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超越案例 走向判例——《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发布案例之研究 |
董皞
|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
|
英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
贺晓翊
|
《武大国际法评论》
|
2007 |
3
|
|
3
|
不动产二重买卖的合同效力与标的物所有权归属——刘龙波与李唐文、广东省长城建设珠海公司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 |
占洁
|
《法律适用》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4
|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事审判原则 |
李正华
林和利
|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
2001 |
0 |
|
5
|
伪报贸易性质走私犯罪研究 |
王显荣
|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6
|
规制与规范:论司法实践中的司法建议 |
涂远国
|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7
|
广东法院家事审判制度改革的实证分析 |
崔拓寰
|
《东南司法评论》
|
2016 |
0 |
|
8
|
走私古生物化石行为的刑法适用——朱丽清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物品案 |
李晓琦
|
《判例与研究》
|
2011 |
0 |
|
9
|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研究 |
崔拓寰
|
《广东法学》
|
2012 |
0 |
|
10
|
关于构建我国判例制度目标定位和生成策略的研究 |
唐文
|
《判例与研究》
|
2009 |
0 |
|
11
|
论涉港澳商事案件审理中对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 |
贺晓翊
|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
|
2005 |
0 |
|
12
|
判例与成文法 |
董暤
|
《判例与研究》
|
2004 |
0 |
|
13
|
刑事非法证据的排除:程序公正的呼唤——从“余祥林杀妻案”说起 |
李晓琦
|
《广东法学》
|
2005 |
0 |
|
14
|
本人签署的非典型签名与签正式姓名具有同等效力——一起非典型签名案例引起的思考 |
崔拓寰
|
《广东法学》
|
2013 |
0 |
|
15
|
略论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论晚起的原因 |
谢挺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0 |
|
16
|
司法公信力的法理思考——以与相邻概念的关系和中国的司法实践为视角 |
李晓琦
|
《广东法学》
|
2008 |
0 |
|
17
|
以客观性证据为核心的二维证明标准在死刑案件审理中之提倡 |
李晓琦
|
《广东法学》
|
2011 |
0 |
|
18
|
难办案件中量刑失衡是如何发生的——论量刑失衡发生的制度原因及克服构想 |
崔拓寰
|
《广东法学》
|
2013 |
0 |
|
19
|
司法的担当与超越——以维稳现实和宪政蓝图为视角展开 |
李晓琦
|
《广东法学》
|
2011 |
0 |
|
20
|
案件事实真伪不明时如何作出公正的裁判——以民事审判为视角 |
崔拓寰
|
《广东法学》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