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控制论与文学机器:赛博文本理论及其诗学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聂春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5,115,共10页
将赛博文本视为计算机或网络文本是不准确的,赛博文本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互动文本,即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互动操作来生产和消费符号的文本。赛博文本理论对建立在印刷文学基础上的“以解释性实践为主导”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受控制论... 将赛博文本视为计算机或网络文本是不准确的,赛博文本是控制论意义上的互动文本,即需要通过实质性的互动操作来生产和消费符号的文本。赛博文本理论对建立在印刷文学基础上的“以解释性实践为主导”的传统文学理论提出了挑战。受控制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影响,它致力于探讨文本的媒介组合可能,从而把20世纪形式主义文论对语言符号的形式关注推进到了对符号生产的物质基础的研究。它提出了媒介功能理论,实现了由传统文学理论所侧重的对文本语义功能的研究向文本媒介功能研究的转变。它对文本媒介的物质性和功能等问题的重视也改变了文本语义研究的模式,即从文本语义的本质主义探寻走向了对其生成机制的探索。赛博文本理论有其独特的术语、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其研究范式涉及的重要理论问题值得持续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文本理论 控制论 诗学 文学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广东省的调研
2
作者 侯立兵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古诗词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诗词素养普遍较为欠缺,在态度、知识、技能与文化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诗词教学的实效。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素养不足,一是由... 古诗词教学对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至关重要。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师自身的诗词素养普遍较为欠缺,在态度、知识、技能与文化等方面存在不足,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诗词教学的实效。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素养不足,一是由于职前训练缺失,二是过于追求功利性的教学目标,三是受到短期化的修为期待制约。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师诗词素养可以从能记善诵、晓律会写、深悟妙赏三方面同时发力,弥补教学关键能力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语文教师 诗词教学 核心素养 诗词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文学的在地经验与世界想象——以早期《花城》为视角
3
作者 单昕 《粤海风》 2024年第4期4-10,共7页
《花城》杂志自1979年创刊起即以“南国”特色和“海洋”属性作为明确的办刊定位,鲜明的在地性显示出其与众多新时期文学期刊的显著区别。《花城》通过刊发中国香港文学和本土作家域外题材创作、译介世界文学等途径建构世界想象,较早参... 《花城》杂志自1979年创刊起即以“南国”特色和“海洋”属性作为明确的办刊定位,鲜明的在地性显示出其与众多新时期文学期刊的显著区别。《花城》通过刊发中国香港文学和本土作家域外题材创作、译介世界文学等途径建构世界想象,较早参与到新时期文学与世界对话的进程中,并承担了时代文化心理与文学价值观念变革的媒介功能,呈现出中国当代文学新的整体性与面向世界的可能性,也为反思世界文学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提供了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城》新时期 在地经验 世界想象 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蔡莉莉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51-54,共4页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有不同于综合性高校的方向和措施。只有明确方向,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措施,教学改革才会真正推进课程质量和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根据《专业认证》的目的与理念,师范院校现当代文... 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有不同于综合性高校的方向和措施。只有明确方向,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措施,教学改革才会真正推进课程质量和师范生培养质量的提升。根据《专业认证》的目的与理念,师范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具体可以从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三个方向展开。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以“师范生”为中心思考现当代文学教学;其次,要以毕业要求为导向,修订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再次,要关注教学活动过程,强化实践性与反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证 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方向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贝佳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54,共13页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设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构建初中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计范式,有助于发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审美作用,实现文学阅读能力向写作能力迁移,帮助广大教师设计出创新合理的学习任务。该范式由教学目标、教学环节、学习任务三部分构成,亮点在于强调古诗词学习的审美性、引入创新的学习任务活动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方法。此范式的实施可采用汉字溯源、比较阅读、借助文学地图和互联网媒介等创新任务形式,分阶段循序渐进提升学生的审美表达能力,设置符合审美标准和创意尺度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习任务群”理念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古诗词教学 文学阅读 创意表达 学习任务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士人心态及其文学史意义
6
作者 孙源鸿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47-51,共5页
明嘉靖至万历,南虏北寇,帝王佞道,朝纲黑暗,士人普遍产生忧惧和绝望的心态;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士人激扬起拯世情怀,意图匡扶正义。身为郎署官的后七子派以复古为旗帜,推动雄浑古奥之风隆兴于时。改革新政下国运升隆,诤谏之臣的出现亦促... 明嘉靖至万历,南虏北寇,帝王佞道,朝纲黑暗,士人普遍产生忧惧和绝望的心态;与此同时,亦有许多士人激扬起拯世情怀,意图匡扶正义。身为郎署官的后七子派以复古为旗帜,推动雄浑古奥之风隆兴于时。改革新政下国运升隆,诤谏之臣的出现亦促进士风重振,双重加持下馆阁词臣鸣盛意识高涨,推动台阁文学迎来复兴。阳明心学发展,促使士人心理关注自我,阳明殁后,在其弟子传播下,其理念逐渐偏移,张扬放纵之风弥漫士林,催生了性灵说的萌芽。科举僵化与资本经济初现,士人投机钻营与崇奢黜俭,士商融合之下,晚明通俗小说勃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万历 士人心态 文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萧友梅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兴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9,共11页
近代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较迟,造成中小学师资、教材断层,学校“唱歌”一度出现“无歌可唱”的尴尬局面。萧友梅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中,以诗歌为乐学副课,通过社团、院刊交流歌材,注重歌曲文学的音乐属性,以汇合中西、声... 近代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较迟,造成中小学师资、教材断层,学校“唱歌”一度出现“无歌可唱”的尴尬局面。萧友梅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中,以诗歌为乐学副课,通过社团、院刊交流歌材,注重歌曲文学的音乐属性,以汇合中西、声文为目标,技道两进、德艺并重。以学术进境带动社会普及,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小学“唱歌”的衔接,对当代诗乐美育实现大中小幼全覆盖的体系建构仍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学校“唱歌”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歌曲文学 美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移民文学的创伤记忆及其文化表征——以比利时华文作家章平的中篇小说《狗肉的道歉》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立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6年第2期102-108,共7页
在后殖民语境下,华人新移民的个体隐伏创伤也会上升为集体创伤,从而形成某种文化创伤。华人新移民创伤记忆形成背后的原因有现实生存的困境以及置身于另一重文化空间所产生的文化冲突等,而对创伤记忆的宣称和文学书写本身就是创伤记忆... 在后殖民语境下,华人新移民的个体隐伏创伤也会上升为集体创伤,从而形成某种文化创伤。华人新移民创伤记忆形成背后的原因有现实生存的困境以及置身于另一重文化空间所产生的文化冲突等,而对创伤记忆的宣称和文学书写本身就是创伤记忆的一种文化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移民文学 创伤记忆 文化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师范生培养路径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桑志军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13-16,共4页
教师素养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培养高素质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教师核心素养需要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开始。师范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科知识本位的教育立场、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教育教学情境缺失。优化... 教师素养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培养高素质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核心目标。语文教师核心素养需要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开始。师范生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学科知识本位的教育立场、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教育教学情境缺失。优化师范生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在教育立场上由学科本位转向素养本位,在课程设置上从单一维度转向多向度,在课程实施上由单一的理论讲授转向教学方式多样化、情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师 核心素养 师范生 教育立场 素养本位 课程设置 多向度 课程实施 情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师范”背景下中文师范生教材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会凌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43-49,共7页
“新师范”建设要求强化师范生培养的职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教材文本解读能力是中文师范生的核心技能,是语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基础。当前中文师范生群体文本解读能力较弱,这需要师范院校进行切实... “新师范”建设要求强化师范生培养的职业适应性与岗位针对性。教材文本解读能力是中文师范生的核心技能,是语文教师学科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坚实基础。当前中文师范生群体文本解读能力较弱,这需要师范院校进行切实有效的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让中文师范生掌握多元的文本解读理论与方法;实现教材文本解读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深度融合;在“大语文”观念下强化学术阅读与深度阅读;针对教材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开展多样态的综合实践训练,从而提升中文师范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师范”建设 中文师范生 教材文本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书写与文本机器——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与意义生产
11
作者 聂春华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4期60-67,共8页
计算机等新媒体带来的文本技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无身体的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写作和阅读惯例将改变身体关注的重心,即对新媒体文学的理解首先需要回答真实身体作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等问题,然后才能解决身... 计算机等新媒体带来的文本技术,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无身体的文学传统提出了挑战。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写作和阅读惯例将改变身体关注的重心,即对新媒体文学的理解首先需要回答真实身体作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等问题,然后才能解决身体的观念、意义和表征等问题。新媒体文学中的身体问题出现在人机交互的三个维度中:其一,在新媒体文学中,身体介入容易造成文本意义的失效,但合理的文本设计能让身体介入成为意义生产的来源和动力;其二,新媒体文学的真正作者是人机交互的赛博格作者,其意义生产规则是人类作者的设计参与和机器的数据库与算法的结合;其三,人机交互产生的虚拟身体在文本空间中的呈现方式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线性表达规则,使角色和场景的空间位置、轨迹和关系成为意义生产的主导因素。这三个维度体现了新媒体文学“用身体进行书写”而非“对身体的书写”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文学 身体 机器 意义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汉语二语教学的传统文学经典作品改编策略——以《践约传》为例
12
作者 罗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04-112,共9页
《语言自迩集(第二版)》中的《践约传》由《西厢记》改编而成,合理地嵌入《语言自迩集(第一版)》里《散语篇》和《续散语篇》中的语言项目,是一部经典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读物。从汉语二语教学的视角出发,《践约传》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改... 《语言自迩集(第二版)》中的《践约传》由《西厢记》改编而成,合理地嵌入《语言自迩集(第一版)》里《散语篇》和《续散语篇》中的语言项目,是一部经典的汉语第二语言教学读物。从汉语二语教学的视角出发,《践约传》对传统经典文学的改编有三个方面的启示:合理嵌入汉语词汇和语法项目;从语言文化教学需要出发重构文学作品;隐性地介绍中国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践约传》 《西厢记》 《语言自迩集》 改编 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师范背景下中文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提升策略
13
作者 周会凌 《科教导刊》 2022年第12期27-29,共3页
中文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未来职业需要、个人终身发展及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文章就中文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提出策略:健全基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升级培养模式提升实践能... 中文师范生的核心素养是适应未来职业需要、个人终身发展及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文章就中文师范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提出策略:健全基于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课程体系夯实专业基础;升级培养模式提升实践能力;激发问题意识,强化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师范 中文师范生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10
14
作者 林晓兰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9,共15页
古诗词教学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学科学习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对广东省115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开展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时存在如下问题:部分跨学科教学流于形式;教学... 古诗词教学在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跨学科学习是小学古诗词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通过对广东省115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小学开展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时存在如下问题:部分跨学科教学流于形式;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教学实施过程中脱离小学生学情。教师可通过熟悉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内容,明确把握跨学科学习的教学目标;多角度提升综合素养,创新跨学科教学形式;了解其他学科的课标内容,找准符合学情的跨学科教学关联点等策略,为小学古诗词跨学科教学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跨学科教学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基因融入广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5
作者 杨旭 曾余礼 曾昭智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3年第1期141-143,共3页
红色文化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基因,反映出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坚定执着的精神和信念。在高校层面通过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阐发,红色文化与思想引领的拓展... 红色文化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而产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基因,反映出共产党人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坚定执着的精神和信念。在高校层面通过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阐发,红色文化与思想引领的拓展,探索红色文化结合党建党务、融入思政课程、融合校园文化建设、创新思政活动等创新路径,以提升现阶段高校思政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音乐赋的留存状况及文献价值
16
作者 侯立兵 郑云彩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75-80,共6页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 清代音乐赋文献亟待系统整理,经过初步梳理辑目,共有589篇。按题材可分为乐器赋、乐曲赋、乐事赋、乐论赋、舞蹈赋五类,其中乐器赋数量最多,有357篇。在体裁形式上以律赋为主。清代音乐赋兼具文学价值和音乐价值。与此同时,它还融汇了乐教合一、审音听政、律历融通等综合文化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赋 清代 留存状况 文献特征 文献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歌”与黄遵宪的“普通学”教育观
17
作者 刘兴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6-46,共11页
为促进清末教育改革,晚年的黄遵宪以所编《日本国志》为参考,在家乡创办师范和中小学,践行“普通学”教育。尝试以客家歌谣和汉乐府的语言、句式为范本,创作言文合一的杂歌谣,推动女学、幼学和军国民教育的发展。以幼歌为蒙小学教科书之... 为促进清末教育改革,晚年的黄遵宪以所编《日本国志》为参考,在家乡创办师范和中小学,践行“普通学”教育。尝试以客家歌谣和汉乐府的语言、句式为范本,创作言文合一的杂歌谣,推动女学、幼学和军国民教育的发展。以幼歌为蒙小学教科书之用,以军歌为鼓舞民气之乐声,为“普通学”教育之媒介与载体。以李叔同为代表的近代音乐家,承继黄遵宪的“民歌”实践,促进了学堂乐歌之修身与美育的结合,成为20世纪教育的奠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遵宪 普通学 教育观 客家山歌 幼学 军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陶澍对陶学之贡献
18
作者 徐世中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作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自然平淡的诗歌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陶澍不仅是晚清的一代名臣,也是研究陶渊明的著名学者。他在陶渊明作品传播、生平考证、遗址保存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陶渊明研究史... 作为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诗人,陶渊明以其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自然平淡的诗歌历来为研究者所重视。陶澍不仅是晚清的一代名臣,也是研究陶渊明的著名学者。他在陶渊明作品传播、生平考证、遗址保存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在陶渊明研究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澍 陶渊明 研究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政教育标语修辞研究
19
作者 周敏莉 《秘书之友》 2024年第10期46-48,共3页
校园标语作为一种隐性的、使用广泛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元素,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语言学视角的校园标语研究较多,如柯贤兵、朱丹锋(2007)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修辞及语用等层面... 校园标语作为一种隐性的、使用广泛的、相对稳定的教育元素,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重要研究议题。基于语言学视角的校园标语研究较多,如柯贤兵、朱丹锋(2007)从语音、词汇、句法、语义修辞及语用等层面对高校校园标语的语言特征作了分析,卫春艳(2010)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了校园激励教导类标语的顺应性特征,刘腊梅(2021)分析了高校校园标语的修辞批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标语 修辞研究 修辞批评 各级各类学校 教育元素 研究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声画与无声诗——以题画诗为例
20
作者 李杰荣 《城市国学讲坛》 2024年第1期272-321,共50页
大家好!我今天讲座分享的题目是《有声画与无声诗——以题画诗为例》。什么是有声画和无声诗?其实就是诗歌与绘画的互称,把诗称为“无色画”“有声画”,将画称为“有形诗”“无声诗”。
关键词 题画诗 无声诗 诗歌与绘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