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越案例 走向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例之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皞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最高人民法院 判例 案例 司法实务 审判委员会 司法制度 理论界 中国 部门 公报
原文传递
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被引量:3
2
作者 贺晓翊 《武大国际法评论》 2007年第2期41-67,共27页
本文在简要阐述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梳理出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认为可以在总体立法模式方面选择国际公约—互惠原则的立法—国内立法的模式;详细阐述... 本文在简要阐述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现行制度的不足与缺陷,梳理出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认为可以在总体立法模式方面选择国际公约—互惠原则的立法—国内立法的模式;详细阐述了在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具体条件方面的可资借鉴之处,例如我国可以采取"专属管辖排除方式"确立外国法院判决应当具有合格的管辖权作为首要满足性条件;终局性原则可以细化为具有执行力的确定的判决;欺诈可以确立为排除性条件之一,公共政策作为一种"司法策略"的排除性条件应当慎用,自然正义的排除性条件可以借鉴为程序公正的具体条件,等等;在执行程序方面我国可以采取登记方式或简易程序,等等;在立法政策方面我国可以借鉴英国限制当事人适用抗辩的立法政策以及创造性地适用互惠原则,降低外国法院判决在我国的执行门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法院判决 执行程序 专属管辖 执行制度 互惠原则 终局性 程序公正 即决判决 民事管辖 排除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产二重买卖的合同效力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刘龙波与李唐文、广东省长城建设珠海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被引量:1
3
作者 占洁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7-88,共2页
1992年10月5日.一审被告长城公司与其单位两员工签订《住宅商品房购售合同》,约定长城公司将筹建中的两问商铺出售给两员工。1996年2月7日,一审原告刘龙波与长城公司在上述《住宅商品房购售合同》的基础上直接变更买受人的名字为刘... 1992年10月5日.一审被告长城公司与其单位两员工签订《住宅商品房购售合同》,约定长城公司将筹建中的两问商铺出售给两员工。1996年2月7日,一审原告刘龙波与长城公司在上述《住宅商品房购售合同》的基础上直接变更买受人的名字为刘龙波,并于同日办理了相关更名手续,但一直没有办理预售登记。1996年9月11日,长城公司与第三人李唐文签订《商品房购销合同》,预售商场项目包含了长城公司原已出售给刘龙波的两问商铺.李唐文与长城公司在珠海市房地产登记中心对上述商铺进行了预购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同效力 标的物 李唐文 刘龙波 房屋买卖合同 长城建设珠海公司 中国 《合同法》 所有权归属
原文传递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审判原则
4
作者 李正华 林和利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26-28,32,共4页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民事审判原则 受理性原则 程序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 实质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报贸易性质走私犯罪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显荣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0-55,共6页
伪报贸易性质走私犯罪是指将实际贸易方式伪报成其他贸易方式,利用国家的保税等优惠制度,达到偷逃应缴税额的目的,应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伪报贸易性质走私入罪的关键是:走私行为已经对国家贸易管制和海关... 伪报贸易性质走私犯罪是指将实际贸易方式伪报成其他贸易方式,利用国家的保税等优惠制度,达到偷逃应缴税额的目的,应适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以走私普通货物罪定罪处罚。伪报贸易性质走私入罪的关键是:走私行为已经对国家贸易管制和海关监管制度造成了现实的危害,客观地造成了国家关税和增值税等的流失且数额较大,否则只是违反海关行政法规,属行政违法行为。认定国家关税和增值税等的损失额应当考察危害结果发生的整个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私罪 伪报贸易性质 进料对口加工贸易 后续走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制与规范:论司法实践中的司法建议 被引量:1
6
作者 涂远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65-68,共4页
在当前能动司法的大环境中,司法建议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效力的非强制性、提出缘由的特定性、涉及的问题的非法院主管性等特质决定了司法建议的功能定位:参与社会管理,寻找合力解决社会问题。司法建议应注意把握"度""矢... 在当前能动司法的大环境中,司法建议权行使主体的特定性、效力的非强制性、提出缘由的特定性、涉及的问题的非法院主管性等特质决定了司法建议的功能定位:参与社会管理,寻找合力解决社会问题。司法建议应注意把握"度""矢""范""果",使内力与外力有机结合形成合力,真正实现司法建议的延伸审判职能及解决社会问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实践 司法建议 社会管理 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法院家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实证分析
7
作者 崔拓寰 《东南司法评论》 2016年第1期309-326,共18页
广东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从2010年启动至今已有6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试点法院对家事审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构建家事诉讼程序作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应当制定体现家事诉讼的特点的家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实现家事审... 广东法院家事审判改革从2010年启动至今已有6年,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试点法院对家事审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构建家事诉讼程序作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应当制定体现家事诉讼的特点的家事诉讼特别程序法,实现家事审判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为此,有必要研究家事审判实务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以实现家事诉讼立法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事纠纷 家事审判 家事诉讼 家事程序
原文传递
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刑法适用——朱丽清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物品案
8
作者 李晓琦 《判例与研究》 2011年第1期29-35,共7页
在目前有关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立法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对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予以定罪处罚,一直是困扰司法实务界的法律问题。在对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应该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解释立场,从体... 在目前有关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立法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如何对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予以定罪处罚,一直是困扰司法实务界的法律问题。在对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认为应该坚持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解释立场,从体系解释和法律协调角度出发,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走私白垩纪鸟类化石行为应以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物品罪定罪处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 物品罪 走私 行为 刑法适用 出口 国家 罪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研究
9
作者 崔拓寰 《广东法学》 2012年第5期65-72,共8页
准确及时地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是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核心内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立法有待完善。《侵权责任法》采取一般规定同特殊情形列举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进行了规范。该法对交通事故的规范仅有六个条文。该法第四十... 准确及时地认定赔偿责任主体是审理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核心内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立法有待完善。《侵权责任法》采取一般规定同特殊情形列举相结合的立法模式进行了规范。该法对交通事故的规范仅有六个条文。该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另外该法列举了租赁借用机动车、转让并交付机动车但未办理所有权登记、转让拼装报废机动车、盗抢机动车四种特殊情形下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交通事故 赔偿责任主体 主体研究 报废机动车 道路交通安全法 立法模式 特殊情形 侵权责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目标定位和生成策略的研究
10
作者 唐文 《判例与研究》 2009年第4期10-21,共12页
在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路径上,做好准确的目标定位不失为一项重大策略,作者认为我国剖例解释制度的构建应当通过“分层渐进”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以无须授权的司法解释刘例化为龙头,强化高级、中级人民法院判例在事实上的拘束力,... 在我国判例制度的构建路径上,做好准确的目标定位不失为一项重大策略,作者认为我国剖例解释制度的构建应当通过“分层渐进”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以无须授权的司法解释刘例化为龙头,强化高级、中级人民法院判例在事实上的拘束力,使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互相呼应,共同指向法律适用统一机制的完善。同时,为了尽快催生出我国判例解释制度,作者在文中提出了具有较为系统的、具有独创性的七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制度 标定 中级人民法院 解释制度 司法解释 近期目标 中期目标 法律适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涉港澳商事案件审理中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
11
作者 贺晓翊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2005年第1期260-272,共13页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审理涉港澳案件参照适用涉外法律,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因与主权紧密相连,实务界对此敏感问题一直回避,本文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考察一些多法域国家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区际民商事诉讼中运用的态度,探索... 由于我国法律规定审理涉港澳案件参照适用涉外法律,而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因与主权紧密相连,实务界对此敏感问题一直回避,本文从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基本理论出发,考察一些多法域国家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在区际民商事诉讼中运用的态度,探索我国法院在审理涉港澳商事案件中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必要性,通过实证分析阐明在涉港澳商事案件中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方法和具体步骤,并提出相关的立法完善建议,以期对理论和实务均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秩序保留制度 多法域国家 商事案件 涉外法律 参照适用 立法完善建议 适用方法 我国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例与成文法
12
作者 董暤 《判例与研究》 2004年第3期3-9,共7页
判例法与成文法是两个不同法系国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法律,它们各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究竟孰更优越难见高低,但可肯定它们各有优劣。在中国,多年来对能否引入判例制度和如何引入问题的讨论形成一个热点。继... 判例法与成文法是两个不同法系国家的两种不同形式的法律,它们各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地域、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究竟孰更优越难见高低,但可肯定它们各有优劣。在中国,多年来对能否引入判例制度和如何引入问题的讨论形成一个热点。继续对判例与成文法进行研究对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司法解释制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例法 成文法 判例制度 司法解释制度 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公正的呼唤——从“余祥林杀妻案”说起
13
作者 李晓琦 《广东法学》 2005年第4期2-8,共7页
“余祥林杀妻案”又一次激起公众对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的不满,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再度成为刑法学界的一致呼声。本文从程序公正优先问题谈起,并就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以及我国法律规定之不足,谈一下我国建... “余祥林杀妻案”又一次激起公众对现行刑事诉讼立法和司法的不满,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再度成为刑法学界的一致呼声。本文从程序公正优先问题谈起,并就西方国家的非法证据排除的相关规定以及我国法律规定之不足,谈一下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几点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刑事非法证据 “余祥林杀妻案” 中国 刑事诉讼 程序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人签署的非典型签名与签正式姓名具有同等效力——一起非典型签名案例引起的思考
14
作者 崔拓寰 《广东法学》 2013年第4期71-74,共4页
法律不完全禁止人们使用签正式姓名以外的签名方式来签署有关文件。从交易习惯、日常生活经验、案件具体情况等方面考察,本人签署的非典型签名或代签名与签正式姓名具有同等效力。
关键词 正式姓名 自然人签名 非典型签名 同等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论晚起的原因
15
作者 谢挺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体系中,创作论的兴起远远迟于功能论、鉴赏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小说长期受歧视,这就决定了小说理论的重心首先必须落在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上,而非落在小说创作上;二是古人习惯于从文... 在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体系中,创作论的兴起远远迟于功能论、鉴赏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古代小说长期受歧视,这就决定了小说理论的重心首先必须落在提高小说的社会地位上,而非落在小说创作上;二是古人习惯于从文论、诗论乃至画论中提取现成的理论视角来品评小说,而疏于探讨小说的特质;三是通常以序跋形式出现的古代小说理论受自身形式局限,无法胜任对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小说理论 创作论 功能论 鉴赏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公信力的法理思考——以与相邻概念的关系和中国的司法实践为视角
16
作者 李晓琦 《广东法学》 2008年第1期26-32,共7页
当前,司法公信力问题受到司法界的普遍关注。就司法公信力的法理问题,试图从司法实践出发,以其与本土法律文化传统、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司法改革的关系为视角位度,进行多视角、多侧面的探究。以求其内涵的诠释更直观和丰满。
关键词 公信力 法律文化 司法权威 司法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二维证明标准在死刑案件审理中之提倡
17
作者 李晓琦 《广东法学》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死刑能否正确适用,与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把握息息相关,死刑案件证据是否达到应有的证明标准,是决定能否最终适用死刑的关键。为更好把握死刑适用标准,在实证考察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树立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二维证明标准... 死刑能否正确适用,与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把握息息相关,死刑案件证据是否达到应有的证明标准,是决定能否最终适用死刑的关键。为更好把握死刑适用标准,在实证考察和实践反思的基础上,大胆提出树立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二维证明标准的观点,并就该标准的内涵、价值以及如何把握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刑 证明标准 客观性证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办案件中量刑失衡是如何发生的——论量刑失衡发生的制度原因及克服构想
18
作者 崔拓寰 《广东法学》 2013年第2期37-46,共10页
以难办案件为视角切入,具体从“许霆案”、“吴英案”等案件的量刑失衡展开分析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原因,立法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制定两个意见作了初步的努力,各地也积极... 以难办案件为视角切入,具体从“许霆案”、“吴英案”等案件的量刑失衡展开分析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量刑失衡发生的原因包括宏观和微观原因,立法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制定两个意见作了初步的努力,各地也积极试验,但效果有待实践检验。仅有量刑指南是不够的。量刑应适时对政治、政策和民意进行回应。合理的裁判结论必须通过法律解释和裁判说理来支撑。从制度上克服量刑失衡的具体构想,具体包括理论先行,完善立法,改进司法和培养高素质法官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办案件量刑失衡量刑指南 政策 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的担当与超越——以维稳现实和宪政蓝图为视角展开
19
作者 李晓琦 《广东法学》 2011年第6期14-20,共7页
以维稳的现实需要展开,稳定系于宪法。要实现韧性稳定,必须疏通民众的权利表达、救济途径,落实宪法、实现宪政。在中国目前的政治模式下,司法在中国维稳现实和政治生态中可以发挥更大的历史担当,即通过司法推动宪政的实现。
关键词 司法 维稳 宪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作出公正的裁判——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20
作者 崔拓寰 《广东法学》 2013年第5期64-72,共9页
民事审判中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经常发生,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裁判,在证据法学上及司法实践中尚未完全解决。以民事审判为视角,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理论研究入手,对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裁判如何作出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民事审判中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经常发生,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法官如何裁判,在证据法学上及司法实践中尚未完全解决。以民事审判为视角,从案件事实真伪不明的理论研究入手,对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裁判如何作出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从历史和现状两个角度,对我国民事司法过程中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裁判如何作出进行了实践考察,提出了事实真伪不明情况下如何作出公正裁判的思路。最后对我国民事庭审程序,民事证据制度、民事判决形式和民事诉讼案件事实认定的程序保障机制进行了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事实 真伪不明 公正裁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