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序昌 梁文 +7 位作者 虞春堂 朱正兵 于坤银 慕革非 杨建明 黄凡衡 路世龙 全显跃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1年第2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图像,其中男13例,女7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及增强图像,分析MRI特点。结果所有病灶均为... 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的MR图像,其中男13例,女7例。全部病例均接受MR平扫及增强扫描,获得T1WI、T2WI及FLAIR图像及增强图像,分析MRI特点。结果所有病灶均为单发,位于幕上者16例,其中额叶3例,颞叶10例,顶叶1例,额颞叶及枕顶叶各1例,幕下4例。囊性病变5例,囊实性病变8例,实性病变7例(其中4例呈脑回样增厚改变)。MRI上肿瘤信号呈多样性,T1WI病变囊性部分均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低信号12例、等信号2例、高信号1例;T2WI囊性部分均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信号3例、高信号12例;瘤周多无水肿或轻度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无强化4例,轻度强化5例,明显强化者6例。囊性病变囊壁强化2例,不强化3例。结论部分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对部分病例可以作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节细胞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施霞 缪绯 +1 位作者 吴宏超 孙秀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8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硝普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治疗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临床效果。方法 20例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硝普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心率(HR)、脑利钠肽(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治疗硝普钠疗效欠佳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硝普钠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与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少琴 毛华 黄纯炽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的严重程度、进展情况及其后果与宿主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细胞因子能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Hp定植,造成胃黏膜的病变。此文就近年...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引发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病因,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结果表明,Hp感染的严重程度、进展情况及其后果与宿主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密切相关。细胞因子能抑制胃酸分泌,有利于Hp定植,造成胃黏膜的病变。此文就近年来有关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阳性 消化性溃疡 细胞因子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发病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瑞 毛华 黄纯炽 《肝脏》 2011年第5期423-425,共3页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粘膜病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常伴有胃底粘膜萎缩,通过内镜和组织学检查两种方法测得PHG的发病率分别为93.4%...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基础上发生的胃粘膜病变,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常伴有胃底粘膜萎缩,通过内镜和组织学检查两种方法测得PHG的发病率分别为93.4%和7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性胃病 发病机制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胃粘膜病变 组织学检查 病变部位 粘膜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丘文丹 毛华 黄纯炽 《肝脏》 2011年第5期417-419,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能力,在组织工程、基因工程以及临床应用上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已成为众多肝病患者的最终归宿。干细胞移植为治...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作为一种多能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能力,在组织工程、基因工程以及临床应用上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我国是肝病大国,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已成为众多肝病患者的最终归宿。干细胞移植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提供了新的希望,而间充质干细胞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许多研究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肝病患者 细胞诱导分化 临床应用 cells 多能干细胞 终末期肝病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联合吡柔比星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分析
6
作者 范伟洪 郑少波 陈志好 《中外医疗》 2018年第2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吡柔比星联合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TURBT术式治疗的8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各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行吡柔... 目的观察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吡柔比星联合预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TURBT术式治疗的8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2组,各组40例,对照组的患者行吡柔比星预防治疗,观察组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预防治疗,比较两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1年、2年、3年的复发率10.00%、17.50%、25.00%均比对照组27.50%、37.50%、47.50%低(χ2=4.020 5,χ2=4.012 5,χ2=4.381 3,P<0.05);观察组的尿频尿急、恶心呕吐、血尿、尿常规异常发生率15.00%、22.50%、17.50%、17.50%均比对照组42.50%、47.50%、37.50%、37.50%低(χ2=7.383 7,χ2=5.494 5,χ2=4.012 5,χ2=4.012 5,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应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吡柔比星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能降低术后疾病复发率,且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表性膀胱癌 甘露聚糖肽注射液 吡柔比星 术后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秀丽 谭楚红 +3 位作者 吴齐恒 何彦 尹恝 朱佳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9-134,共6页
目的探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相当的65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采集空腹抗凝血和新鲜粪样,提取受试者粪便样... 目的探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8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年龄、性别和教育水平相当的65例认知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采集空腹抗凝血和新鲜粪样,提取受试者粪便样本中的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5),主要表现为肠道内变形菌门、互养菌门、乳酸杆菌等细菌富集和费氏刺骨鱼菌的减少。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提示,高回声斑块数量(OR=11.511, 95%CI:1.406~94.226, P=0.023)和乳酸杆菌高丰度(OR=4.894, 95%CI:1.090~21.966, P=0.038)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显著相关。结论肠道内乳酸杆菌高丰度可能是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潜在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肠道菌群 16S RRNA 乳酸杆菌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恢复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游超 曾秀丽 +4 位作者 高徐璇 谭楚红 何彦 周宏伟 尹恝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9-154,共6页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特征和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8例脑梗死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中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01),肠道中机会致病菌肠杆... 目的探索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特征和恢复情况。方法收集28例脑梗死患者和28例健康对照人群的粪便样本,提取粪便中细菌DNA并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显著改变(P<0.001),肠道中机会致病菌肠杆菌科、韦荣球菌科和链球菌科等显著增加而常驻菌如普氏菌属和拟杆菌属等显著减少。4周后其肠道菌群结构开始趋向于对照组但伴随菌群多样性的显著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了脑梗死患者肠道菌群紊乱与恢复的特征,但其菌群变迁的意义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肠杆菌科 RNA 核糖体 16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多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及PSA相关指标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韩丽莹 何冠勇 +4 位作者 喻晴 施豪波 梅颖洁 成官迅 梁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3期121-123,152,共4页
目的 探讨MRI单指数、双指数及峰度模型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值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指标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Pca患者和43例良性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包括DWI、IVIM和DKI序列并测量相应的定量参... 目的 探讨MRI单指数、双指数及峰度模型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值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指标诊断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2例Pca患者和43例良性病变患者的MRI图像,包括DWI、IVIM和DKI序列并测量相应的定量参数值。收集患者术前的总PSA(tPSA)、游离PSA(fPSA)、游离/总PSA比率(f/tPSA)、PSA密度(PSAD)值。比较两组MRI定量参数值及PSA指标的差异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 两组的ADC、D、D*、Dapp、Kapp和tPSA、f/tPSA、PSAD值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应ROC曲线下面积为0.876、0.867、0.639、0.854、0.840和0.807、0.715、0.859。DWI、IVIM、DKI参数分别与PSA指标联合诊断的效能优于单个参数诊断的效能。结论 ADC值和PSAD值分别是Pca诊断价值最高的MRI定量参数和PSA指标。MRI定量参数与PSA指标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Pca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 扩散峰度加权成像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伟强 翁爱华 付强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3349-3350,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平喘、强心、抗炎、抗感染、止咳化痰、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呋塞米静脉泵注,输注速度10 mg/...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平喘、强心、抗炎、抗感染、止咳化痰、扩张血管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加用呋塞米静脉泵注,输注速度10 mg/h。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静脉泵注,输注速度2μg/(kg.min)。结果:对照组利尿剂抵抗率为21.6%,观察组为2.7%,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LVEF、LVEDD和LVESD组内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多巴胺 呋塞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12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庄伟强 付强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1期4613-4614,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60岁)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和心理疏导进行干预,同时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对...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老年(≥60岁)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胶囊)和心理疏导进行干预,同时选择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情绪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共有53例治愈,总有效率为88.3%,与对照组的37例(61.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SDS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的评分与治疗前、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口服抗抑郁药和心理疏导,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伤口护理措施用于外阴癌患者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惠玲 《临床研究》 2016年第9期92-,共2页
目的:对外阴癌手术患者的伤口采取三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外阴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4例,分别为常规对照组、湿性敷料组及凡士林油纱组。对比三组护理后的甲级愈合率、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湿... 目的:对外阴癌手术患者的伤口采取三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外阴癌手术患者42例,随机分为三组各14例,分别为常规对照组、湿性敷料组及凡士林油纱组。对比三组护理后的甲级愈合率、伤口愈合时间。结果湿性敷料组患者甲级愈合率达到85.7%,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伤口愈合时间为(8.2±1.6)天,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湿性敷料应用于外阴癌患者的伤口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伤口愈合率,缩短愈合时间,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癌手术治疗 湿性敷料护理 凡士林油纱护理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N-γ上调MHC-Ⅱ分子表达对KC免疫原性的影响
13
作者 宋仁刚 宋任强 柳大烈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0年第5期248-252,共5页
目的观察在炎症因子IFN-γ的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KC体外传代培养,按不同的INF-γ浓度分组后作用于传代的KC。将高表达MHC-Ⅱ分子的KC与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 目的观察在炎症因子IFN-γ的作用下,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免疫原性的变化情况。方法 KC体外传代培养,按不同的INF-γ浓度分组后作用于传代的KC。将高表达MHC-Ⅱ分子的KC与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观察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同时,将KC植入异体小鼠皮下,观察免疫排斥迹象。结果在6 000 U/mL IFN-γ的作用下,MHC-Ⅱ+的KC超过90%。高表达MHC-Ⅱ分子的传代KC无明显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植入异体小鼠皮下后也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现象。结论传代后的KC在IFN-γ作用下高表达MHC-Ⅱ分子,表达MHC-Ⅱ分子的KC无明显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γ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 角质形成细胞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
14
作者 高美颜 许凤山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期251-252,共2页
本例患者于2011年3月8日外伤致左胫腓骨骨折,同时伴有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使左下肢肿胀疼痛而入住我科,经我科积极治疗,细心护理,住院59天,患者病情稳定而出院。
关键词 左下肢静脉血栓 左胫腓骨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防护最优化对数字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的价值研究
15
作者 欧冠英 林波淼 莫颖佟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年第6期1125-1127,共3页
目的:研究放射防护最优化对数字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近乎标准体格112例受检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对数字X射线摄影放射防护最优化体系进行制定,对比放射防护最优化实... 目的:研究放射防护最优化对数字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的价值。材料与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近乎标准体格112例受检者予以回顾性地分析,对数字X射线摄影放射防护最优化体系进行制定,对比放射防护最优化实施前后对受检者辐射剂量降低的价值。结果:优化后受检者各摄影体位剂量-面积乘积、体表入射剂量和曝光指数均比优化前低(P<0.01);优化后影像废弃概率2.95%比优化前10.42%低(P<0.05,P<0.01)。结论:放射防护最优化对数字X射线摄影中受检者辐射剂量具有降低作用,且有利于降低影像废弃概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X射线摄影 放射防护 最优化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初探
16
作者 潘淑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298-298,共1页
医院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同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也不同于其他专门科研机构或企业,对他们科研工作业绩的衡量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关于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及科研绩效评估方法的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尝试通过借鉴... 医院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不同于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也不同于其他专门科研机构或企业,对他们科研工作业绩的衡量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关于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及科研绩效评估方法的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尝试通过借鉴医院绩效考核方式、结合医院特点和专职科研人员工作实际情况,提出构建医院专职科研人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思路与框架,以求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考核 科研管理 医院专职科研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小肝吸虫,威胁大健康——一条肝吸虫的独白
17
作者 曾宁 曾思略 +1 位作者 黄振驹 钟豪 《健康世界》 2024年第2期59-60,共2页
前些年,香港地区著名影星“达叔”吴孟达先生和摇滚歌星赵英俊因不幸患上肝癌而离世。肝癌作为“癌中之王”,一经查出多数处于中晚期,预后差。吴孟达先生是从确诊到离世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歌手赵英俊和癌症抗争两年后离世。如此谈之色变... 前些年,香港地区著名影星“达叔”吴孟达先生和摇滚歌星赵英俊因不幸患上肝癌而离世。肝癌作为“癌中之王”,一经查出多数处于中晚期,预后差。吴孟达先生是从确诊到离世仅有几个月的时间,歌手赵英俊和癌症抗争两年后离世。如此谈之色变的癌症,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作为主要“罪臣”之一,便不得不提起我了——肝吸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吸虫 预后差 癌中之王 著名影星 癌症 肝癌 中晚期 吴孟达
原文传递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6
18
作者 刘俊峰 谭朝晖 +3 位作者 李三祥 李星智 迟宁 刘春晓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2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进行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其中40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40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 目的评价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进行分段均衡随机化分组,其中40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40例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6个月时的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等以及术中包膜穿孔、术中失血、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不良反应等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术前基本情况一致。术中临床指标显示,剜除组在术中包膜穿孔(2例vs.8例)、术中冲洗液的血红蛋白(10.95±5.02 g vs.15.8±5.86 g)、手术时间(45.13±11.22 min vs.53.33±8.69 min)、膀胱冲洗时间(12.58±2.77 h vs.22.1±2.33 h)、尿管留置时间(65.13±10.67h vs.84.5±5.67 h)、术后尿道膀胱刺激征(5例vs.12例)和拔除尿管后再次留置尿管事件(0例vs.4例)方面均优于电切组;但术后短暂性尿失禁发生高于电切组(10例vs.3例),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的结果显示,两组在IPSS(2.78±1.03 vs.2.40±1.13)、QOL(1.28±0.45 vs.1.45±0.51)、Qmax(21.10±2.68 vs.20.58±2.57)和PVR(2.82±2.90 vs.2.18±2.2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长期尿失禁、尿道狭窄和继发性出血。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近期手术疗效相当,且手术安全性更高,是治疗有症状BPH比较理想的方法,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但其远期疗效仍有待大样本长期随访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干细胞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济璇 路艳蒙 王斌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28-632,共5页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在生后短期内诊断出的由于脑内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在发达国家,HIE在足月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5/1000,其中15%~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25%~30...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在生后短期内诊断出的由于脑内供血供氧不足导致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在发达国家,HIE在足月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5/1000,其中15%~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25%~30%可能留有远期神经发育后遗症,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及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脑损伤 干细胞 移植
原文传递
颌面区木村病的影像学表现(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宇雄 慕革非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22-1624,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区木村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木村病均位于颌面部,均见颌下部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CT检查主要表... 目的探讨颌面区木村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木村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影像学特点。结果 2例木村病均位于颌面部,均见颌下部多发淋巴结肿大。1例CT检查主要表现为左颌下部及颏下部淋巴结肿大,1例MRI检查发现颌面部软组织增厚、肿胀,并颌下部多发淋巴结肿大,临床2例患者血常规检查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结论木村病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