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SEB栅格分析法的广东温泉旅游产业开发研究
1
作者 陆万俭 龚筱敏 +1 位作者 龙鼎 陈莹 《南方农村》 2024年第1期35-39,共5页
广东作为全国温泉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温泉旅游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东温泉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温泉资源无序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这... 广东作为全国温泉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也是国内温泉旅游发展最快最成熟的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广东温泉逐渐形成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温泉资源无序开发、温泉旅游产品同质化、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等,这些问题使得广东温泉度假产业的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剧。本文围绕广东温泉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应用AESB栅格分析法,明确广东温泉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同时与曼宁-哈斯-德赖弗-布朗需求层次理论的活动、环境、体验、收益四个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广东温泉资源现状和温泉产业现状,针对广东温泉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可推广性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温泉 温泉旅游 ASEB栅格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财经大学校园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品颖 刘惠 《现代园艺》 2022年第19期26-28,共3页
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种子植物为对象,采用样线法,对校园种子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校园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校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56科126属145种,在高校中位于中下水平。在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中,... 以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种子植物为对象,采用样线法,对校园种子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校园植物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该校区种子植物多样性较丰富,共有56科126属145种,在高校中位于中下水平。在植物属的区系组成中,属热带分布的种子植物属有82属,占比86.32%;属温带的植物属有13属,占比13.68%;校园植物区系组成的热带分布明显,反映了校园所在地区分布由热带向亚热带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 种子植物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减贫背景下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治理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吴炆佳 孙九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8-116,共9页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 以云南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为案例,将旅游减贫视为一种治理途径,分析并回溯遗产地3种旅游减贫计划实施的机制与过程,力图呈现并比较旅游减贫带来的乡村遗产地治理效应。研究表明:第一,旅游减贫是遗产地治理的一种形式,是在治理主体、治理技术、社会响应以及治理过程中生产出并由话语、知识等构成的动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权力主体之间形成了稳固的结构,多元主体在遗产地治理过程中呈现出双向互动的状态。第二,遗产地治理按照主体的治理理性和遗产旅游产业角色的不同,可分为工具型、对象型和共轭型。第三,遗产地治理呈现文化权力“再中心化”的趋势,政府在场和第三方监督是保证权威治理体系下遗产地治理效能的核心。结合“世界遗产文化”与乡土文化,使用遗产地能够接受的治理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文化治理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旅游减贫 遗产地治理 红河哈尼梯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视角下的沉浸营销 被引量:4
4
作者 龚思颖 黄凯洁 《商业经济》 2023年第11期63-66,116,共5页
文化旅游营销在沉浸体验的驱动下,进入到新的沉浸营销阶段。沉浸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是沉浸体验、沉浸媒介、沉浸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综合应用。文化旅游视角下沉浸营销的典型案例有“长安十二时辰”沉浸街区、“只有河南·戏... 文化旅游营销在沉浸体验的驱动下,进入到新的沉浸营销阶段。沉浸营销是市场营销的一种手段,是沉浸体验、沉浸媒介、沉浸技术在市场营销中的综合应用。文化旅游视角下沉浸营销的典型案例有“长安十二时辰”沉浸街区、“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沉浸剧场、“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沉浸展馆。基于对这些典型案例的分析,提出沉浸营销的基础依托媒介造镜,沉浸营销的发展凭借技术赋能,沉浸营销的创新趋向影游融合。文化旅游视角下沉浸营销的基本研究维度包括沉浸理论、传播理论、营销理论、文化理论、旅游理论,它们彼此相互渗透形成理论架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营销 沉浸营销 沉浸媒介 沉浸传播 沉浸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者生成内容”对旅游意向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SOR-TAM整合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聂振兴 陈雨露 《旅游研究》 2024年第2期43-56,共14页
在社交网络不断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很少有研究关注网络社交平台中旅游者生成内容对旅游意向的影响。文章以SOR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旅游者生成内容的刺激下,经过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的认知评价,进而促进旅游意向的过... 在社交网络不断渗透日常生活的今天,很少有研究关注网络社交平台中旅游者生成内容对旅游意向的影响。文章以SOR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旅游者生成内容的刺激下,经过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的认知评价,进而促进旅游意向的过程。通过对303名旅游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旅游者生成内容如何影响旅游意向。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网络社交平台中的旅游者生成内容的丰富性、及时性、互动性、娱乐性对旅游意向的直接效应显著;也会通过感知信任和感知有用性产生间接效应。文章丰富了旅游者生成内容研究领域的成果,也为旅游业的社交网络营销策略提供了一定指导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者生成内容 感知 旅游意向 SOR—TAM整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游记文本分析的洛阳市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皮平凡 刘博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网络游记作为旅游者出游前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游记内容成为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从游客视角探究游客对...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网络游记作为旅游者出游前获取旅游目的地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游记内容成为研究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借助Rost Content Mining 6.0软件从游客视角探究游客对洛阳市旅游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洛阳市旅游地的整体形象感知是正面积极的.并根据洛阳市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深挖洛阳市文化内涵,打造核心旅游品牌;借鉴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景区运营模式;强化旅游价格监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洛阳市的旅游品牌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游记 旅游形象 形象感知 洛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可信度视角下农地流转执行困境探究——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
7
作者 冯凯婷 陈朝隆 梁小薇 《华南地理学报》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地流转工作逐步推进,但如何加强制度统筹,提高主体农地流转意愿,提升其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当前面临的农地流转执行困境。文章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运用制度可信度理论的FAT制度分析框架,...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农地流转工作逐步推进,但如何加强制度统筹,提高主体农地流转意愿,提升其在参与过程中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是当前面临的农地流转执行困境。文章以广东省江门市为例,运用制度可信度理论的FAT制度分析框架,分析农地流转制度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实践是由政府、村集体、农户及经营者共同推动的,凝聚主体对制度的共识即提高制度可信度感知,是影响农地流转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当前农地流转制度在实践中遇到了制度执行困境,实践中的制度难以满足参与主体的预期,影响了主体对制度功能的感知,难以形成合力推动农地流转。因此,农地流转工作的推进要切实关注行为主体的诉求与区域差异性,发挥乡村的内生性力量,探索盘活农地资源的有效实现。研究丰富了可信度理论在中国土地管理方面的应用,整理出一个具可信度的土地流转机制,助力农地流转相关制度的优化,为处理相关“三农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度 农地流转 执行困境 江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8
作者 邝可艺 陈梦婷 +1 位作者 阚婉婷 邝俊涛 《商展经济》 2024年第19期131-135,共5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了解影响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情况的因素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广东省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效率的内在原因,并提供智慧养老模式的借鉴,利用线下调研收集的24家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在2020—2022年期间的企业运营数据...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了解影响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情况的因素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究广东省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运营效率的内在原因,并提供智慧养老模式的借鉴,利用线下调研收集的24家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在2020—2022年期间的企业运营数据,以固定资产、运营成本、运营年份、员工人数和智慧设备数为解释变量,以净利润为被解释变量进行面板数据分析,通过适用性检验,选择随机效应(RE)模型作为分析框架,并进行了异方差检验。结果显示,韶关市养老服务企业在组织管理、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方面存在明显短板。基于此,本文提出提升组织管理水平、加大技术科研投入力度、动态调整产业链资源投入比重等综合措施,以期有效提升养老服务企业的运营,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产业 老龄产业 数字经济 企业运营效率 面板数据模型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莹 宋嘉隽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4-150,共7页
以广东省26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可达性为研究内容,借用ArcGIS、GWR模型、网络爬虫技术等现代地理学的分析工具与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过程与影响因素,并运用GWR模型探究... 以广东省263个中国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可达性为研究内容,借用ArcGIS、GWR模型、网络爬虫技术等现代地理学的分析工具与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深入解析了传统村落空间可达性的时空演变特征、过程与影响因素,并运用GWR模型探究影响因子的局部效应与空间溢出。研究表明:①从宋代到清代,历史可达性与历史道路的点轴渐进发展模式非常明显,大体上沿六轴以广州为中心向外围延伸;②现状空间可达性水平整体由珠江三角洲区域向外围圈层式、阶梯状递减;③择居选址中的“山水相伴”理念与“交通商贸”需求成为影响空间可达性的重要因素;④通过GWR模型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因子中高程值对可达性水平的影响由珠江三角洲区域向外围圈层状减弱;河流密度的影响出现较为明显的市际正值与负值空间分区;路网密度市际影响差异较大,回归系数由广东省中部区域向四周递增。可达性的差异,影响着现今传统村落保护与振兴的不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空间可达性 广东省 影响因素 GW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创业推动下乡村旅游地共同富裕形成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心蕊 黄雅妮 黄凯洁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49,共18页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价值,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关注社会价值,为解决我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文章聚焦明月村的社会创业实践,从“主体-...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价值,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关注社会价值,为解决我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文章聚焦明月村的社会创业实践,从“主体-实践-效应-保障”这一过程视角探讨社会创业推动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作用机理与适用情境。研究发现:社会创业主体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创业目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创新发展与资源共享持续推进主体赋能与社区资本提升,并建立制度化的共享机制,从而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程度与共享程度,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的研究发现对于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创业 旅游发展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明月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发展背景下双廊古镇客栈语言景观分布特征及演变逻辑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莉 郑诗琳 吕光耀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9-944,共16页
客栈语言景观作为旅游地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是折射旅游地社会文化现象的窗口。运用半结构访谈与GIS空间分析方法,以2002—2020年云南双廊古镇景区客栈名称为研究对象,探讨客栈语言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揭示客栈语言景观的... 客栈语言景观作为旅游地文化景观的重要类型,是折射旅游地社会文化现象的窗口。运用半结构访谈与GIS空间分析方法,以2002—2020年云南双廊古镇景区客栈名称为研究对象,探讨客栈语言景观与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互动关系,揭示客栈语言景观的演变过程、特征及其逻辑。研究发现:1)在时间维度上,客栈语言景观经历了从逐渐丰富到衰减再到趋于平稳的发展历程,其中,景观元素范畴占据主导地位;在空间维度上,其呈现为较不均衡的空间结构类型,海街、天生营、老渔港此类临海特征显著的区域是客栈语言景观聚集程度最高的区域。2)双廊客栈语言景观除受市场影响呈现典型听众设计特征外,也受客栈经营者身份的影响而呈现自我意识表达的典型特征。3)在现代性与流动性的综合影响下,双廊古镇景区客栈语言景观的时空演变紧密镶嵌在旅游地营建与消费过程中,客流量的增多、游客对双廊的浪漫想象及旅游移民对自我的思考推动客栈语言景观不断生产出多元范畴;而独特的山水自然环境、有限的生活空间及对商业利益的追求推动着客栈语言景观的空间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景观 客栈名称 旅游发展 双廊古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背景下体验价值对用户粘性的影响研究——基于旅游App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皮平凡 吴慈恩 关新华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44-52,共9页
以旅游App用户为研究对象,研究用户体验价值的作用机制.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获得504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23.0与Amos23.0对样本进行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为:(1)用户功能体验价值显著提升用户粘性,而用户情感... 以旅游App用户为研究对象,研究用户体验价值的作用机制.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获得504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23.0与Amos23.0对样本进行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结果为:(1)用户功能体验价值显著提升用户粘性,而用户情感体验价值并不显著影响用户粘性;(2)用户满意显著提升用户粘性;(3)用户满意在用户功能体验价值与用户粘性关系上起部分中介效应,而在用户情感体验价值与用户粘性关系上起完全中介效应;(4)某一旅游App使用时间是用户功能体验价值与用户粘性关系上的重要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价值 用户粘性 用户满意 旅游A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开军 汪梦颖 +1 位作者 杨州 郭莹莹 《经济论坛》 2022年第3期29-37,共9页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入境旅游作为其发展中的一大强劲拉力,对大湾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我国第一个世界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战略意义,入境旅游作为其发展中的一大强劲拉力,对大湾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思路。文章选取外资开放度和外贸开放度作为对外经济开放度的指标,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对外经济开放度与旅游开放度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度与对外经济开放度(包括外资开放度和外贸开放度)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文章分析了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并对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开放与对外经济开放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旅游开放度 对外经济开放 格兰杰因果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文本分析的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开军 温锦婷 +1 位作者 杨州 郭莹莹 《深圳社会科学》 2022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八爪鱼数据采集器爬取猫途鹰网站上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评价数据,对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是影响境外游客的主要因素。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形象感知... 基于八爪鱼数据采集器爬取猫途鹰网站上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评价数据,对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是影响境外游客的主要因素。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知形象感知表现在旅游消费、旅游城市、城市基础设施和景点四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情感形象感知良好,对总体评价较积极正面。在旅游消费上,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旅游消费产品如旅游纪念品和美食认知较为缺乏;在对旅游城市的认知上,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内各个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存在差异,只对香港、广州、澳门这几个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较深刻;在城市基础设施与景点的评价总体较为积极但也存在设施老化、景点拥挤等负面评价。在情感认知上积极情绪的词语占比较高,中性、消极的词语占比较低,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情感形象感知良好。在整体形象感知上,境外游客对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广州、澳门这三个地方的旅游形象感知较深刻,尤其对中国历史、建筑等旅游文化氛围认同较高。共建人文湾区,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不断提升目的地形象水平;充分发挥核心城市作用,强化目的地整体形象宣传;完善制度协同,统一粤港澳大湾区旅游市场管理,有助于提升和传播粤港澳大湾区旅游目的地形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大数据分析 旅游形象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治理模式转变与发展要素互动——以四川省成都崇州市竹艺村为例 被引量:13
15
作者 郑诗琳 黄焕 +1 位作者 张晓梦 史甜甜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74-1482,共9页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旅游治理发挥要素优势成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四川省竹艺村为例,从发展要素视角探析从LOT(Lease-Operation Tourism)模式到LOT-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融合模式转变中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的... 全球地方化背景下如何通过旅游治理发挥要素优势成为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四川省竹艺村为例,从发展要素视角探析从LOT(Lease-Operation Tourism)模式到LOT-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融合模式转变中乡村旅游发展要素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①旅游治理模式决定了发展要素的互动关系,要素的互动关系亦推进了旅游治理模式的转变,两者之间呈现循环往复的作用路径;②不同主体对发展要素的利用与整合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其从旅游业中获益程度不同;③不同旅游治理模式融合下竹艺村形成了竹艺村-乡村企业-农户家庭层层嵌套的3层旅游发展层级;④社工的进驻推进了模式融合和发展要素的层级间流动,实现了2种模式优势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地方化 旅游治理 发展要素 治理模式 乡村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俊 占胜蓝 +1 位作者 郑诗琳 黄焕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59,共9页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 文章以广东省网红乡村民宿H民宿为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探析民宿旅游的乡村性生产与消费及互动过程,有以下4点发现。(1)H民宿的经营者以自身对乡村性的认知为基础,通过物质空间建构、文化空间营造和新媒体工具运用等在地生产实践进而表征和展演乡村性。(2)在乡村性消费中,H民宿游客的消费更多集中于农耕知识体验、自然景观环境、农家生活文化和想象“乡村”等不同层面。但由于游客对乡村了解、感受程度的差异,不同游客的乡村感知具有矛盾性与异质性,呈现为全球地方化下消费体验相异的特征。(3)游客通过再消费与传播、拒绝与批判等不同的消费行为将消费意见反馈至生产者,生产者则对应采取调整策略,并通过体验空间的重塑和知识空间的再造进行乡村性的再生产,从而形成了消费与生产的互动过程。(4)在民宿旅游情境下,乡村性在生产与消费互动过程中被建构成“舞台真实”,具有本真化和失真化的双重表征,呈现了真假混杂的特征,并随着不同主体的互动实践,呈现一种流动变化的状态,不断在本真化与失真化的连续谱上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性 生产 消费 民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进展及学术贡献——基于10本英文期刊载文的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默涵 陈钢华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6-146,共11页
新冠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英文期刊涌现出一大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文献。虽然有学者对这些研究展开过批判性的思考,但对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贡献却较少论及。基于对10本旅游类英文SSCI期刊... 新冠疫情给全球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英文期刊涌现出一大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文献。虽然有学者对这些研究展开过批判性的思考,但对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学术贡献却较少论及。基于对10本旅游类英文SSCI期刊所载文献(245篇论文,截至2021年8月31日)的分析,文章对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这些研究的学术贡献做出了评价和解释。从研究主题看,现有研究集中在旅游者行为、新冠疫情在国家/地区层面、目的地层面以及企业/行业层面的影响及应对等方面。从研究取向看,定量研究占主导;与之相对应的是,问卷调查是数据收集的主要渠道。上述特征与当下国际旅游研究的趋势基本一致。从学术贡献看,虽然英文期刊已涌现出大量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但它们主要还是:(1)应用现有理论来检验在新冠疫情情境下所假设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并未对现有理论框架、概念做出重大改变;(2)用现有理论解释新冠疫情背景下出现的新的旅游现象。期刊、学者、自由主义经济影响下的大学制度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研究的理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旅游研究 学术贡献 理论贡献 理论建构 理论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新冠疫情时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风险和行为意向的研究——以武汉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怡然 皮平凡 《商业经济》 2022年第2期140-145,共6页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重创,如何恢复发展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后新冠时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风险与游客的行动意向彼此的关联。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负向影响功能风险... 新冠疫情对旅游业造成重创,如何恢复发展疫情爆发中心武汉的旅游业成为旅游目的地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后新冠时期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风险与游客的行动意向彼此的关联。研究发现:认知形象、情感形象负向影响功能风险,认知形象对心理风险也有显著的消极影响;心理风险在情感形象、认知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向之间具备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认知形象、行为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功能风险在旅游目的地的情感形象和行为意向之间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旅游目的地形象 感知风险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旅游物流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楚玲 秦学 李梦雅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24-30,共7页
旅游业和物流业融合形成了旅游物流新业态。国内外学者研究旅游物流新业态呈增长态势。通过文献检索与对比分析,从基本理论、模型构建与方法应用、实践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旅游物流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1)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 旅游业和物流业融合形成了旅游物流新业态。国内外学者研究旅游物流新业态呈增长态势。通过文献检索与对比分析,从基本理论、模型构建与方法应用、实践应用3个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旅游物流的研究现状。分析表明:1)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旅游物流概念、构成要素等,呈现“百花齐放”的研究局面;2)在模型与方法应用方面,主要揭示了模型构建与路径优化之间的联系,但缺乏系统的研究方法;3)在实践应用方面,从多维视角开展旅游物流实践应用研究,但主要聚焦于城市旅游物流而较少关注乡村的状况。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从信息化、柔性化、集成一体化以及JIT管理思想等方面开展旅游物流研究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物流 旅游产业 物流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碳收支空间差异及国土空间分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昊霆 李丹 +1 位作者 谢丽纯 于成学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8-94,共7页
基于“双碳”目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提出各分区绿色低碳的未来空间发展策略,进而为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指引。通过测算2019年广东省县域碳收支强度等指标,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原有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低碳的国土空间分区... 基于“双碳”目标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提出各分区绿色低碳的未来空间发展策略,进而为省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指引。通过测算2019年广东省县域碳收支强度等指标,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原有主体功能区规划提出低碳的国土空间分区优化方案。研究结果体现了当年广东省碳排放总量和碳吸收总量及其空间格局特征,同时发现全省碳补偿率仅为29.86%,为净碳源;并基于多种碳指标,将广东省县域单元分为五类区域,并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通过设立二级分区的形式,提出各分区未来低碳化发展空间策略。研究成果能为广东省县域提供面向低碳的差异化空间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吸收 国土空间分区 主体功能区规划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