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赖米林 叶淑华 +4 位作者 徐飚 王蕾 张旭 刘畅 刘晓雁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2年第3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讨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科住院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精益医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临床培训及考核,比较精益医疗管理前后的中医乳腺科住... 目的探讨精益医疗管理在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中的作用。方法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科住院医师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精益医疗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临床培训及考核,比较精益医疗管理前后的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的变化情况,以期寻找更优化的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模式和方法。结果通过精益医疗管理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乳腺科住院医师的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由55.5%提高到83.33%。结论精益医疗管理有助于提高中医乳腺科住院医师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优化住培模式,提高带教质量,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益医疗管理 专科诊疗方案知晓率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中医乳腺科 带教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特征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蔡丽珊 张建兴 +3 位作者 沈嫱 司徒红林 宋光辉 谢颖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04-1406,共3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改变与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48例,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了...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改变与乳腺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82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48例,最大直径≤2.0 cm乳腺癌病例34例;所有病例均按《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了辩证分型,并分析各种证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表现。结果本研究中,在最大直径≤2.0 cm的乳腺癌患者中,以冲任失调型及肝郁气滞型多见;最大直径>2.0 cm的乳腺癌患者以肝郁气滞型及正虚毒结型多见。乳腺癌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上升斜率、强化强度指数、时间-强度曲线类型在不同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术前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超声造影可为乳腺癌的辩证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乳腺癌 时间-强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7
3
作者 赖熙雯 陈前军 刘鹏熙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8-90,共3页
综述近年来有关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分别从术后放、化疗期间及随访期,术后并发、复发转移等几个时期探寻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思路,发现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尚无统一中医辨证和证型量化指标,影响了... 综述近年来有关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文献,分别从术后放、化疗期间及随访期,术后并发、复发转移等几个时期探寻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思路,发现目前关于乳腺癌术后中医证型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尚无统一中医辨证和证型量化指标,影响了疗效判定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手术后并发症 辨证分型 研究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补土理论”谈乳腺癌的认识及中医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赖米林 赖凤飞 +2 位作者 罗伟 别凤杰 刘晓雁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0-64,共5页
国医大师林毅教授主张分期辨治乳腺癌,提出“治乳独取中焦”的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补土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分析“补土理论”的渊源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合林毅教授“治乳独取中焦”的学术思想,运用“治乳需治湿与... 国医大师林毅教授主张分期辨治乳腺癌,提出“治乳独取中焦”的学术思想,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补土理论体系。本文通过分析“补土理论”的渊源及其与乳腺癌的关系,结合林毅教授“治乳独取中焦”的学术思想,运用“治乳需治湿与痰,顺气调脾肾”“攻补兼施,扶正祛邪”等治疗法则,阐述“补土理论”在乳腺癌分期辨证论治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土理论 乳腺癌 林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期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研究探索中医疾病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 被引量:4
5
作者 戴燕 罗薇 +4 位作者 孙杨 朱华宇 郭莉 许锐 陈前军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5期69-74,共6页
本文拟基于早期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研究为例探索中医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我们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早期乳腺癌各个治疗阶段(术前期、术后期、化疗期、放疗期及内分泌治疗期)的中医证候、对应的症状和体征等进... 本文拟基于早期乳腺癌分期辨证规范化研究为例探索中医规范化研究的方法学。我们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研究及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对早期乳腺癌各个治疗阶段(术前期、术后期、化疗期、放疗期及内分泌治疗期)的中医证候、对应的症状和体征等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首先在文献研究中运用频数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归纳出常见证候,随后开展临床研究进一步运用logistic回归、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探讨常见证候的主次症。在前期文献研究及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专家咨询征询该领域专家的意见,形成早期乳腺癌中医证候分期辨证共识。本项目通过上述研究,并结合多元统计方法,拟构建早期乳腺癌分期辨证证候诊断标准,为临床辨证规范的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中医分期辨证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经肱动脉插管持续灌注β-榄香烯乳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 被引量:12
6
作者 郭智涛 李建昌 +5 位作者 杨志刚 陈前军 朱华宇 刘晓雁 任黎萍 常钢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榄香烯乳 动脉内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谭敏 宾晓农 +4 位作者 何青莲 刘鹏熙 胥健敏 赵虹 杨海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200-202,F00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及P-糖蛋白(P-gp)4种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及它们与雌激素(ER)、孕激素(PR)、原癌基因C-erbB2、P53 蛋白、肿瘤转移之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肺耐药蛋白(LRP)及P-糖蛋白(P-gp)4种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之间及它们与雌激素(ER)、孕激素(PR)、原癌基因C-erbB2、P53 蛋白、肿瘤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了103例临床病理确诊为乳腺癌的癌组织标本,患者术前均未经过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ST-π、MRP、LRP及P-gp的表达情况,与同时检测的ER、PR、C-erbB2、P53等与乳腺癌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将病例按有无淋巴结转移分成2组,分别对2组的GST-π、MRP、LRP、P-gp的表达进行卡方检验。[结果]4种耐药相关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GST-π56.3%、MRP 16.7%、LRP 72.8%、P-gp 57.1%,均以低量表达为主(阳性细胞数小于25%),有、无淋巴结转移2组之间4种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仅GST-π表达与C-erbB2、LRP之间及LRP表达与C-erbB2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323,r=0.244, r=0.231,其他指标相互间无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组织的原发多药耐药主要与GST-π、LRP及P-gp的表达有关,化疗前这几种耐药相关基因表达的检测可为化疗药物的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耐药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癌复康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司徒红林 林毅 +4 位作者 陈前军 欧爱华 朱华宇 刘鹏熙 任黎萍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固本、抗癌解毒功效的中药癌复康(主要由黄芪、茯苓、白术、太子参、淮山、肉苁蓉、山茱萸、女贞子、制首乌、莪术、半枝莲、薏苡仁等组成)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 [目的]探讨具有益气健脾、补肾固本、抗癌解毒功效的中药癌复康(主要由黄芪、茯苓、白术、太子参、淮山、肉苁蓉、山茱萸、女贞子、制首乌、莪术、半枝莲、薏苡仁等组成)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癌复康组(治疗组)61例和未服癌复康组(对照组)59例,引入乳腺癌生存质量专用量表EuroQLQ-BR23,就生存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生理分、认知分、情感分、社会机能分、乳腺癌相关症状及生存质量总计分等上升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症状改善的程度也均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癌复康能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中药疗法 癌复康/治疗应用 益气健脾 补肾固本 抗肿瘤药(中药)/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 被引量:17
9
作者 朱华宇 司徒红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627-1628,共2页
介绍林毅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其临床实践中本着驱邪不伤正、祛腐可生新的治疗原则,采用火针洞式烙口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拖线疗法、垫棉绷缚、中药敷贴等多种外治法同时并行,辅以内服托毒消痈、益气和营... 介绍林毅治疗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经验。其临床实践中本着驱邪不伤正、祛腐可生新的治疗原则,采用火针洞式烙口术、提脓药捻引流术、搔刮、捻腐、拖线疗法、垫棉绷缚、中药敷贴等多种外治法同时并行,辅以内服托毒消痈、益气和营之中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难治性浆细胞性乳腺炎 中医药疗法 经验 林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在生理量雌二醇环境下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瑞芳 刘鹏熙 谭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44-74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生理剂量雌二醇环境下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细胞对照组,他莫昔芬对照组和生理剂量雌二醇环境下5个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PI染色检测...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生理剂量雌二醇环境下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设细胞对照组,他莫昔芬对照组和生理剂量雌二醇环境下5个不同剂量的黄芪注射液组。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PI染色检测凋亡率,DAN ladder观察凋亡条带。结果:各剂量组黄芪注射液均无促MCF-7细胞增殖效应,且随作用时间延长,均能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在质量浓度为2×10-1~2×10-4g/mL时,各剂量黄芪注射液作用24 h均可使MCF-7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或S期(P<0.05)。高剂量(2×10-1g/mL)黄芪注射液作用72h可诱导MCF-7细胞凋亡。结论:一定剂量范围内的黄芪注射液可抑制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的有丝分裂于G0/G1或S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黄芪 乳腺肿瘤 MCF-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80例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朱华宇 司徒红林 +1 位作者 吴元胜 巴文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探讨林毅教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用药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林毅教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转化,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建... 目的:探讨林毅教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的用药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提供借鉴。方法:对林毅教授治疗乳腺癌化疗后骨髓抑制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进行数据的处理和转化,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总结用药规律。结果:纳入80例女性临床病例,共162诊,53味中药。患者均有体倦乏力、易感外邪、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唇色淡白、舌质淡症状(100%),时有脘痞腹胀、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等症状(>20%);162诊均运用枸杞、黄芪、阿胶、沙参、鹿角霜、生龟板、黄精、鸡血藤,同时高频率使用白术、茯苓、怀山药、党参等健脾益气养血的中药,并注重固护肾阴阳之气。53味药物聚类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处方中的药物配伍关系。结论:由统计数据推导得出的用药规律,与其益气养血、健脾和胃补肾等法相吻合,总以补益为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骨髓抑制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张建兴 沈嫱 +3 位作者 司徒红林 高蕾 陈前军 蔡丽珊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错构瘤患者,探讨其二维、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表现,并按二维声像图及病理表现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结果38例乳腺错构瘤中24例(63.16%)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在超... 目的探讨乳腺错构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乳腺错构瘤患者,探讨其二维、彩色血流及血流频谱表现,并按二维声像图及病理表现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结果38例乳腺错构瘤中24例(63.16%)肿块位于外上象限。在超声检出的36例中,Ⅰ型病例14例,Ⅱ型病例5例,Ⅲ型病例17例。所有病变均具有清楚的边界。在检出病例中,15例瘤体内可检出血流信号,其中14例血流Adler分级为Ⅰ级,1例Adler分级为Ⅱ级;8例可检出动脉血流频谱。结论乳腺错构瘤的超声图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错构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意双 马驰 +2 位作者 刘志清 黄丽梅 吴如花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0-231,共2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探讨本病的护理方法。方法32例病人均为乳腺癌骨转移。唑来膦酸4 mg加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15 min,每4周1次,共3次。记录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给予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骨疼痛CR 51.7%,有效率达78.1%。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感冒样症状、低钙血症。经护理干预,病人心理状态较好,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护理及治疗表示满意。结论唑来膦酸对乳腺癌转移性骨痛有较好疗效。治疗时应给予积极的专科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乳腺癌 骨转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脂、体质量指数与受体双阴性乳腺癌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郭莉 刘鹏熙 +2 位作者 司徒红林 陈前军 李倩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前血脂、体质量指数(BMI)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随访乳腺癌巩固期受体双阴性患者,比较手术前血脂、BMI正常患者与血脂、BMI异常患者短期复发转移率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血脂异常组复发转移率与...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术前血脂、体质量指数(BMI)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随访乳腺癌巩固期受体双阴性患者,比较手术前血脂、BMI正常患者与血脂、BMI异常患者短期复发转移率与病死率的差异。【结果】血脂异常组复发转移率与病死率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P<0.05),BMI≥25的患者复发转移病死率大于BMI<25的患者(P<0.05)。【结论】血脂升高及体质量增加与乳腺癌的预后不良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预防与控制 高脂血症 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治疗急性乳腺炎经验 被引量:15
15
作者 司徒红林 朱华宇 +1 位作者 黄穗渝 伍惠珍 《陕西中医》 2009年第12期1640-1641,共2页
介绍林毅治疗急性乳腺炎的经验。其在临床实践中采用揉抓排乳、火针洞式烙口引流术为主,辅以内服通乳消肿、托里排脓之中药,治疗急性乳腺炎,具有切口小、损伤小、痛苦小、引流通畅、疗程短、乳房变形小等优点。
关键词 乳腺炎/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林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分析及中药干预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司徒红林 朱华宇 +1 位作者 陈前军 林毅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因素以及中药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服用癌复康胶囊(主要由黄芪、茯苓、白术、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 【目的】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因素以及中药干预的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服用癌复康胶囊(主要由黄芪、茯苓、白术、太子参、淮山药、肉苁蓉、山茱萸、女贞子、制首乌、莪术、半枝莲、薏苡仁等组成),对照组未服用癌复康胶囊。引入乳腺癌生存质量专用量表EuroQLQ-BR23进行QOL调查,采用累加Logit回归模型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总分等级有影响的因素为组别、流产次数、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生育儿女数和病理类型,其中OR值的点值估计大于1的有组别、流产次数和腋下淋巴结转移,OR值的点值估计小于1的有生育儿女数和病理类型。【结论】影响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流产次数、生育儿女数、腋下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理类型和中药干预,其中中药癌复康治疗是一个重要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中药疗法 癌复康/治疗应用 生活质量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5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087-3088,共2页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超声图像分析 彩色多普勒 良性上皮性肿瘤 超声图像表现 声像图特点 病理证实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毅教授分期辨治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经验介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良 林毅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林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诊治乳腺相关疾病经验丰富,造诣精... 林毅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教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乳腺病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林教授从事临床工作40余年,对诊治乳腺相关疾病经验丰富,造诣精深。现撷其分期辨治急性哺乳期乳腺炎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炎 急性哺乳期 分期辨治 名医经验 林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薇 钟碧莹 +2 位作者 丁懿宁 李良 潘光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1448-1454,共7页
【目的】探究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拟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2组患... 【目的】探究八段锦锻炼对乳腺癌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住院的乳腺癌术后拟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8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化疗期间,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患侧上肢功能锻炼、均衡饮食以及心理疏导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规范的八段锦锻炼,每天2次,每次30 min。21 d为1个化疗周期,共观察4个化疗周期。观察2组患者化疗前(T0)、化疗第1周期(T1)、第3周期(T3)、第4周期(T4)结束后超声心动图参数、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和肌钙蛋白(cTnT)水平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12项(SF-12)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超声心动图参数方面,化疗后,随着化疗药物剂量的积累,2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均下降,其中,对照组LVEF值在T3及T4时均较T0时明显降低(P<0.01),试验组LVEF值仅在T4时较T0时明显降低(P<0.01),且其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小;对照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峰值流速比值(E/A)值在T4时较T0时明显降低(P<0.01),而试验组E/A值在化疗过程中未见明显改变(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舒张早期二尖瓣口峰值流速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比值(E/e’)值在T4时均较T0时明显升高(P<0.01);但超声心动图各参数在各时点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心肌损伤标志物方面,化疗后,与T0相比,2组患者血清BNP、cTnT水平在T1、T3时未见明显改变(P>0.05),在T4时均明显升高(P<0.01),但试验组血清cTnT水平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生活质量方面,化疗后,2组患者SF-12的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均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T1、T3、T4时均较T0明显升高(P<0.01),且试验组各观察时点SF-12的生理评分和心理评分的升高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律的八段锦锻炼可以改善乳腺癌术后蒽环类药物化疗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段锦 乳腺癌 蒽环类药物 心功能 B型脑利钠肽(BNP) 肌钙蛋白(cTnT) 生活质量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国内诊疗现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徐飚 王蕾 +3 位作者 刘晓雁 赖米林 张旭 康梦玲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2期279-283,共5页
目的:了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国内的诊治现状,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关注。方法:依托网络媒体对国内乳腺科及从事乳腺病领域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病因、治疗及疗效评价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 目的:了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在国内的诊治现状,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关注。方法:依托网络媒体对国内乳腺科及从事乳腺病领域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诊断、病因、治疗及疗效评价等。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61份。83.1%的医师常规对本病行病理活检,但病理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可结合临床诊断要点(如成脓后易形成窦道、乳房肿块伴疼痛、病灶始发于外周、发病年龄、哺乳史等)协助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疾病病程、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分型具有一定的意义。77.39%的医师常规对本病行细菌培养,但阴性结果近半,检出的菌种以棒状杆菌属多见(占19.54%)。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时机多为迁延期/发病间期,方式以病灶大范围切除+整形为主;中医药治疗、激素治疗也是常用的治法。疗效评价应以临床表现、B超所见为主要依据;超声提示无病灶、红肿热痛等症状消失、窦道消失等可作为治愈标准的评判条件;疗效评价应综合考虑疗效、复发率、外形满意度、疗程长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等因素。结论: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发病明显增加,但临床医师对该病的病因、诊断等认识不足,尚未形成规范的治疗方案,疗效评价标准也不统一,应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关注,提升对病因病机、诊疗方案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 诊疗现况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