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产妇B族链球菌感染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1
作者 李祝坤 欧小燕 +3 位作者 刘沃满 梁海涛 李茵 谭满胜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分析孕产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705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GBS感染情况及其母婴结局。结果7054例孕产妇中,GBS感染率为15.47%;... 目的分析孕产妇B族链球菌(GBS)感染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检和分娩的705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分析孕产妇GBS感染情况及其母婴结局。结果7054例孕产妇中,GBS感染率为15.47%;GBS阳性组胎儿窘迫、胎膜早破、早产、宫内感染、产后出血总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高于GBS阴性组(P<0.05)。结论孕产妇感染GBS会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临床应制订GBS早期筛查方案,以指导临床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链球菌 孕产妇 母婴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2
作者 谭满胜 李祝坤 +3 位作者 唐玉芬 黎洛冰 聂俊玮 谢清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5期2108-2111,共4页
目的评估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接受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技术检测的224例孕妇资料,对两种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染色... 目的评估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接受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技术检测的224例孕妇资料,对两种方法获得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成功223例,成功率为99.55%,CMA技术检测全部成功,成功率为100.00%。两种检测方法共检出染色体异常31例,其中18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包括21-三体综合征7例,18-三体综合征3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5例,染色体缺失2例,染色体重复1例;有4例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此外,染色体核型分析漏检6例,分别为染色体微缺失4例及染色体微重复2例,CMA技术检测漏检3例,分别为染色体易位2例及性染色体嵌合1例。结论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CMA技术进行产前诊断,可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助于在产前遗传咨询中对胎儿是否健康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为孕妇是否继续妊娠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 产前诊断 联合检测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类型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检测对小儿疑似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祝坤 黄增辉 +3 位作者 唐玉芬 梁海涛 谭满胜 刘沃满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分析四种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结果对小儿疑似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或收治的疑似HCMV感染小儿(0~12个月)共549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新生儿(0~28 d)26例和婴儿(29 d... 目的分析四种标本中人巨细胞病毒(HCMV)检测结果对小儿疑似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在茂名市妇幼保健院就诊或收治的疑似HCMV感染小儿(0~12个月)共549例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新生儿(0~28 d)26例和婴儿(29 d~12个月)523例两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母乳和患儿尿液、肺泡灌洗液、抗凝全血的HCMV-DNA,同时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HCMV-IgM,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婴儿组HCMV阳性检出率高于新生儿组(P<0.001)。在新生儿和婴儿组中,母乳标本HCMV阳性检出率最高。但在母乳HCMV检测结果阴性病例中,存在其他标本HCMV阳性的情况,表明联合检测可相互填补漏检的病例。结论婴儿期更容易感染HCMV,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小儿HCMV感染。若不执行联合检测时首选母乳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新生儿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