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子技术在疼痛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邱学军 何乐瑶 +2 位作者 韩亮 李卫东 颜雯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295-302,共8页
光子疗法因具有安全、无创、无痛、非侵入、无致瘾和操作方便且疗效显著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疼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介绍了基于光子技术的低强度激光疗法、高能量激光疗法、半导体激光疗法以及激光针灸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的研... 光子疗法因具有安全、无创、无痛、非侵入、无致瘾和操作方便且疗效显著等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疼痛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文介绍了基于光子技术的低强度激光疗法、高能量激光疗法、半导体激光疗法以及激光针灸疗法在疼痛缓解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研究疼痛缓解的机制和临床实践手段,为光子技术全面应用于疼痛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 低强度激光 高能量激光 半导体激光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捕捉技术在步态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邓铬 史世龙 +3 位作者 关至远 林爽欣 杜健聪 邱学军 《广州医药》 2024年第8期826-835,共10页
运动捕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步态分析、运动康复、动作对比、技战术分析、生物运动力学分析、损伤防护、运动装备设计研发等领域,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全新体验。而步行是人类运动中最基础的动作,在生物力学研究上对异常步态进行分析能够有... 运动捕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步态分析、运动康复、动作对比、技战术分析、生物运动力学分析、损伤防护、运动装备设计研发等领域,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全新体验。而步行是人类运动中最基础的动作,在生物力学研究上对异常步态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和康复的效果。本文总结了运动捕捉技术在各种异常步态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检索PubMed、Embase、EBSCO、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公开发表的有关有标记运动捕捉及无标记运动捕捉在异常步态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最终纳入了22篇英文文献,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神经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和临床医学等领域,特别是在步态分析、运动捕捉技术、神经病理学和康复医学等方面的应用。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和改善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和脑卒中以及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步态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利用运动捕捉来进行异常步态分析能有效地给患者提供准确的康复治疗,将结果用于临床诊断、康复规划或研究目的。异常步态分析在评估肌肉骨骼状况、神经系统疾病或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捕捉 步态分析 下肢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修饰氧化铟锡阳极的高效率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1
3
作者 许青林 项婷 +5 位作者 徐伟 李婷 吴小龑 李巍 邱学军 陈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42-352,共11页
金纳米颗粒对提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有重要作用.为了避免金纳米颗粒与发光层直接接触,先前工作合成的Au NPs@SiO_(2)影响器件电荷传输且不易合成;而将金纳米颗粒共混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中时,金纳米密... 金纳米颗粒对提升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外量子效率有重要作用.为了避免金纳米颗粒与发光层直接接触,先前工作合成的Au NPs@SiO_(2)影响器件电荷传输且不易合成;而将金纳米颗粒共混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酯)中时,金纳米密度又不易控制,不适合做理想的空穴传输层.于是,本文采用静电吸附的方法将粒径约20 nm的金纳米颗粒均匀地修饰在氧化铟锡阳极上,并采用聚(9-乙烯基咔唑)作为空穴传输层,使红光(NMA)_(2)Cs_(n–1)Pb_(n)I3_(n+1)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最大发光亮度从未修饰金纳米颗粒前的约5.2上升到约83.2 cd/m^(2),最大外量子效率从约0.255%上升到约6.98%.机理研究表明,金纳米颗粒修饰的氧化铟锡电极与铝电极之间可以形成光学微腔.利用微腔中的透射光与反射光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器件整体的耦合出光效率.金纳米颗粒修饰的(NMA)_(2)Cs_(n–1)Pb_(n) I_(3n+1)钙钛矿器件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随角度关系,证明了该微腔效应是导致(NMA)_(2)Cs_(n–1)Pb_(n)I_(3n+1)钙钛矿荧光增强的主要机制.其次,对金纳米颗粒密度对器件发光特性进行探究,发现约15 min吸附时间的器件性能最优.最后,本文论证了金纳米颗粒对钙钛矿薄膜形貌、结晶、电学性能的影响和金纳米颗粒等离子体共振效应不是主要机制.本工作将金纳米颗粒成功应用于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为将来进一步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钙钛矿发光二极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静电吸附 微腔效应 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中医药治疗特发性癫痫的用药规律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坤 马林 +2 位作者 李卫东 赖新生 唐纯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癫痫病的用药规律、核心药组。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筛选治疗癫痫病的有效中药处方,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息风类、祛痰类、补益类、安神类、开窍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用药趋势...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癫痫病的用药规律、核心药组。方法:电子检索国内各大数据库,筛选治疗癫痫病的有效中药处方,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息风类、祛痰类、补益类、安神类、开窍类药物应用最为广泛,用药趋势集中,频率最高药物有石菖蒲、天南星、半夏、天麻、全蝎。药物存在固定搭配,置信度最高的关联群为半夏-陈皮-茯苓-天南星,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僵蚕-全蝎-天麻-天南星-石菖蒲等19个聚类群。结论:中医药通过"调其脏,通其络"治疗癫痫病,且存在脏腑经络用药法式及固定搭配,以实性病机为主,息风药、祛痰药、开窍药为核心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癫痫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核心药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联合OTD双轨教学模式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杰 曾杰 +8 位作者 邹瑜聪 曾嘉玲 罗伟 周玉兰 苏丹铌 汤晓青 潘东梅 苏启表 王晓玉 《中国康复》 202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学习(PBL)联合临床先导散学法(OTD)双轨教学模式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康复治疗学专业2016级1班、2班的学生各60名,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班采用PBL联合OTD双轨教学模式,设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问题导向学习(PBL)联合临床先导散学法(OTD)双轨教学模式在康复功能评定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康复治疗学专业2016级1班、2班的学生各60名,1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设为对照组;2班采用PBL联合OTD双轨教学模式,设为观察组。课程结束后,通过2组学生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和理论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效果,发放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理论考试的选择应用、简答应用及病例分析3项中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的优秀率和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观察组的总体满意度和除团队协作能力以外的6个项目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PBL联合OTD双轨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的满意度,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OTD教学模式 康复功能评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旁茶苷通过PXR/NF-κB信号通路治疗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镖 宋雨鸿 +3 位作者 周晓芸 王凤云 李卫东 韩亮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探讨别旁茶苷Jasminoside(SC)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SC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小鼠结肠炎... 目的探讨别旁茶苷Jasminoside(SC)对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和SC高、中、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建立小鼠结肠炎的模型,给药治疗7d后取材,显微镜下观察结肠黏膜损伤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测定结肠中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孕烷X受体(PXR)、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中CYP3A4和核转录因子P65(NF-κBP65)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有明显的病理变化,小鼠结肠黏膜和粘膜下层的多形核细胞浸润情况较严重,出现溃疡和上皮杯状细胞缺失的情况;与TNBS组相比,SASP组和SC各给药组结肠组织的TNF-α、IL-6、IL-1β和TGF-β1的水平及TNF-α、IL-6和IL-1β mRNA的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并呈剂量依赖性,SASP和SC组中CYP3A4和PXR的mRNA水平显着上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TNBS组NF-κBP65蛋白表达显着增加,而SASP组和SC组中NF-κBP65表达下降。结论SC对溃疡性小鼠结肠炎有显著疗效,其可能通过激活PXR、CYP3A,抑制NF-κB的表达,降低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和TGF-β1的水平来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旁茶苷 PXR/NF-κB信号通路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制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卓 石忠峰 +2 位作者 王凤云 李卫东 韩亮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38-1744,共7页
背景:寒湿痹颗粒已被临床中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但其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寒湿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收集其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 背景:寒湿痹颗粒已被临床中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但其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确。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寒湿痹颗粒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收集其化合物对应的靶点,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系统阐述。方法:寒湿痹颗粒化合物及与药物靶点的收集主要基于TCMSP数据库及文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点来源于DRUGBANK、GeneCards、Home-OMIM-NCBI、PALM-IST数据库。所获得药物基因和疾病基因经过Uniprot数据库校正后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分析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3.6.1对交集基因进行PPI分析。通过使用Cytoscape3.6.1插件ClueGO对交集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从TCMSP获得69个活性成分,142个药物靶点,利用DRUGBANK、GeneCards、Home-OMIM-NCBI、PALM-IST数据库获得595个强直性脊柱炎疾病靶点;②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分析获得交集基因39个,通过PPI分析,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在PPI网络中连接度较高;③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活性氧代谢调节、脂肪酸代谢、急性炎症反应、神经递质的生物过程、花生四烯酸的代谢等生物功能;④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其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⑤研究初步预测寒湿痹颗粒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作用机制,为老药新用及实验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靶点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寒湿痹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苏丹铌 徐季阳 +5 位作者 黄诗格 庄杰 汤晓青 李园怡 鲁湘鄂 赵杰 《广州医药》 201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传统教学组和试验教学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教学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TBL...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物理治疗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2013级和2014级各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传统教学组和试验教学组,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教学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TBL教学法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式来完成教学。学期结束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估。结果在牵引疗法的考核中,两组实践技能成绩无差异(P>0.05),其它项目试验教学组实践技能成绩均高于传统教学组(p<0.05)。试验教学组理论考试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对教学的满意度也更高。结论采用TBL教学法建设物理治疗学教学资源库,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加快实践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TBL教学法 物理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的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晓钦 邱学军 +6 位作者 潘东梅 李之琛 苏启表 林楠生 曾嘉玲 王奕之 赵杰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甘草附子汤源于《伤寒论》,现代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本文对甘草附子汤近20年来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进一步提高该方临床应用价值和拓展药理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草附子汤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附子汤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大鼠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杰 苏启表 +3 位作者 李之琛 邹瑜聪 刘晓钦 邱学军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8-73,共6页
目的 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甘草附子汤(GCFZ)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采用膝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建立大鼠KOA模型,观察各组... 目的 基于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甘草附子汤(GCFZ)对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大鼠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采用膝关节腔注射木瓜蛋白酶混合液的方法建立大鼠KOA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宽度、机械性痛阈和右下肢负重能力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膝关节腔关节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β(IL-1β)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6、IL-1β 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p65、抑制蛋白κBα(IκBα)、磷酸化抑制蛋白κBα(p-IκBα)、抑制蛋白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抑制蛋白激酶α/β(p-IKKα/β)的表达情况。结果 第14、28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膝关节宽度增加、机械性痛阈和右下肢负重百分比显著降低(P<0.01),关节液TNF-α、IL-6和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1),膝关节滑膜组织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提高(P<0.01),p65、p-IκBα和p-IKKα/β蛋白表达明显上调、IκBα蛋白降解明显。与模型组比较,第14、28天,3个给药组均能降低膝关节宽度(P<0.01)、提高大鼠机械性痛阈和右下肢负重能力(P<0.05);阳性药物组和GCFZ高剂量组能降低关节液TNF-α水平(P<0.05);3个给药组均能显著降低IL-6和IL-1β水平(P<0.05)、抑制滑膜组织TNF-α、IL-6和IL-1β mRNA表达(P<0.01);阳性药物和GCFZ能明显抑制KOA大鼠滑膜组织p65、IκBα蛋白的表达,抑制IκBα和IKKα/β蛋白的磷酸化。结论 甘草附子汤对KOA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附子汤 膝关节骨关节炎 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归丸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莉 蔡晓晴 +1 位作者 韩亮 邓向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8期137-140,共4页
右归丸是补肾助阳经典方剂,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功效。临床上右归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现代研究发现,右归丸具有调节肾功能、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免疫功能、骨代谢等多种药... 右归丸是补肾助阳经典方剂,具有温补肾阳、填精益髓功效。临床上右归丸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膝骨关节炎等疾病疗效显著。现代研究发现,右归丸具有调节肾功能、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免疫功能、骨代谢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右归丸药理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应用及药理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归丸 药理作用 下丘脑-垂体-靶腺轴 免疫功能 骨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累积Meta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坤 黄德裕 +3 位作者 马林 李光耀 李卫东 唐纯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2-805,813,共5页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WanFang Data、CNKI、VIP及CBM,纳入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篇,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同质... 目的:基于累积Meta分析探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WanFang Data、CNKI、VIP及CBM,纳入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累积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7篇,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同质性较好,发表偏倚风险较小,在降低患者临床症状积分[OR=5.92,95%CI(3.49,10.04)]、改善胃镜下胃黏膜形态[OR=3.53,95%CI(2.47,5.06)]、改善胃黏膜病理状态[OR=3.79,95%CI(2.29,6.26)]、消除HP感染[OR=6.15,95%CI(2.55,14.83]等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按发表年限进行累积Meta分析,OR的点估计趋于稳定,置信区间越来越窄。结论:穴位埋线或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CAG具有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有限,上述结论仍待更多研究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埋线 慢性萎缩性胃炎 累积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败酱草治疗炎性肠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凤云 王卓 +3 位作者 王晓玉 李卫东 邓向亮 韩亮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239-4253,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败酱草(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治疗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用机制。方法败酱草活性成分来源于TCMSP数据,同时结合PharmMapper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基于CooLGeN、N...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研究败酱草(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治疗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用机制。方法败酱草活性成分来源于TCMSP数据,同时结合PharmMapper数据库获得成分靶点。基于CooLGeN、NCBI、Genecards数据库来获取炎性肠病相关靶点,使用jvenn在线分析工具获得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3.6.1分析软件与结合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PPI蛋白互作网络分析,使用ClueGO插件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同时将度值前5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败酱草治疗炎性肠病潜在活性成分16个,交集靶点有82个,主要涉及了细胞迁移、脂多糖反应、炎症反应等44种生物学功能,NF-κB、IL-17、TNF等33条信号通路与炎性肠病的相关。分子对接显示,败酱草的活性成分与靶点均有较好的结合,蒙花苷、灰绿曲霉酰胺、西托糖苷、黄草乌碱丙、异荭草素与阳性对照药柳氮磺砒啶的打分值大小比较接近。结论本研究初步发现败酱草中治疗炎性肠病的潜在活性成分,为其深入研究或药物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败酱草 炎性肠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模型大鼠尿液代谢组影响的~1H NMR代谢组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汪双红 曾培 +3 位作者 潘思娜 卢鑫 王佳 杨永霞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373-2377,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对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尿液代谢组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葛根芩连汤组,每组8只。正... 目的采用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对高果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尿液代谢组的影响。方法 32只Wistar大鼠适应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和葛根芩连汤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纯净水喂养,其余3组给予10%的高果糖水喂养4周,制备胰岛素抵抗模型。4周后,阳性药物组和葛根芩连汤组分别给予罗格列酮3. 0 mg/(kg·d)和葛根芩连汤18. 2 g/(kg·d)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一定体积的纯净水灌胃,整个实验持续8周。在实验第6和8周末收集各组大鼠的尿液,并采集大鼠尿液的~1H NMR谱,应用多成分数据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在第8周末,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葛根芩连汤组大鼠尿液中α-酮戊二酸、柠檬酸、胆碱、磷脂酰胆碱/甘油磷脂酰胆碱(PC/GPC)和牛磺酸含量增加,肌酸/肌酐、氧化三甲胺/甜菜碱和马尿酸含量降低;而与对照组相比,仅肌酸/肌酐相比对照组含量升高,其它无显著性变化。结论葛根芩连汤能够逆转多种代谢物紊乱,初步阐明了葛根芩连汤对胰岛素抵抗状态下大鼠尿液代谢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葛根芩连汤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氢谱 高果糖
原文传递
斑秃非手术治疗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邱学军 龙俊茹 +2 位作者 韩亮 李卫东 赵杰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08-214,共7页
根据毛发受累范围的大小,斑秃可以分为局限性斑状斑秃(AAP)、全秃(AT)和普秃(AU),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青壮年中较为多见。本文介绍了应用广泛且治疗斑秃效果明显的点阵激光法、梅花针法、米诺地尔法、JAK抑制剂法及糖皮质激素法等临床方... 根据毛发受累范围的大小,斑秃可以分为局限性斑状斑秃(AAP)、全秃(AT)和普秃(AU),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在青壮年中较为多见。本文介绍了应用广泛且治疗斑秃效果明显的点阵激光法、梅花针法、米诺地尔法、JAK抑制剂法及糖皮质激素法等临床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斑秃治疗的发展作了总结与展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斑秃治疗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发 斑秃 点阵激光法 非手术治疗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六腑以通为用”论治急性胰腺炎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玉 林展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17期2478-2480,共3页
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本文总结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验, 主要从辩证论治的角度, 以"六腑以通为用"为理论指导, 探讨"通"法在中医治疗... 急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为了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临床上多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本文总结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经验, 主要从辩证论治的角度, 以"六腑以通为用"为理论指导, 探讨"通"法在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六腑以通为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机理探讨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晓玉 陈春宇 杨尚武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15-117,共3页
原发性痛经作为妇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毫火针疗法作为对传统火针疗法的继承和创新,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本文主要结合作者的临床案例,从传统医学和... 原发性痛经作为妇科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影响女性正常的工作及生活质量。毫火针疗法作为对传统火针疗法的继承和创新,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可明显缓解疼痛症状,并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本文主要结合作者的临床案例,从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毫火针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火针 寒湿凝滞 原发性痛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及甘草酸共轭载药纳米粒抗肝癌Bel-7402细胞活性筛选及结构表征检测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培 付伟 +4 位作者 潘梦娴 程泽雄 韩亮 张咏莉 杨永霞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5-149,共5页
目的:制备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载木犀草素(GL-BSA-Lut)纳米粒,研究其结构表征和对肝癌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GL-BSA-Lut纳米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纳米粒的溶解性;由MTT实验检测载药纳米粒抗肝癌Bel-7402细胞活性... 目的:制备甘草酸偶联牛血清白蛋白载木犀草素(GL-BSA-Lut)纳米粒,研究其结构表征和对肝癌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GL-BSA-Lut纳米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纳米粒的溶解性;由MTT实验检测载药纳米粒抗肝癌Bel-7402细胞活性。结果:载药纳米粒冻干粉制备成功,其中处方样品4肝癌细胞抑制实验的IC50值为5.419 mg/mL。结论:该研究采用去溶剂化法制备的GL-BSA-Lut纳米粒具备良好的体外抗肝癌细胞活性和水溶性,可为研究开发治疗肝癌的高效低毒的新型中药材制剂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肝癌 纳米粒 BEL-74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败酱总皂苷的HPLC-Q-TOF MS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淑玲 王晓玉 +2 位作者 钟艳梅 李卫东 韩亮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对黄花败酱总皂苷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_(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10 mmo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HPLC-Q-TOF MS)对黄花败酱总皂苷部位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方法采用ACQUITY UPLCTM BEH C_(18)(2.1 mm×50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甲酸,10 mmol甲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5℃,进样量:3μL,流速:0.3 mL/min,采用ESI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化合物准确的相对分子质量及二级碎片离子信息,参考文献数据及与对照品对照,鉴定出黄花败酱总皂苷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共鉴定出27个化学成分,其中三萜皂苷类成分10种,甾体皂苷2种,甾醇类3种,单萜类4种,有机酸类2种,糖苷类2种,黄酮类1种,其他类3种。结论 HPLC-Q-TOF MS技术为鉴定黄花败酱有效部位化学成分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败酱 总皂苷 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猫爪草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莉 王凤云 +2 位作者 王卓 李卫东 韩亮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5期78-84,共7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猫爪草对肿瘤和肺结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TCMSP)筛选猫爪草化合物,并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名称校正,采用GeneCard数据...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猫爪草对肿瘤和肺结核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数据库(TCMSP)筛选猫爪草化合物,并结合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通过Uniprot数据库进行靶点名称校正,采用GeneCard数据库、DisGeNET数据库搜集肿瘤、肺结核相关疾病靶点,导入Cytoscape 3.6.0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模型,借助DAVID6.8数据库将获得的关键共同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核心化合物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采用体外实验验证猫爪草的抗肺结核作用,MTT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因子含量。结果筛选出猫爪草异银杏双黄酮、β-谷甾醇、植物甾醇、菜油甾醇、胆固醇活性化合物作用于VEGFA、SRC、MMP9、PPARG、MMP2、STAT1、MCL1、AHR、MET核心靶点,其中异银杏双黄酮可能是治疗肺结核和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子对接结果显示,5种核心化合物均与靶点有良好的亲和力,其中异银杏双黄酮与各个靶点结合能最低,对接活性最好。体外细胞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猫爪草各给药组吸光度值显著提高(P<0.05,P<0.01),高剂量组抑制率达97%,具有剂量依赖性。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猫爪草中、高剂量组降低MMP9细胞因子水平(P<0.05,P<0.01)。结论猫爪草主要通过肺结核通路、癌症通路,共同发挥对肿瘤和肺结核“异病同治”的作用,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药物资源与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 异病同治 网络药理学 肿瘤 肺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