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晓君 张旭春 《华南预防医学》 2005年第6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科技档案管理 管理信息系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档案管理工作 疾控机构 计算机技术 事业单位 广东省 科学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2008-2015年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2
作者 杨芬 孙立梅 +6 位作者 李晖 郭丽丽 方苓 谭小华 龙遗芳 柯昌文 何剑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06-910,共5页
目的研究2008-2015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 目的研究2008-2015年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危险因素,为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广东省报告的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资料,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对2012--2015年73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的372份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亚型分析。结果2008--2015年广东省共报告96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其中2013—2015年共报告80起(占83.3%,80/96)。暴发地点在学校的占全部疫情的85.4%(82/96);传播途径为食源性传播占40.6%(39/96),接触传播占24.0%(23/96),水源性传播占7.3%(8/96)。基因测序亚型分析显示,2012—2013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4/Sydney2012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30.0%,6/20),2014—2015年的暴发主要由GⅡ.17型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占62.3%,33/53)。结论食源性和接触传播及新出现的2种诺如病毒变异株GⅡ.4/Sydney2012变异株和GⅡ.17是引起广东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 流行病学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2012-2014年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及暴发疫情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孙立梅 李晖 +6 位作者 谭小华 莫艳玲 郭丽丽 杨芬 何剑峰 柯昌文 张永慧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15-620,共6页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以及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特征。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选取22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为监测哨点,将采集的腹泻病... 目的: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哨点医院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流行状况,以及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暴发疫情特征。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选取22家医院的门诊科室为监测哨点,将采集的腹泻病例粪便样本(共10750份)送至市级CDC,进行病毒核酸提取及诺如病毒核酸检测,所有阳性样本递送至广东省CDC,并按照随机数字法抽取了855份进行诺如病毒基因分型,共成功测序样本690份。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不同时期内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情况。通过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13起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感染引起的社区暴发疫情数据,进行社区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检出比例为13/15。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T1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3.8%(100/421)、15.9%(61/383)、19.2%(95/495),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T2时期),各月份中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7.0%(90/529)、8.7%(37/426)、11.2%(46/409),均低于T1时期(χ2值分别为6.65、9.93、10.74,P值分别为0.010、0.002、0.001)。T1时期内≥15、〈15岁组腹泻病例诺如病毒感染阳性率分别为26.3%(143/543)、14.9%(113/756)(χ2=25.90,P〈0.001);T2时期≥15、〈15岁组阳性率分别为10.1%(52/516)、14.3%(121/848)(χ2=5.09,P=0.024)。13起暴发疫情中,食源性传播占10/13。结论广东省2012年8月首次检出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2012年11月起呈现社区流行,流行1年后,强度降低;由诺如病毒GII.4 Sydney变异株引起的暴发疫情主要以食源性传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腹泻 诺如病毒 基因分型
原文传递
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易学锋 罗会明 +1 位作者 周惠琼 俞守义 《华南预防医学》 2004年第2期13-15,共3页
本文探讨了禽流感与人流感之间的关系 ,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了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① 2 0世纪 4次流感世界大流行中的 3次与禽流感密切相关 ;② 1 997~ 2 0 0 4年几次禽流感H5N1、H9N2、H7N7直接感染人类的情况及其基因特性 ;③人... 本文探讨了禽流感与人流感之间的关系 ,并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证了禽流感的公共卫生意义 :① 2 0世纪 4次流感世界大流行中的 3次与禽流感密切相关 ;② 1 997~ 2 0 0 4年几次禽流感H5N1、H9N2、H7N7直接感染人类的情况及其基因特性 ;③人流感起源学说中禽流感的作用 ;④华南是世界流感流行中心假说在禽流感公共卫生意义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流行病学 公共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症状感染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谢仕兰 黄建华 +8 位作者 刘珺 刘隽 龙其穗 谢莘 廖宇煌 唐玲玲 梁文佳 钟豪杰 李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406-1410,共5页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追踪观察方法,对广东省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进行持续追踪观察,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 目的对广东省首次报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个案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追踪观察方法,对广东省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的个案进行持续追踪观察,收集流行病学相关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和转归及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1月14日至3月31日共报告325例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其流行曲线与确诊病例流行曲线相似,出现两个峰,分别在1月27日至2月5日和3月17-26日。325例个案中,184例(占56.6%)后续转为确诊病例,为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其年龄M为40岁,93.5%(172/184)的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在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3 d内出现症状;141例(占43.4%)持续无症状,属于隐性感染者,占同期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8.6%(141/1642),其年龄M为27岁,从首次采样检测阳性到出院时间M为14 d,90.8%(138/141)的隐性感染者在28 d内出院转集中隔离观察,从首次采样检测核酸阳性到末次采样检测阳性时间间隔最长73 d。隐性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0.3%,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关联的密切接触者检出阳性率为2.2%。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年龄、感染来源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年龄组为首次报告为“COVID-19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与0~19岁组比较,40~59岁、≥60岁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的危险因素,OR值(95%CI)分别为2.730(1.380~5.402)和5.302(2.199~12.783),P值分别为0.004和0.000。境内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更易转为确诊病例(OR=7.121,P=0.00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中存在无症状感染现象,潜伏期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可能强于隐性感染者,高年龄组、境内感染是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的危险因素,需引起关注,后续需要在人群中开展血清学调查,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无症状感染者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谈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6
作者 张旭春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2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档案 信息化管理 医院管理 档案管理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调查
7
作者 钟若曦 屠鸿薇 +6 位作者 康敏 李艳 刘勇鹰 郭丽丽 曾尧 宋铁 黄琼 《预防医学》 2021年第1期91-93,共3页
目的于2020年3月调查广东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提高COVID-19预防意识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问卷并通过"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推送调查... 目的于2020年3月调查广东省居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提高COVID-19预防意识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制作电子问卷并通过"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推送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收集居民基本情况,分析COVID-19一般知识、预防措施、消毒措施和口罩使用的认知情况。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743份,不同学历、年龄、职业居民COVID-19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硕士学历、年龄≥60岁和公务员/其他事业单位人员得分较高,分别为(8.28±0.98)分、(8.35±1.06)分和(7.86±1.07)分。COVID-19预防措施正确率较高,为84.18%;口罩使用、一般知识正确率分别为63.49%和72.68%;消毒措施相关知识正确率较低,仅为58.17%。结论 2020年3月,广东省居民COVID-19一般知识知晓水平较高,但消毒措施知识比较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健康知识 预防措施 消毒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