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通量测序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任迪 李颖 +1 位作者 曾晶晶 谭婷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7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应用高通量测序患者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组43例,...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87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应用高通量测序患者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组43例,对照组44例。比较NGS组病原体检出率,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强度,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及28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GS组中高通量肺泡灌洗液标本中病原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培养,NGS组抗生素使用强度低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能提高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病原体的检出率,降低抗生素使用强度及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重症肺部感染 抗生素使用强度 宏基因组学 下一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水平对脓毒症28天死亡的因果关系:一项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2
作者 孙慧颖 刘雪燕 +1 位作者 李梦瑶 许智坤 《内科》 2024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数据来源,从中筛选与脓毒症28 d死亡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 目的应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法分析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以已发表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为数据来源,从中筛选与脓毒症28 d死亡显著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采用逆方差加权(IVW)法、MR-Egger分析法、加权中位数估计法和加权模式法共4种方法进行两样本MR分析,评估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应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应用Cochran Q检验进行异质性检测,应用MR-Egger截距检验分析结果的水平多效性。结果最终选取10个强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MR分析。IVW法分析结果显示,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1.186,95%CI(1.005~1.340),P=0.044];其他三种分析方法结果均支持血浆TRAIL水平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敏感性分析提示MR分析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结果提示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多效性分析结果提示工具变量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均P>0.05),漏斗图提示结果无偏倚。结论TRAIL与脓毒症28 d死亡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血浆TRAIL水平升高可增加脓毒症28 d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脓毒症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单核苷酸多态性 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滨 王馨翊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40例。低剂量组给予100 mg的氢化可的松+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剂量组给予200 mg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过敏性休克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每组40例。低剂量组给予100 mg的氢化可的松+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中剂量组给予200 mg的氢化可的松+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高剂量组给予300 mg的氢化可的松+250 mL的0.9%氯化钠溶液。比较3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以及5 h内的尿量。结果 3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神智恢复、血压恢复、呼吸频率恢复、心率恢复及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2、3、4、5 h的尿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治疗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缩短症状缓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 过敏性休克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沉默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明 肖永强 +5 位作者 刘名倬 李郁葱 李明利 彭凌华 冯永文 朱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377-2383,共7页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非肌肉球蛋白重链ⅡA(MYH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旁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含MYH9干扰序列的pHBLV-U6-ZsGreen-Puro(实验组)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以转染pHBLV-U6-ZsGreen-Puro空载质粒的细...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非肌肉球蛋白重链ⅡA(MYH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旁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含MYH9干扰序列的pHBLV-U6-ZsGreen-Puro(实验组)质粒转染到293T细胞,以转染pHBLV-U6-ZsGreen-Puro空载质粒的细胞为空载组,以正常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组,包装产生的病毒液感染BMSCs。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以β-actin为内参,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MYH9 mRNA及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其培养基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血管生成素1(ANG-1)和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HBLV-U6-MYH9-ZsGreen-Puro,转染293 T细胞产生高滴度慢病毒,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被慢病毒感染的rBMSCs表达强绿色荧光蛋白,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条慢病毒感染MYH9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P<0.05);沉默MYH9基因后,实验组的ANG-1和bFGF在增殖末期较对照组和空载组有明显上升(P<0.05),ANG-2和VEGF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HBLV-U6-MYH9-ZsGreen-Puro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BMSCs后,BMSCs旁分泌能力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 骨髓间充质细胞 慢病毒 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急救复苏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仇威富 王金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0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急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于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5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双管喉罩为研究组,26例采用气管插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耗...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与气管插管在急救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5月于深圳市西丽人民医院接受急救治疗的5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采用双管喉罩为研究组,26例采用气管插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插管耗时、插管次数及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5、10 min和拔管即刻患者的心率及血压情况,比较两组呼吸道损伤以及呼吸系统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插管成功,研究组一次成功20例,二次成功4例;对照组一次成功23例,二次成功3例。研究组平均耗时(24.9±10.4)s,对照组平均耗时(24.0±11.5)s。两组患者插管一次成功率以及平均耗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成功患者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100%。所有患者均放置胃管成功,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误吸、胃胀气、漏气、呼吸道梗阻、咽喉部损伤等情况。两组患者在插管即刻及拔管即刻血压、心率均有显著升高(P〈0.01);但对照组变化更为明显,其在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及拔管即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双管喉罩用于临床急救复苏,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喉罩 气管插管 急救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载体介导的shRNA沉默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MYH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旁分泌的影响
6
作者 吴明 肖永强 +5 位作者 刘名倬 李郁葱 李明利 彭凌华 冯永文 朱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5,共5页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MYH9是否影响BMSCs的旁分泌功能.方法 将MYH9干扰序列经双酶切后与 pHBLV-U6-ZsGreen-Puro真核载体连接,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的病毒液感染BMSCs.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 目的 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MYH9是否影响BMSCs的旁分泌功能.方法 将MYH9干扰序列经双酶切后与 pHBLV-U6-ZsGreen-Puro真核载体连接,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的病毒液感染BMSCs.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蛋白表达;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检测MYH9 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检测其培养基上清液中VEGF、bFGF、ANG-1和ANG-2的含量.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HBLV-U6-MYH9-ZsGreen-Puro,转染293 T细胞产生高滴度慢病毒,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被慢病毒感染的rBMSCs表达强绿色荧光蛋白,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两条慢病毒感染组MYH9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 (P<0.05);沉默MYH9基因后,实验组的ANG-1和bFGF在增殖末期较对照组和空载组有明显上升(P<0.05),ANG-2和VEGF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pHBLV-U6-MYH9-ZsGreen-Puro 慢病毒包装质粒转染BMSCs后,BMSCs旁分泌能力未受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肉肌球蛋白重链ⅡA 骨髓间充质细胞 慢病毒 旁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reme喉罩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急危重患者紧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比较
7
作者 仇威富 王金树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7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比较Supreme喉罩(SLMA)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成功应用SLMA(28例)与ETC(28例)的急危重患者。比较两组在插管效率、通气效果、插管反应、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置... 目的比较Supreme喉罩(SLMA)与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在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成功应用SLMA(28例)与ETC(28例)的急危重患者。比较两组在插管效率、通气效果、插管反应、及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在置管成功率、通气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MA组在插管反应、并发症方面优于ET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MAETC均可应用于需要建立开放气道的急危重患者,但插管反应及并发症方面,SLMA优于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REME喉罩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 危重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院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邓丽萍 谢小华 +4 位作者 潘璐 马家惠 肖静怡 杨洁 熊小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7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出院满1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对2019年8—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护理门诊就诊的106例出院满1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出院满1年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量表,对2019年8—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卒中护理门诊就诊的106例出院满1年的脑卒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院1年后脑卒中患者的总体健康行为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单因素分析中,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和合并慢性病种类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能解释健康行为水平变异量的30.8%。结论出院后1年的脑卒中患者的健康行为水平整体较高,但运动和责任方面有待提高;在健康教育时,应对男性、文化程度水平低以及离异或丧偶人群着重关注,帮助建立坚持健康行为,减少疾病的再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健康行为 出院 随访 门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颅内出血,降压处理讲究稳
9
作者 孟新科 《医师在线》 2016年第34期26-27,共2页
高血压是卒中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初发和再发的颅内出血,且高血压预示着颅内出血发病24小时内的预后更差。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降压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膈肌起搏器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6
10
作者 江意春 刘晓君 +4 位作者 刘振密 钟樟桂 袁丰华 张华东 刘雪燕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23期2786-2788,279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EDP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EDP组同时采用EDP治疗。在入组时、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撤机前采用超声评估患者右侧膈肌... 目的探讨体外膈肌起搏器(EDP)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EDP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EDP组同时采用EDP治疗。在入组时、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撤机前采用超声评估患者右侧膈肌增厚分数(DTF);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及ICU入住时间、28 d撤机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28 d撤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两组的DTF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P <0. 05),但撤机前EDP组的DTF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EDP能一定程度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膈肌功能,可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体外膈肌起搏器 膈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早期呼气末膈肌厚度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江意春 刘振密 +4 位作者 钟樟桂 袁丰华 刘晓君 张华东 刘雪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4-537,共4页
背景机械通气(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会导致膈肌出现萎缩和功能下降。研究发现膈肌萎缩在MV的早期就已出现,然而早期膈肌萎缩与患者MV的时间及预后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床边彩超观察MV患者早期呼气末... 背景机械通气(MV)是抢救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会导致膈肌出现萎缩和功能下降。研究发现膈肌萎缩在MV的早期就已出现,然而早期膈肌萎缩与患者MV的时间及预后的相关性如何目前尚不清楚。目的采用床边彩超观察MV患者早期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与MV时间和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时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ICU收治的MV患者60例,根据第3天的DTee将患者分为膈肌萎缩组(21例)和膈肌厚度正常组(39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入院时收集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患者MV时间及ICU住院时间,采用SonoScape超声检查仪测量MV前、MV后5 d及撤机前的DTee及MV后DTee与MV前的差值(ΔDTee)。结果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F=108.95,P<0.001);其中,第3、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MV前,第4、5天及撤机前的DTee均低于第1天,撤机前的DTee低于第2天(P<0.05)。MV患者的ΔDTee随MV时间的延长呈增长趋势(F=263.10,P<0.001);其中,第2、3、4、5天及撤机前的ΔDTee均高于MV前、第1天,撤机前的ΔDTee高于第3天(P<0.05)。膈肌萎缩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MV时间、ICU住院时间均高于膈肌厚度正常组(P<0.05)。第1~3天的ΔDTee与MV时间呈正相关(r=0.266,P=0.04)。结论 MV患者的DTee随MV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以前3 d下降的速度最明显,且早期DTee与MV时间、ICU住院时间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呼气末膈肌厚度 预后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血清IL-17 IL-35水平及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罗钰填 吕常艳 +1 位作者 谢嶷松 刘雪燕 《河北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932-936,共5页
目的: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白介素(IL)-17、IL-35水平,研究二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127例AB所致V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患者30d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84... 目的: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所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白介素(IL)-17、IL-35水平,研究二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16年7月至2018年10月127例AB所致VA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根据患者30d生存与否分为生存组(84例),死亡组(43例)。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比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7、IL-3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earson法分析IL-17、IL-35与T淋巴细胞亚群、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分析AB所致V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气管切开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APACHEⅡ评分、血清中IL-17、IL-35水平、CD8+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P<0.05);CD3+T、CD4+T淋巴细胞水平、CD4+/CD8+比值降低(P<0.05)。Pearson法分析AB所致VAP患者血清中IL-17、IL-35与CD3+T、CD4+T、CD4+/CD8+均呈负相关(P<0.05),与CD8+T、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IL-17、IL-35、APACHEⅡ评分是AB所致VAP预后的危险因素,CD4+/CD8+是AB所致VAP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AB所致VAP患者死亡组IL-17、IL-35水平升高,二者与免疫功能因子关系密切,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可作为AB所致VAP患者预后的指示性因子预测患者的预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35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SOFA联合SIR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效能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华东 潘楚云 +3 位作者 江意春 王熙 陈怀生 刘雪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1448-1450,共3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法对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联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效能予以分析,旨在为临床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式。方法: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式,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中... 目的:通过Meta分析法对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qSOFA)联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效能予以分析,旨在为临床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式。方法:通过Cochrane系统评价方式,检索万方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Google Scholar数据库。纳入qSOFA评分、SIRS评分以及两项评分联合检测早期诊断急诊脓毒症的研究,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qSOFA联合SIRS评分对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qSOFA评分、SIRS评分单独诊断(RR=0.25,95%CI=0.20~0.44,P值<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qSOFA联合SIRS评分早期诊断急诊脓毒症的特异度较高(RR=0.61,95%CI=0.57~0.74,P值<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qSOFA联合SIRS评分早期诊断急诊脓毒症的准确度较高(RR=0.74,95%CI=0.57~0.74,P值<0.00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独采用qSOFA评分或SIRS评分进行急诊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有限,而联合qSOFA评分与SIRS评分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急诊脓毒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脓毒症 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早期诊断效能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患者液体超负荷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丹欣 杜斌 《中国医药》 2022年第12期1822-182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液体超负荷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1月30日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入科诊断AKI患者。随访至28 d,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连续记录在ICU前3 ... 目的 探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液体超负荷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6年5月1日至2018年1月30日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入科诊断AKI患者。随访至28 d,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连续记录在ICU前3 d每日液体平衡量。比较2组基线资料。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液体超负荷对患者28 d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入ICU诊断AKI患者133例,根据随访28 d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87例)和死亡组(46例),28 d病死率为34.6%(46/13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每增加1分,28 d死亡风险增加10.4%(P<0.001);男性、使用万古霉素、住院期间行肾脏替代治疗、入住ICU时及住院期间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均增加患者28 d死亡风险(均P<0.05)。在ICU前3 d每日液体平衡量、前72 h液体平衡量及前3 d每日尿量与28 d死亡风险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方法分析结果显示,第1个24 h、第2个24 h、第3个24 h和前72 h液体超负荷患者和非液体超负荷患者28 d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494、0.148、0.060、0.055)。结论 AKI患者在ICU前3 d每日液体平衡量与28 d死亡风险无相关性,患者液体超负荷对28 d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液体平衡量 液体超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