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潮州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屹 罗喜平 +5 位作者 毛玲芝 谢龙旭 陈文芬 姚叶珊 方瑞玲 张小庄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年第4期578-581,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程度,为开展宫颈癌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潮州地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一对一问答式填写,分析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 目的了解广东省潮州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程度,为开展宫颈癌筛查及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广东省潮州地区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问卷调查,一对一问答式填写,分析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结果知道宫颈癌能早期发现并治疗者有7人(0.055%),知道宫颈癌的筛查方法者有28人(0.22%),知道人乳头状瘤病毒(以下称HPV)者有111人(0.88%),知道宫颈癌者共有722人(5.7%),所有参与调查的妇女(12660人)均未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仅有2人知道HPV是宫颈癌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潮州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极度缺乏,需多方位着手,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健康普及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认知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假阴性原因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江宇 赖日权 +4 位作者 张佳立 吴坤河 彭秀红 郜红艺 何平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回顾宫颈涂片中假阴性病例,分析产生假阴性的原因。方法利用TCT技术检测6 850例宫颈涂片,其中细胞学阴性而活检阳性63例,分别记录其细胞量、有无宫颈柱状细胞/化生细胞涂片、是否血涂片、病灶与宫颈管距离及其组织病理结果。结果原... 目的回顾宫颈涂片中假阴性病例,分析产生假阴性的原因。方法利用TCT技术检测6 850例宫颈涂片,其中细胞学阴性而活检阳性63例,分别记录其细胞量、有无宫颈柱状细胞/化生细胞涂片、是否血涂片、病灶与宫颈管距离及其组织病理结果。结果原细胞学诊断阴性复查为阳性、缺乏宫颈柱状细胞和化生细胞涂片、细胞量<30%、有血涂片、病灶与宫颈管距离>1 cm者,在假阴性病例中分别占7.93%、19.04%、14.28%、20.6%、46.03%。病灶与颈管距离>1 cm且病变合并尖锐湿疣假阴性者与病灶离颈管距离<1 cm且病变合并扁平湿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获取满意的宫颈细胞样本、改进标本处理、加强细胞学医师继续教育和提高自身诊断水平是降低宫颈涂片假阴性的有效方法。临床医师对症状体征可疑但细胞学阴性的病例采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疾病 宫颈涂片 液基细胞学 假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与剪除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毛玲芝 彭秀红 李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2445-2447,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与剪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58例子宫纵隔的病人,2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38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妊娠率...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与剪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58例子宫纵隔的病人,20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剪除术,38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比较两组手术的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手术均一次成功,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妊娠率、术后分娩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自然流产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分娩率均较术前提高,P<0·005。结论: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及剪除术是治疗子宫纵隔的有效方法,两种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纵隔 宫腔镜 子宫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患者性功能及生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荔 罗喜平 +2 位作者 陈伟芳 曾俐琴 和秀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月经过多患者治疗术后性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以新的视角寻找月经过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试198例治疗组(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组)...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月经过多患者治疗术后性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旨在以新的视角寻找月经过多最佳治疗方案。方法:采用国际女性性功能评估量表(BISF-W)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36)测试198例治疗组(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组)和165例对照组(普通传统子宫切除术组)术前以及术后6、24、60个月的各项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种量表评估都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随访所有量表评估得分均显著优于术前。治疗组术后的BISF-W、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对月经过多患者性功能、生活质量均有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经过多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 性功能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的应用现状及基础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荔 罗喜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323-325,331,共4页
关键词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 ASHERMAN综合征 月经症状 操作时间 临床效果 安全性 第二代 热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对绝经后出血宫腔病因的诊断价值探讨
6
作者 林小红 毛玲芝 +1 位作者 廖碧翎 张江宇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妇科检查局部阴道及宫颈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出血来自宫腔的共125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未能刮出组织者在直视下取活检... 目的探讨宫腔镜对绝经后子宫出血(PMB)诊断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门诊收治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妇科检查局部阴道及宫颈未发现明显异常,考虑出血来自宫腔的共125例,宫腔镜检查后常规刮宫,未能刮出组织者在直视下取活检。所有刮出物或活检组织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宫腔异常病变的敏感性为97.8%(90/92),特异性为81.8%(27/33),阳性预测值为93.8%(90/96),阴性预测值为93.1%(27/29)。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100%,子宫内膜息肉90.0%,子宫内膜炎87.0%,子宫内膜癌73.3%,子宫内膜增生70.6%。结论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全面观察宫腔情况,全面诊刮,必要时在直视下取活检,可以大大提高宫腔病变确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检查 绝经后期 子宫出血 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25
7
作者 毛玲芝 张江宇 +2 位作者 林焊 罗喜平 梁驹卿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5年第9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作用。方法对476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其中238例在阴道镜下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三组:(1)正常或炎症组,共43例;(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作用。方法对476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其中238例在阴道镜下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三组:(1)正常或炎症组,共43例;(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共152例;(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共43例。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90.5%,原位癌及浸润癌达100%,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HPV感染者分别占48.6%、67.7%、90.5%,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01)。宫颈病变存在多重HPV感染。结论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52、16、51、58、68、CP8304、11型较多见,HPV16、52、58、31、CP8304、33、18型致癌性较强,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疾病 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亚型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 宫颈病变 基因亚型 HPV感染 上皮内瘤变 活组织病理检查 HPV-16 宫颈分泌物 宫颈浸润癌
原文传递
高频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宫腔影像随访观察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荔 罗喜平 +2 位作者 陈伟芳 曾俐琴 彭秀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911-1916,共6页
目的:随访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后宫腔影像改变情况;评价MEA宫腔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在2000~2008年349例行MEA手术患者中术后随机抽取53例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患者MEA术后宫腔内膜的破坏、宫腔粘连的形成及组织愈合的情况;同时随访... 目的:随访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后宫腔影像改变情况;评价MEA宫腔镜检查的意义。方法:在2000~2008年349例行MEA手术患者中术后随机抽取53例进行宫腔镜检查,观察患者MEA术后宫腔内膜的破坏、宫腔粘连的形成及组织愈合的情况;同时随访患者术后月经改变情况,探讨术后宫腔形态的变化与患者术后月经情况的联系。随访时间为术后1个月至术后8年。结果:共53例MEA术后患者行宫腔镜检查。术后3个月内宫腔内主要为坏死脱落的内膜组织及退变的平滑肌,患者月经改变为不规则点滴出血;术后半年,宫腔内可见肉芽组织形成及纤维化改变,患者表现为规律的少量月经或闭经;术后1年以上,宫腔内主要为瘢痕组织覆盖,而患者月经改变主要为闭经;术后2年以上,宫腔镜检查可见不同形态的宫腔粘连。共28例(52.8%)发生术后宫腔粘连,其中1例表现为宫颈管粘连,12例(22.6%)发生宫底部位灶性粘连,11例(20.7%)形成管状宫腔,双侧宫角均封闭,4例(7.5%)宫腔完全粘连、闭锁。此28例患者中,22例月经表现为闭经,4例表现为不规则的点滴出血,2例出现月经减少。结论: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宫腔形态改变差异十分显著,患者术后月经改变与术后宫腔形态改变密切相关。术后行宫腔镜检查有助于对MEA术后各种阴道出血进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 宫腔粘连 宫腔镜
原文传递
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朱金虎 罗喜平 +2 位作者 谭晓嫦 洪小山 毛婷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4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周期药物治疗组(n=24)和经阴道手术治疗组(n=1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 目的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疤痕憩室(PC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本院经宫腔镜确诊的42例PCS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人工周期药物治疗组(n=24)和经阴道手术治疗组(n=18)(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年龄、剖宫产术史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手术治疗PCSD疗效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疤痕憩室 月经异常 手术
原文传递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后早期妊娠结局的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荔 罗喜平 +1 位作者 邓群娣 陈伟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6期473-475,共3页
月经过多(menorrhagia)是指连续数个月经周期月经量偏多,但月经周期及出血持续时间皆规则,无月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或月经量突然增加,系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育龄和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疾病,全世界约19%育龄妇女罹患该病。
关键词 早期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去除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经间期出血 术后 微波 月经周期 育龄妇女
原文传递
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荔 陈文静 +1 位作者 李屹 罗喜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评价MEA安全性及其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于本院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MEA的334例月经过多患者为研究对象,MEA术后采用月经周期、月经量评价量表(PBAC...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去除术(MEA)中高频微波对组织的影响,评价MEA安全性及其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于本院因药物治疗无效而行MEA的334例月经过多患者为研究对象,MEA术后采用月经周期、月经量评价量表(PBAC)评分对患者月经改变情况进行1~96个月随访,并对部分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MEA术后1个月患者月经量明显减少为314例(94%),PBAC平均评分为(53.19±35.88)分。术后24,60,84,96个月的PBAC平均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MEA术后接受宫腔镜及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患者为52例(16%)。其中,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示急性坏死期患者为12例(23%),慢性修复期患者为28例(54%),子宫内膜再生患者为10例(1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为1例(2%),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为1例(2%)。结论高频微波可有效破坏子宫内膜达基底层,对子宫肌层无损伤。MEA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急性坏死期及随后的慢性修复期,部分病例可伴子宫内膜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子宫内膜去除术 病理学 子宫内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