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中医药院校非医学专业中医学概论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梅 修宗昌 +2 位作者 王斌 余丽娟 吴祖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5期456-457,共2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医科院校开始招收与医学相近的专业或非医学专业。目前我校主要有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心理学、医学英语、计算机、医学信息工程、体育健康、高级护理、中医美容等多个非医学专业,... 随着我国高等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少医科院校开始招收与医学相近的专业或非医学专业。目前我校主要有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心理学、医学英语、计算机、医学信息工程、体育健康、高级护理、中医美容等多个非医学专业,接近我校医学类专业的数目。在这些非医学专业的教学设置中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中医学概论课程,通过中医学概论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概论 非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中医类专业《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余丽娟 王斌 +1 位作者 刘亚梅 武哲丽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 《中医学概论》是针对非中医类专业所设置的中医课程,为加强非中医类专业该课程的教学。本文对《中医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措施进行了分析,认为精选教学内容,认真备课;加强学生对中医现状的认识;采用多媒体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等措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概论 教学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脾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刘亚梅 郭兴伯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937-940,共4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脾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设10只HBV非Tg小鼠为正常对照组,50只HBVTg小鼠随机...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转基因(transgenic,Tg)小鼠脾T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的影响,探讨其抗病毒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0只SPF级BALB/C雄性小鼠,设10只HBV非Tg小鼠为正常对照组,50只HBVTg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阿德福韦(ADV)组及中药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中药小、中、大剂量组分别给予疏肝健脾补肾方10、20、40g生药/kg灌胃;ADV组给予ADV50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等量灭菌等渗生理盐水灌胃,均每天1次,连续21天。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HBVTg小鼠给药前1天(T0)、给药后10天(T1)、21天(T2)、停药后3天(T3)血清HBVDNA;采用ELISA法检测其T3时血清HBsAg。流式细胞仪测定所有小鼠脾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各给药组T0时血清HBsAg均为阳性,T3时ADV组HBsAg转阴数高于中药大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本组T0时比较,给药后中药大剂量组可持续降低HBVDNA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DV组HBVDNA含量亦逐渐下降(P<0·01),但在T3时有所回升。中药各剂量组及ADV组均可提高CD3+细胞百分比(P<0·05,P<0·01);中药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CD8+百分比(P<0·01)。与其他给药组比较,中药大剂量组CD4+、CD4+/CD8+升高,CD8+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中剂量组CD3+及中药大剂量组CD4+、CD8+、CD4+/CD8+均与本组给药前后HBVDNA滴度减少呈显著正相关(r=0·654,P<0·05;r=0·53,r=0·79,r=0·80,P<0·01)。结论疏肝健脾补肾方具有抑制HBVTg小鼠HBVDNA复制的能力,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是其抗HBV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 病毒学 T淋巴细胞亚群 疏肝健脾补肾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补肾方对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学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梅 郭兴伯 匡忠生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利用HBV转基因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对治疗前后血HBVDNA进行检测,光镜下观察治疗后肝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鉴定HBV核心抗原(HBcAg)在...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补肾方对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和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利用HBV转基因小鼠模型,采用实时荧光PCR定量对治疗前后血HBVDNA进行检测,光镜下观察治疗后肝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鉴定HBV核心抗原(HBcAg)在肝组织内的分布。结果:高剂量组、阿德福韦(ADV)组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对数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中剂量组、ADV组停药3天后血清HBVDNA对数值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DV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高剂量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较小剂量组、ADV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补肾方不仅能抑制HBV转基因小鼠病毒复制,而且对肝组织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健脾补肾方 病毒学 病理学 动物实验 HBV转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下珠复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20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刘亚梅 《陕西中医》 2010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叶下珠复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LR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RHB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叶下珠复方胶囊,4粒/次,3次/d;B组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每次100mg,1次/d;C组服用叶下珠复方胶囊加拉米夫定,用法... 目的:探讨叶下珠复方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LR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RHB患者60例,随机分成3组,A组服用叶下珠复方胶囊,4粒/次,3次/d;B组继续服用拉米夫定,每次100mg,1次/d;C组服用叶下珠复方胶囊加拉米夫定,用法同上。6个月为1用药疗程。观察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临床疗效、肝功能复常率、血清HBV标志物及YMDD变异阴转率、HBV DNA水平。结果:C组患者在治疗后在乏力、纳差、腹胀、肝区不适等改善方面、ALT复常率、YMDD变异阴转率等方面优于A组和B组。A组、B组、C组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对数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以C组尤为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LRHB比单纯使用中药和单纯使用西药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YMDD变异阴转、抑制HBV复制等方面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叶底珠/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碘转运体抗体在Graves’病和桥本甲状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
作者 常向云 沈耿 王晓丽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探讨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GD患者、34例HT患者、6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钠碘转运体抗体水平,并对GD患者随访。结果: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 目的:探讨钠碘转运体抗体(NISAb)在Graves’病(GD)、桥本甲状腺炎(HT)中的作用。方法:收集83例GD患者、34例HT患者、69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钠碘转运体抗体水平,并对GD患者随访。结果:GD组和HT组患者NISAb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D患者在治疗不同时期比较,其NISAb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各组血清FT3、TSH均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D初发组、治疗1月组FT4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3、6月组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SAb可能在GD、HT发病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转运子 抗体 格雷夫斯病 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7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亚梅 郭兴伯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CHB患者随机分成A(疏肝健脾补肾方)、B(疏肝健脾补肾方加ADV)、C(ADV)3组。每组17例。治疗6个月后对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肝功能...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补肾方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CHB患者随机分成A(疏肝健脾补肾方)、B(疏肝健脾补肾方加ADV)、C(ADV)3组。每组17例。治疗6个月后对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肝功能、血清乙肝病毒(HBV)DNA水平及血清标志物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B组在胁肋胀痛、腹胀便溏、畏寒肢冷、少腹腰膝冷痛等症状改善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复常率方面均优于其他2组。3组治疗前后HBV DNA转阴率、H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B组为甚。[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比单一使用中药或西药在临床症状改善、肝功能恢复、抑制HBV复制等方面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疏肝健脾补肾方 阿德福韦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