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净化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左苑春 戴宁军 邓素红 《临床医学工程》 201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并分析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固定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2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护理上依照常规血液净化程序进行,不采用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室常见的护理风险分析并分析干预策略。方法选取固定在我科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共2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护理上依照常规血液净化程序进行,不采用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护理风险分析与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6.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血液净化室常见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干预策略,可以有效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值得各级医院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室 护理风险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萧远英 李芸 +2 位作者 王立平 陈美凤 王兰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组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 目的探讨分组管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维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6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分组管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期间再循环发生、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甲状腺旁激素(iPTH)和微球蛋白(β2-MG)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再循环比例为14.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t/V和URR分别为(1.215±0.084)%和(74.21±8.9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PTH和β2-MG分别为(184.28±19.29)pg/mL和(36.79±3.30)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管通路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组管理模式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钙磷代谢紊乱,降低血管通路再循环,提高透析充分性,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管理模式 血液透析 通路再循环 透析充分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急性中毒时发生凝血原因分析和护理 被引量:23
3
作者 戴宁军 邓素红 +2 位作者 左苑春 王维红 古凤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8期1695-1697,共3页
目的预防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治疗各种急性中毒时凝血的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有效方法保证血流量、管路的充分预冲及排净空气、全身肝素化,熟练掌握治疗中途取灌流器的操作方法,节约停泵时间以及对患者的约束镇静等。结果在本中心H... 目的预防血液透析(HD)加血液灌流(HP)治疗各种急性中毒时凝血的护理对策。方法采取有效方法保证血流量、管路的充分预冲及排净空气、全身肝素化,熟练掌握治疗中途取灌流器的操作方法,节约停泵时间以及对患者的约束镇静等。结果在本中心HD+HP治疗急性中毒的50例治疗后,无凝血45例、I级凝血3例占6%、Ⅱ级凝血2例占4%、无Ⅲ级凝血发生。结论通过各种有效办法保证血流量、护理人员熟练的技术操作、丰富的观察经验及应急处理办法、严谨的预冲操作流程及科学、个体化肝素的用法用量,能有效防止透析器及灌流器凝血,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提高了急性中毒抢救的成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加灌流 中毒 凝血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王海燕 黎利珍 +2 位作者 邱晶 胡秀梅 李芸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8期1721-1722,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专业...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80例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专业护理。比较两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血栓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1周和一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感染率和血栓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减少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血栓率,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相关性感染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在透析室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莲玉 许士海 +3 位作者 王海燕 李育军 魏海玲 王立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080-2081,共2页
目的探讨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在透析室的应用。方法选取我医院透析室2010年1月~2012年10月透析患者1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最终对两组患者进... 目的探讨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在透析室的应用。方法选取我医院透析室2010年1月~2012年10月透析患者18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循环,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最终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健康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对医嘱的依从情况和透析充分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3%和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健康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对医嘱的依从性和透析充分性均强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健康宣教结合PDCA在透析室的应用,能有效提高透析患者对疾病相关医学知识的知晓率,增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和透析充分性,从而达到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式 血液透析 健康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纽扣式穿刺的护理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晶 朱莲玉 +2 位作者 萧远英 沈雪美 胡秀梅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由多名穿刺者成功完成纽扣式穿刺皮下隧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按照由单人或多人完成穿刺,以及是否描记穿刺血管走向,将96名已经存在前臂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4组,每组24人。进行最初的10次穿刺后,观察皮下隧道形成的... 目的:探讨由多名穿刺者成功完成纽扣式穿刺皮下隧道形成的可能性。方法:按照由单人或多人完成穿刺,以及是否描记穿刺血管走向,将96名已经存在前臂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成4组,每组24人。进行最初的10次穿刺后,观察皮下隧道形成的情况。对4组的穿刺的成功率进行X2检验,按照X2分割法调整α水准后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单人描记血管组和多人不描记血管组组间皮下隧道的形成成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084,P<0.01,其他各组之间皮下隧道的形成成功率无差异。结论:进行内瘘血管走向描记并且单独一人完成穿刺是纽扣式皮下隧道形成的最佳穿刺模式;可以通过描记血管走向的方法弥补多人穿刺带来的缺点,由多人穿刺来完成纽扣式穿刺皮下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纽扣式内瘘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透明薄膜敷贴在血透患者深静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7
作者 朱莲玉 王海燕 +3 位作者 李育军 丁艳红 阮映思 刘利香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22期2103-2104,共2页
目的比较3M透明薄膜敷贴与3M伤口敷料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3M伤口敷料,双号为观察组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比... 目的比较3M透明薄膜敷贴与3M伤口敷料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60例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换药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单号为对照组采用3M伤口敷料,双号为观察组采用3M透明薄膜敷贴。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日换药,撕揭敷料时是否粘贴伤口及周围皮肤有无疼痛、有无皮肤破损或出血,并对患者在透析间期自觉舒适情况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换药时,在防粘连、疼痛、皮肤破损或出血、自觉舒适情况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M透明薄膜敷贴在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换药护理中防粘连、减轻疼痛、皮肤破损及舒适等效果上明显优于3M伤口敷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深静脉置管 3M透明薄膜敷贴 换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旁血液滤过治疗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美凤 李芸 +3 位作者 萧远英 王立平 江春燕 左苑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6年第7期994-996,共3页
目的:观察床旁血液过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指标,体征反应及各项相关检测结果,重点观测床旁血液滤过装置的运转情况... 目的:观察床旁血液过滤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总结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应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指标,体征反应及各项相关检测结果,重点观测床旁血液滤过装置的运转情况。针对观察结果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讨论其应用价值。结果使用床旁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在急救后所有患者体征均趋于平缓,治疗前后血液学及炎症反应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2)。在护理过程中根据治疗效果分组发现,血液滤过对于SAP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人员对血液滤过器的熟知程度及护理经验存在正相关性,且不同疗效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评分情况差异十分明显( P〈0.05)。结论床旁血液滤过装置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护理过程中正确且有效的操作床旁血液滤过装置对于保证治疗效果及患者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血液滤过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措施
原文传递
双职双层宣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首次内瘘建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蓝丽娟 江春燕 左苑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1761-1763,共3页
目的 探讨双职双层宣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首次内瘘建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双职双层宣教实施前(2016年1~6月)和实施后(2016年7~12月)于该院首次接受内瘘建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首次内瘘建立者分别设... 目的 探讨双职双层宣教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首次内瘘建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双职双层宣教实施前(2016年1~6月)和实施后(2016年7~12月)于该院首次接受内瘘建立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首次内瘘建立者分别设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由透析责任护士以口头方式施以饮食运动、内瘘维护等教育.实验组接受双职双层宣教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遵医行为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瘘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采用双职双层宣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首次内瘘建立患者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其遵医行为依从性,降低其发生内瘘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宣教 维持性血液透析 首次内瘘建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