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方法与评价
1
作者 汤煜媛 赵梦娇 +2 位作者 黄闪闪 张侨 陆丽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12-917,931,共7页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的奠基石和最佳证据来源之一。系统评价应纳入比较全面的临床证据以减少偏倚,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是获取临床试验数据的重要渠道。目前大多数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检索功能... 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的奠基石和最佳证据来源之一。系统评价应纳入比较全面的临床证据以减少偏倚,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以指导临床实践。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是获取临床试验数据的重要渠道。目前大多数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检索功能并不完善,每个平台的检索功能存在差异,为系统评价制作者的检索工作造成障碍。本文系统介绍检索临床试验注册平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以期为系统评价制作者使用临床试验注册平台进行临床证据收集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检索 临床试验 注册平台 系统评价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丁露 陆丽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308,共5页
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针刺可以促进成瘾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复,与目前可用的药物干预相比具有更大的治疗潜力,且无不良反应。针刺治疗成瘾性疾病已成为近年来戒毒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对其机制探索仍缺乏系统总结。因此笔者基... 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针刺可以促进成瘾患者生理、心理功能的恢复,与目前可用的药物干预相比具有更大的治疗潜力,且无不良反应。针刺治疗成瘾性疾病已成为近年来戒毒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但对其机制探索仍缺乏系统总结。因此笔者基于国内外研究,并结合所在团队在针刺治疗成瘾性疾病方向所做的系列研究工作,归纳总结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机制研究概况,对针刺治疗阿片类药物成瘾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阿片 成瘾 机制 多巴胺
原文传递
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3
作者 许宏 吕玉婷 +7 位作者 许能贵 陆丽明 廖芷晴 潘虹 朱彦萍 粟漩 袁佳 尹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1期1195-1202,共8页
目的:评估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 目的:评估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PSS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10月。应用Cochrane手册中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共纳入11篇文献,研究对象总数为1006例。研究结果显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总有效率[RR=1.26,95%CI(1.17,1.35),Z=6.51(P<0.00001)]、洼田饮水试验评分[MD=-1.61,95%CI(-2.20,-1.02),Z=5.34(P<0.00001)]、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MD=1.38,95%CI(1.09,1.66),Z=9.51(P<0.00001)]、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MD=-3.89,95%CI(-4.68,-3.11),Z=9.74(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评价提示通督调神针刺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PSSD的疗效可靠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并发症 通督调神针刺法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安慰剂效应剖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毓婷 张培铭 +2 位作者 董昱 范宝超 陆丽明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75-879,共5页
针刺是以中医理论为内核的多因素综合疗法,目前关于针刺“安慰剂效应”的争议颇多。本文旨在阐明“安慰针刺”的定义、组成和研究目的,指出其与“假针刺”的区别;厘清针刺“安慰剂效应”和“内在效力”之间的关系,辨析针刺临床试验中“... 针刺是以中医理论为内核的多因素综合疗法,目前关于针刺“安慰剂效应”的争议颇多。本文旨在阐明“安慰针刺”的定义、组成和研究目的,指出其与“假针刺”的区别;厘清针刺“安慰剂效应”和“内在效力”之间的关系,辨析针刺临床试验中“观察到的安慰剂效应”和“真实的安慰剂效应”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现阶段实施“安慰针刺”和“假针刺”对照的困境与展望,以期为优化针刺随机对照试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针刺 安慰针刺 随机对照试验 安慰剂效应
原文传递
阶梯整群随机试验的统计分析方法介绍
5
作者 董昱 黄闪闪 +3 位作者 赵梦娇 张侨 曾婧纯 陆丽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63,共9页
阶梯整群随机试验(SW-CRT)是近年来出现的、主要应用于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的一种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逐渐引起卫生领域工作者的关注。而目前在国内外,这一试验方法的应用尚不广泛,样本量估算和统计学分析存在多种方式。本文介绍阶梯整... 阶梯整群随机试验(SW-CRT)是近年来出现的、主要应用于公共卫生政策领域的一种整群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逐渐引起卫生领域工作者的关注。而目前在国内外,这一试验方法的应用尚不广泛,样本量估算和统计学分析存在多种方式。本文介绍阶梯整群随机试验原理、类别、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的差异,概述样本量估算及统计分析方法。总体而言,SW-CRT以群组、交叉设计、多个时间点的结果测量为特点;在样本量估算方面,需区分群组大小相同及不同的情况,常用的样本量估算程序可在Stata、R、SAS软件及固定的在线网站中实现,包括“Steppedwedge”程序、“swCRTdesign”程序、“Swdpwr”程序、“CRTpowerdist”程序、“Shiny CRT Calculator”工具等;依据SW-CRT的设计特点,在统计分析中,研究者还应该考虑时间效应、重复测量的混杂因素,常以广义线性混合模型(GLMM)和广义估计方程(GEE)分析方法为主。然而以上模型多数基于横断面研究提出,目前还缺少针对队列设计及存在过渡期的SW-CRT的统计方法,未来仍需开展更为全面的方法学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整群随机试验 SW-CRT 交叉设计 样本量计算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