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体表胃电的检测分析方法及其在中医脾胃虚实病证的观察研究 |
连至诚
王建华
劳绍贤
苏浩松
潘正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2
|
|
2
|
幽门螺杆菌的现代医学研究与中医证治 |
黄志新
劳绍贤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2 |
4
|
|
3
|
补中益气汤“调理脾胃”药理作用研究——对胰液、胆汁分泌的影响 |
王汝俊
王建华
劳绍贤
邵庭荫
傅定中
唐惠琼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
1988 |
18
|
|
4
|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与机理 |
王汝俊
王建华
傅定中
邵庭荫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1 |
24
|
|
5
|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理 |
王汝俊
傅定中
邵庭荫
王建华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3 |
24
|
|
6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Ⅳ、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对胃粘膜屏障的影响 |
刘良
王建华
候宁
胡燕
陈嘉文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0 |
12
|
|
7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 Ⅰ.党参煎剂抗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
刘良
王建华
侯宁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89 |
21
|
|
8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Ⅵ、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对胃分泌、胃血流与胃肠运动的影响 |
刘良
王建华
侯宁
胡燕
陈嘉文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0 |
16
|
|
9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Ⅴ、党参部位提取物Ⅶ-Ⅱ对胃组织内前列腺素含量的影响 |
刘良
王建华
侯宁
胡燕
陈嘉文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0 |
16
|
|
10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 Ⅱ、党参部位提取物抗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
刘良
王建华
胡燕
侯宁
陈嘉文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89 |
8
|
|
11
|
保和丸的消化药理研究 |
王汝俊
傅定中
邵庭荫
王建华
梁孟昌
李若彬
刘格加
李国毅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1 |
11
|
|
12
|
党参及其有效成分抗胃粘膜损伤作用与机制研究——Ⅲ、党参部位Ⅶ中的分离物抗胃粘膜损伤作用观察 |
刘良
王建华
胡燕
侯宁
陈嘉文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0 |
9
|
|
13
|
补中益气汤的药理作用研究——抗胃粘膜损伤机理探讨 |
张永锋
王汝俊
傅定中
邵庭荫
|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
1992 |
11
|
|
14
|
脾虚证胃肠粘膜线粒体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
劳绍贤
赵瞻元
王建华
许鑫梅
刘宝臣
邓伟民
唐庚云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14
|
|
15
|
体表胃电动态频谱及皮肤电反应在脾胃病证患者的再观察 |
连至诚
劳绍贤
黄志新
王建华
吴晓斌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2 |
10
|
|
16
|
中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概况 |
周福生
卢满洪
|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
1991 |
4
|
|
17
|
体表结肠电引导电极定位的观测研究 |
邓海和
连至诚
秦川
张丹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3
|
|
18
|
体表结肠电检测分析方法的基础及应用研究 |
连至诚
王建华
劳绍贤
张丹
闻集普
黄志新
邓海和
黄仰模
潘正
苏浩松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0 |
13
|
|
19
|
脾主运化的现代研究进展与展望 |
王建华
|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
|
1991 |
33
|
|
20
|
健脾开胃饮的药效学研究 |
莫莉莉
区勇全
欧润妹
王汝俊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