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镜表现与组织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覃俊 皮肖冰 +5 位作者 王晓霞 李洁华 何小亮 谢志红 凌磊 董东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764-1768,共5页
目的:研究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对入院患者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并通过单反相机及皮肤镜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取像观察。结果:56例临床诊断疑似日光性角化病患者,其中46例皮肤镜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日光性角... 目的:研究日光性角化病的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方法:对入院患者皮损部位进行组织病理检测,并通过单反相机及皮肤镜对患者皮损部位进行取像观察。结果:56例临床诊断疑似日光性角化病患者,其中46例皮肤镜与病理结果一致均为日光性角化,10例皮肤镜诊断日光性角化,而组织病理结果为:2例基底细胞癌,7例脂溢性角化症,1例湿疹,皮肤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2.14%。其中,女性患者22例(47.83%),男性患者24例(52.17%)。患者发病年龄在40~82岁,其中40~50岁发病患者5例(10.87%),51~60岁发病患者6例(13.04%),61~70岁发病患者24例(52.17%),71~82岁发病患者11例(23.92%)。患者多为老年男性,发病年龄集中在60~80岁,占本次研究人数的74.23%。病程最长患者为20余年。患者在职业上有明显差异,农民患者最多,有38例(82.61%)。日光性角化病大多发病于暴露部位,颈部发病患者6例(13.04%),手背部发病患者3例(6.53%)。主诉患病部位有疼痛感患者6例(13.04%),有瘙痒感患者32例(69.57%),无明显不适感患者8例(17.39%)。患者皮损大小0.4~3.3cm,表现为红色或黄棕色斑片或丘疹,皮损部位较干燥,损害呈鳞屑性,且常出现过度角化及疣状特征。部分患者皮损部位出现溃烂结痂症状。同时,皮损部位周围皮肤出现日光损伤特点,如皮肤萎缩、色素改变及血管明显扩张等。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发现,肥厚型患者8例(17.39%),萎缩型患者13例(28.26%),色素型患者4例(8.70%),指样型患者5例(10.87%),鲍温样型患者13例(28.26%),棘刺松解型患者3例(6.52%)。皮肤镜表现中,红斑背景下假网格结构33例(71.74%),毛囊口角质栓围绕白圈28例(60.87%),毛囊口周围点状结构25例(54.35%),表现有鳞屑者39例(84.78%),表现有红斑者34例(73.91%),草莓样结构者36例(78.26%),有卷曲的血管者37例(80.43%)。结论:皮肤镜检查对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断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存在较好的一致性。日光性角化病皮肤镜表现及组织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通过相关检查确诊疾病,及早进行治疗,降低患者病情恶化、癌变的风险,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性角化病 皮肤镜 组织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皮肖冰 王晓霞 +1 位作者 麦玉妹 李洁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utologousserumskintest,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idiopathicurticaria,CI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ASST阳性的CIU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ASST,对CIU患者组185例、健康对照组20名,过敏性疾病对照组5...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utologousserumskintest,ASST)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hronicidiopathicurticaria,CI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ASST阳性的CIU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ASST,对CIU患者组185例、健康对照组20名,过敏性疾病对照组50名患者(湿疹12例,异位性皮炎9例,面部皮炎6例,人工荨麻疹11例,支气管哮喘4例,过敏性鼻炎8例),进行测定,并记录临床症状评分及病史。结果185例CIU患者中ASST阳性率为35.68%(66/185),过敏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全部阴性,3组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ASST阳性结果将CIU组分为ASST阳性组与ASST阴性组。ASST阳性组的组胺风团直径较其他3组大(P<0.05),ASST阳性组在年龄分布、性别、病程等方面与ASST阴性组无统计学差异,ASST阳性的CIU患者皮疹的风团数量较多(P=0.001),风团持续时间较长(P=0.003),具有甲亢病史的患者(6.48%,12/185)出现ASST阳性结果的比例较高(58.3%,7/12)。结论在CIU患者血清是否存在自身抗体的初筛检查中,自体血清皮肤试验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及特异性,ASST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自体血清皮肤试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皮肖冰 曾凡钦 +1 位作者 王晓霞 潘景良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区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7例白癜风患者在NB-UVB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 Band Ultraviolet B,NB-UVB)对寻常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白斑区皮肤组织液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影响,探讨NB-UVB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7例白癜风患者在NB-UVB治疗前后的白斑部位和非白斑的皮肤组织液中ET-1含量。结果白斑区皮肤组织液ET-1含量为(54.87±6.89)pg/mL,高于非白斑区的(40.87±6.59)pg/mL。NB-UVB照射后的白斑区皮肤组织液的ET-1与处理前相比明显升高,分别为(62.22±4.96)pg/mL与(54.87±6.89)pg/mL。正常皮肤组织液内的ET-1含量在紫外线照射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NB-UVB照射后皮肤组织液内ET-1含量升高,NB-UVB能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泌ET-1,这可能是NB-UVB引起白斑着色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内皮素-1 皮肤组织液 窄谱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洁华 王晓霞 +3 位作者 皮肖冰 刘道凡 王继辉 凌磊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32-434,共3页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2岁,因四肢、躯干红斑、结节、肿块2年,加重伴溃烂3月,于2009年3月9日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报告见皮肤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未侵及表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瘤细胞L26(+),Bcl-6(... 报告1例原发性皮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72岁,因四肢、躯干红斑、结节、肿块2年,加重伴溃烂3月,于2009年3月9日就诊。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报告见皮肤真皮内大量淋巴样细胞弥漫浸润,未侵及表皮,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瘤细胞L26(+),Bcl-6(+),Mum-1(+),CD10弱(+),K i-67(+)约90%。诊断为原发性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皮肤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型白癜风患者皮肤组织液白介素-1β及白介素-6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皮肖冰 王晓霞 +1 位作者 曾凡钦 潘景良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B NB-UVB)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白癜风患者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的白斑部位和非白斑的皮肤组织液中IL(白介素)-1β及IL-6水平。结果:白斑区皮肤组织...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B NB-UVB)治疗白癜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20例白癜风患者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的白斑部位和非白斑的皮肤组织液中IL(白介素)-1β及IL-6水平。结果:白斑区皮肤组织液IL-6值为(7.33±5.56)ng/mL,低于非白斑区的(20.76±15.8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B-UVB处理后的白斑区皮肤组织液的IL-6与处理前相比明显升高,分别为(25.26±27.24)ng/mL与(7.33±5.56)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在白斑区、非白斑区于NB-UVB处理前、后均无明显变化。结论:NB-UVB照射后皮肤组织液内IL-6含量升高,NB-UVB能促使角质形成细胞分泌IL-6,这可能是其光疗后引起白斑着色的机制之一,IL-6可能与白癜风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皮肤组织液 窄谱中波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皮肤浸润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皮肖冰 王继辉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58-159,共2页
患者女,51岁。2002年1月出现上唇肿痛,经血液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b)。经化疗后缓解,2003年2月患者出现左下唇红色肿块,背部、双上肢皮肤多个结节,血象与骨髓象正常,皮肤组织病理为单核细胞皮肤浸润,经化疗后皮... 患者女,51岁。2002年1月出现上唇肿痛,经血液和骨髓穿刺检查证实为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5b)。经化疗后缓解,2003年2月患者出现左下唇红色肿块,背部、双上肢皮肤多个结节,血象与骨髓象正常,皮肤组织病理为单核细胞皮肤浸润,经化疗后皮损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皮肤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与红、蓝光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庆贤 沈宝贤 +2 位作者 种树彬 叶艳芬 周婉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67-2670,共4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与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2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个周。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光动力与红、蓝光照射治疗面部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92例面部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6例,试验组采用光动力疗法,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个周。结果: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个数、GAG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数目、GAGS评分显著的少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愈显率84.78%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65.22%(P<0.05),试验组有的总有效率97.83%与对照组的93.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率10.87%与对照组的2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动力治疗面部痤疮的效果优于红、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 红光 蓝光 面部痤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免疫应答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8
作者 罗文峰 程喜平 +1 位作者 王继辉 许德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13-117,共5页
目的研究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Toll样受体2(TLR2)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补体C4、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 目的研究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前后慢性荨麻疹患者Toll样受体2(TLR2)表达量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球蛋白E(IgE)、补体C3、补体C4、细胞因子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接受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和治疗后2、4及6周时,采集外周血并测定TLR2、TLR4、TLR7、TLR9的表达量,采集血清并测定IgE、C3、C4、Th1、Th2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治疗后2、4及6周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的mRNA含量均低于治疗前,TLR4、TLR7及TLR9的mRNA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gE、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均低于治疗前,C3、C4、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高于治疗前;外周血中TLR2的表达量与血清中IgE、IL-4、IL-10的含量呈正相关,与C3、C4、IFN-γ、IL-2的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奥洛他定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可能通过TLR2通路调节慢性荨麻疹患者体内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奥洛他定 卡介菌多糖核酸 TOLL样受体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金葡菌感染的脓疱疮临床观察及药敏实验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霞 谢志红 陆锦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18,共2页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脓疱疮34例,痊愈率达到了100%。并同时对所分离的34株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株金葡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并检测到2例MRSA菌株。用约含莫匹罗星0.09±0.005mg/片的莫匹罗星药... 莫匹罗星软膏外用治疗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脓疱疮34例,痊愈率达到了100%。并同时对所分离的34株金葡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34株金葡菌对青霉素全部耐药,并检测到2例MRSA菌株。用约含莫匹罗星0.09±0.005mg/片的莫匹罗星药敏纸片进行药敏试验,所有菌株的抑菌环均达到了32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匹罗星软膏 脓疱疮 金葡萄感染 外用治疗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干扰素-α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0
作者 凌磊 皮肖冰 +1 位作者 余旸弢 陈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干扰素(TFN)-α的水平及其意义。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7例活动期SLE患者(A-SLE)、19例非活动期SLE患者(I-SLE)以及36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IFN-α水平分析各组SLE患者血清IFN-α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14.82±1.13)mg/mL相比,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35.46±1.81)mg/mL明显增高(P<0.01),同时IFN-α水平与患者SLEDAI评分、ANA滴度以及24 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8 8,P<0.01)(r=0.401 3,P<0.01)(r=0.322 1,P<0.05);与补体C3水平呈负相关(r=-0.386 8,P<0.01),并且SLE患者有皮肤红斑(42.93±1.90)mg/mL、关节炎(41.19±2.88)mg/mL、肾损害(38.21±2.03)mg/mL及抗ds-DNA抗体阳性组(41.82±3.03)mg/mL血清IFN-α水平均高于指标阴性患者,分别为(26.57±1.91)mg/mL、(31.77±2.07)mg/mL、(29.18±3.23)mg/mL和(30.57±1.68)mg/mL(均P<0.05),未用药患者组IFN-α水平为(42.27±4.48)mg/mL,高于用药组(34.04±1.92)mg/mL(P=0.08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FN-α水平增高与疾病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说明其可能参与了SL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干扰素-Α 自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32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洁华 王晓霞 +1 位作者 麦玉妹 董瑶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22期2213-2215,共3页
目的:观察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3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对照组160例,患者行常规单纯口服药物及外涂药物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 目的:观察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32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对照组160例,患者行常规单纯口服药物及外涂药物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AG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5%,对照组为48.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AG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蓝光交替照射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口服药物及外涂药物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红蓝光交替照射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8nm准分子激光联合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的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洁华 王晓霞 谢志红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2-384,共3页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用5%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每周2次)进行斑秃皮损局部照射,联合外涂5%米诺地尔溶液(1 mL/次,2次/d,连用3个月)治疗。... 目的观察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用5%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将102例门诊确诊的斑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用308 nm准分子激光(每周2次)进行斑秃皮损局部照射,联合外涂5%米诺地尔溶液(1 mL/次,2次/d,连用3个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外搽5%米诺地尔溶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52例,其中治愈28例(53.85%),显效17例(33.33%),有效率为87.18%;对照组有效50例,其中治愈16例(32.43%),显效16例(32.43%),有效率为64.86%。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显效时间显著缩短,同时痊愈时间也显著降低[(41.87±5.63)d vs(72.41±7.82)d,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增高(17.95%vs 2.70%,P<0.01)。但不良反应症状表现轻微,不需处理。结论 308 nm准分子激光联合外搽5%米诺地尔溶液治疗斑秃相比对照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秃 308NM准分子激光 5%米诺地尔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洁华 刘秀媚 梁少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20-421,共2页
目的 :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治疗A组患者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治疗B组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对... 目的 :观察应用干扰素联合二氧化碳 (CO2 )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治疗A组患者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局部注射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治疗B组用CO2 激光祛除疣体后肌注干扰素 10 0万U ,每 3天 1次 ,共 10次 ;对照组单用CO2 激光治疗 ,3组均观察 3个月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A组和治疗B组 3个月内的复发率分别为 18 92 %和 2 0 5 1% ,均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 ,治疗A组和治疗B组的复发率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干扰素安全、有效 ,能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不同的给药途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CO2激光治疗 干扰素 给药途径 局部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7例胶原帖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小亮 王晓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42-143,146,共3页
目的观察胶原帖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3例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片、0.3%他克莫司软膏、鱼肝油软膏外用治疗4周。5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晚使用胶原帖敷料25min。4周... 目的观察胶原帖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53例对照组予枸地氯雷他定、复方甘草酸苷片、0.3%他克莫司软膏、鱼肝油软膏外用治疗4周。54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晚使用胶原帖敷料25min。4周药物治疗后治疗组每2晚继续使用1次胶原帖敷料,对照组早晚使用鱼肝油软膏,继续观察12周,2组均继续隔天使用0.3%他克莫司软膏1次。对比2组患者短期和长期疗效。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2周、4周与3月症状评分水平均较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同期症状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外用胶原帖敷料可以提高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性皮炎 胶原帖敷料 他克莫司软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覃俊 李洁华 杨德勇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90例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研究组予以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2组疗程均... 目的探究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诊治90例儿童慢性荨麻疹临床资料,分为2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氯雷他定,研究组予以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2组疗程均为1个月,分析2组患儿临床症状评分及血清IgE水平、不良反应、预后。结果研究组有效例数34例比对照组24例多,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2组临床症状各项评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风团数目(0.32±0.06)分、红晕直径(0.31±0.13)分、瘙痒(0.41±0.09)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血清Ig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和1个月后(70±10)U/mL和(57±10)U/mL显著更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与对照组1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6个月后复发率11%和对照组31%相比显著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氯雷他定治疗比较,脾氨肽口服冻干粉联合氯雷他定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能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且血清IgE水平明显降低,预后效果显著,具一定临床应用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氨肽口服冻干粉 氯雷他定 儿童 荨麻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道凡 伍启康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观察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将9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5只,空白对照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C组(30只,克霉唑组)和D组(30只,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组)。对B组、C组和D组小鼠阴道接... 目的观察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将95只BALB/c雌鼠(8周龄)随机分为A组(5只,空白对照组),B组(30只,模型对照组),C组(30只,克霉唑组)和D组(30只,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组)。对B组、C组和D组小鼠阴道接种白念珠菌。对A组和B组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冲洗阴道,C组单用克霉唑治疗,对D组进行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治疗。在接种前及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B组、C组和D组在治疗后的第1、2、3、6、8、10、14和16天取阴道灌洗液进行菌落培养,采用涂布法检测小鼠的阴道真菌载荷量,并通过ELISA检测IL-2和IL-8的水平;qRT-PCR法检测小鼠阴道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的mRNA表达。结果在前8 d,4组小鼠的体重均保持稳定,接种后B、C和D组小鼠体重下降,随后体重逐渐上升,接近接种前水平。与空白对照组A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灌洗液中阴道真菌载荷量增加,但B、C和D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阴道真菌载荷量少于B组和C组,C组阴道真菌载荷量少于B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灌洗液中IL-2和IL-8增加,但治疗后B、C和D组之间IL-2和IL-8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IL-2和IL-8水平显著小于C组, C组IL-2和IL-8水平显著小于B组(P<0.0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B、C和D组阴道组织中NLRP3、ASC、caspase-1 mRNA表达上调,但B、C和D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B组mRNA上调水平大于C组和D组,C组mRNA上调水平大于D组(P<0.01)。结论日舒安洗液联合克霉唑对小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治疗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 阴道念珠菌病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蛇解痒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覃俊 李洁华 《河北中医》 2018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观察花蛇解痒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疫球蛋白E(Ig E)的影响。方法将90例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花蛇解痒胶囊口服;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涂... 目的观察花蛇解痒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疫球蛋白E(Ig E)的影响。方法将90例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花蛇解痒胶囊口服;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外涂。2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疗效及皮损恢复情况、血清Ig E的变化,统计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Ig E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抓痕、渗出结痂、苔藓样变、红斑迹象等皮损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21.43%,P<0.05);治疗组复发率8.33%,低于对照组(23.81%,P<0.05)。结论花蛇解痒胶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Ig E水平,预后良好,复发率低,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止痒药 免疫球蛋白E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06例性病门诊患者支原体培养及部分药敏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洁华 谢志红 +2 位作者 陆锦兰 王晓霞 皮肖冰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性病门诊患者中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106例性病门诊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及沙眼衣原体检测,部分标本做了淋球菌培养,其中398份标本作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在性病门诊患者中的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4106例性病门诊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培养及沙眼衣原体检测,部分标本做了淋球菌培养,其中398份标本作支原体药敏检测。结果:支原体培养阳性 1195例(29.10%),其中UU感染为1106例(26.94%),显著高于MH感染(18例,0.44%)和UU+MH混合感染(71例,1.73%)(P<0.001)。在1195%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患者中合并CT感染者96例(8.03%),8种抗生素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治疗支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宜选用交沙霉素、美满霉素、罗红霉素及强力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支原体培养 性病门诊 MH UU 人型支原体 标本 选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洁珍 梁少飞 陈向红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7年第6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6年7月诊治的136例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其情况给予对应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2016年7月诊治的136例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8例;所有患者均依据其情况给予对应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等。结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后,研究组中度与重度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患者在其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寻常型痤疮 中重度 护理干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余剑兰 李志坚 王佳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7期93-95,162,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患者共7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方法... 目的观察分析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患者共70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35例,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片治疗方法,记录并统计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清除率及再次复发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真菌清除率为97.1%,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率为97.1%,高于对照组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再次复发率为2.8%,低于对照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伊曲康唑联合制霉菌素片对治疗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效果显著,抗真菌性强,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并且治疗后再次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制霉菌素片 复发性糠秕孢子毛囊炎 抗真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