有效率达92.75%。结论蜂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药物治疗所不及且疗效确切、经济方便的有效途径。如果掌握蜂疗方法,认真观察病人,护理规范,使用蜂针疗法将是安全可靠的,而且该治疗方法简单、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针 强直性脊柱炎 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摆尾法治疗网球肘91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子勇 老锦雄 《按摩与导引》 2006年第3期9-10,共2页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西药颅痛定组33例,经治疗两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 87.9%,二者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观察青龙摆尾法针刺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西药颅痛定组33例,经治疗两个疗程后,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并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治愈率为100%,对照组为 87.9%,二者疗效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青龙摆尾法针剌对网球肘是一种安全方便、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球肘 针刺治疗 青龙摆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碧娆 许雪华 +1 位作者 刘玉莲 梁爱先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0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结果:两组患...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吞咽障碍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实验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的ESCA、SWAL-QOL及SSPA得分较干预前均有提高(P<0.05):干预4周后,实验组ESCA、SWAL-QOL及SSPA提高的分值均高于时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可用于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协同护理模式 自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覃彪民 《河北中医》 2006年第7期542-543,共2页
目的观察挑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挑刺治疗,对照组28例予萘普生口服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7.9%,2组比... 目的观察挑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予挑刺治疗,对照组28例予萘普生口服治疗。2组均10日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总有效率67.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挑刺疗法能消除或减轻腰背痛等临床症状,改善脊柱关节功能活动,无副作用,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挑刺 针刺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