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泌体非编码RNA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业燊 何鹏程 +1 位作者 谭宁 刘远辉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892-894,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再灌注治疗是AMI最重要的处理措施之一,包括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可最大限度挽救缺血心肌,缩小心肌梗死(心梗)范围,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然而,心肌缺血再...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全球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主要疾病之一,心肌再灌注治疗是AMI最重要的处理措施之一,包括溶栓、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等,可最大限度挽救缺血心肌,缩小心肌梗死(心梗)范围,降低心梗后的死亡率。然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可显著增加AMI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研究表明[1],50%的心肌梗死面积是由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MIRI的发生涉及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内钙超载、内皮功能障碍、微血栓栓塞等[2]。截止目前,MIRI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尚无有效防治MIRI的方法。因此,探讨MIRI的发病机制及其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栓塞 心肌梗死面积 细胞内钙超载 外泌体 内皮功能障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再灌注 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清睾酮与脑钠肽关系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兆延 谭虹 +3 位作者 杨希立 李健 张健瑜 蔡炜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2951-2953,共3页
目的:通过探讨男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脑钠肽(NT-proBNP)的关系,了解不同心功能的T、E2和NT-proBNP变化及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男性心衰患者113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53例,心功能Ⅳ... 目的:通过探讨男性心力衰竭患者不同的心功能分级与血清睾酮(T)、雌二醇(E2)和脑钠肽(NT-proBNP)的关系,了解不同心功能的T、E2和NT-proBNP变化及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男性心衰患者113例,其中心功能Ⅱ级37例,心功能Ⅲ级53例,心功能Ⅳ级23例和100例对照组,均测定T、E2和NT-proBNP。结果: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和对照组的T水平分别是(217.38±122.49)、(326.93±121.57)、(375.33±108.74)ng/mL和(408.67±139.73)ng/mL,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心功能Ⅳ、Ⅲ、Ⅱ级患者和对照组的NT-proBNP浓度分别为(11438.28±5294.25)、(7852.97±1192.64)、(3870.11±139.49)pg/L和(935.51±122.36)pg/L,各组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心功能Ⅳ级患者的T与NT-proBNP有负相关性;3组间及与对照组比较,E2无明显差异。结论:男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T进行性下降,NT-proBNP进行性升高,T值可成为评价男性心功能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睾酮 N端B型脑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黄俊 刘德辉 +1 位作者 薛玉梅 吴书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3期272-273,292,共3页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例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符合IE改良的Duk...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至2012年8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6例HD合并IE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6例患者均符合IE改良的Duke诊断标准。结果入选患者6例,男1例,女5例,年龄52.8(42~68)岁;血液透析血管通路:5例自体动静脉内瘘、1例临时颈内静脉透析导管。主要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发热5例,心力衰竭恶化3例,脑栓塞3例。血培养阳性3例:2例粪肠球菌,1例光滑球拟酵母菌。超声心动图发现瓣膜赘生物5例,瓣膜穿孔1例,其中累及二尖瓣4例。3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后1周内死亡,1例出院后4个月猝死,1例出院后17个月猝死,1例出院后4年至今仍存活。结论 IE合并HD患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尚属少见,患者易出现心力衰竭及栓塞等并发症,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血液透析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2-微球蛋白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斌 柴仁杰 +3 位作者 魏薇 陈小琳 李晨曦 王峰 《心脏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731-733,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依据SYNTAX积分进一步分成亚组,比较各组血清β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依据SYNTAX积分进一步分成亚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SYTAX积分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愈严重,血清β2-MG水平愈高。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Β2-微球蛋白 SYNTAX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评价成人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
5
作者 朱伟 黄新胜 +3 位作者 费洪文 郑智超 何亚乐 许燕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56-459,共4页
目的通过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检查,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rti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PAPVC)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5~59... 目的通过经胸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检查,探讨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partial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PAPVC)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手术的相关性。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15~59岁,中位年龄37岁)经外科手术证实的先天性PAPV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27例进一步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所得诊断结果与外科手术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6例PAPVC均为右肺静脉异位连接,其中两条右肺静脉21例(58.3%),单纯右上肺静脉11例(30.5%),单纯右下肺静脉4例(11.1%)。合并静脉窦型缺损33例(91.6%)。经胸及(或)经食道超声心动图联合检查,与手术结果对比,正确诊断PAPVC 31例(86.1%)。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对PAPVC的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为外科术前提供足够的信息,可作为PAPVC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超声心动图 解剖学 部分型肺静脉异位连接 静脉窦型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探讨
6
作者 韩凤珍 周成斌 +4 位作者 潘微 张智伟 何少茹 陈寄梅 庄建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41-141,共1页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居广东省出生缺陷首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胎儿先心病能够产前诊断;同时小儿心脏外科技术不断提高,复杂先心病能在新生儿期完成手术治疗。本文探讨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和...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居广东省出生缺陷首位,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进步,胎儿先心病能够产前诊断;同时小儿心脏外科技术不断提高,复杂先心病能在新生儿期完成手术治疗。本文探讨复杂先心病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的成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产前诊断及出生的孕产妇11 716人(包括活胎及引产),产前诊断胎儿先心病85例,其中复杂先心病48例,活产17例,有16例在新生儿期接受手术治疗。产前诊断大动脉转位畸形7例,肺动脉闭缩6例,左心发育不良综合症1例,法鲁四联症1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产前诊断时孕妇平均年龄(29.3±3.0)岁,平均孕龄(28.6±3.6)孕周,妊娠(37.0±1.85)孕周分娩,新生儿体重(2 569±477)g,男13例,女3例。出生后转新生儿科,接受超声心动图复查,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严重缺氧患儿给予保达新,维持经皮氧饱和度在80%以上。完善术前准备,均在体外循环下矫治心脏畸形。结果产前和产后主要心脏超声诊断相符。手术在生后2~27 d进行。除1例急诊手术患儿外,其余术前均无明显缺氧、酸中毒。死亡3例,2例是大动脉转位畸形矫治术后,1例肺动脉闭缩术后;其中2例术后凝血机制紊乱,术后第2天心脏骤停,复苏失败而死亡;另1例急诊手术,术后出现顽固性代谢性酸中毒和高乳酸血症,术后第3天死亡。结论产前诊断和产后治疗"一体化"模式有利于提高复杂先心病的矫治能力,降低复杂先心病围产期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诊断 复杂先心病 大动脉转位 一体化 手术治疗 肺动脉 新生儿期 广东省 产后 急诊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26例的临床特点及药敏分析
7
作者 曲云婷 黄俊 +1 位作者 张黔桓 吴书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79-481,共3页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ve endocarditis,SAIE)的临床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26例SAIE患者的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诊治过程。所有患...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心内膜炎(Staphylococcus aureus infective endocarditis,SAIE)的临床及药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7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住院的26例SAIE患者的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和诊治过程。所有患者均符合改良的Duke诊断标准。结果 26例患者中男21例,女5例。常见易患因素:基础心脏疾病11例,静脉毒瘾5例。主要临床表现:发热26例(100%),头痛、偏瘫、意识障碍等9例(34.6%),心力衰竭6例(23.1%),皮下出血或皮疹6例(23.1%),关节痛5例(19.2%)。药敏分析: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占20.8%(5/24),β-内酰胺酶(+)占100%(24/24)。耐药率:青霉素(96.1%,25/26)>苯唑西林(25.0%,6/24)>庆大霉素(11.5%,3/26)>替考拉宁(0,0/23),万古霉素(0,0/26),利奈唑胺(0,0/23)。并发症:心脏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各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感染性休克1例,肺栓塞1例。死亡6例:神经系统并发症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感染性休克1例。结论 SAIE临床表现多样,易出现神经系统及心脏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对青霉素耐药,但对糖肽类抗生素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特点 药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介导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无造影剂介入治疗1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建方 黄文晖 +5 位作者 谢年谨 胡孜阳 刘媛 杨峻青 范瑞新 陈纪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代替基于造影剂的血管显影指引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我们对1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中使用血管内超声指引寻腔、定位、支架释放和进行解剖学检查,全程避...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代替基于造影剂的血管显影指引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我们对1例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中使用血管内超声指引寻腔、定位、支架释放和进行解剖学检查,全程避免使用造影剂。结果手术使用造影剂0 mL,手术时间125 min,寻腔、定位及支架释放过程顺利。支架到位准确,扩张及贴壁良好。术后无内漏或新发夹层,无其他并发症。术后1周患者血清肌酐浓度无增高。结论在本例患者中,血管内超声代替基于造影剂的血管显影指引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行,该技术可能避免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肾功能不全 腔内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电图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温剑艺 谭宁 杨大浩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将23只雄性大鼠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左前降支35 min,再灌注120 min;而假手术组仅给予左前降支过线不结扎血管。采用氯化三苯基... 目的研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心电图变化。方法将23只雄性大鼠按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结扎左前降支35 min,再灌注120 min;而假手术组仅给予左前降支过线不结扎血管。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心肌梗死面积;动态观察Ⅱ导联心电图P波、QRS波、T波、ST段和心率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死亡3只。TTC染色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梗死,缺血再灌注组的心肌梗死面积为41.45%±5.93%。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见缺血期心电图P波、R波与T波增高,ST段抬高。再灌注早期ST段与T波回落,15 min内回落>50%。结扎血管后心率减慢,再灌注后有所回升。缺血再灌注组心律失常发生情况:10只大鼠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主要是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偶尔见心室颤动和心室扑动发生。心律失常多出现在结扎血管后10 min内和再灌注早期。结论大鼠心肌缺血15 min内ST段抬高,T波波幅增大,可作为大鼠冠状动脉准确结扎的标志;再灌注15 min内ST段与T波快速回落>50%。结扎血管后心率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再灌注 心电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肥大细胞与心肌凋亡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寰 靳立军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77-80,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影响着心肌梗死后疾病的进展,是随后的心室重构以及心肌衰竭程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心肌凋亡是心肌梗死各个阶段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能阻止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后死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影响着心肌梗死后疾病的进展,是随后的心室重构以及心肌衰竭程度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近年的研究表明,心肌凋亡是心肌梗死各个阶段细胞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抑制或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能阻止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和改善心功能。心脏肥大细胞(cardiac mast cell,CMC)是与心肌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之一,它通过脱颗粒作用,释放多种炎症介质,直接参与心肌凋亡的过程。本文综述了CMC参与心肌凋亡的相关机制,并总结数种针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药物及其潜在的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肥大细胞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与急性肾损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立涛 连兴基 +1 位作者 谭宁 刘远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3期38-41,共4页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功能迅速下降、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常见严重疾病。然而,AKI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非编码RNA(nc RNAs)通过调控炎性反应、细胞程序性死亡、修复阶段的细胞周期等机制参与AKI发生的病理生理...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以肾功能迅速下降、高死亡率为特征的常见严重疾病。然而,AKI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非编码RNA(nc RNAs)通过调控炎性反应、细胞程序性死亡、修复阶段的细胞周期等机制参与AKI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因此,多种nc RNAs不仅被视为AKI的新型生物标志物,而且有望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综述了ncRNAs在AKI中的变化、功能及潜在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的社区管理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樱 冯颖青 陈纪言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520-522,共3页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之一,影响这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器官的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高血压是我国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绝大...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之一,影响这些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器官的功能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高血压是我国4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绝大多数高血压是原发性的。引起高血压的因素除了遗传因素外。还有不合理饮食、肥胖、缺乏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等。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认识不足,缺乏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因此,需要通过进行有效的高血压社区干预管理,提高居民的高血压防治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才能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流行病学 社区医学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与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鲁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6期430-432,共3页
所有主要指南推荐降压治疗应建立在真实血压的估测值基础上,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诊室血压如果测量正确的话,能够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另一方面,目前强调的降压达标,是指血压在某个时点或随访期间的平均血压达标。但是动态血压监测... 所有主要指南推荐降压治疗应建立在真实血压的估测值基础上,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诊室血压如果测量正确的话,能够反映患者的真实血压。另一方面,目前强调的降压达标,是指血压在某个时点或随访期间的平均血压达标。但是动态血压监测(ABPM)显示24小时内血压变化很大:反复多次的家庭血压监测(HBPM)表明数日、数周内血压有一定波动。因此。患者的真实血压远远不是简单的诊室的“通常血压”可以反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脏病 血压变异 动态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降压治疗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鲁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S1期11-12,共2页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和分类仍存在争议。中国过去将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产科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定义和分类仍存在争议。中国过去将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PIH)。2000年美国高血压工作组提议将妊娠诱发高血压和妊娠前已有高血压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 降压治疗 慢性高血压 疾病 子痈 甲基多巴 新生儿 发病率 尼卡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压治疗的个体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鲁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指南提出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防治原则,是建立在循证医学证据之上的,体现共性问题。反映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尽管五类药物的降压效用相当,均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但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 指南提出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防治原则,是建立在循证医学证据之上的,体现共性问题。反映专家们达成的共识。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尽管五类药物的降压效用相当,均可以作为降压治疗的起始用药和维持用药.但不同患者对各类降压药物可有不同的疗效反应。降压虽然是硬道理,但用同一类药物或一种降压方案治疗所有的高血压患者,显然是行不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个体化治疗 用药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微导管通过闭塞段新技术:控制性正向导引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泽涵 马墩亮 +3 位作者 骆炳政 钟志安 廖洪涛 张斌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610-613,共4页
目的引入控制性正向导引(CAN)技术并评估其对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微导管通过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行PCI的368例CTO病变患者中使用CAN技术的患... 目的引入控制性正向导引(CAN)技术并评估其对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行逆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微导管通过闭塞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行PCI的368例CTO病变患者中使用CAN技术的患者10例。CAN关键步骤为逆向导丝进入正向微导管后,尽量推送逆向微导管前进至最远距离,然后送入正向球囊锚定逆向导丝,接着向外牵拉正向指引导管,导引逆向微导管前进至正向指引内,最后将正向指引导管重新送入冠状动脉开口,进一步通过标准逆向技术实现导丝体外化,并完成PCI。收集CAN技术手术成功率及其并发症资料。结果本研究对10例患者采用CAN技术。所有患者均取得了手术成功(10/10),且未观察到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AN新技术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正向导引技术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逆向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纪言 谭宁 +1 位作者 刘勇 刘远辉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43,共1页
2014年11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陈纪言、谭宁、刘勇教授组织完成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Liu Y,Li... 2014年11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在线发表了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陈纪言、谭宁、刘勇教授组织完成的"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患者行心导管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风险预测模型"(Liu Y,Liu YH,Chen JY,et al.A simple pre-procedural risk score for 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total occlusion undergo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Int J Cardiol,2015,180:69-71.).该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研究,首次建立冠状动脉慢性闭塞(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造影剂肾病 心导管术后 预测模型 慢性闭塞 风险 患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原文传递
二代冷冻球囊消融犬上腔静脉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魏会强 马坚 +7 位作者 孙奇 郭晓刚 杨建都 李超 谢海扬 曹中静 陈彦乔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目的通过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犬上腔静脉(SVC),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开展冷冻球囊消融SVC提供证据。方法本研究共选取14只犬,通过二代冷冻球囊消融SVC,根据冷冻球囊消融时间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90 s组和120 s组。术前行... 目的通过二代冷冻球囊消融隔离犬上腔静脉(SVC),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开展冷冻球囊消融SVC提供证据。方法本研究共选取14只犬,通过二代冷冻球囊消融SVC,根据冷冻球囊消融时间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90 s组和120 s组。术前行SVC造影显示SVC-右心房交界处,将28 mm冷冻球囊放置于SVC-右心房交界处进行冷冻。术后观察40~60 d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之后处死行组织学病理检查。比较术中冷冻参数、并发症及术后窦房结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犬均成功隔离SVC。90 s组与120 s组犬在SVC隔离时间[(24.3±8.1)s对(22.7±9.0)s,P=0.297]、隔离温度[(-23.4±12.5)℃对(-21.5±11.1)℃,P=0.370)]及最低温度[(-51.2±6.2)℃对(-53.3±7.0)℃,P=0.19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90 s组1只犬出现暂时性膈神经损伤,120 s组1只犬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平均观察51 d,90 s组有1只犬出现SVC电位恢复,120 s组全部犬SVC电位均保持隔离(85.7%对100.0%,P=0.299)。术后组织病理显示所有隔离的SVC均达到环形冷冻透壁损伤,高倍镜下未发现窦房结及膈神经损伤。结论二代冷冻球囊可安全有效的消融SVC,且有效冷冻剂量为9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 消融 上腔静脉
原文传递
氯胺酮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一例
19
作者 黄雨晴 陈纪言 冯颖青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56-1056,共1页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2个月,再发1d入院患者自诉2个月前在跑步后出现胸闷、胸痛,休息10 min后症状缓解 1 d前午餐后突发胸痛,呈压榨样,向后背及左手放射,休息1h后症状不缓解而入院.既往持续吸食氯胺酮1年,现已戒断;无... 患者男性,20岁,因反复活动后胸闷、胸痛2个月,再发1d入院患者自诉2个月前在跑步后出现胸闷、胸痛,休息10 min后症状缓解 1 d前午餐后突发胸痛,呈压榨样,向后背及左手放射,休息1h后症状不缓解而入院.既往持续吸食氯胺酮1年,现已戒断;无外伤史;无冠心病和高胆固醇血症家族史;无吸烟和饮酒史.入院查体:体温36.4℃,脉搏86次/min,心率18次/min,血压110/68 mmHg(1 mmHg=0.133 kPa);心肺检查未见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胺酮 症状缓解 突发胸痛 高胆固醇血症 入院查体 无外伤史 心肺检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