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预测肝细胞癌患者TACE术后预后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游冰 赵炜 +3 位作者 刘冰 李勇 胡宝山 陆骊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77例,计算术前、术后NLR,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以NLR=4为界,术前高NLR组(NLR≥4)和低NLR组(NLR&...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后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77例,计算术前、术后NLR,分析NLR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以NLR=4为界,术前高NLR组(NLR≥4)和低NLR组(NLR<4)患者临床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高NLR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短于低NLR组,分别为7.8个月和16.0个月(P=0.028)。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4(P=0.01)、肿瘤≥5cm(P=0.01)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是预测HCC患者TACE术后预后的指标之一;术前NLR≥4者生存期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预测TACE治疗肝细胞癌的疗效 被引量:1
2
作者 禹娴怡 陆骊工 +2 位作者 李勇 胡宝山 邵培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861-18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的变化,评价这种趋势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9例HCC行TACE,于术前及术后4周进行血浆bFGF、肝功能及CT检查。将术后4周血浆bFGF下降≥TACE术前bFGF的20%者纳入下降组... 目的探讨血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术后的变化,评价这种趋势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49例HCC行TACE,于术前及术后4周进行血浆bFGF、肝功能及CT检查。将术后4周血浆bFGF下降≥TACE术前bFGF的20%者纳入下降组,否则纳入未下降组。将TACE术后4周CT示肿瘤坏死区域面积≥肿瘤总面积的50%定义为肿瘤缓解。结果术前肿瘤直径≥5cm或合并乙型肝炎者bFGF较高。术后4周血浆bFGF下降组共16例,其肿瘤缓解率高于未下降组(P<0.05)。结论 HCC患者的血浆bFGF可能是预测TACE疗效的指标之一。TACE术后血浆bFGF下降的HCC患者更易发生肿瘤缓解,且其生存期明显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患者TACE治疗后血浆胎盘生长因子含量变化及预后意义
3
作者 孟庆雯 李勇 +4 位作者 胡宝山 邵培坚 占美晓 禹娴怡 陆骊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前后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GF)含量变化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例HCC患者TACE术前1~3天及术后第1、3、7天及1个月血浆PLGF含量,同期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及25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浆PLG...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患者TACE前后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LGF)含量变化及其评估预后的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3例HCC患者TACE术前1~3天及术后第1、3、7天及1个月血浆PLGF含量,同期检测25例肝硬化患者及25名健康成年人的血浆PLGF含量,分析TACE前后血浆PLGF含量变化及其预后价值。结果 HCC患者血浆PLGF含量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及肝硬化患者(P均<0.001)。血浆PLGF含量在巴塞罗纳临床肝癌(BCLC)分期(P=0.031)、肿瘤大小(P=0.009)、门静脉癌栓(P=0.007)、有无转移(P=0.046)方面有差异;TACE术后第1天血浆PLGF含量明显升高,第3、7天、1个月降低,但仍高于术前(P均<0.05)。按术前血浆PLGF含量再分为含量高组(≥641.04pg/ml)与含量低组(<641.04pg/ml),含量低组总生存时间长于含量高组(P=0.021)。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术前血浆PLGF含量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1、0.023)。结论HCC患者TACE术后血浆PLGF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前血浆PLGF含量可以预测HC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胎盘生长因子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
4
作者 陆骊工 黄国敏 +2 位作者 胡宝山 李勇 邵培坚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椎体转移瘤患者共72例.其中PVP+缓释氟尿嘧啶组37例,单纯PVP 35例,通过临床症状、生存分析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PVP+缓释氟尿嘧啶... 目的 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椎体转移瘤患者共72例.其中PVP+缓释氟尿嘧啶组37例,单纯PVP 35例,通过临床症状、生存分析及影像学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PVP+缓释氟尿嘧啶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67.6%(25,37),疼痛缓解率达89.2%(33,37);单纯PVP组椎体肿瘤局部控制率42.9%(15,35),疼痛缓解率85.7%(30/35),两组间局部肿瘤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两组病例的生活质量、疼痛缓解及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24、0.462和0.498).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缓释氟尿嘧啶治疗椎体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可明显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椎体转移带来的剧烈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对椎体转移病灶具有一定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椎体成形术 骨代用品 缓释氟尿嘧啶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经导管沙培林免疫栓塞治疗肝癌的初步临床观察
5
作者 陈晓明 庄文行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4年第4期493-495,共3页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1],然而,TACE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反复TACE甚至可以加重或导致肝硬变,因而远期疗效同样受到影响[2]。为了减轻TACE对肝功能损害...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治疗手段[1],然而,TACE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反复TACE甚至可以加重或导致肝硬变,因而远期疗效同样受到影响[2]。为了减轻TACE对肝功能损害的副作用,我们采用沙培林碘油乳剂行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取得了初步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沙培林 栓塞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