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健康人群血液中34种金属元素含量及年龄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汤冲 刘洪涛 +4 位作者 郭丽曼 张睿佳 夏炎 李彧思 马安德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465-2470,共6页
目的分析广东省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液中34种金属元素[锂(Li)、铍(Be)、硼(B)、镁(Mg)、铝(Al)、钙(Ca)、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 目的分析广东省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血液中34种金属元素[锂(Li)、铍(Be)、硼(B)、镁(Mg)、铝(Al)、钙(Ca)、钛(Ti)、钒(V)、铬(Cr)、锰(Mn)、铁(Fe)、钴(Co)、镍(Ni)、铜(Cu)、锌(Zn)、镓(Ga)、砷(As)、硒(Se)、铷(Rb)、锶(Sr)、锆(Zr)、钼(Mo)、银(Ag)、镉(Cd)、锡(Sn)、锑(Sb)、铯(Cs)、钡(Ba)、金(Au)、汞(Hg)、铊(Tl)、铅(Pb)、钍(Th)、铀(U)]的含量水平,为评价广东省人群体内金属元素状况和指导微量元素的补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对315例健康人血液进行检测,并对元素含量进行年龄差异分析。结果所测34种元素的线性关系均良好(相关系数r〉0.999 2),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49.33μg/L,相对误差为0%-11.17%,相对标准偏差为0.76%-9.54%,其中有B、Mg、Ca、Ti、Fe、Cu、Zn、Se、Rb、Sr、Mo、Ag、Cd、Cs、Au、Hg、Pb、U共18种元素含量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CP-MS法可行、有效,适用于血液样品中多元素ICP-MS的同时分析。部分金属元素含量因年龄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需求来合理控制元素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健康人群 年龄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石墨消解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博替尼阻断小鼠体内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晴 何肖龙 +3 位作者 张文炳 罗军 龙敏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探讨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作为抗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 te ria monocytoge ne s,LM)感染新型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卡博替尼组、氨苄青霉素(Amp)组、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组和PBS对... 目的探讨c-Met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作为抗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is te ria monocytoge ne s,LM)感染新型药物的可能性。方法 6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卡博替尼组、氨苄青霉素(Amp)组、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组和PBS对照组。腹腔注射LM菌液后,再分别灌胃给予卡博替尼20μg/g、腹腔注射氨苄青霉素20μg/g、卡博替尼和氨苄青霉素联合用药、以及腹腔注射等量PBS,比较4组小鼠的生存曲线、血液和脑组织细菌载量、血清IL-10和脑脊液中NF-κB p65含量、脑组织中依文思蓝(EB)含量以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卡博替尼组比对照组小鼠生存率增高、血液和脑组织的细菌载量明显减少(P<0.05,P<0.001);血清IL-10和NF-κB p65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脑组织EB量降低(P<0.001),脑组织病理变化减轻。联合用药组比卡博替尼单独用药组小鼠血液和脑细菌载量(P均<0.001)、血清IL-10和NF-κB p65含量(P<0.01,P<0.001)、脑组织EB量均明显减少(P<0.001)。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卡博替尼对LM感染具有阻断作用,为研发新型抗胞内感染药物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博替尼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C57BL/6小鼠 c-Met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对胶质瘤的调控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奚可欣 赵宇骐 +3 位作者 谢晓婷 陆云涛 范宏英 何小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027-2030,共4页
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的81%,恶性程度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深入研究,已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对胶质瘤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为肠道菌群通过免疫调... 胶质瘤是脑部最常见的原发性肿瘤,占中枢神经系统(CNS)恶性肿瘤的81%,恶性程度高,目前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和脑肠轴的深入研究,已发现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对胶质瘤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其机制为肠道菌群通过免疫调节和代谢产物的作用,从而对胶质瘤的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已明确某些益生菌菌属与胶质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了肠道菌群中调节胶质瘤的主要肠道菌以及肠道菌群在胶质瘤发展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为胶质瘤治疗新靶点的发现和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胶质瘤 脑肠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丽雯 黄宝莹 +7 位作者 严家俊 张娟 綦艳 周臣清 周佺 郑兰娟 蒋爱民 吴炜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7-84,共8页
目的 了解流通环节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GB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对样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与... 目的 了解流通环节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流行情况、抗生素耐药性和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方法 采用GB4789.14—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蜡样芽胞杆菌检验》对样品中的蜡样芽胞杆菌进行检测与生化鉴定。进一步通过抗生素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对11株代表性分离株进行研究,获得耐药表型及耐药、毒力基因等分子特征信息。结果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蜡样芽胞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1.97%(56/468)和20.74%(28/135)。11株代表性蜡样芽胞杆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全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11株分离株共携带8个耐药基因和14个毒力基因,其中主要携带磷霉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性基因,以及肠毒素基因(hbl和nhe),另发现1株携带ces基因簇蜡样芽胞杆菌菌株。多位点序列分型表明,11株分离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分属10个ST型。结论 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婴幼儿米粉中的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较低,但代表菌株的耐药谱和遗传特征具有多样性,应进一步加强监测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以保障相关食品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样芽胞杆菌 全基因组测序 抗生素抗性 多重耐药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优化芡实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黄卉 黄丽君 +3 位作者 钟爱华 梁淑君 卫秦芝 吴炜亮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24年第2期26-33,71,共9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芡实多糖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芡实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pH和乙醇浓度5个单因素对芡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4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芡实多糖的浸提工艺进行优化,并探讨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芡实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分别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pH和乙醇浓度5个单因素对芡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对4个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到芡实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5.3 h,料液比1∶24 g/mL,乙醇浓度93%。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芡实多糖提取率为0.65%。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0.1~10.0mg/mL范围内,芡实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性能,芡实多糖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最大清除能力分别为82.10%、58.91%和71.07%,芡实多糖也具有较好的总还原力。该研究结果可为创制以芡实多糖为主要原料的功能食品和营养补充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芡实多糖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样本下竞争风险限制平均损失时间的转换法研究
6
作者 任嘉翘 黑子健 +7 位作者 余磊 张成凤 巫宏基 江珮瑜 周佳仪 徐筠天 侯雅文 陈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2-685,690,共5页
目的当竞争风险存在时,基于限制平均损失时间(restricted mean time lost,RMTL)的方法具有较少的模型假设条件和更直观的解释性。组间效应量为RMTL差值(RMTL difference,RMTLd),对应假设检验基于大样本下构建,而在小样本假设下的表现效... 目的当竞争风险存在时,基于限制平均损失时间(restricted mean time lost,RMTL)的方法具有较少的模型假设条件和更直观的解释性。组间效应量为RMTL差值(RMTL difference,RMTLd),对应假设检验基于大样本下构建,而在小样本假设下的表现效果未知。方法本文探讨RMTLd在小样本下的表现,并发展了几种RMTL的变量转换法以提高此时的统计性能,且通过Monte Carlo模拟评价它们在不同情形下的Ⅰ类错误和检验效能。结果在小样本下,RMTLd检验原方法存在Ⅰ类错误膨胀的现象,而四种转换法之一的逻辑转换法能够保持较好的统计性能。结论在分析小样本竞争风险数据时,推荐使用RMTL的逻辑转换进行统计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平均损失时间 竞争风险 假设检验 小样本 逻辑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分析1990至2017年白血病死亡和伤残调整生命年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2
7
作者 欧泽金 余丹峰 +6 位作者 梁源浩 何文巧 李泳枝 张敏怡 由芳菲 何欢 陈清 《癌症》 SCIE CAS 2021年第2期69-81,共13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白血病负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旨在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相关的死亡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方法从最新版本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获取数据...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白血病负担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本研究旨在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相关的死亡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years,DALYs)。方法从最新版本的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获取数据。通过计算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stimated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s,EAPCs)来估算1990至2017年白血病及其主要亚型的年龄标化(age-standardized rate,ASR)死亡率及DALYs率的变化趋势。结果在全球范围内,2017年因白血病死亡的人数和DALYs分别为347.58×10^(3)[95%不确定度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317.26×10^(3)–364.88×10^(3)]和11975.35×10^(3)(95%UI:10749.15×10^(3)–12793.58×10^(3)),1990至2017年两者的绝对数分别增加了31.22%和0.03%。两者的ASR都呈现了下降趋势,EAPCs分别为-1.04[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10–-0.99]和-1.52(95%CI:-1.59–-1.44)。其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死亡和DALYs的下降趋势最显著,EAPCs分别为-2.76(95%CI:-2.88–-2.64)和-2.84(95%CI:-2.97–-2.70),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却呈升高趋势。白血病的死亡和DALYs在具有高社会人口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的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都呈现出降低趋势,包括巴林岛、芬兰和澳大利亚。结论1990至2017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和国家的白血病所导致的死亡和DALYs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白血病负担仍是全球范围的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充足且患者可负担的医疗资源来进一步提高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残调整生命年 年估计变化百分比 全球疾病负担 白血病 死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EV71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吴娴波 钟艳云 +3 位作者 曹宇娟 柯昌文 管大伟 张宝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9-1002,共4页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比对、建设进化树,确定病毒的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研究广东省EV71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和毒力的影响因素。方法:提取收集的样品或培养的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 DNA,应用PCR技术扩增全长EV71 VP1全长序列,应用MEGA5.0进行序列比对、建设进化树,确定病毒的分型。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性别、年龄、病毒型别、VP1变异等因素对患者临床症状轻重的影响。结果:在2008-2010年期间,广东省流行的EV71病毒株为C4a型,但该型病毒已经出现了分化,即C4a1-C4a4。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性别、病毒的型别无相关性,在4岁之前,病毒变异A289T易致重症患者(P〈0.05,OR=2.360,95%CI为1.163~4.659)。结论:在广东省EV71流行株主要为C4a1型,已经出现进化,且同时流行,需加强相关的监测;在流行期间需加强易感人群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71病毒 毒力 流行病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地弓形虫毒力调节因子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夏菁 彭鸿娟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主要分3种基因型(Ⅰ型、Ⅱ型和Ⅲ型),3型虫株对宿主的毒力具有明显差异。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ROP)中的ROP18、ROP16和ROP5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会被分泌到宿主细胞内,发挥调节弓形虫毒力的作...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主要分3种基因型(Ⅰ型、Ⅱ型和Ⅲ型),3型虫株对宿主的毒力具有明显差异。弓形虫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ROP)中的ROP18、ROP16和ROP5在弓形虫感染过程中会被分泌到宿主细胞内,发挥调节弓形虫毒力的作用,造成不同型虫株间毒力差异,是主要的毒力调节因子。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弓形虫毒力调节因子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毒力 毒力调节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kkermansia muciniphila改善gp120转基因小鼠的肠-脑相互作用障碍
10
作者 罗嘉纯 Batzaya Sodnomjamts +4 位作者 高雪锋 陈晶宇 余政颖 熊莎莎 曹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4-565,共12页
目的探究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灌胃对HIV-1的包膜病毒蛋白gp120诱导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动物模型中肠道菌群紊乱及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s)的改善作用。方法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6、9、12月龄野生型... 目的探究Akkermansia muciniphila(A.muciniphila)灌胃对HIV-1的包膜病毒蛋白gp120诱导HIV相关神经认知功能障碍(HAND)动物模型中肠道菌群紊乱及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s)的改善作用。方法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检测6、9、12月龄野生型(WT型)小鼠与gp120转基因(gp120tg)小鼠肠道微生物组。将12月龄小鼠分为WT+PBS组、WT+A.muciniphila组、gp120+PBS组、gp120+A.muciniphila组,持续6周用A.mucinophila(2×10^(8) CFU/小鼠)灌胃WT+A.muciniphila组及gp120+A.muciniphila组小鼠,1次/d。使用电子天平称量小鼠体质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小鼠结肠内糖基化黏蛋白表达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嗜酸性粒细胞激活标志物主要碱性蛋白(MBP)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12月龄小鼠血清内脂多糖表达情况及结肠内IL-1β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内Occludin、ZO-1、IL-10、TNF-α、INF-γ表达水平。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探究各组小鼠学习及空间记忆能力,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神经元损伤情况。结果与WT型小鼠相比,gp120tg小鼠肠道菌群辛普森多样性降低(P<0.001),其中12月龄gp120tg小鼠Akkermansia属丰富度下降(P<0.05);与12月龄WT型小鼠相比,12月龄gp120tg小鼠血清内脂多糖含量明显升高(P<0.01),小鼠结肠内糖基化黏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灌胃减小结肠内糖基化黏蛋白的差异且灌胃前后各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龄gp120tg小鼠结肠内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表达水平降低(P<0.001),并于灌胃后增加(P<0.001);12月龄gp120tg小鼠结肠内嗜酸性粒细胞存在明显的浸润激活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P<0.001)、INF-y(P<0.001)、IL-1β(P<0.05)表达水平的上调,而抑炎细胞因子IL-10表达水平降低(P<0.001),灌胃可减小其差异;12月龄gp120tg小鼠存在明显的认知损伤且海马及皮层中神经元数量减少(P<0.05),灌胃后小鼠认知损伤得到明显改善且海马及皮层中神经元数量增加(P<0.05)。结论gp120tg小鼠菌群丰富度及多样性显著低于WT型小鼠,12月龄gp120tg小鼠Akkermansia属丰度明显低于WT型小鼠,二者DGBIs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A.muciniphila灌胃显著减少12月龄gp120tg小鼠肠屏障损伤、降低结肠炎症反应及嗜酸性粒细胞激活水平、减少小鼠认知损伤及脑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120 肠道菌群 肠-脑相互作用障碍 嗜酸性粒细胞 神经认知功能损伤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新生儿粪便中耐铅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铅吸附实验 被引量:5
11
作者 沈薇 俞勤斐 +3 位作者 王雨皓 张益多 孟晓静 范宏英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02-1608,共7页
目的分离、鉴定具备重金属铅抗性、铅吸附性的乳酸菌,为成为具有排铅功能的新型保健食品提供新的菌源。方法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MRS,从3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粪便分离耐铅菌,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伯杰氏... 目的分离、鉴定具备重金属铅抗性、铅吸附性的乳酸菌,为成为具有排铅功能的新型保健食品提供新的菌源。方法利用乳酸菌选择性培养基MRS,从3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粪便分离耐铅菌,通过形态特征,16S rRNA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利用《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进行生理生化、药敏检测和耐酸耐胆盐试验;进一步通过ICP-OES法检测分离菌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分离得到3株可耐受500 mg/L铅离子浓度的干酪乳杆菌,均对青霉素、头孢曲松敏感。耐酸耐胆盐试验显示p H 2.0人工胃液培养3 h,细菌数保持相同数量级,0.3%的胆盐环境8 h存活率可达62.5%。吸附实验表明对低浓度(1 mg/L)铅离子的吸附率高达90.4%,对高浓度(50 mg/L)铅离子的吸附率可达86.27%。结论从新生儿粪便中分离到3株具备铅抗性、铅吸附性、耐酸耐胆盐的干酪乳杆菌,为利用益生菌膳食策略缓解铅中毒效应开辟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铅 16S RRNA 新生儿 粪便 干酪乳杆菌 吸附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肠道定植体内外实验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如琴 吴娴波 +3 位作者 张益多 李亚文 吴宇桦 范宏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603-2607,共5页
目的:考察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在肠道定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体外检测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的作用,并通过体内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2和INF-γ的... 目的:考察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在肠道定植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试验,体外检测嗜酸乳杆菌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的作用,并通过体内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4、IL-12和INF-γ的表达水平,监测攻毒后小鼠粪便排菌量和肠道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体外竞争、排斥和置换实验表明嗜酸乳杆菌均可抑制大肠杆菌O157:H7黏附Ht29细胞;体内实验中治疗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L-4、IL-12和INF-γ,而预防组仅提高IL-12表达水平;攻毒后15 d检测表明预防组有8只(80%)小鼠结束排菌,治疗组有5只(50%)小鼠结束排菌,且两组小鼠肠绒毛完整,基本无病理变化,而对照组小鼠肠道肠绒毛损伤严重。结论:嗜酸乳杆菌可抑制大肠杆菌O157:H7肠道定植,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可作为防治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益生菌菌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O157:H7 嗜酸乳杆菌 益生菌 黏附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gp120、CD4和CXCR4为靶点的HIV小分子进入抑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冰霞 徐俊 马伟峰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19-325,共7页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危害极大。病毒的包膜蛋白gp120及其受体CD4、辅助受体CXCR4在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gp120的Phe43口袋结构和Arg59是其与CD4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部位。HIV小分子进入抑...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危害极大。病毒的包膜蛋白gp120及其受体CD4、辅助受体CXCR4在病毒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gp120的Phe43口袋结构和Arg59是其与CD4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部位。HIV小分子进入抑制剂因能在HIV感染细胞前即发挥抑制病毒的作用,成为近年来抗HIV药物研究的热点。Phe43口袋结构是小分子进入抑制剂的重要靶点,目前研究热点化合物主要有BMS-378806、BMS-488043及其类似物、NBD-556及其类似物。靶向CXCR4也是研究HIV小分子进入抑制剂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包膜糖蛋白 受体 辅助受体 小分子进入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年制医学生自身因素影响PBL教学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侯晓睿 郑华 +4 位作者 庄严 王莉 左大明 蒋小滔 吴砂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7期11-14,共4页
目的 PBL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取代了教师为主的关键地位,然而学生自身因素成为PBL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医学八年制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对PBL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多中心调查方式,选取全国多所高... 目的 PBL教学作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取代了教师为主的关键地位,然而学生自身因素成为PBL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医学八年制学生自身内在因素对PBL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采取多中心调查方式,选取全国多所高校采取PBL教学方式的八年制医学生,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采集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影响教学效果最明显的因子。结果在各种学生自身内在因素中,自学能力、合作精神、PBL教学经验对PBL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学生绩点并不影响PBL教学效果。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多个影响教学效果的学生自身因素,导师可通过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发挥PBL最大的教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八年制 医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 自身因素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条生存曲线间面积的非参数统计推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兴辉 陈金宝 +3 位作者 杨紫荆 吕晶晶 侯雅文 陈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在生存数据组间比较研究中,当风险率成比例假设失效,特别是生存曲线交叉时,Log-rank检验的检验效能很低,本文介绍和研究一类无上述假设条件的检验法。方法首先介绍一种基于两条生存曲线间面积值的检验法,其次基于置换检验思想提出... 目的在生存数据组间比较研究中,当风险率成比例假设失效,特别是生存曲线交叉时,Log-rank检验的检验效能很低,本文介绍和研究一类无上述假设条件的检验法。方法首先介绍一种基于两条生存曲线间面积值的检验法,其次基于置换检验思想提出校正的置换面积检验法,并通过Monte Carlo模拟将上述两种方法与常用的Log-rank和加权Kaplan-Meier检验进行性能比较和评价。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I类错误上除面积检验法偏离较大外,其余检验法仅有轻微波动。在检验效能方面,风险率成比例假设满足时,Log-rank的检验效能最高;生存曲线交叉于早期时,面积检验和置换面积检验的检验效能最高;除此之外,置换面积检验法效能最高。结论当生存数据风险率成比例假设成立时,推荐Log-rank检验;但当该假设失效,特别是生存曲线出现交叉时,推荐使用置换面积检验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分析 生存曲线交叉 置换检验 MONTE Carlo 模拟 曲线间面积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风险数据中累积发生率置信区间的估计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金宝 侯雅文 陈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累积发生率(CIF)是医学随访中竞争风险型数据重要的描述性指标,CIF置信区间(CI)可以描述其可信程度,然而经典CIF的CI上下限可能出现越界情形,本文研究了基于5种不同转换的CI估计法及其性能。方法将CIF分别基于线性(经典)、对数、双... 目的累积发生率(CIF)是医学随访中竞争风险型数据重要的描述性指标,CIF置信区间(CI)可以描述其可信程度,然而经典CIF的CI上下限可能出现越界情形,本文研究了基于5种不同转换的CI估计法及其性能。方法将CIF分别基于线性(经典)、对数、双对数、反正弦平方根以及逻辑转换构造CI形式。通过模拟研究,结合方差分析技术综合评价5种CI各自错误覆盖率的平均偏差。结果模拟结果显示线性和反正弦平方根转换均有较大的正数偏差,对数转换则易出现波动,逻辑转换有最小负数偏差,只有双对数转换偏差最接近于期望常数0。结论结合模拟结果和实际例子,线性和对数转换CI容易过宽且表现不稳定,无法克服出现越界异常,反正弦平方根和逻辑转换则轻微波动,只有双对数转换表现最为稳健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分析 竞争风险 累积发生率 置信区间 转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相关的宿主免疫调控与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雪锋 龚泽龙 +2 位作者 伦静娴 李煜彬 曹虹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47-950,共4页
新生儿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大多数由败血症和脑膜炎引起。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胞外杀菌方式,依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捕获病原体。NET对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在内的多种病原体均... 新生儿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大多数由败血症和脑膜炎引起。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一种由中性粒细胞介导的胞外杀菌方式,依靠其独特的网状结构捕获病原体。NET对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在内的多种病原体均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是新生儿先天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研究将NET解释为导致败血症病程加重的原因之一,但也有几项研究证明NET在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NSM)进程中可发挥抗感染作用。阐明NET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作用,可为合理应用NET这把双刃剑提供更多的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和脑膜炎(NSM)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 宿主免疫 盐酸美金刚(MEM)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利益驱动型食品掺假概念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炜亮 张朵 +3 位作者 汪廷彩 梁旭霞 蔡展帆 杨杏芬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0期3339-3347,共9页
近年来,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制约食品生产、消费和管理领域的良性发展,为公共健康带来极大隐患。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EMA概念并将其纳入食品安全管理... 近年来,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EMA)在全球范围内时有发生,制约食品生产、消费和管理领域的良性发展,为公共健康带来极大隐患。从公共卫生角度来看,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EMA概念并将其纳入食品安全管理,以进一步有效防控食品全链条中EMA事件的发生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本研究梳理剖析目前与EMA有关的概念,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EMA概念及其涵盖的6种行为类型,通过案例分析证实此概念对多种情况的适用性,为保障食品安全、食品质量以及维护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利益驱动型掺假 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肠道细菌的培养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牛尚博 蔡嘉裕 +4 位作者 韦金涛 黄嘉伟 方舒婷 吴继国 张国霞 《生态科学》 CSCD 2020年第2期227-232,共6页
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显示肠道细菌与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人体肠道丰富多样的细菌构成了肠道细菌组,是人体微生物组数量最多的部分。研究肠道细菌时使用较多的是宏基因组学方法,但技术本身存在“深度偏差”等缺点亟待解决。肠道细菌的培养... 人体微生物组学研究显示肠道细菌与健康关系极为密切。人体肠道丰富多样的细菌构成了肠道细菌组,是人体微生物组数量最多的部分。研究肠道细菌时使用较多的是宏基因组学方法,但技术本身存在“深度偏差”等缺点亟待解决。肠道细菌的培养组学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宏基因组学带来的误差,培养条件的多样化亦可帮助研究者找到目标菌种相对适宜的生长条件,极大提高培养效率等。还综述了近些年国内外人体肠道细菌培养组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从人体肠道细菌的组成特征、肠道细菌培养组学的研究成果,培养组学的不足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探讨了肠道细菌的培养组学在人体疾病防治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虽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思路,培养组学还存在很多不够成熟的方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培养组学和其他研究方法的互补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研究微生物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肠道细菌 培养组学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治理食品掺假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炜亮 张朵 +4 位作者 杨朝慧 王敏 杨晨 谢杭澄 杨杏芬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0-184,188,共6页
随着食品供应链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日益复杂,不法分子的食品掺假手段花样翻新,非法添加屡禁不止。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打击食品掺假行为,初步构筑了治理食品掺假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我国治理食品掺假的相... 随着食品供应链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日益复杂,不法分子的食品掺假手段花样翻新,非法添加屡禁不止。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打击食品掺假行为,初步构筑了治理食品掺假的法律法规体系。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我国治理食品掺假的相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其次分析了我国现有食品掺假治理体系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最后有针对性地就我国食品掺假法律法规体系该如何完善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食品掺假 法律法规体系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