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启华 周伟川 《科教导刊》 2011年第4期216-217,共2页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已经成为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当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能...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已经成为各高校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和当今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根据社会的需求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现状 经验 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阳光生命教育的现状观察
2
作者 李子恒 杨江玲 《文教资料》 2018年第26期132-133,共2页
大学生阳光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因时制宜,完善大学生阳光生命教育体系,使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命价值观,这对学生、其家庭和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阳光生命教育 阳光生命教育对策 教育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资本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凤姿 冯芷盈 《大庆社会科学》 2017年第4期143-145,共3页
本次调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普通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为开发贫困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参照。方法是抽取2011—2017年不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果,与普通大学生作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是贫困生心理... 本次调查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不同高校贫困生心理资本各维度与普通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为开发贫困生心理资本提供理论参照。方法是抽取2011—2017年不同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研究结果,与普通大学生作比较分析。得出结果是贫困生心理资本在自信、希望、乐观维度得分均低于非贫困生;除自信、韧性两维度外,贫困生在希望、乐观两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贫困生心理资本与发表年度、被试来源地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 心理资本 分析 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担当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凤姿 《校园心理》 2018年第2期138-139,共2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利益分配渐趋多元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改革带来诸多变化,紧张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发心理困扰。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的和谐稳定是社会...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利益分配渐趋多元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改革带来诸多变化,紧张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发心理困扰。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程度折射出社会大众的心理和谐状况。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维护群众心理健康、推进心理和谐之必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服务 社区居民 高等院校 社会和谐 心理和谐 社会转型 经济结构 利益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违法行文及其矫正对策
5
作者 张求会 周伟川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5期30-33,共4页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础是依法行文。然而,在现实中,违法行文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依法行文在某些地方几成空谈。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文所依之法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共识,由此导致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文... 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法行政,依法行政的基础是依法行文。然而,在现实中,违法行文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依法行文在某些地方几成空谈。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还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文所依之法的内涵和外延缺乏共识,由此导致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文的监督缺位。为此,需要统一工作语言,提高行政人员的法治意识和公文处理能力,加强对行政机关行文的监督,切实做到依法行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法行文 现状 原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渠道”和“主阵地”同向同行策略研究
6
作者 周伟川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0年第2期9-13,共5页
“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二者同根同宗,本应同向同行,但现实情况却是二者相互分离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渠道”和“主阵地”同向同行的策略应是相互嵌入、有机整合、同步推进,一体化构... “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方面,二者同根同宗,本应同向同行,但现实情况却是二者相互分离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渠道”和“主阵地”同向同行的策略应是相互嵌入、有机整合、同步推进,一体化构建,二者分工协作,深度融合,不分彼此,共建互动,联合发挥育人育德作用,为此,应做到革新思想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创优工作方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渠道” “主阵地” 一体化构建 同向同行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调研与思考——基于广州市T镇的实证研究
7
作者 王凤姿 《大庆社会科学》 2018年第6期109-110,共2页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于实现教育公正、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覆盖不到位、供求不平衡,妨碍大学生助学贷款需求的有效实现。以广州市T镇18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针对其人口学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对国家助学贷...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于实现教育公正、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当前国家助学贷款覆盖不到位、供求不平衡,妨碍大学生助学贷款需求的有效实现。以广州市T镇185名居民为调查对象,针对其人口学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了解及执行状况的看法等方面展开调查,探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社会上的知晓率、认同度及满意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助学贷款 政策 调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
8
作者 周伟川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5-10,共6页
“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和立论基础,具象意蕴丰富深刻,抽象意蕴凝练概括,具有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革深刻,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创举的理论逻辑特征... “新时代”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和立论基础,具象意蕴丰富深刻,抽象意蕴凝练概括,具有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变革深刻,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熟,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创举的理论逻辑特征。应当精准把握、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时代”的要义和精髓,界定其概念、发掘其内容、把准其性质,将其置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理论体系中予以论述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时代” 抽象意蕴 理论逻辑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本主义理论的运用——基于一则案例的分析
9
作者 王凤姿 《校园心理》 2020年第2期171-172,共2页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作为心理学界革新运动中的“第三势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思潮。人本主义理论致力于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关注人的积极本性,看重人之尊严及人生价值,推崇人性本善。它以尊重人的本性为出发... 以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理论,作为心理学界革新运动中的“第三势力”,已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流思潮。人本主义理论致力于研究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关注人的积极本性,看重人之尊严及人生价值,推崇人性本善。它以尊重人的本性为出发点,以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和创造潜能为根本目的,以“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为行为导向,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推行到教育实践的各个方面。人本主义理论所体现出的人性观、教育观,已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价值取向和教育实践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价值取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行为导向 人本主义理论 革新运动 以学生为中心 主流思潮 人性本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构建及实施研究——基于校企合作平台
10
作者 许欢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69-72,共4页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意识的激发,尤其是创业项目的孵化都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优化培养方案、提升培养水平,创造更好的创业发展机会。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借企业的资本和经验共同打造一个大学生创业学习平台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业教育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创业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维达 《学园》 2015年第22期134-135,138,共3页
校企合作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可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为学校... 校企合作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校企合作教育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高校可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结合行业和企业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体系;企业要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为学校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校企合作应建立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稳定的实习基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整合校企双方优势资源,有效地开展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使校企合作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局面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业实践 资源整合
原文传递
对高职院校“全程化”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
12
作者 周伟川 《潍坊高等职业教育》 2016年第2期8-12,共5页
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化'人文素养教育,既是改变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边缘化现状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持久性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树立'... 高职院校实施'全程化'人文素养教育,既是改变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边缘化现状的需要,也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人文素养的形成需要长时间、持久性的教育。高职院校应树立'全程化'育人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为学生搭建人文素养实践平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全面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把人文素养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全程化 人文素养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