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06~2007年伤害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泽辉 于长久 王仁平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9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了解伤害患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伤害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室的病人均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急诊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调查... 目的:了解伤害患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因伤害就诊于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急诊室的病人均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采用全国伤害监测报告卡,对急诊室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由接诊医护人员询问调查对象,填写调查表格。结果:本研究共监测25376例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32:1;15~34岁组为高发年龄组;工人在各职业人群中占的比例最高;钝器伤为主要的伤害原因,且主要发生在工作中;工作场所是工人发生伤害的主要地点;伤害性质主要为开放性伤;伤害主要发生在15~18时,且主要发生在工作时。结论:伤害的急诊室监测资料是有价值的,是伤害发生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应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伤害监测系统,为我国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南山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普及程度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覃纯初 李远航 +2 位作者 刘了了 李进恒 邓红梅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普及程度,以及对于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求。方法:对南山区5391户社区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849份,应答率88.9%。建立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 目的:探讨深圳市南山区社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及操作技能的普及程度,以及对于急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需求。方法:对南山区5391户社区居民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849份,应答率88.9%。建立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急救知识普及程度:对120电话的知晓率为86.2%,对心跳呼吸骤停简易判断方法的知晓率为34.6%,对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部位、频率、深度的知晓率分别为36.8%、24.4%、22.5%,对高质量心肺复苏要素的知晓率为16.4%,对徒手开放气道的方法的知晓率为19.0%。(2)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急救培训占比29.5%,科普讲座占比21.8%。(3)对待现场急救的态度:愿意主动拨打120电话者达86%,愿意主动进行现场急救者达67.6%。(4)培训需求:希望接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者达79.4%。其中:培训愿望非常强烈者达45.8%,希望接受徒手心肺复苏术培训者达32.9%。结论:(1)南山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和技能达到了较高的认知程度。急救知识和技能的获取途径,主要是通过接受科普知识讲座与急救培训。表明近几年由市急救中心、区内各家医院、区红十字会开展的急救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2)南山区居民对待急救的态度非常积极。(3)南山区居民对于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培训需求很大,对于徒手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需求比较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居民 急救 心肺复苏 普及程度 培训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丹桂 谈碧波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CPR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培训,培训组采取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对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CPR培训的急诊科护理人员4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培训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培训,培训组采取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的方式,培训结束后,统计2组护理人员对复苏体位、开放气道、简易呼吸器连接等CPR技能各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护理期间发生护理差错和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结果:培训组护理人员在CPR相关技能的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培训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收到患者表扬信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技能培训结合督查考核方式可在短期内提高急诊科护理人员CPR技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技能培训 督查考核 急诊科 护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黄镭 郭江华 吴文滔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8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度急性药物中毒患者60例,均进行2小时血液灌流。根据抗凝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20例,普通肝素抗凝组(SH组)采用普通肝素,首剂静注0.5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8mg... 目的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在重症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重度急性药物中毒患者60例,均进行2小时血液灌流。根据抗凝方式的不同分为三组各20例,普通肝素抗凝组(SH组)采用普通肝素,首剂静注0.5mg/kg,以后每小时追加8mg;低分子肝素抗凝组(LMWH组)血液灌流前一次性静注低分子量肝素钠4100AXa IU;局部枸橼酸抗凝组(RCA组)在体外循环的离心端输入适量枸橼酸钠,滴速为血流速度的2.0%~2.5%,同时在体外循环的静脉端输入10%葡萄糖酸钙,滴速为枸橼酸钠滴速的6.1%。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改变情况,观察治疗后灌流器凝血情况以及患者的出血情况。结果RCA组的灌流器凝血程度与SH组、LMW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PLT)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SH组、LMWH组APTT、PT延长较RCA组明显(P<0.01);SH组、LMWH组治疗后PLT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RCA组治疗前后PLT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治疗后PLT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CA组患者出血情况明显低于SH组和LMWH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重度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血液灌流中,采用局部枸橼酸钠抗凝,优于普通肝素以及低分子肝素抗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橼酸钠 血液灌流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郭江华 张俊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972-97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40例,根据就诊号单双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40例,根据就诊号单双分为两组:实验组70例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70例应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输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为ⅠⅢ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Ⅳ、Ⅴ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红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年第24期69-69,共1页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法舒地尔6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 目的观察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予法舒地尔6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或法舒地尔3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100ml中静脉滴注,2次/d);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对照组予血栓通注射液50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共7d。观察两组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完全显效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法舒地尔联合血栓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法舒地尔 血栓通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红利 唐歆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8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洛伐他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 目的分析和研究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洛伐他汀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及肾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0.3%高于对照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两项指标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减轻肾损害,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伐他汀 冠心病合并慢性肾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外伤致头臂干血管破裂引起急性呼吸衰竭1例
8
作者 周晓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1105-1105,共1页
关键词 颈部外伤 头臂干血管破裂 急性呼吸衰竭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量在细节中体现和提高
9
作者 程晋霜 《航空航天医药》 2009年第8期141-142,共2页
笔者通过总结该院近年来护理工作中被忽视的质量细节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采取改进措施,收效显著。指出加强细节管理,可减少差错事故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顾客满意度。
关键词 质量 细节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强化他汀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慧娟 龚梅金 +1 位作者 张红利 孙艳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洛伐他汀治疗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KDI-II)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西丽人民医院就诊早期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洛伐他汀20 mg/d,强... 目的探讨强化洛伐他汀治疗对早期慢性肾脏病(CKDI-II)合并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西丽人民医院就诊早期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洛伐他汀20 mg/d,强化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将洛伐他汀加至40 mg/d。每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尿蛋白定量(Upr)、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CRP)、肝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TC、TG、LDL-C均明显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但组间无显著差异,HDL-C略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治疗后Upr和Scr均明显下降(P<0.05),强化治疗组Up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P<0.05,P<0.01)。结论强化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冠心病中应用安全,能够更好地保护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慢性肾脏病 冠心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