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研究
1
作者 邓炳涛 郭庆平 李业荣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1期2006-2007,共2页
目的:了解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情况,为提高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和130例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对根管进行探查并结合X线技术,以确定"C"... 目的:了解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情况,为提高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和130例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对根管进行探查并结合X线技术,以确定"C"形根管发生情况。结果:80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中"C"形根管31例,发生率为38.75%。130例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恒磨牙中"C"形根管为33例,发现率为25.38%。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根管形态复杂,"C"形根管发生率高,充分了解其根管解剖对提高根管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根管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骨移植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一侧采用单纯翻瓣... 目的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的方法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31例双侧下颌磨牙患有Ⅱ度根分叉的患者,采用分口对照实验的方法,一侧采用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另一侧采用单纯翻瓣术。结果双侧经牙周手术治疗后6个月及1年的牙龈指数、附着水平及根分叉探诊深度都有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与单纯翻瓣术组比较各指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o-Oss骨移植联合Bio-Guide胶原膜治疗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比单纯翻瓣术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术 骨移植 Ⅱ度根分叉病变 翻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17期3602-3603,共2页
目的:已有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分口对照设计,共计5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接... 目的:已有研究证明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牙周骨下缺损的再生方法。本研究采用此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观察疗效。方法:采用分口对照设计,共计52个Ⅱ度根分叉病变接受治疗,其中26个接受联合治疗,为治疗组;另26个接受单纯翻瓣术治疗,为对照组。评价的内容包括试验基线时及术后6个月的牙周袋深度和附着水平。结果: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牙周袋深度降低(治疗组:4.07±0.33 mm;对照组:2.49±0.38 mm)、临床附着增加量(治疗组:3.17±0.39 mm;对照组:1.70±0.32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多孔牛骨无机材料及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方法治疗人下颌磨牙Ⅱ度根分叉病变非常有效,但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每种成分在再生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骨移植 引导组织再生术 Ⅱ度根分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炳涛 李业荣 郭庆平 《广东牙病防治》 2011年第11期596-598,共3页
目的比较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进行根面平整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检测菌斑指数、龈... 目的比较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一次法和四分法进行根面平整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2个月和6个月检测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结果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和龈沟出血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探诊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两组间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面平整术一次法和四分法对慢性牙周炎的治疗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一次法疗效优于四分法,治疗后6个月两种方法的疗效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面平整 慢性牙周炎 一次法 四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