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
1
作者 吴佳华 覃雪薇 +2 位作者 张培铭 李子勇 老锦雄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6期146-152,共7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李教授于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腰痹病患者的有效病案选穴处方714张。采用R version 4.4.1进行数据清洗、频次分析、...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李子勇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李教授于广东省佛山中医院针灸科门诊诊治腰痹病患者的有效病案选穴处方714张。采用R version 4.4.1进行数据清洗、频次分析、归经分析、特定穴分析、部位分析、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共714张选穴处方,涉及腧穴61个,累计使用频次2695次,高频腧穴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和环跳;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特定穴使用个数为16个,总使用频次为1382次;合穴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下合穴、原穴、经穴;腧穴主要分布在下肢部和背腰骶部。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最高的二、三、四阶核心腧穴处方为腰阳关→委中、腰阳关-至阳→委中、天宗-腰阳关-至阳→委中;聚类分析显示,最佳聚类数为5类,第1类为委中-腰阳关-天宗-至阳,第2类为肩前-维道-环跳-丘墟-天牖,第3类为商丘-少海,第4类为次髎-带脉-大椎-气冲-跗阳-关元俞-天柱,第5类为筋缩-身柱。结论本研究立足于真实病案,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发现李教授运用员利针治疗腰痹病的临床选穴注重整体审查,重视形神同调,选取穴位多位于肢体与躯干的关节连接处及气血经络的汇聚处;从经络辨证出发,重视经络上下游的关系。其运用员利针辨证论治腰痹病的选穴规律可为临床腰痹病的取穴思路提供诊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员利针 腰痹病 李子勇 数据挖掘 R语言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